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一拍即合,談攏了價格,便又閑聊起來。
楊鑫隨口問道:“王大人,如今山東的局勢如何”
王一仁直搖頭,道:“舉步維艱,危如累卵,很多地方現在連稅都收不上來了,布政司衙門的庫房裏,糧食也所剩無幾,這批送給公主的糧秣還是濟南的幾個士紳湊的,畢竟是皇上唯一的公主,不能失了禮數。”
楊鑫心想,他這是在哭窮吧,記得有個故事說崇禎皇帝勸國丈捐銀子,隻捐出來幾千兩銀子,後麵闖王抄家抄了國丈上百萬兩銀子。
於是又問:“聽聞劉宗敏大軍已經南下,不知他現在到了何地”
這個就是跟官府打交道的好處,信息靈通。
果然,王一仁道:“聽淮安發來唐報,劉宗敏大軍三萬餘人已經到了淮安城前,暫時還沒有進攻,朝廷在淮安附近集結了多路大軍,包括山東總兵劉澤清兩萬餘人,淮安守備營路政飛一萬餘人,靖南伯高傑大軍三萬餘人,總兵力不下七萬,目前雙方已經展開對峙,但並未發生戰鬥。”
楊鑫聽得大跌眼鏡,這個已經明顯的偏離了曆史軌跡了,劉宗敏居然被李自成派來打南明,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這三萬可是精銳,反而京城那麽重要的地方,隻給了李岩兩千人,就算加上從羅汝才手裏借的一千五,也才三千五百人。
“楊將軍是說李自成主力並未跟滿清決戰,是主動撤往山西的”
聽了楊鑫的消息,這王一仁也是百思不得其解,道:“如此就奇怪了,他主力不打滿清,卻派劉宗敏攻打淮安,難道是想把滿清引到南方不成”
想了想又否定了自己,“不對,劉宗敏是他心腹大將,如果用他做誘餌引滿清打南方未免太蠢,還不如讓劉宗敏留守京城協助李岩。”
二人交換了信息,卻對李自成的行為始終不解,隻好作罷。
楊鑫又問:“不知道京城現在有什麽消息沒有”
王一仁道:“據朝廷的唐報,錦衣衛細作從北方帶回來的消息,京城被圍七天後告破,李岩被俘,紅娘子帶了一千多北大營士兵逃亡武關。”
楊鑫聽得一愣,這李岩厲害啊,居然守了七天,還跑了一千多人出來,這跟自己的估計差距挺大,看來自己小看李岩了。
王一仁又道:“本官打算聯絡一批官員,在濟南城為公主設宴,不知將軍做何打算,是否帶公主入城駐紮”
楊鑫想想,擺了擺手,道:“這個就不必了,如今山東形勢不明,本將軍還是打算住軍城外以確保公主安全。”
王一仁知他擔心有人暗地裏勾結滿清,對公主不利,也不再勸說,雙方定好武器交割的時間,就帶人告辭離去。
等王一仁走後,楊鑫走進公主營帳,公主正在桌前發呆。
見楊鑫進來,大喜迎了上去,問:“楊大哥,如今我們可去得南京”
楊鑫搖了搖頭,道:“還不是時候,福王馬上要登基稱帝,你父皇現在還沒有消息,此時去南京非常危險。”
公主大怒,道:“福王真是狗膽,我父皇還在就敢稱帝,怎麽不在洛陽被那闖賊砍了腦袋去”
楊鑫苦笑,道:“我們還是再等等看,等有了你父皇的消息,再定行止不遲。”
公主隻好無奈點頭,此時如去南京,肯定會被福王控製,如果崇禎死了還好,福王還會為了麵子,尊重她這個公主,如果崇禎還活著,必然跟福王爭奪皇位,到時候自己就成了福王要挾崇禎的籌碼了。
她自然希望崇禎還活著,所以此時萬萬不願意去南京的。
稍後,楊鑫向手下公布,夫人並非自己的真夫人,而是大明的長平公主,隻是為了掩人耳目,才假扮自己的夫人。
王一仁也將公主在楊家軍的護送下南逃至濟南的消息傳遍了山東各個城池,並向南京方向發出了唐報。
楊家軍終於在濟南立穩腳跟,不時有山東各忠於大明的士紳官員前來拜見,也送來了不少禮物慰問楊家軍,楊鑫暫時不用為糧餉擔憂。
此時進退不得,隻能原地駐紮,於是楊鑫幹脆專心練兵,在濟南城外對三百五十名士兵進行強化軍訓,而雇傭軍則不去管它,任他們在濟南城吃喝玩樂,隻要不騷擾當地百姓就不會過問。
如此,過了近月,來拜訪公主的人絡繹不絕,越發顯得公主的嬌貴,而楊鑫則被人忽視,不由得有點自慚形穢,隻能更醉心練兵,士兵每天被他親手操練得痛苦不已,但效果杠杠的,個個訓練又苦,吃得又好,自然身強體壯,紀律嚴明,已初現強軍風範。
這一日,楊鑫正在操練,白有才急步趕來,在楊鑫耳邊輕聲道:“山東按察使王一仁帶著錦衣衛指揮使許顯純來軍營頒布聖旨,請將軍快去。”
這些天,楊鑫對手下的軍訓可以說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連守營門的衛兵都被調來軍訓,隻是叫白有才派來些非戰鬥人員守門和負責日常防務。
錦衣衛的大名在後世如雷貫耳,楊鑫來這個世界還是第一次見錦衣衛,而且還是錦衣衛的頭子。
才進帥營,楊鑫就見到一個身材修長,眉清目秀的男子,穿著華麗的飛魚服,卻一臉的陰騭之色,貼在公主身前,小心謹慎的跟公主耳語,形態顯得十分恭瑾。
而王一仁則是笑容滿麵的迎了過來,大聲道:“楊將軍,大喜啊,原來陛下早就到了淮安,日前在淮安陣斬劉澤清,收服高傑和路政飛,已經掌控了淮安七萬大軍。”
上次的軍火交易,楊鑫花掉了近四萬兩銀子,其中一大半都進了這王一仁的口袋,自此,王一仁見到楊鑫比自己親娘都親,這時搶著說話,顯然是給楊鑫傳遞情報,以免他麵對錦衣衛措手不及。
“什麽”
楊鑫驚訝的連下巴都快掉下來了,崇禎居然真的沒死,還變得如此英明神武,居然敢殺了劉澤清,自己的記憶,崇禎殺文臣毫不手軟,對武將向來寬鬆,就是因為崇禎手裏沒有足夠的實力。
楊鑫終於相信,這個時空並不是自己熟知的曆史,已經被改的麵目全非,他一時半會不明白其中緣由,竟然愣立當場。
楊鑫隨口問道:“王大人,如今山東的局勢如何”
王一仁直搖頭,道:“舉步維艱,危如累卵,很多地方現在連稅都收不上來了,布政司衙門的庫房裏,糧食也所剩無幾,這批送給公主的糧秣還是濟南的幾個士紳湊的,畢竟是皇上唯一的公主,不能失了禮數。”
楊鑫心想,他這是在哭窮吧,記得有個故事說崇禎皇帝勸國丈捐銀子,隻捐出來幾千兩銀子,後麵闖王抄家抄了國丈上百萬兩銀子。
於是又問:“聽聞劉宗敏大軍已經南下,不知他現在到了何地”
這個就是跟官府打交道的好處,信息靈通。
果然,王一仁道:“聽淮安發來唐報,劉宗敏大軍三萬餘人已經到了淮安城前,暫時還沒有進攻,朝廷在淮安附近集結了多路大軍,包括山東總兵劉澤清兩萬餘人,淮安守備營路政飛一萬餘人,靖南伯高傑大軍三萬餘人,總兵力不下七萬,目前雙方已經展開對峙,但並未發生戰鬥。”
楊鑫聽得大跌眼鏡,這個已經明顯的偏離了曆史軌跡了,劉宗敏居然被李自成派來打南明,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這三萬可是精銳,反而京城那麽重要的地方,隻給了李岩兩千人,就算加上從羅汝才手裏借的一千五,也才三千五百人。
“楊將軍是說李自成主力並未跟滿清決戰,是主動撤往山西的”
聽了楊鑫的消息,這王一仁也是百思不得其解,道:“如此就奇怪了,他主力不打滿清,卻派劉宗敏攻打淮安,難道是想把滿清引到南方不成”
想了想又否定了自己,“不對,劉宗敏是他心腹大將,如果用他做誘餌引滿清打南方未免太蠢,還不如讓劉宗敏留守京城協助李岩。”
二人交換了信息,卻對李自成的行為始終不解,隻好作罷。
楊鑫又問:“不知道京城現在有什麽消息沒有”
王一仁道:“據朝廷的唐報,錦衣衛細作從北方帶回來的消息,京城被圍七天後告破,李岩被俘,紅娘子帶了一千多北大營士兵逃亡武關。”
楊鑫聽得一愣,這李岩厲害啊,居然守了七天,還跑了一千多人出來,這跟自己的估計差距挺大,看來自己小看李岩了。
王一仁又道:“本官打算聯絡一批官員,在濟南城為公主設宴,不知將軍做何打算,是否帶公主入城駐紮”
楊鑫想想,擺了擺手,道:“這個就不必了,如今山東形勢不明,本將軍還是打算住軍城外以確保公主安全。”
王一仁知他擔心有人暗地裏勾結滿清,對公主不利,也不再勸說,雙方定好武器交割的時間,就帶人告辭離去。
等王一仁走後,楊鑫走進公主營帳,公主正在桌前發呆。
見楊鑫進來,大喜迎了上去,問:“楊大哥,如今我們可去得南京”
楊鑫搖了搖頭,道:“還不是時候,福王馬上要登基稱帝,你父皇現在還沒有消息,此時去南京非常危險。”
公主大怒,道:“福王真是狗膽,我父皇還在就敢稱帝,怎麽不在洛陽被那闖賊砍了腦袋去”
楊鑫苦笑,道:“我們還是再等等看,等有了你父皇的消息,再定行止不遲。”
公主隻好無奈點頭,此時如去南京,肯定會被福王控製,如果崇禎死了還好,福王還會為了麵子,尊重她這個公主,如果崇禎還活著,必然跟福王爭奪皇位,到時候自己就成了福王要挾崇禎的籌碼了。
她自然希望崇禎還活著,所以此時萬萬不願意去南京的。
稍後,楊鑫向手下公布,夫人並非自己的真夫人,而是大明的長平公主,隻是為了掩人耳目,才假扮自己的夫人。
王一仁也將公主在楊家軍的護送下南逃至濟南的消息傳遍了山東各個城池,並向南京方向發出了唐報。
楊家軍終於在濟南立穩腳跟,不時有山東各忠於大明的士紳官員前來拜見,也送來了不少禮物慰問楊家軍,楊鑫暫時不用為糧餉擔憂。
此時進退不得,隻能原地駐紮,於是楊鑫幹脆專心練兵,在濟南城外對三百五十名士兵進行強化軍訓,而雇傭軍則不去管它,任他們在濟南城吃喝玩樂,隻要不騷擾當地百姓就不會過問。
如此,過了近月,來拜訪公主的人絡繹不絕,越發顯得公主的嬌貴,而楊鑫則被人忽視,不由得有點自慚形穢,隻能更醉心練兵,士兵每天被他親手操練得痛苦不已,但效果杠杠的,個個訓練又苦,吃得又好,自然身強體壯,紀律嚴明,已初現強軍風範。
這一日,楊鑫正在操練,白有才急步趕來,在楊鑫耳邊輕聲道:“山東按察使王一仁帶著錦衣衛指揮使許顯純來軍營頒布聖旨,請將軍快去。”
這些天,楊鑫對手下的軍訓可以說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連守營門的衛兵都被調來軍訓,隻是叫白有才派來些非戰鬥人員守門和負責日常防務。
錦衣衛的大名在後世如雷貫耳,楊鑫來這個世界還是第一次見錦衣衛,而且還是錦衣衛的頭子。
才進帥營,楊鑫就見到一個身材修長,眉清目秀的男子,穿著華麗的飛魚服,卻一臉的陰騭之色,貼在公主身前,小心謹慎的跟公主耳語,形態顯得十分恭瑾。
而王一仁則是笑容滿麵的迎了過來,大聲道:“楊將軍,大喜啊,原來陛下早就到了淮安,日前在淮安陣斬劉澤清,收服高傑和路政飛,已經掌控了淮安七萬大軍。”
上次的軍火交易,楊鑫花掉了近四萬兩銀子,其中一大半都進了這王一仁的口袋,自此,王一仁見到楊鑫比自己親娘都親,這時搶著說話,顯然是給楊鑫傳遞情報,以免他麵對錦衣衛措手不及。
“什麽”
楊鑫驚訝的連下巴都快掉下來了,崇禎居然真的沒死,還變得如此英明神武,居然敢殺了劉澤清,自己的記憶,崇禎殺文臣毫不手軟,對武將向來寬鬆,就是因為崇禎手裏沒有足夠的實力。
楊鑫終於相信,這個時空並不是自己熟知的曆史,已經被改的麵目全非,他一時半會不明白其中緣由,竟然愣立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