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聞言對視一眼。


    心裏有些奇怪,裝甲車說白了就是蒙上皮子的卡車。


    所以在他們的設計框架中,跟卡車差不多啊。


    哪知楊小濤竟然會說這個,讓他們著實奇怪。


    不過,兩人在看到楊小濤畫出的圖紙後,心裏的奇怪就沒了。


    甚至在想到什麽後,兩人竟然覺得,這框架確實有點問題。


    隻見楊小濤給出的設計框架完全顛覆他們的認知。


    正麵設計不再是直上直下式的車頭,而是一個三角形的車頭。


    或者說,根本就看不出有車頭。


    兩側也不是豎直的,同樣帶有些許弧度。


    再看下麵,八排十六個輪胎,比他們的六排十二個多了四個。


    “咱們研究的是裝甲運輸車,不是用來拉貨運人的卡車。”


    “這三種設計理念都不錯,與其選一個放棄另外兩個,還不如將這些東西都柔和起來。”


    “速度防護力為什麽不可兼得?”


    “剛才我還跟泉城的同誌探討將卡車改為六驅呢。你們覺得八驅怎麽樣?”


    楊小濤笑著,代青鋼兩人卻是盯著大略圖紙仔細研究。


    良久,兩人才起身往外走,準備回去重新設計。


    “我沒想到,楊總還會懂裝甲車的設計。”


    “誰說不是呢!”


    黃漢跟著感慨,“不過,這種設計,還真不錯!”


    “咳咳,我覺得,主要是發動機強,所以能帶動起來。”


    “事後諸葛亮,早幹什麽去了。”


    “老黃,這話說的,就像你知道似的.”


    兩天後。


    機械廠,辦公樓前。


    “汪大哥,劉廠長。”


    “你們這是組團來了啊。”


    辦公樓下,楊小濤看著汪大海跟劉德輝,還有身後跟個七八個汽車廠的工人,不由打趣道。


    “那是當然了,我們這次來可是吃大戶呢。”


    汪大海笑嗬嗬的說著,一點沒有不好意思的。


    楊小濤卻是擺手,“可別,我們這小身板,可經不起您這酒壇子的霍霍!”


    “好小子,我要是酒壇子你不成酒缸了?”


    兩人說笑著,楊小濤話題一轉,“聽說嫂子又添了個侄女?”


    說到這裏汪大海更是開心。


    最後楊小濤來到劉德輝跟前。


    “楊廠長,謝謝了!”


    兩人鄭重握手。


    “客氣了,這萬公裏長征第一步,咱們還得繼續。”


    劉德輝點頭,“不過,有了這麽好的發動機,我們一定會做出更好的卡車。”


    “對,要做就做最好的!”


    幾人笑著,隨後來到機械廠會議室中。


    兩天前,經過一番改動後,泉城汽車廠的工人終於獲得了楊小濤的肯定。


    雖然這裏麵大部分設計思路都是楊小濤提供的,但真正落實到手頭上的,卻是他們。


    此時,早就在此等候的研發科人選已經做好了準備。


    等楊小濤劉德輝等人進來的時候,負責此次的講解的朗工立馬將這些天楊小濤那裏搞出來的設計圖拿出來。


    會議室裏,楊小濤跟劉德輝幾人坐在下麵,看著前方正在講解的主任。


    原本幾人還有說有笑的,結果在設計圖紙貼上去的時候,立馬皺起眉頭。


    汪大海看著概念圖,怎麽越看越有種,集裝箱的感覺?


    而劉德輝表現的更加明顯,要不是汪大海在一旁攔著,估計能站起來罵娘了。


    朗工見三人如此表現,並不如自己和同事想像中的那般,心裏也是一突。


    不過,想到這是他們這些人多日來的心血,想到這裏麵是楊小濤的主意,便硬著頭皮解釋下去。


    “廠長,各位領導,這是經過我們與機械廠研發科同意共同研究出來的一款,超重型卡車。”


    主任決定將機械廠的研發科拉進來分擔壓力,這時候,也隻有如此了。


    果然聽到這話,劉德輝冷靜下來,開始認真起來。


    “這款卡車分為車頭與掛靠兩部分。”


    “車頭,包含駕駛室在內,總共重量十二噸,全車最大載重可達40噸,發動機由機械廠提供的8v-65b型八缸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


    胡工在前方解說著,目光看到楊小濤,對方的鼓勵,讓他心中安定,繼續講解著。


    “這是我們準備的大體形象圖。”


    說到最後,將兩份設計圖交給劉德輝兩人。


    至於楊小濤,這形象圖就是從他那裏搞來的。


    “這麽大,有用嗎?”


    劉德輝向著朗工詢問,後者也是一臉忐忑,直接將目光看向楊小濤。


    幾人側頭,也看過來。


    見此,楊小濤開口解釋道,“此次設計,我也參與了一部分。”


    身後跟著參加會議的泉城汽車廠眾人紛紛翻個白眼,什麽叫參與了一部分啊,分明就是你自己設計出來的,我們就是描個邊。


    “您提出的問題,我們已經考慮過了。”


    “我覺得,未來的重卡必將成為重要的運輸力量。而現在,咱們這款擎天柱恰好可以彌補國內在重卡上的空白。”


    “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劉德輝聽了,並沒有急著表態,隻是點了下頭。


    畢竟這是楊小濤參與設計的,不能不給麵子。


    再者,楊小濤說的也有道理。


    國內第一個,這名頭就夠響的了。


    要知道,解放之所以名傳大江南北,不就是靠著生產出全國第一輛卡車嗎?


    他們泉城汽車廠,還真要拿下這重量級的榮譽。


    “那就,做這個…”


    “擎天柱!”


    劉德輝一愣,隨後也沒多想,“做這個擎天柱。”


    會議繼續,既然主調確定下來,接下來就是確定部件的生產製造。


    等幾人討論完設計圖紙的事,楊小濤劉德輝和汪大海三人才走到辦公室裏。


    “老楊他們呢?”


    汪大海坐在一旁,拿起煙點燃。


    “老楊去了延州主持鋼鐵廠的建設工作。”


    “老劉去了一機部,老陳去火車站,老王也去了一分廠。”


    “所以,數來數去,就剩我了。”


    將茶缸放在兩人跟前,屋子裏婁曉娥又不知道跑哪去了,隻能自己動手。


    “聽說了沒有?”


    “啥?”


    “滬上那邊做出三輪車了!”


    劉德輝說完,楊小濤目光一凝。


    可旁邊汪大海卻是笑起來。


    “這事可是有意思。”


    隨即汪大海端著缸子一邊吸煙一邊笑著,“他們坐三輪車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要分一杯羹。”


    “可惜啊,可惜。”


    劉德輝將汪大海的椅子踹到一旁,“你就幸災樂禍吧。”


    “哪有,我實話實說。”


    說完,汪大海就將具體情況說了一遍。


    原來,這些天過去,關於滬上生產汽油三輪車的事已經傳開。


    畢竟是第一次國產汽油發動機的,國家也很重視。


    可惜,隻有重視是不夠的,想要在國外打出名聲,還是要有過硬的技術。


    然後…


    送到西北檢驗的十輛汽油三輪車全部被打回來。


    理由很簡單,跟全通三輪車相比,簡直就是天差地別。


    為此那些商人、代表的還特意找到了當地的代表王科長那。


    讓商部的人很是無奈,陪著說了一頓好話。


    國內收到信息後,立馬製止了滬上三輪車出口的心思,轉而將其用於國內使用。


    正好填補全通三輪車出口後留下的份額空缺。


    這事傳開後,滬上汽車廠可是丟了老臉。


    但上麵的文件下了,訂單也收了,隻能咬牙認下。


    “誰讓他們拾人牙慧了呢。”


    汪大海抱怨兩句,楊小濤聽了沒有說話,隻是在心裏將小型汽油機和摩托車提上日程。


    來而不往非禮也。


    你們做的了初一,就別怪我做十五。


    沉默片刻,劉德輝繼續開口。


    “現在,就看咱們這款擎天柱,能不能一炮打響了。”


    “放心吧,老劉,這車子一出來,你肯定會愛上他的。”


    見楊小濤這麽說,倒是讓兩人生出了信心。


    隨後的兩天,楊小濤坐鎮研發科,有遇到問題的就解決問題,有不懂的地方給出解釋。


    朗工幾人也將設計理念說的清楚。


    楊小濤還帶著劉德輝幾人去車間參觀了八缸柴油發動機的生產現場,讓汪大海等人不住的驚呼。


    再看機械廠其他車間,也是如火如荼,兩人明白,現在的機械廠那是蒸蒸日上啊。


    經過兩天的探討,汽車廠與機械廠這邊也算是‘結盟’了。


    若是一切順利,機械廠將負責提供發動機,而汽車廠負責提供必要的幫助。


    雙方可謂是一拍即合。


    當然,雙方也做了最壞的打算。


    若是這款擎天柱不受歡迎,根據雙方合作關係,楊小濤就得生產四缸柴油發動機,相應的,泉城汽車廠也會根據新的發動機重新設計卡車。


    第三天上午,劉德輝將設計圖紙小心收好,貼身保管。


    ui後便帶著人坐上返程的火車。


    他們要盡快回去將‘擎天柱’做出來,盡快讓人見到實物,是不是像楊小濤說的那般,霸氣。


    等劉德輝等人離開後,代青鋼幾人再次拿著修改後的設計圖來到楊小濤辦公室裏。


    楊小濤認真看了一遍,跟自己先前提到的差不多。


    三人也是通力合作了一把。


    因為在這款車上,都有三方的影子。


    車子整體架構有別於普通卡車,車身上的折角,而且關鍵部位增加了厚度,此外頭上還有一挺機關炮。


    車子兩側也有射擊孔,除了沒安裝上導彈,其他設計很符合當下的潮流。


    知道這是三方已經商量好的了,隨即不再多想,讓人找來逄國,然後打著去車間,開始製造。


    與泉城汽車廠不同,他們是來尋求合作的。


    而裝甲運輸車是機械廠自己的任務。


    代青鋼他們隻是來幫助的。


    很快,逄國就找到了正在製造發動機的劉大明,將情況認真說明。


    劉大明聽了是楊小濤親自交代的,立馬抖擻精神,開始準備。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零阿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零阿濤並收藏四合院裏的讀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