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喜歡,而且喜歡得緊,這可是柔妹親手繡的啊。”


    聽到這些,趙柔可是又羞又紅,像紅果,也像赤霞。


    雖然趙柔不想讓柳文離開,但還是開口說:“文哥哥,小妹就不耽誤你時辰了,小妹在這裏祝你前程似錦,將來可以一書抱負。”


    “承你吉言,為兄這就去了,勿念。”


    說完,柳文便絕然的轉身離開,沒有一絲一亳的留念,因為他深知清水縣隻是他一生的起始,不是終末。


    亭子裏趙柔還癡癡的望著遠方,直到那馬車消失在視線裏,才依依不舍的上了來時的馬車。


    隻不過剛一進馬車,趙柔就忍不住並接連咳嗽了幾聲,王姨(現在還是不王婆,才三十多歲)立馬上前輕拍趙柔的後背。


    拍了一會兒,王姨輕聲詢問:“小姐,你現在感覺怎麽樣?”


    趙柔看起來雖還有些病態,但情況好多了,勉強說:“好多了,謝謝王姨你。”


    王姨雖然知道自家小姐的心思,大多是喜歡上了柳三郎。而剛才,雖然隔著有點遠,但還是看到小姐送了一塊手帕給柳文,而且對方也沒有拒絕。


    “小姐,你剛才可是送了手帕給柳家柳三郎?”


    “是的,王姨怎麽了嗎?”


    “沒事的,小姐我隻是隨便問問。”


    哪裏會沒事啊,王姨在心裏想到,小姐你都已經把定情信物給人家了。


    王姨對於自家小姐喜歡上柳文,她內心是不讚成的。


    因為在她看來,柳文是一個多情的人,而像自家老爺這樣專情的男人真是世間罕見。


    她敢肯定的說,柳文將來肯定會有很多妻妾,不會專寵自家小姐一人。


    王姨很了解自家小姐,畢竟照顧了十幾年,雖然身子弱,但脾氣倔,一但認定了什麽,不管別人怎麽勸說都不會管。


    其次自家小姐天真爛漫,心思很單純,就像小孩子一樣。小姐是在寵愛中長大,父母和睦,姐姐們友愛,哪知這世間的殘酷。


    所以她怕啊,怕小姐在內宅間的爭鬥中被人吃得幹幹淨淨,最後連骨頭渣子也沒有。


    可她也不知道怎麽說,難道直接說那柳三郎是個薄情人,不值得小姐她托付終生。


    能這樣才是見了鬼,哎,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而此時官道上,在清水往白水的一輛馬車裏,一個讀書人將一塊手帕緩緩攤開。


    那白絲上的黃菊繡得生動,仿佛就是一朵菊花。


    而就在花的旁邊還用紅線繡著幾個字:


    紅衣待君歸。


    柳文暗自苦笑,說果然還是美人恩最難消受,而且自己已經接了這手帕。


    後來柳文科舉未第,他沒有離開晉陽,反而是選擇留下來,準備三年後重新來過。


    那三年裏,柳文的父母多次給他寄信,告訴他不要喪氣,安心學習就行。


    趙柔也曾寫信給柳文,隻有十幾封,都是些關心鼓勵的話。


    所有的信,柳文都一一回信,表示自己一切都好,勿念。


    在後來的科考中,柳文得了探花,再經過晉國皇帝接見後,殿論一番後,他就是柳探花了。


    一次吏部尚書李良在家舉行青花宴,廣邀當時的良才俊傑,以詩詞會友,並有提拔年輕人之意。


    而柳文在這次青花宴之前,就被尚書李良的二女兒李璐相中,並懇求父親為她提親。


    在酒桌上,尚書李良突然問起柳文可有婚配,或可有意中人。


    柳文搖頭說:“不曾有,學生之前一心向學,並無他心。”


    “一心向學是好,但你已功成名就,探花柳的大名已經流傳成個晉陽,不日也會傳遍晉國,就連鄰國都會知曉你的名字,現在你應該成家立業,然後上孝順父母,才不愧於心。”


    柳文若有所思後,便對尚書李良說:“學生謝過長者教誨,他日亦不敢忘。”


    尚書李良大笑道:“多你這個學生,還不如多個女婿。


    我有一女名李璐,是我二女,今年才二六,自小就寵愛有加,天性率真活潑。


    不知何時起,她在一眾俊傑中相中你,說仰慕你的才華,是死活都要嫁給你,當時我聽到都快氣壞了,不過我還是同意了,不知你考慮如何?”


    柳文回答道:“婚約大事全由父母作主,待學生寄信詢問後,再作考慮。”


    旁邊有人應道:“柳文兄是少有的才子,更是探花郎,而尚書千金更是才貌出眾,可謂佳人也。


    自古才子配佳人,想必柳文兄的父母也不會不同意這樁婚事,這可是上好的姻緣啊,諸位說是不是啊。”


    在場的人無不點頭稱是,都說是一樁好姻緣啊。


    宴會上尚書李良也十分高興,他知道這事基本都是成了。


    至於柳文的父母會不同意,他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在他的心裏,此時的柳家算是高攀了,斷沒有拒絕的可能。


    此外,他十分欣賞剛才柳文的作為,言談進退有度,做事留有餘地。


    而且不輕浮,一般人聽到我嫁女兒給他,說不定當場就應下了,而柳文能先想到父母,想必也是個孝順的人,璐兒嫁過去也不會委屈了自己。


    一個月後柳文的父母先是收到了兒子得了探花的好消息,過了幾天後又收到了柳文書信,詢問關於尚書嫁女可否答應。


    柳文父母當然是十分讚同,當即派人回信,說可,彩禮勿憂,不日將備好,且與女方商議何時完婚。


    經過雙方的商量,柳文與李璐二人於晉陽完婚,婚期於三月後,屆時雙方的家長都將出席。


    當在清水的趙柔聽到柳文得了探花,是十分喜悅,還在內心裏想著喜歡的人何時歸來。


    可幾日後,聽到府裏的下人丫鬟說,說柳文將迎娶禮部尚書之女,消息還是柳府裏傳出來的,連柳文的父母都已經同意了,而且正在準備彩禮。


    頓時感覺悲從中來,一股氣鬱結在胸口久久不肯散去,趙柔捂著胸口開始大喘氣,然後就暈了過去。


    趙柔在半昏半醒中,還像聽到有人在附近說話。


    見大夫把完脈,趙老爺一臉焦急的說:“黃大夫,我女兒怎麽樣?”


    黃大夫平靜的說:“趙老爺,令愛現已無大礙,隻是突然的大喜大悲,有一股氣鬱結於胸口,我開個方子,吃上幾例就行,隻是病人需要平穩心神,平時多注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竹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杭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杭天並收藏青竹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