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眾人哈哈大笑起來。
“鄉兵能有什麽用”
杜大頭鄙夷的道,眾人皆附和。
“看來大清南征軍也占優勢啊!”
李安博歎道。
“姓閻江西人”
楊鑫盯著楊雨卜問。
楊雨卜點點頭,道:“名字記不太清了。”
楊鑫突然想起來一人,道:“是不是叫閻應元”
楊雨卜頓時瞪大了眼睛,道:“對,好像就是!”
楊鑫大驚失色,自己記得這人好像是在清軍攻入南明的時候,還是一名小小的皂隸,帶領一幫不知道什麽人,反正不是正規軍,守了一座很小的城池,抵擋了大清南征幾十萬大軍很久,相當牛逼,具體的情節他記不住了,不過這個時候根本不可能被崇禎知道,難道崇禎也是穿越過來的
想到這裏,背上冷汗直流。
群臣見楊鑫神情大變感覺頗為詫異,楊雨卜問:“興王,難道這閻應元有什麽問題麽”
楊鑫擺了擺手,道:“這個人很厲害,不要小看他!”
楊鑫有種直覺,好像李自成和崇禎都知道曆史的走向,選擇了一個對自己最有利的戰場,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自己要在這些穿越者身上占便宜,就相當的不容易了。
正在此時,門外有親兵走來。
“報興王,大明有使者求見!”
楊鑫點點頭,道:“叫他進來吧!”
不一會,朝堂上就走來一個頭發全白,一身白衣的老頭,不過精神很好,昂首闊步的,絲毫不懼朝堂上群臣打量的目光,走到了跟前。
“大明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拜見興王殿下!”
他卻並未下跪,隻是微微拱手施禮,一副不卑不亢的樣子。
群臣大驚,沒想大明的山東巡撫都沒派人過來,直接來了個兵部尚書,要知道現在大興隻占據一個小小的登萊,隻能算小半個省,兵部尚書出使,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
但最恨大明的當屬張勇了,罵道:“過河拆橋的大明狗皇帝,還有臉派使者過來!”
當時公主被帶走後楊鑫的表現確實把張勇嚇一跳,楊鑫一直是他的偶像,被大明皇帝坑得這麽慘,他自然憤憤不平。
這一切朝堂上的地主們都不知情,隻有最早的那一批人知道,但他們怕楊鑫想起往事傷心,都不敢提及此事。
所以地主們對張勇的態度覺得很不理解,再怎麽說現在大明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是一個小小的大興能得罪的。
楊鑫擺擺手,阻止張勇說下去,問:“嗬嗬,原來是大名鼎鼎的史可法,不知道有何見教”
史可法對這一切也是不知情,畢竟這種兒女私情,錦衣衛的人不可能出去亂說,搞不好會影響皇家的顏麵。
所以他被張勇罵的有點懵,好一會才回過神來,接著道:“回興王,老朽有一問!”
楊鑫嗬嗬笑道:“請說!”
史可法義正嚴辭的道:“請問興王是漢人還是胡人”
群臣頓時色變,連一向深沉的楊鑫也臉色鐵青,冷冷的道:“本王自然是漢人!”
史可法接著大聲道:“即是漢人,為何不助我大明漢室正統,卻要助外族韃虜”
這話確實罵得楊鑫啞口無言,心虛的要命,雖然在後世,滿族早已經融入中華,但此時卻是真正的外族。
楊鑫差點想衝上去扁他一頓,不過他說的如此有理,自己連狡辯的機會都沒有。
他這話太重,自己根本無法硬剛,人再不要臉,也不好意思當眾不認自己的祖先,如果自己懟他,那自己就無顏麵對華夏先祖了。
算了,惹不起,隻有躲了。
楊鑫嗬嗬笑道:“本王絕不會助滿清。”
他隻是在躲,回避這個問題,沒想到史可法是個實誠人,嗬嗬笑道:“既然興王不助滿清,何不歸順我大明,聯合天下漢人,驅除韃虜,恢複漢家山河”
楊鑫快哭了,這老頭句句民族大義,自己無法反駁,可此時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歸順大明了,自己跟鄭成功已經結仇了,眼睛一轉,道:“本王自然是漢人,會用自己的方式重振漢家山河,大明如今自身難保,要本王如何歸順”
史可法還是很能吹牛逼的,毫不猶豫的道:“大明雖有劫難,然聖天子勵精圖治,隻要我等盡心輔佐,定能一血前恥,中興大明,身為漢臣,當為漢室正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楊鑫實在聽不下去了,全是這種,囉哩囉嗦的老古板陳詞濫調,於是擺擺手,道:“先生大義,本王都懂,不過振興漢室不是靠說的,空言誤國,實幹興邦,咱們來點實際的行不行”
史可法被他說的老臉一紅,道:“那興王有何妙計可抵抗滿清韃虜呢”
楊鑫賊眼一轉,計上心來,道:“本王覺得,強國必先強軍,強軍必先富國,沒有錢,軍隊是強大不起來的,而要富國,必先通商貿,無商不富……”
史可法打斷道:“等等,老朽覺得,天下當以農為本,商人重利,無國無君無民,隻會禍亂天下!”
他說的好有道理,楊鑫居然無言以對!
商人確實如此,要錢不要命,更不會管你什麽國家民族,這世上的商人首富,全她娘的是漢奸,比如範家,而且這一優良傳統,會流傳後世。
楊鑫雖然做生意,但他從不認為自己是個商人,如果占在一個商人的角度,他完全沒有必要限製土豪們的股份,自己拿五層是固定的,你無論交多少入夥金,拿多少股,也不可能危險到他大股東的地位,你交的越多,送給楊鑫這個大股東運作的資金就越多,對從商的角度,那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不扯遠了,回到史可法的問題,楊鑫嗬嗬笑道:“雖然你說的很有道理,但道理不能救大明,咱們來點實際的,不說道理,隻看效果,尚書大人以為如何”
史可法鬱悶了,自己的話如此無懈可擊,但對方直接來一句,不跟你講道理,那自己說了半天不是白說了
隻得道:“興王有何高見,不妨一說”
楊鑫嗬嗬笑道:“本王對大明隻有兩個要求,第一條,我大興在大明經商,不交商稅!第二條,我大興的錢,可以在大明自由流通,朝廷不能幹涉!這兩條,尚書大人能否滿足”
史可法不懂商業,但大明經商,士紳和有功名的讀書人都是不交稅的,為了爭取大興的支持,不交稅好像也沒啥,至於第二條,更莫名其妙了,大明朝庭從來就沒幹涉過私人的錢流通。
“如此,大興就願意聯合大明抵抗滿清了麽”
他看對方提出的要求如此之低,都不好意思叫楊鑫歸順了,退而求其次,不歸順也可以,聯盟也行,不過為了麵子,才說的聯合。
楊鑫卻搖搖頭,道:“不!”
“鄉兵能有什麽用”
杜大頭鄙夷的道,眾人皆附和。
“看來大清南征軍也占優勢啊!”
李安博歎道。
“姓閻江西人”
楊鑫盯著楊雨卜問。
楊雨卜點點頭,道:“名字記不太清了。”
楊鑫突然想起來一人,道:“是不是叫閻應元”
楊雨卜頓時瞪大了眼睛,道:“對,好像就是!”
楊鑫大驚失色,自己記得這人好像是在清軍攻入南明的時候,還是一名小小的皂隸,帶領一幫不知道什麽人,反正不是正規軍,守了一座很小的城池,抵擋了大清南征幾十萬大軍很久,相當牛逼,具體的情節他記不住了,不過這個時候根本不可能被崇禎知道,難道崇禎也是穿越過來的
想到這裏,背上冷汗直流。
群臣見楊鑫神情大變感覺頗為詫異,楊雨卜問:“興王,難道這閻應元有什麽問題麽”
楊鑫擺了擺手,道:“這個人很厲害,不要小看他!”
楊鑫有種直覺,好像李自成和崇禎都知道曆史的走向,選擇了一個對自己最有利的戰場,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自己要在這些穿越者身上占便宜,就相當的不容易了。
正在此時,門外有親兵走來。
“報興王,大明有使者求見!”
楊鑫點點頭,道:“叫他進來吧!”
不一會,朝堂上就走來一個頭發全白,一身白衣的老頭,不過精神很好,昂首闊步的,絲毫不懼朝堂上群臣打量的目光,走到了跟前。
“大明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拜見興王殿下!”
他卻並未下跪,隻是微微拱手施禮,一副不卑不亢的樣子。
群臣大驚,沒想大明的山東巡撫都沒派人過來,直接來了個兵部尚書,要知道現在大興隻占據一個小小的登萊,隻能算小半個省,兵部尚書出使,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
但最恨大明的當屬張勇了,罵道:“過河拆橋的大明狗皇帝,還有臉派使者過來!”
當時公主被帶走後楊鑫的表現確實把張勇嚇一跳,楊鑫一直是他的偶像,被大明皇帝坑得這麽慘,他自然憤憤不平。
這一切朝堂上的地主們都不知情,隻有最早的那一批人知道,但他們怕楊鑫想起往事傷心,都不敢提及此事。
所以地主們對張勇的態度覺得很不理解,再怎麽說現在大明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是一個小小的大興能得罪的。
楊鑫擺擺手,阻止張勇說下去,問:“嗬嗬,原來是大名鼎鼎的史可法,不知道有何見教”
史可法對這一切也是不知情,畢竟這種兒女私情,錦衣衛的人不可能出去亂說,搞不好會影響皇家的顏麵。
所以他被張勇罵的有點懵,好一會才回過神來,接著道:“回興王,老朽有一問!”
楊鑫嗬嗬笑道:“請說!”
史可法義正嚴辭的道:“請問興王是漢人還是胡人”
群臣頓時色變,連一向深沉的楊鑫也臉色鐵青,冷冷的道:“本王自然是漢人!”
史可法接著大聲道:“即是漢人,為何不助我大明漢室正統,卻要助外族韃虜”
這話確實罵得楊鑫啞口無言,心虛的要命,雖然在後世,滿族早已經融入中華,但此時卻是真正的外族。
楊鑫差點想衝上去扁他一頓,不過他說的如此有理,自己連狡辯的機會都沒有。
他這話太重,自己根本無法硬剛,人再不要臉,也不好意思當眾不認自己的祖先,如果自己懟他,那自己就無顏麵對華夏先祖了。
算了,惹不起,隻有躲了。
楊鑫嗬嗬笑道:“本王絕不會助滿清。”
他隻是在躲,回避這個問題,沒想到史可法是個實誠人,嗬嗬笑道:“既然興王不助滿清,何不歸順我大明,聯合天下漢人,驅除韃虜,恢複漢家山河”
楊鑫快哭了,這老頭句句民族大義,自己無法反駁,可此時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歸順大明了,自己跟鄭成功已經結仇了,眼睛一轉,道:“本王自然是漢人,會用自己的方式重振漢家山河,大明如今自身難保,要本王如何歸順”
史可法還是很能吹牛逼的,毫不猶豫的道:“大明雖有劫難,然聖天子勵精圖治,隻要我等盡心輔佐,定能一血前恥,中興大明,身為漢臣,當為漢室正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楊鑫實在聽不下去了,全是這種,囉哩囉嗦的老古板陳詞濫調,於是擺擺手,道:“先生大義,本王都懂,不過振興漢室不是靠說的,空言誤國,實幹興邦,咱們來點實際的行不行”
史可法被他說的老臉一紅,道:“那興王有何妙計可抵抗滿清韃虜呢”
楊鑫賊眼一轉,計上心來,道:“本王覺得,強國必先強軍,強軍必先富國,沒有錢,軍隊是強大不起來的,而要富國,必先通商貿,無商不富……”
史可法打斷道:“等等,老朽覺得,天下當以農為本,商人重利,無國無君無民,隻會禍亂天下!”
他說的好有道理,楊鑫居然無言以對!
商人確實如此,要錢不要命,更不會管你什麽國家民族,這世上的商人首富,全她娘的是漢奸,比如範家,而且這一優良傳統,會流傳後世。
楊鑫雖然做生意,但他從不認為自己是個商人,如果占在一個商人的角度,他完全沒有必要限製土豪們的股份,自己拿五層是固定的,你無論交多少入夥金,拿多少股,也不可能危險到他大股東的地位,你交的越多,送給楊鑫這個大股東運作的資金就越多,對從商的角度,那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不扯遠了,回到史可法的問題,楊鑫嗬嗬笑道:“雖然你說的很有道理,但道理不能救大明,咱們來點實際的,不說道理,隻看效果,尚書大人以為如何”
史可法鬱悶了,自己的話如此無懈可擊,但對方直接來一句,不跟你講道理,那自己說了半天不是白說了
隻得道:“興王有何高見,不妨一說”
楊鑫嗬嗬笑道:“本王對大明隻有兩個要求,第一條,我大興在大明經商,不交商稅!第二條,我大興的錢,可以在大明自由流通,朝廷不能幹涉!這兩條,尚書大人能否滿足”
史可法不懂商業,但大明經商,士紳和有功名的讀書人都是不交稅的,為了爭取大興的支持,不交稅好像也沒啥,至於第二條,更莫名其妙了,大明朝庭從來就沒幹涉過私人的錢流通。
“如此,大興就願意聯合大明抵抗滿清了麽”
他看對方提出的要求如此之低,都不好意思叫楊鑫歸順了,退而求其次,不歸順也可以,聯盟也行,不過為了麵子,才說的聯合。
楊鑫卻搖搖頭,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