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候。


    紅星鋼鐵廠,辦公樓外。


    “安老師!你好!”


    車子停下,安仲生剛下車,就看到一群人在一名年輕人帶領下上前歡迎,年輕人更是分外熱情。


    “老師,這位就是機械廠的楊總設計師!”


    安仲生立馬明白,眼前人就是提拔他的楊小濤。


    在來之前他知道楊小濤是個年輕人,卻沒想到,如此年輕。


    臉上沒有胡須,麵皮白淨,看上去麵容稍顯普通,但眼中有光,站在那裏更是有種獨特的氣勢。


    非要說什麽氣勢的話,或許有讀書人的才華,有上位者的氣度,還有年輕人的衝勁吧,這種雜糅在一起的氣勢讓人不覺得疏遠,卻也表現出足夠的尊敬。


    “楊總,您好!”


    伸出乎,安仲生緊緊握住。


    對麵前的這人,了解的越多,越關敬佩。


    可以說,機械廠有,他居功至偉。


    每一項突破後,都有他的身影,而在眾人還在消化時,他已經走到了下一步,打開新的方向。


    同時,對方的眼界,對方的魄力,也是常人所能及的。


    “安老師,盼望已久,您終於來了。再不來,就出事嘍!”


    楊小濤笑著,安仲生趕緊謙虛,“楊總,您言重了,我就是個普通工人,沒那麽厲害的。”


    楊小濤搖頭,隨即回頭,看向眾人。


    “諸位,這位就是安仲生同誌,接下來將在鋼鐵廠擔任研發科副科長,也是這次氧氣頂吹轉爐項目的總負責人!”


    楊小濤在安仲生驚訝的目光中宣布決定。


    總負責人啊。


    楊小濤這,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啊!


    這一刻,安仲生將震驚拋棄後,更多的是感動。


    若是當年有一個像楊小濤這樣的人信任他,支持他,或許,現在國內的鋼鐵工業麵貌,早就更改了吧。


    啪啪啪啪


    楊小濤帶頭鼓掌,周圍鋼鐵廠的眾人也跟著鼓掌。


    不論如何,楊小濤這位機械廠的總設計師,副廠長已經做出了決定,他們這些人就是有意見也得憋著。


    何況,麵對這種未出現過的事務,別說是嫉妒了,現在更多的擔憂。


    完不成任務的擔憂。


    如今有了安仲生的加入,別的不說,就失敗後頂鍋的人,起碼有了。


    “謝謝,謝謝楊總的信任,謝謝同誌們的支持,謝謝大家!”


    安仲生忍住內心的波瀾,對著眾人發自肺腑的感動。


    “安老師,走,咱們裏麵說。”


    楊小濤看著身後下來的家人,對著一旁的婁曉娥揮手。


    婁曉娥立馬來到近前,從口袋裏拿出一包大白兔奶糖,分給三個孩子們,然後跟安仲生的妻子聊著天,身邊紅星鋼鐵廠後勤處的人立馬幫忙拿東西,接著帶去家屬院。


    安仲生讓妻子先去安頓,自己跟在楊小濤等人身旁,開始進入鋼鐵廠。


    “怎麽樣,有沒有熟悉的感覺?”


    楊小濤在一旁說著,安仲生卻是抬頭深吸一口氣,隨後緩緩吐出。


    看著一座座高爐,看著鋼鐵的橋梁,看著黝黑的大地,還有忙碌的工人,還有熟悉的熱浪,還有…


    一切的場景,仿佛跟夢裏憧憬的畫麵一樣。


    慢慢的捏緊拳頭,最後又鬆開,這一次,不是夢!


    “這感覺,太熟悉了。”


    輕輕的說出,安仲生隨後更是笑道,“在鎮上的鋼廠,從未有過的感覺。”


    “這是一種紮在血脈裏的熟悉!”


    “來到這裏,我甚至都覺得血液的流動都加快了。”


    安仲生激動的說著。


    “我對接下來的工作,更加期待了。”


    楊小濤靜靜笑著,“肯定不會讓你失望。”


    幾人說著,很快穿過鋼鐵,穿過車間,來到偏遠角落。


    這裏,周圍已經被保衛科嚴密布防,在原有車間基礎上進行改造,成為現在的實驗基地。


    “這裏就是我們實驗的區域,將采用氧氣頂吹轉爐技術.”


    楊小濤說著,現場正在負責施工的張紅賢帶人過來,看到楊小濤後上前見過,隨後將目光放在一旁的安仲生身上。


    他猜出,這人就是他最大的競爭對手。


    但麵對這樣的人,實在是沒有競爭的念頭。


    論年齡,安仲生要比他大不少。


    論資曆,說實在的,他還真沒法比,自己工作的時候,人家已經跟著出國考察了。


    至於能力,能夠被楊總一眼相中委任副科長的存在,現在更是該項目的總負責人。


    他估計,要不是照顧鋼鐵廠眾人的情緒,楊總都想他讓賢。


    畢竟,這什麽研發科可是楊小濤起意成立的,麵世時間,也不過兩個月不到。


    這樣一個組織,他原以為還能憑借多年的經驗對上級有個交代。


    可這幾天,對於轉爐的建造,麵臨的困難越來越多,有時候他有種江郎才盡的感覺。


    挑不起大梁,心理沒底啊。


    也就沒什麽嫉妒不嫉妒了。


    沒把他擼下來已經是很給麵子了。


    當然,若是他知道楊小濤打的注意就不會這麽想了。


    楊小濤可是自始至終都沒想著將安仲生一直放在鋼鐵廠裏,這樣的人才,必須在機械廠總部裏,分擔任務。


    不然,就是對人才的浪費。


    咳咳


    這絕不是楊小濤偷懶的理由。


    “您就是安老師吧,可把您盼來了。”


    張紅賢有種想要撂下擔子的衝動,上前握著安仲生的手,“您可算是來了啊,再不來,我們這任務,別說月底了,就是年底也完不成啊。”


    說著使勁的搖晃著手。


    感受著手上傳來的力度,還有張紅賢不似作偽的笑容,安仲生是壓力頓生。


    幾人見過後,張紅賢就開始講解現在的工程進度。


    一旁李俊明也拿著圖紙過來讓安仲生查看。


    三人就在現場比劃著,楊小濤伸手讓人送來兩頂安全帽,非給兩人後就在一旁看著。


    對於如何設計,如何建設他算是門外漢,將現場的事交給三人。


    “楊總,咱們先去會議室?”


    “不用,在這看看就行。”


    楊小濤揮手,“現在任務如何?”


    “任務總體來說能夠按時完成,沒了其他任務,機械廠需要的鋼鐵都能及時保證。”


    楊小濤點頭,“機械廠才開始,今後的需求會越來越多,你們產能要跟上,不要掉隊。”


    管誌勇點頭,“您放心,現在工人們熱情高漲,積極性很高。加上政策到位,同誌們有信心完成任務。”


    楊小濤不置可否的點頭,隨後想起雙子星計劃,將事情說了下,管誌勇當即激動起來。


    就是身旁的幾個主任也跟打了雞血似的,一個個要回去跟工人們說明白了,這可是他們鋼鐵廠頭一次啊。


    “楊總。”


    就在楊小濤跟管誌勇交談工作的功夫,安仲生已經掌握了現場工程進度,對照圖紙看了一遍,心裏有數。


    隨後與張紅賢幾人來到跟前。


    楊小濤結束談話,看著安仲生過來,“安老師,有什麽問題,盡管提。”


    安仲生麵色一緩,“楊總,管廠長,同誌們完成的很好,設計當麵也考慮周全,大方向上是沒有問題。”


    安仲生肯定的會答讓管誌勇幾人放下心來,這段時間總算是沒白費。


    張紅賢更是看了眼楊小濤,見對方沒有說話,又靜靜等著。


    “但有件事,我們要盡快解決。”


    安仲生說完,楊小濤點頭問道,“什麽事?”


    “氧氣的供應和氧槍的製造。”


    安仲生指著正在建設的氧氣儲存室,楊小濤也看過去。


    “氧氣的問題我們考慮過,也與化工廠商量,讓他們先提供氧氣罐,先期滿足實驗用。”


    “至於後期再想辦法。”


    楊小濤說完,安仲生卻是搖頭,“楊總,氧氣罐的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


    “甚至影響效率。”


    “怎麽辦?”


    楊小濤沒有質疑對方的判斷,就像他沒有問為什麽一樣,因為用來氣罐隻是他想象出來的,具體行不行他不知道。


    他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安仲生明白楊小濤的重點,但周圍人卻是一臉懵逼,看著這個剛來就指出問題的人,很是懷疑。


    安仲生看了眼周圍的人,見大家都是疑惑神情,便明白自己要是不解釋一番,這些人還不知道背後怎麽數到自己呢。


    於是,安仲生開口解釋。


    “楊總,廠長,諸為同誌。”


    “氧氣頂吹說白了就是將用壓力將氧氣打到爐中,讓其與熔爐內的物體充分接觸,從而完成鐵的脫氧工作。”


    “如果氧氣隻是流於表麵,在爐中高溫下不僅起不到作用,甚至會影響鑽爐的運轉。嚴重的還會引發安全問題。”


    “至於氧槍,這裏需要強有效的冷卻水設計,否則咱爐子內數千度的高溫下,氧氣根本噴不出來。”


    安仲生說的並不算詳細,主要是他也沒有實踐的經驗,一切都是從聯盟那偷學來的,這麽多年過去了,能夠記住這麽多,已經是有心了。


    其他人不懂,楊小濤卻是明白安仲生想表達的意思。


    “安老師,您是說,最好有充足的壓力,直接打到爐中內部,充分攪勻對嗎?”


    安仲生看向楊小濤,臉上浮現敬佩,不愧是總設計師,眼光就是毒辣。


    “對,就是這個意思。”


    “當年我們去聯盟蘇斯科鋼鐵廠參觀的時候,他們用的氧氣就是液態的儲存後,經過加壓打入氧槍內,然後在爐內形成渦旋,提高熔池的溫度,達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流態?”


    管誌勇等人頭一次聽說氣還能變成液態的,都是驚奇。


    見此楊小濤輕咳一聲,“氧氣在溫度變低時,會從氣態變成液態。”


    眾人聽了不管懂不懂的都點頭,反正知道這麽回事就行了。


    “其實也不必需要液態的氧氣,隻要是純氧就行,不過液氧更好一些。”


    安仲生開口解釋,隻要能夠吹進爐子裏,保證氧槍正常工作就行。


    “安老師,您知道怎麽製造液氧嗎?”


    楊小濤開口詢問,既然要做,就做最好。


    液氧是第一選擇,實在是做不出來,再考慮其他辦法。


    安仲生搖頭,“我們剛開始研究氧氣頂吹轉爐的時候,國內並沒有液氧這項技術,當時與聯盟的關係不錯,我們的方案設計中,從他們遠東化工廠中引進相關設備,建立自己的製氧廠。”


    “可惜,對方的目的並不單純,事到最後還是沒有成功。”


    安仲生頗為惋惜的說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零阿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零阿濤並收藏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