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呢,老冉怎麽突然就搞了個‘個人二等功’,原來是這麽回事啊!”


    老鄭一拍桌子,上次老冉回去的時候,上級就給他發了獎勵。


    當時他還以為是對老冉以前做出貢獻的獎勵,哪知竟然還有這種事。


    “也是湊巧碰上了。”


    冉父驕傲的說著,老鄭卻是不依不饒,非要冉父再喝一杯。


    冉父沒辦法,隻好又倒了半杯,這才讓老鄭等人心裏舒坦。


    隨後眾人又問起最後怎麽解決的,楊小濤知道的不多,隻是將聽到的一些消息說了,什麽圖書館裏麵好多書都撤架了,什麽不少人被問話。


    主位上的人知道的情況差不多,隻是在聽完圖書館的事後,心裏萌發了寫書著作的念頭。


    他已經意識到,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尤其是正確的培養,對國家大計至關重要。


    等到快十點的時候,眾人才散席。


    楊小濤扶著已經站不穩的冉父,將眾人送走。


    臨走前,眾人告別。


    “楊小濤同誌,聽說你很喜歡讀書,這很好。”


    “我以前出國留學的時候,就經常在圖書館裏看書,現在國內條件艱苦,但比以前好多了。”


    “希望你能繼續進步,一直進步!”


    楊小濤聽著諄諄教導,認真點頭,“錢伯父放心,我會的。”


    “好。”


    說完上車,揮手離去。


    冉父也與眾人一一告別,大家都清楚,今後想要再聚在一起,不容易了。


    楊小濤將冉父扶進屋子裏,冉母正跟冉心蕊冉紅兵收拾桌子。


    “不能喝非要喝。逞能吧你!”


    冉母接過冉父,一邊數落著。


    不過想到今後冉父不用離開家了,心情很是愉悅。


    冉父卻是笑著,“都是老兄弟,難免貪杯!”


    然後又看向楊小濤,“小濤,主任對你說的話,要記住了。”


    “不管什麽時候,學習,不能停下!”


    楊小濤點頭,最近,確實有些懈怠。


    最直接的反應就是,係統麵板上的學分,動的不大。


    以前覺得讀書得到的學分太慢了,後來有了設計圖紙什麽的,學分來的多。


    但現在才明白,學分隻是手段,不是目的。


    讀完的書,了解書中的知識,才是最大的收獲。


    等從冉家出來時,已經是半夜時候。


    楊小濤開車趕往四合院。


    一路上,除了碰到不少巡邏的隊伍,行人很少。


    想想也是,這都十一月份了,晚上更是天冷,誰也不會閑得晚上出來壓馬路。


    除非吃飽了撐的,要麽就是有事。


    車子停在胡同口,楊小濤就往裏麵走去。


    剛走兩步,就看到前麵一個身影轉進的四合院大門。


    楊小濤看不真切,但隱約覺得,像是秦淮茹。


    院子裏漆黑一片,除了頭上落下的月光,更多的是憑借熟悉的感覺走路。


    秦淮茹一路走來,隻覺得雙腿發酸。


    在曹家溝的時間有點晚,等走的時候,已經錯過了公交車時間,沒辦法,隻能一步步走回來了。


    好在,路上都有巡邏的,也沒出什麽事。


    現在,終於要到家了。


    摸了摸懷裏的本子,總算是把這事搞定了。


    今早上出門前往曹家溝看望易中海。


    對於秦淮茹的到來,可是出乎易中海的預料。


    隨後便是難言的感動,以及壓抑的興奮。


    兩人見麵,村裏人也沒覺得意外。


    主要是兩人年齡差別太大,再加上賈東旭是易中海的徒弟,在農村人看來,師徒之間的關係十分親密。


    也沒覺得有啥不妥。


    因為其他人離開回了城裏,易中海住的地方就隻剩下他一個人。


    兩人在屋裏坐下,秦淮茹將一大媽準備的東西給了易中海,又詢問一大爺的生活情況。


    最後更是吐露一番四合院裏的遭遇,眼淚也沒少流。


    易中海自然清楚秦淮茹說的事情,尤其是賈張氏這個攪屎棍回去,秦淮茹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聽棒梗被打,賈家被敵對,易中海一點也不意外。


    那可是楊小濤啊,他現在都不想提及的名字。


    自己有這地步,不說拜他所賜,卻也有他五成的原因。


    隨後秦淮茹將自己前來的目的告訴易中海。


    這也是她早就想好的。


    不能說出劉光齊的存在,不然這個老家夥肯定會發覺不對勁。


    隻是跟易中海說,有人想要研究學習機器的構造,需要些資料。


    她已經答應人家,說起家裏有賈東旭的筆記,那人願意出五塊錢買。


    所以這次來就是想讓易中海寫點機器上的東西。


    易中海聽了很是懷疑,還問那人是誰,秦淮茹隻說是以前軋鋼廠的,後來被分到一分廠的人。


    隨後又是一番叫苦,說什麽五塊錢都夠他們家一個月倆人一個月的口糧了。


    接著就是哭訴,生活如何的艱辛,傻柱去了煤廠,也見不著幫不著,好歹沒說易中海在這裏幹活沒用。


    但話裏的意思易中海清楚明白。


    隨即想到自己的那點東西,與其爛到棺材裏麵,倒不如寫下來,也好傳下去。


    想到這裏,易中海也不拒絕了,隻是寫這東西要耗費時間,秦淮茹就說可以畫圖。


    最近她在院子裏老是聽機械廠的工人說楊小濤畫圖什麽的,設計什麽的,在她想來,有了圖,劉光齊會更信吧。


    至於能不能糊弄過去,隻要易中海這個八級鉗工拿出真本事,還是能說得過去的。


    於是,易中海開始在屋裏忙活,秦淮茹也不閑著,給易中海洗衣服,做飯,村裏人見了都誇秦淮茹賢惠。


    傍晚的時候,一個十來張紙的本子就被易中海搞定,看著自己的心血很是滿意。


    然後,易中海留下秦淮茹吃了一頓飯,又是飯後的一番隱晦的交流。


    訴說著相思之情.


    等秦淮茹離開後,易中海直接躺在溫暖的炕上,很快進入賢者模式,隨後呼呼睡去。


    夢裏,他看到一個小男孩從遠處跑來,還沒到近前就叫他爸爸。


    身邊,秦淮茹依偎著,滿臉笑容,仿佛說著什麽,但他根本聽不清楚,滿腦子裏都是孩子,他的孩子,他易中海有後了。


    隻是等孩子跑到跟前時,看到那跟賈東旭一模一樣的臉龐,還有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長大。


    “師傅,你為什麽,對不起我!”


    “為什麽.”


    砰


    易中海猛地被嚇醒,這才發現自己掉到炕下。


    哎呦~~


    摸著摔疼的大腿,易中海抹掉頭上的冷汗。


    隨即爬上床,看著淩亂的床鋪,再次躺下。


    “東旭啊,肥水不流外人田,別怪師傅啊。”


    嘎吱


    秦淮茹推開家裏的門,然後就聽到賈張氏尖銳的呼嚕聲,心裏一鬆。


    總算不用解釋這麽晚回來了。


    隨後看眼床上,棒梗小當都在,至於槐花,這會兒估計在一大媽那睡了。


    上床躺下,心裏卻是想著如何將東西給劉光齊。


    而後麵的楊小濤看到是秦淮茹也沒在意,徑直回家,略微收拾後,讓小薇關緊門窗後,就上床休息。


    第二天,楊小濤來到機械廠後,就在辦公室處理事情,沒一會兒,桌上的電話便響起。


    楊小濤接起,果然是冉秋葉的。


    隨後將冉父回來的消息又說了一遍,冉秋葉得知冉父今後在四九城工作,心裏也踏實了。


    言說等周末的時候回來,楊小濤自然答應,到時候開車回去接人。


    掛斷電話,上午就在忙碌中過去。


    下午,楊小濤又去了趟紅星鋼鐵廠。


    自從小轉爐改造成功後,安仲生就帶領研發科的人尋找目標,在管誌勇一眾領導的配合下,準備進行下一步的改造。


    管誌勇等人也嚐到了氧氣頂吹轉爐的甜頭,在這種新型技術下,原本一天隻能生產一噸的小爐子,現在隻要有充足的鐵水和液氧,能夠生產十噸。


    產量提升了十倍啊。


    這相當一個中型平爐的產量了。


    而且還是每天,就那些十噸二十噸的平爐,一爐子下來最好也得兩天。


    最重要的是,省煤啊。


    省煤,工人就省勁啊。


    現在已經不用楊小濤開口,鋼鐵廠上下都盼著早點將各個爐子都改造了。


    楊小濤來到鋼鐵廠,管誌勇和安仲生陪著在工廠裏轉了一圈。


    “楊總,這次我們選擇的是這台三十噸的平爐,初步打算在元旦前改造完成,元旦前後進行試車實驗。”


    安仲生在一座平爐前停下,“按照我們現在的經驗和技術,三十噸的改造不成問題。”


    楊小濤聽了點頭,雖說要一步步的來,但也沒必要在幾噸十幾噸的小爐子上浪費時間,以氧氣頂吹煉鋼的效率,隻有大型鍋爐才能發揮出效果。


    至於那些小爐子,按照楊小濤的想法就是騰出空間,做大做強。


    “具體操作你們自己拿主意,我隻要求一點。”


    楊小濤看著眾人,伸出一根手指頭,“注意安全。”


    管誌勇與安仲生神情一凜,俱是點頭。


    又在車間裏轉了一圈,楊小濤來到鋼鐵廠的研發科。


    剛進門就看到張紅賢手上拿著圖紙,正跟一群人熱烈討論著。


    楊小濤走進來,眾人立馬放下手上工作過來見麵。


    就在楊小濤聽取張紅賢對鋼鐵廠部分改造計劃時,管誌勇接到消息,說有人打電話來找楊小濤。


    楊小濤來到廠長辦公室,然後聽出是冉父的聲音。


    “小濤,你在鋼鐵廠?”


    不等楊小濤開口,電話裏冉父就傳來急切的聲音,楊小濤壓低聲音,趕緊回了一句,“是啊,怎麽了爸。”


    “太好了,你那液氧還有多少?”


    “液氧?”


    “對!就是液氧!”


    隨後冉父將情況簡單說了下,原來三機部的任務劃分到七機部裏,液氧的使用也轉移到七機部裏。


    隻是現在七機部剛接手,難免有些生疏,對於液氧的問題沒有足夠的重視,導致現在用的時候,發現缺口很大。


    “爸,我記得當初給三機部二十噸了。”


    “那點夠什麽用,一次實驗下去就用一半了。”


    冉父說著,隨後有些急切,“你們那有的話,先拿來應急。”


    楊小濤也不好多說,隨即問向管誌勇。


    管誌勇很快找到結果,“楊總,庫存還有十噸多點,要是不夠的話,車間裏還在生產。”


    楊小濤點頭,“爸,這裏有十噸。”


    “好,太好了。我一會兒安排車過去拉。”


    說完,電話掛斷。


    楊小濤還保持著說話的姿勢,剛想說下正規流程,可話到嘴邊,對方已經掛了。


    算了,反正都是自己人,十噸液氧,也就是一天的事。


    大不了,機械廠給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零阿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零阿濤並收藏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