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劉備受公孫瓚派遣屯兵高唐。


    一日,劉備正與關羽、張飛商議牽製袁紹之事,忽報有一個叫太史慈的求見。


    劉備急忙邀入相見。


    太史慈進入,施禮畢:“在下太史慈。北海被黃巾軍圍困,危在旦夕。受北海相孔融派遣,特隻身前來求救。”


    劉備非常驚奇:“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個劉備?”


    太史慈說:“君乃當今皇室宗親,‘桃園兄弟’大興山勇斬黃巾賊首,青州解龔景之圍,廣宗援盧植,潁川助官軍大敗黃巾軍。南北征戰,數立戰功,天下誰人不知。孔北海素敬玄德仁義,久仰‘桃園兄弟’英名。今被圍遭難,說‘隻有玄德方可解圍’,特派在下前來求救。”


    劉備聞聽,心中暗喜:孔融這樣當世赫赫名人,都知道世上有我劉備這個人,恩師盧植所教不差,這幾年的心機也沒有白費。想至此,便沾沾自喜起來,即與關羽、張飛帶三千兵馬,隨太史慈去北海救援。


    孔融,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七世祖孔霸是漢元帝老師,官至侍中;高祖父孔尚當過冀州巨鹿太守;父親孔宙,曾任泰山都尉。


    孔融自小聰明,且很聽話,加上良好的家庭教育,很懂禮貌。


    一天,父親孔宙在家招待同僚、賓客,叫孔融兄弟端出水果招待客人。


    四歲的孔融和兄長,按照父親的吩咐將梨依次遞給客人後,孔融才撿個大的拿在手中,正要吃時,父親對他說:“父親平時怎麽教你?梨子應該先讓誰吃?”


    孔融看了看客人說:“先讓長輩和兄長。”


    “這就對了。”父親誇獎說。


    孔融即將梨子讓給了兄長,又拿了一個小的自己吃。


    一個客人問他為什麽這樣做?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大的吃不完。按道理應該吃小的。”


    父親又誇獎說:“融兒真是個曉事理,懂禮貌的好孩子。”


    孔融聽了誇獎,對著客人鞠了一躬,拉著兄長高高興興地跑了出去。


    客人們出來後,孔宙的一個同僚說:“孔都尉的這個小兒子這麽小,就知道把大的讓給兄長,真是個懂禮貌的孩子。”


    一個賓客說:“孩子自小在教育。我那孫子三歲時就知道將第一碗飯端給爺爺、奶奶吃。”


    孔宙的另一個同僚說:“孔都尉教子有方,其子如此明事理,知禮節,我們應該好好為他吹噓吹噓。”


    從此,孔融“四歲讓梨”廣為流傳,被後世載入經典讚頌:“融四歲,能讓梨”。


    孔融十三歲時,父親孔宙去世,孔融悲痛過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州裏因而稱讚他的孝行,博得了“孝”名。


    孔融天性好學,博覽群書,少年時就才華橫溢,文才尤為突出。


    名士張儉為中常侍侯覽記恨,密令州郡捉拿。


    張儉與孔融兄長孔褒是好友,於是逃到孔褒家中,孔褒卻不在。


    當時孔融年僅十六歲,張儉認為孔融年輕,沒有告訴他自己的處境。


    孔融看張儉窘迫的樣子,對張儉說:“兄長雖然在外未歸,我難道不能作為你的東道主嗎?”因此留張儉住在自己家裏。


    事情泄漏,自國相以下的人,秘密壓下此事,張儉得以逃脫。


    後來還是被官府知道,將孔褒、孔融兄弟逮捕入獄,但不知二人誰是窩藏張儉主犯。


    孔融說:“是我收容匿藏張儉,有罪我擔。”


    孔褒說:“張儉來找我,不是我弟罪過,我心甘情願領罪。”


    官吏問其母親,其母說:“一家人犯事,長輩承擔,罪責在我。”


    一門都爭著赴死。


    郡縣遲疑不能決斷,於是向朝廷請示。


    詔書最後定了孔褒的罪,孔融因此而聞名。


    州郡以禮策命,他都不赴任。


    孔融後來受到司徒楊賜征召,成為司徒掾屬。


    在任期間,孔融暗中察訪貪汙官吏,準備予以貶謫罷免。


    孔融檢舉的多為宦官的親族。


    朝中尚書害怕得罪宦官,於是召孔融等司徒屬官詰問斥責。


    孔融陳述宦官子弟的罪惡,毫不隱諱。


    黃巾起義爆發後,何進升任大將軍,楊賜派孔融拿著名片去祝賀何進,因門人未及時通報,孔融就把名片奪回,引罪自責而去。


    河南尹官屬認為丟了麵子,想要派劍客追殺孔融。


    有賓客對何進說:“孔文舉有盛名,將軍如果與他結怨,四方之士就會相隨而去,不如以禮對待,使天下人都知道將軍的胸懷廣大。”


    當時何進正要籠絡名士對付宦官,於是征辟孔融為大將軍掾屬,又舉其為高第,遷任侍禦史。


    孔融又因為與上司禦史中丞趙舍不和,托病歸家。


    後來,孔融被征為司空掾屬,授為北中軍侯。


    在職三天,轉任虎賁中郎將。


    那時董卓總攬朝政,想要廢掉漢少帝劉辯。


    孔融與董卓爭辯,言辭激辯,常有匡正的言論。


    董卓懷恨在心,將孔融轉任議郎,隨後又暗示三府(太尉、司徒、司空)舉薦孔融到黃巾軍最為猖獗的北海國(今山東昌樂西)為國相。


    孔融到北海後召集士民,聚兵講武,下發檄文,親寫書劄,與各州郡通氣,共同謀劃。


    因討伐黃巾軍張饒戰敗,又集結官吏百姓四萬多人,再設置城邑,設立學校,彰顯儒術,舉薦賢良,善待國人。


    孔融對待國人,就算隻有一點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禮對待。


    國人沒有後代及四方遊士有去世的,都予以幫助,妥善安葬。


    在孔融治理下,北海日漸富饒,因頗有政聲,被時人稱為“孔北海”。


    且說青州黃巾軍被曹操招撫,徐和、司馬俱、管亥探知曹操除將黃巾軍精銳編為青州兵,其餘被遣耕田,稍為安定,便率舊部轉戰它地。


    管亥自帶一千兵馬,很快又有一萬餘眾響應。


    為了解決糧草不足,聞知北海較為富裕,管亥向孔融借糧一萬石,孔融不給。


    管亥聚集義軍攻打昌樂,孔融引軍出城迎戰。


    管亥拍馬舞刀直取孔融。


    孔融部將宗寶挺槍出馬,戰不幾合,被管亥一刀砍於馬下。


    孔融急忙退回城中,閉門堅守。


    管亥分兵四麵包圍,昌樂危在旦夕。


    孔融登城瞭望,見敵軍聲勢浩大,倍添憂愁。


    正在此時,忽見一個身長七尺七寸,須髯美貌,猿臂虎腰的壯漢,挺槍躍馬,在敵陣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一直衝殺到城下,大叫:“開門!”


    孔融不認識,不敢開門。


    那壯漢見門不開,敵兵從後追到城壕邊上,急忙勒馬回身,一連捅殺十數人,敵兵暫退。


    孔融這時即命打開城門,將那壯漢迎入。


    那漢下馬棄槍,直奔城牆,拜見孔融。


    孔融問起姓名,回答說:“複姓太史,名慈,字字義。”


    孔融一聽是太史慈,大喜。


    孔融雖不認識,但卻早就知道其名。


    原來這太史慈乃幽州遼東郡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東黃城集)人,少時機敏好學,好騎善射,弦不虛發,被稱為神射手,郡守聞名聘為本郡奏曹史。


    當時本郡與本州之間有嫌隙糾紛,是非曲直分辨不清,而結案判決時多以先讓有司(掌刑賞官吏)知事者較有利,就是先入為主的意思。


    其時本州奏章已先發有司處,郡守恐怕落後不利,於是求取可為使者的人。


    太史慈時年二十一歲,被選為使,就抄近路日夜兼程趕往京師,先到公車門前等候,待見州吏也來到了,才開始請求把郡府奏章呈上。


    太史慈假意問州吏:“君也是前來欲求通章的嗎?”


    “是。”州吏回答說。


    太史慈又問:“奏章在哪裏?”


    “在車上。”州吏說。


    太史慈便說:“奏章題署之處確然無誤嗎?可否取來一視。”


    州吏卻不知太史慈乃是東萊人,便取出奏章給他。


    誰知太史慈先已藏刀於懷,取過州府奏章,便提刀截斷州章,將其損壞。


    州吏見州章被毀,大驚高呼:“有人毀壞我的奏章!”


    太史慈見州吏呼喊,急忙將州吏拉到車裏說:“假使你沒有取出奏章給我,我也不能將其損壞。你奏章被毀,我毀你奏章,都一樣獲罪。咱倆吉凶禍福恐怕是相等的,都難免遭受處罰,不見得隻有我獨受此罪。”


    州吏聞聽,急問:“時至如今,如之奈何?”


    太史慈說:“如其坐而待斃,不若一起出走逃亡,至少可以保存性命,也不必無謂受刑。”


    “你為本郡而毀壞我的奏章,已經成功,怎麽也要逃亡?”州吏疑惑地問。


    太史慈便答:“我初時受本郡所遣,隻是負責來視察州章是否已經上通而已。但我做事卻太過激,以致損毀州章。如今即使回去,恐怕也會受到譴責刑罰,因此希望一起逃去。”


    州吏相信太史慈所言,乃於即日俱逃。


    太史慈與州吏出城後,太史慈卻潛遁回城,向郡守複命,說郡章已經上呈,完成郡守使命。


    州府知道這事後,再遣另一吏員往京城通章,但有司卻因為先得郡章,不再查察此案,這場糾紛不了了之,州府有苦難言。


    太史慈因此知名於世,但也被州府人所仇視。


    為免受無妄之災,太史慈隻得避居遼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實話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木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木峰並收藏實話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