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曹操整頓軍馬,於建安十八年(二一三年)正月,親率大軍進攻孫權,讓荀彧到譙郡勞軍。
荀彧到達以後,曹操便把他留在軍中,封荀彧為侍中、光祿大夫、參丞相軍事。
荀彧因病不能隨行,曹操便令其留在壽春養病。
曹操率軍至濡須口,攻破孫權西營,製作竹筏,乘夜出水口至巢湖小島上,被孫權水軍圍困,被俘三千多人,溺水而死者數千,隻得堅守。
孫權親自乘船到曹操軍前挑釁,曹軍將領想要攻擊。
曹操阻止,下令不準弓弩亂射。
孫權離開五六裏後,還敲鼓吹號,十分自如。
曹軍見狀,一艘大船駛出,亂箭齊發,箭中一麵,偏重將覆。
吳船直掉船頭,使另一麵受箭,箭均船平,然後數船圍擊,將曹軍大船擊沉。
多少年後,當地漁夫水位淺時尚見此船露出水麵。
曹操看到孫權舟船器仗軍伍整肅,進退有序,不禁感歎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孫權回到水寨,意欲勸退曹操,眾將不解:“春季將至,上遊冰雪融化,江水上漲。曹軍在湖中孤島中,即便不被淹沒,我軍四麵圍攻,斷無生還之望,何以勸退?”
孫權笑說:“孔明神算,明知曹操敗走華容,卻讓關雲長伏擊,故意放走,何也?今我若滅了曹操,其子曹丕及其將領豈能善罷甘休,必以我為頭號大敵。劉備誌在益州,隻是坐山觀虎,不肯出兵相援,東吳危矣!”遂作書寫箋,派人送給曹操。
曹操拆看,箋上說:“春水方生,公欲速去。”別有一紙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操對將領說:“孫權不欺孤。”便有退兵之意。
此時壽春傳來消息,說是荀彧時年五十歲病死。
曹操悲傷哀痛,無心再戰,又值夏侯淵飛報告急,遂率軍撤退,往援夏侯淵。
且說楊阜以葬亡妻為名潛出冀城,徑往曆城。
曆城守將撫夷將軍薑敘,字伯夷,天水郡冀城縣人,與楊阜是姑表兄弟,薑敘的母親是楊阜的姑母。
楊阜從小在薑敘家長大,見到薑敘和姑母,敘說了冀城陷落的經過,悲泣不已。
薑敘說:“何以如此悲慟?”
楊阜說:“守城卻又守不住,君長已死而不能同命,我還有什麽臉活著呢?馬超背叛父輩,背叛國家,燒殺將士,全州憤怒。望表兄下決心除之。”
薑敘說:“馬超驍勇,又有羌氐相助,恐力不及。若事不成,還恐累及老母。”
楊阜說:“有勇無謀,易圖也。吾已暗約安定的梁寬,南安的趙衢、龐恭等。表兄若肯起兵,必為內應。”
薑母慷慨說:“咄!伯奕,韋使君遇難,豈一州之恥,亦汝之負,豈獨義山哉?吾兒無須顧我,事淹變生。人誰不死?死國,忠義之大者。吾年已八十有餘,何懼連累?但當速發,我自為汝當之。”
薑敘這才下定了興兵征討馬超的決心,遂與族弟薑冏及同鄉趙昂、尹奉、姚瓊、孔信等商議。薑冏欣然應諾,即將妻子與剛才十多歲的兒子薑維隱遁安置。
趙昂回家告知妻子:“欲與楊阜、薑敘、薑冏等興兵報韋康之仇。怎奈兒子趙月現為馬超裨將,馬超必先殺我子,如何是好?”
其妻厲聲說:“雪君主之大恥,雖死猶榮,何況一子乎!君若顧子而不行,我當先死矣!”趙昂乃決。
次日,通告安定梁寬、南安趙衢及龐恭,又聯絡了武都人李俊、王靈等共同起兵討伐馬超。
眾人商議,先由薑敘、楊阜、薑冏在曆城舉旗反超,調虎離山;由梁寬、趙衢等聯係城內楊嶽作為內應,裏應外合,奪取冀城。
馬超聞知楊阜、薑敘會合趙昂等起兵舉事,大怒,即斬殺了趙昂兒子趙月,遂率龐德、馬岱盡起軍馬攻打曆城。
薑敘等出城迎敵,兩軍混戰。
薑敘等怎敵馬超、龐德、馬岱英勇,薑冏戰死,薑敘、楊阜大敗而走。
馬超驅兵追趕,背後喊聲起處,趙昂、尹奉等引軍殺來。
薑敘、楊阜回軍掩殺,兩下夾攻,馬超首尾不能相顧。
此時又有一彪軍馬從斜刺裏殺來,原來是曹操從濡須口回來,增派兵馬,令夏侯淵率兵來破馬超。
馬超雖勇,怎敵這三路軍馬拚殺,大敗而回。
及至天明,馬超引敗軍到冀城下叫門,城上亂箭射下,梁寬、趙衢立於城頭大罵馬超,把馬超妻子楊氏及其長子一刀一個砍了,將屍首從城上拋下。
馬超氣噎塞胸,幾乎墜下馬來。
夏侯淵引軍從後追來,馬超不敢戀戰,與龐德、馬岱並命殺開一條血路,遇到薑敘、楊阜殺了一陣,又撞到尹奉、趙昂,被殺得零零落落隻剩五六十騎,連夜逃往曆城。
守門軍士隻道薑敘兵回,開門接入。
馬超盡洗曆城,抓住薑敘的母親。
薑母大罵:“汝乃背叛父親逆子,殺害君長的叛賊,天地不容,活著有何麵目見人,還不如早死!”
馬超大怒,親手將薑母殺死。
夏侯淵大軍至,馬超棄城西逃,於二十裏處遇楊阜阻攔。
馬超咬牙切齒,拍馬挺槍,連殺楊阜宗族兄弟七人,楊阜身中五槍,猶然死戰。
幸虧夏侯淵從後殺來,救了楊阜。
馬超引龐德、馬岱等七八騎敗逃,投奔張魯去了。
夏侯淵奉命督眾將繼續西征,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涼州地區基本平定。
曹操對薑敘母親大加褒獎,令郡府將薑冏妻子及兒子薑維收養府中,封賞薑敘、楊阜等十一人為列侯,楊阜為關內侯。
楊阜推辭說:“吾沒有保護好州君性命,他們死後,也沒有盡節報效。在道義上我應被罷黜,在法律上我應被誅殺。馬超又沒被殺死。我實無權再受爵祿。”
曹操說:“你與君臣共創大功,西部百姓至今掛在嘴邊,作為美談。子貢辭讓封賞,孔子認為不妥。你盡心報國可嘉。薑敘的母親勸薑敘早日起兵,實在是明智之舉,楊敞的妻子也不過如此。實在賢能!實在賢能!有良史記錄忠義,是不會忘記汝等節義的。”
卻說張魯,字公祺,道教創始人張陵之孫,繼行五鬥米道張衡之子。張陵死後,張衡繼行其道。父死,張魯繼為首領。其母好養生,“有少容”,“兼挾鬼道”,往來於益州牧劉焉家。張魯通過其母與劉焉家的關係密切,深得劉焉信任。
初平年間,劉焉任命張魯為督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修帶兵同擊漢中太守蘇固。
張修殺蘇固後,張魯又殺張修,奪其兵眾。並截斷斜穀道,在劉焉授意下,殺害朝廷使者。
劉焉死,其子劉璋代立。
劉璋以張魯不順從他的調遣為由,盡殺張魯母及其家室,又遣其將龐羲等人攻張魯,多次為張魯所破。
張魯的部曲多在巴地,劉璋於是以龐羲為巴郡太守。
張魯襲取巴郡,於是割據於漢中,以五鬥米道教化民眾,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
張魯在漢中,因襲張衡教法,並“增飾之”,自稱“師君”。
來學道者,初稱“鬼卒”,受本道已信,則號稱“祭酒”,各領部眾。
領眾多者為“治頭大祭酒”,不置長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務,繼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誠信不欺詐,令病人自首其過。對犯法者寬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後才加懲處;若為小過,則當修道路百步以贖罪;又依照《月令》,春夏兩季萬物生長之時禁止屠殺,又禁酗酒。
他還創立義舍,置義米肉於內,免費供行路人量腹取食,並宣稱,取得過多,將得罪鬼神而患病。
五鬥米道信徒入道,隻需交五鬥米,憑借政權的力量擴大了影響。
東漢末年,群雄蜂起,關中韓遂、馬超起兵抗曹,不少人逃往相對安定的漢中地區,如關西民從子午穀逃奔漢中的就有數萬家。
張魯還得到巴夷少數民族首領杜濩、樸胡、袁約等人的支持。
他采取寬惠的政策統治漢中,“民夷便樂之”。“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
張魯改漢中郡為漢寧郡(治所南鄭,今陝西漢中),已衰敗的東漢政權無暇顧及漢中,遂拜張魯為鎮民中郎將,領漢寧郡太守。
張魯統治巴、漢近三十年。信徒眾多,成為漢末一支頗有實力的割據勢力。
一日,有教徒耕地時得到一塊玉印,獻給張魯。
屬下認為是吉祥之兆。勸說張魯自稱漢寧王。
功曹閻圃勸諫說:“漢川地區百姓超過十萬戶,財產富足,土地肥沃,四麵崇山峻嶺,十分險固,上可輔助天子,就是齊桓公,晉文公,最差也可仿效竇融,不失大富大貴。現在承製任命官屬,已經足夠了,沒必要稱王。希望暫且不要稱王,免得招惹禍患。”
張魯聽從了閻圃的意見,遂罷稱王之議。
張魯聞知曹操大破西涼,馬超兵敗來投,大喜,聚眾商議起兵拒曹。
閻圃說:“今馬超新敗,西涼被破,西涼之民從子午穀奔入漢中的不下數萬。如今劉璋昏弱,又與君有殺母之仇,不如先取西川為本,再作他圖。”
張魯依言,與弟張衛商議起兵進取西川。
荀彧到達以後,曹操便把他留在軍中,封荀彧為侍中、光祿大夫、參丞相軍事。
荀彧因病不能隨行,曹操便令其留在壽春養病。
曹操率軍至濡須口,攻破孫權西營,製作竹筏,乘夜出水口至巢湖小島上,被孫權水軍圍困,被俘三千多人,溺水而死者數千,隻得堅守。
孫權親自乘船到曹操軍前挑釁,曹軍將領想要攻擊。
曹操阻止,下令不準弓弩亂射。
孫權離開五六裏後,還敲鼓吹號,十分自如。
曹軍見狀,一艘大船駛出,亂箭齊發,箭中一麵,偏重將覆。
吳船直掉船頭,使另一麵受箭,箭均船平,然後數船圍擊,將曹軍大船擊沉。
多少年後,當地漁夫水位淺時尚見此船露出水麵。
曹操看到孫權舟船器仗軍伍整肅,進退有序,不禁感歎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孫權回到水寨,意欲勸退曹操,眾將不解:“春季將至,上遊冰雪融化,江水上漲。曹軍在湖中孤島中,即便不被淹沒,我軍四麵圍攻,斷無生還之望,何以勸退?”
孫權笑說:“孔明神算,明知曹操敗走華容,卻讓關雲長伏擊,故意放走,何也?今我若滅了曹操,其子曹丕及其將領豈能善罷甘休,必以我為頭號大敵。劉備誌在益州,隻是坐山觀虎,不肯出兵相援,東吳危矣!”遂作書寫箋,派人送給曹操。
曹操拆看,箋上說:“春水方生,公欲速去。”別有一紙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操對將領說:“孫權不欺孤。”便有退兵之意。
此時壽春傳來消息,說是荀彧時年五十歲病死。
曹操悲傷哀痛,無心再戰,又值夏侯淵飛報告急,遂率軍撤退,往援夏侯淵。
且說楊阜以葬亡妻為名潛出冀城,徑往曆城。
曆城守將撫夷將軍薑敘,字伯夷,天水郡冀城縣人,與楊阜是姑表兄弟,薑敘的母親是楊阜的姑母。
楊阜從小在薑敘家長大,見到薑敘和姑母,敘說了冀城陷落的經過,悲泣不已。
薑敘說:“何以如此悲慟?”
楊阜說:“守城卻又守不住,君長已死而不能同命,我還有什麽臉活著呢?馬超背叛父輩,背叛國家,燒殺將士,全州憤怒。望表兄下決心除之。”
薑敘說:“馬超驍勇,又有羌氐相助,恐力不及。若事不成,還恐累及老母。”
楊阜說:“有勇無謀,易圖也。吾已暗約安定的梁寬,南安的趙衢、龐恭等。表兄若肯起兵,必為內應。”
薑母慷慨說:“咄!伯奕,韋使君遇難,豈一州之恥,亦汝之負,豈獨義山哉?吾兒無須顧我,事淹變生。人誰不死?死國,忠義之大者。吾年已八十有餘,何懼連累?但當速發,我自為汝當之。”
薑敘這才下定了興兵征討馬超的決心,遂與族弟薑冏及同鄉趙昂、尹奉、姚瓊、孔信等商議。薑冏欣然應諾,即將妻子與剛才十多歲的兒子薑維隱遁安置。
趙昂回家告知妻子:“欲與楊阜、薑敘、薑冏等興兵報韋康之仇。怎奈兒子趙月現為馬超裨將,馬超必先殺我子,如何是好?”
其妻厲聲說:“雪君主之大恥,雖死猶榮,何況一子乎!君若顧子而不行,我當先死矣!”趙昂乃決。
次日,通告安定梁寬、南安趙衢及龐恭,又聯絡了武都人李俊、王靈等共同起兵討伐馬超。
眾人商議,先由薑敘、楊阜、薑冏在曆城舉旗反超,調虎離山;由梁寬、趙衢等聯係城內楊嶽作為內應,裏應外合,奪取冀城。
馬超聞知楊阜、薑敘會合趙昂等起兵舉事,大怒,即斬殺了趙昂兒子趙月,遂率龐德、馬岱盡起軍馬攻打曆城。
薑敘等出城迎敵,兩軍混戰。
薑敘等怎敵馬超、龐德、馬岱英勇,薑冏戰死,薑敘、楊阜大敗而走。
馬超驅兵追趕,背後喊聲起處,趙昂、尹奉等引軍殺來。
薑敘、楊阜回軍掩殺,兩下夾攻,馬超首尾不能相顧。
此時又有一彪軍馬從斜刺裏殺來,原來是曹操從濡須口回來,增派兵馬,令夏侯淵率兵來破馬超。
馬超雖勇,怎敵這三路軍馬拚殺,大敗而回。
及至天明,馬超引敗軍到冀城下叫門,城上亂箭射下,梁寬、趙衢立於城頭大罵馬超,把馬超妻子楊氏及其長子一刀一個砍了,將屍首從城上拋下。
馬超氣噎塞胸,幾乎墜下馬來。
夏侯淵引軍從後追來,馬超不敢戀戰,與龐德、馬岱並命殺開一條血路,遇到薑敘、楊阜殺了一陣,又撞到尹奉、趙昂,被殺得零零落落隻剩五六十騎,連夜逃往曆城。
守門軍士隻道薑敘兵回,開門接入。
馬超盡洗曆城,抓住薑敘的母親。
薑母大罵:“汝乃背叛父親逆子,殺害君長的叛賊,天地不容,活著有何麵目見人,還不如早死!”
馬超大怒,親手將薑母殺死。
夏侯淵大軍至,馬超棄城西逃,於二十裏處遇楊阜阻攔。
馬超咬牙切齒,拍馬挺槍,連殺楊阜宗族兄弟七人,楊阜身中五槍,猶然死戰。
幸虧夏侯淵從後殺來,救了楊阜。
馬超引龐德、馬岱等七八騎敗逃,投奔張魯去了。
夏侯淵奉命督眾將繼續西征,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涼州地區基本平定。
曹操對薑敘母親大加褒獎,令郡府將薑冏妻子及兒子薑維收養府中,封賞薑敘、楊阜等十一人為列侯,楊阜為關內侯。
楊阜推辭說:“吾沒有保護好州君性命,他們死後,也沒有盡節報效。在道義上我應被罷黜,在法律上我應被誅殺。馬超又沒被殺死。我實無權再受爵祿。”
曹操說:“你與君臣共創大功,西部百姓至今掛在嘴邊,作為美談。子貢辭讓封賞,孔子認為不妥。你盡心報國可嘉。薑敘的母親勸薑敘早日起兵,實在是明智之舉,楊敞的妻子也不過如此。實在賢能!實在賢能!有良史記錄忠義,是不會忘記汝等節義的。”
卻說張魯,字公祺,道教創始人張陵之孫,繼行五鬥米道張衡之子。張陵死後,張衡繼行其道。父死,張魯繼為首領。其母好養生,“有少容”,“兼挾鬼道”,往來於益州牧劉焉家。張魯通過其母與劉焉家的關係密切,深得劉焉信任。
初平年間,劉焉任命張魯為督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修帶兵同擊漢中太守蘇固。
張修殺蘇固後,張魯又殺張修,奪其兵眾。並截斷斜穀道,在劉焉授意下,殺害朝廷使者。
劉焉死,其子劉璋代立。
劉璋以張魯不順從他的調遣為由,盡殺張魯母及其家室,又遣其將龐羲等人攻張魯,多次為張魯所破。
張魯的部曲多在巴地,劉璋於是以龐羲為巴郡太守。
張魯襲取巴郡,於是割據於漢中,以五鬥米道教化民眾,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
張魯在漢中,因襲張衡教法,並“增飾之”,自稱“師君”。
來學道者,初稱“鬼卒”,受本道已信,則號稱“祭酒”,各領部眾。
領眾多者為“治頭大祭酒”,不置長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務,繼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誠信不欺詐,令病人自首其過。對犯法者寬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後才加懲處;若為小過,則當修道路百步以贖罪;又依照《月令》,春夏兩季萬物生長之時禁止屠殺,又禁酗酒。
他還創立義舍,置義米肉於內,免費供行路人量腹取食,並宣稱,取得過多,將得罪鬼神而患病。
五鬥米道信徒入道,隻需交五鬥米,憑借政權的力量擴大了影響。
東漢末年,群雄蜂起,關中韓遂、馬超起兵抗曹,不少人逃往相對安定的漢中地區,如關西民從子午穀逃奔漢中的就有數萬家。
張魯還得到巴夷少數民族首領杜濩、樸胡、袁約等人的支持。
他采取寬惠的政策統治漢中,“民夷便樂之”。“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
張魯改漢中郡為漢寧郡(治所南鄭,今陝西漢中),已衰敗的東漢政權無暇顧及漢中,遂拜張魯為鎮民中郎將,領漢寧郡太守。
張魯統治巴、漢近三十年。信徒眾多,成為漢末一支頗有實力的割據勢力。
一日,有教徒耕地時得到一塊玉印,獻給張魯。
屬下認為是吉祥之兆。勸說張魯自稱漢寧王。
功曹閻圃勸諫說:“漢川地區百姓超過十萬戶,財產富足,土地肥沃,四麵崇山峻嶺,十分險固,上可輔助天子,就是齊桓公,晉文公,最差也可仿效竇融,不失大富大貴。現在承製任命官屬,已經足夠了,沒必要稱王。希望暫且不要稱王,免得招惹禍患。”
張魯聽從了閻圃的意見,遂罷稱王之議。
張魯聞知曹操大破西涼,馬超兵敗來投,大喜,聚眾商議起兵拒曹。
閻圃說:“今馬超新敗,西涼被破,西涼之民從子午穀奔入漢中的不下數萬。如今劉璋昏弱,又與君有殺母之仇,不如先取西川為本,再作他圖。”
張魯依言,與弟張衛商議起兵進取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