突然而來的響聲,讓楊小濤打起精神來,臉上恢複自信。


    直到掌聲稍停,一旁主持人的聲音卻是再次響起。


    “在這裏,我還要公布一條好消息。與大家一起分享這份喜悅。”


    中年人說著臉上帶著笑容,在楊小濤一臉笑容心理卻是茫然的表情中對著眾人宣布,“楊小濤同誌,除了在雜交玉米上的建樹,還在生物基因研究方麵做出重要突破。”


    “親自主持撰寫的論文,基因突變,在《自然》報刊中發表,這在我國生物學上具有重要的意義,他的研究方向,給我過生物學發展打開了一條新的大門……”


    隨著主持人的聲音落下,會堂中頓時響起一片驚訝聲。


    自然報刊在全世界科學的影響力眾人都聽說過,能夠在這上麵發表論文,其真實性,科學性,重要性毋庸置疑。


    即便是前排的專家也被震驚,他們這麽多年可從來沒聽說國內誰上過。


    楊小濤麵色正常,但心裏卻是緊張的一匹。


    看著台下眾人表情,有些無奈。


    出名趁早,但也要有過硬的本事才行啊。


    又看了眼前排中間位置上的鄧院長,他很是懷疑,這番話就是他安排的。


    等主持人介紹完,下方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直到主持人將話筒遞過來,走下台,下方的掌聲才緩緩平息。


    楊小濤接過話筒,臉上露出無奈,這跟自己想的低調完全不相符啊。


    看著楊小濤拿起話筒,會場裏一片安靜,等著楊小濤的開口。


    “大家好,我是楊小濤!”


    麵對台下數百人,楊小濤聲音說出來都有些顫抖。


    但很快心態就調整過來,雖然這些人比起楊家莊的學生要多得多,年齡身份也各有不同,但此時,站在這裏,他就是老師,下麵的就是學生。


    給學生上課,有什麽好緊張的?


    楊小濤鬆了口氣,找回狀態,眾人的目光都放在他的身上。


    回頭,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刷刷寫下幾個大字。


    “我今天帶來的課題是,雜交玉米和基因突變!”


    說完,下方眾人已經開始在本上記錄。


    不少人露出激動神情,顯然聽說過雜交玉米的事情,看著後麵基因兩個字,就是前排的幾個人也凝神聽起來。


    不過,楊小濤並沒有急著講解。


    “在講課之前,我需要三對互相認識的男女上來幫忙,有自告奮勇的嗎?”


    現場沉默片刻,沒有反應過來。


    隨後就看到安然拉著餘華舉起手。


    “好,你們倆!”


    兩人一直看著楊小濤,而楊小濤也注意著兩人,當即點名。


    很快,又有兩對人跑上台。


    麵對這種別開生麵的方式,下方人好整以暇的看著,就連鄧院長也露出興趣。


    這種互動的方式,比起黑板上的字符更深刻。


    “好了,我猜你們這一對對的肯定是來自一個地方的,或者互相熟悉的吧。”


    六人點頭。


    “好了,那麽我們進入正題!”


    楊小濤讓幾人站在一旁,隨後站在中央,“大家看到了,上來的人中有三對!”


    “我將他們每一對賦予一個名字。大家記好了,現在開始,他們不是人了,而是,玉米!”


    眾人笑起來,台上的六人也笑起來。


    尤其是安然兩人,能夠近距離的聽,還參與其中,回去告訴老師一定會得到誇獎的。


    “你們倆的代號是長短,男的長,女的短!”


    “你們倆的代號是大小,男的小,女的大!”


    “你們倆的代號倒不倒,男的倒,女的不倒!”


    “都記住了嗎?”


    六人齊齊點頭。


    “好,那麽,我先給大家說下規則。”


    “在這六人中,當男生和女生在一起的時候,大家隻能喊男生的代號。都記住了那?”


    下方人點頭。


    “那麽,我開始排列了!”


    楊小濤開始指揮幾個人站在一起。


    “現在,六人站在一起,請大家給我喊出他們的名字。”


    “長小倒!”


    “很好,大家反應很快啊!”


    “那麽,女生出列,大家喊出名字。”


    “短大不倒!”


    “正確!”


    “那麽,問題來了。我要找到長,大,不倒的名字,該怎麽組合?”


    “我們讓他們自己來好不好!”


    很快,六人就在原地站起來。


    一男二女站在一起。


    “對吧!”


    下方眾人點頭。


    楊小濤走到跟前,“那大家知道,要找出這樣完美的組合,有多少種可能?”


    “在場的可是有不少學數學的,給我一個準確答案!”


    “八種!”


    有人喊出來,楊小濤舉手伸出大拇指。


    “說的對!”


    “我就是說,他們這種組合在一起的幾率是八分之一!”


    “你們覺得很簡單嗎?”楊小濤站在一旁,笑著對眾人說道,“我也覺得簡單,因為,雜交玉米就是這麽出來的。”


    “謝謝幾位,請到一旁休息下。”


    安然順著楊小濤的手立馬走到講台的一旁,盤膝坐下,正好在前麵。


    其他幾人看到了也趕緊坐下。


    楊小濤在黑板上寫下長棒,大粒,抗倒伏。


    隨後在下麵寫上配套的英文字母。


    三分鍾後,一條完整的遺傳組合出現在眾人麵前。


    “這就是雜交玉米出現的全過程。”


    “首先,我確認了玉米的表現形,就像長與短。”


    “然後確定控製兩種表現型基因的顯性和隱性,就像剛才男生女生在一起,叫男生代號,男生就是顯性,女生是隱性!”


    “最後便是組合,男女生組合在一起,會產生不同的性狀,而這種組合,就是基因重組。”


    ……


    隨後半個小時中,楊小濤將雜交玉米的原理過程以及存在的變化講完,現場鴉雀無聲,大家都在消化楊小濤講的一切。


    一些對雜交有所研究的人清楚,這上麵看起來清晰明確的流程圖,實際上是講過無數個日夜辛苦得來的。


    事物的發現從一到百最是簡單,難得是從零到一。


    是發現。


    而楊小濤就是這個發現者,他已經打開一扇門,找到了路,剩下的人隻需要按照這條路拓展下去,就能一路走下去。


    而這之後,無論發展到何處,人們都會記得,當初推開這扇門的人,叫楊小濤。


    至於其他人,也隻是通過講解記住,什麽叫雜交玉米,怎麽獲得雜交玉米。


    楊小濤講完雜交玉米,讓眾人消化一會兒,便話題一轉準備講基因突變。


    “大家聽了這麽久,是不是發現有個名詞經常出現吧。”


    楊小濤說著,隨後在黑板上將基因兩個詞重重畫出來。


    “那麽,有誰解釋下,基因到底是什麽,或者說,你們認為的基因,是什麽?”


    話音落下,全場靜悄悄的,沒有人回答。


    有些,冷場。


    這一幕,讓楊小濤措手不及,按理說基因這東西,應該不至於這樣,孤陋寡聞吧。


    就在楊小濤準備自己開口解釋的時候,前排一名老者舉起手來。


    “楊老師,你好!”


    “我是農科院的生物老師,我姓周!”


    老人的稱呼讓楊小濤一愣,不過很快反應過來。


    “你好,周老師。”


    楊小濤趕緊應下。


    會場中立馬有人竊竊私語,雖然楊小濤不認識此人,但從眾人反應來看,這人是,專家。


    “楊老師,你的雜交玉米的論文,還有關於基因突變的論文我都拜讀過,寫的很有深度。”


    “謝謝您的誇獎。”


    周老揮手,“不必謙虛,我們這裏,達者為師。你別看我年級大,但也就比你們多吃了幾年鹽,多看了幾本書。”


    “能夠在這裏聽到知識,朝聞道,夕死可矣。”


    周老師笑著對身邊的幾人說著,幾人一同笑起來。


    隨後,周老師開始說起自己的見解。


    “在我看來,基因,就是遺傳密碼,可以將父母輩的某些特征傳給下一代的密碼。”


    “這種密碼,在雙方重組中,形成新的個體。”


    “就像我們老祖宗說的,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


    周老師說完,楊小濤點頭。


    “多謝周老師的講解,很精辟。”


    “就像周老師說的那樣,每個種族有特殊的基因,有獨特的遺傳方式……”


    楊小濤指著黑板上的英文字母,“就像這些字母,它們每一個都代表著遺傳密碼,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我們拿王老師說過的胰島素,其實就是蛋白質。”


    “這裏麵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會按照特定的方式進行排列組合,而為什麽會按照這種組合排列,或者說操控這些氨基酸排列的模板,我覺得就是基因。”


    楊小濤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這其中有後世的一些理解,也有他自己結合時代的看法。


    並不是不知道基因的複製轉錄翻譯的流程,隻是現在說出來,沒有事實根據作為基礎,沒有足夠的硬性條件,說出來隻能是拔苗助長,急於求成。


    不過,楊小濤也沒有過於保守,在思考片刻,他還是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條鏈。


    “是王老師昨天的課程啟發了我,在這裏我有一個猜想。”


    “假如胰島素是某種基因控製下的產物,那我們可不可以逆推回去,通過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來逆推出基因呢?”


    “我在私下裏曾經推演過,隻是不成熟,哪來供大家參考。”


    說到這裏,前排的數人已經坐不住了,一些帶著老花鏡的專家拿出手絹開始擦拭眼鏡片,想要仔細看清楚。


    尤其是昨天講課的王光美,更是站起來走到第一排前方坐下,仔細看著黑板。


    這個課題,他們真沒有想過。


    因為胰島素都還沒成功呢!


    “這是我昨天晚上想的。”


    楊小濤看著黑板上的兩條線,恬不知恥的將後世的發現按在自己身上。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世界還有沒有那些人都不一定,總不能等著那些可能不存在的人來推動科學發展吧。


    自己有必要,做個保險。


    對,這就是楊小濤的自我安慰,很管用。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零阿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零阿濤並收藏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