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阿史那思摩大意失荊州


    人類自從出現了階級,伴隨而產生了世卿世祿製度。世卿世祿製度隨著人類的繁育,經曆了漫長的歲月。


    正如太史司馬遷所說的那樣。天下嚷嚷皆為利來,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利益才是人類社會發展,永恒不變的主題。


    正所謂針不紮到誰的肉,誰不會疼。世卿世祿製度的弊端就會非常突出,因為與自己沒有切身相關的利益。普通士兵以及普通百姓乃至所有被統治階級為主的士兵,無論在戰爭中立下多大功勞,都被看作是因村社土地關係而產生的義務,軍功不會改變他們的社會地位。所以,他們就會懈怠。


    在這種情況下,在春秋爭霸時期,世卿世祿製度開始走向崩潰,各國開始先後變法圖強,在這個巨大的社會環境下,軍功爵製順勢而出。


    從而強秦變法圖強,在軍功爵製的刺激下,將士冒死戰鬥,國家逐漸走向強大。強秦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橫掃六合,統一天下。


    哪怕後來出現封建官僚製度,甚至科舉製度,都沒有動搖軍功爵製的基礎。因為無論任何時候,國家始終需要軍隊的保護。


    現如今,唐軍為何可以北滅突厥,西逐吐穀渾,南吞南召,橫掃周邊,依靠的同樣也是軍功爵製。


    在原來的曆史時空,大唐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就是朝廷到了中唐以後,已經失去了可以酬謝將士戰功的土地,將士們立功之後,得不到賞賜,於是各種妖孽橫行。


    包括陳應,其實也是軍功爵製的受益者,他的成功,並非依靠他的出身。


    侯莫陳氏帶給陳應的僅僅是貴族的身份,僅此而已。


    現在,李秀寧讓李嗣業跟著陳應去高句麗,其實也是重履陳應的舊路。


    李嗣業雖然是李道貞的長子,也是陳應的庶長子,從他出生那一刻起,陳應的一切都與他無緣。


    他與陳謙這個弟弟,最大的區別就是,因為出身,他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但是,在李道貞的教導下,李嗣業一直刻苦努力,唯一的目的就是複製陳應的成功之路。


    與陳應不同的是,陳應沒有這麽一個好母親,手把手的教導他。


    李嗣業從三歲開始就進行苦固本培元,無論天有多冷,或者多熱,他的訓練,一直沒有斷間。


    三歲的孩子還在母親懷裏撒嬌的時候,李嗣業就拿著木刀,在李道貞的監督下,進行紮馬步,揮刀訓練。


    九年時間,他的手中的木刀從一斤三兩變成了十六斤七兩,每天揮刀的次數,也從最初的三十次,變成了現在的三千次。


    九年辛苦,李嗣業的汗流自然沒有白流。


    別看李嗣業隻十二歲,然而他的身高已經六尺七寸(約合一米五七),雖然他外表看似與陳應當年一樣瘦弱,事實上,李嗣業已經可以拉開一石強弓。而他的小版陌刀,已經是長安勳貴圈子裏有名的小霸王。


    當然,李嗣業的花名並非貶義詞,而是說他的霸王之勇。


    早在李嗣業九歲的時候,已經可以一拳打倒李孝恭十五歲的兒子李崇義。九歲與十五歲的差距,幾乎是中量級拳手與次輕量拳手的區別,沒有可比性。


    但是,李嗣業僅僅用一拳。


    雖然,李嗣業在同齡人中已經非常優秀,可是與其父陳應相比,他依舊像珠穆拉瑪峰一樣,難以逾越。


    在得知即將與陳應一同出征高句麗的時候,李嗣業沒有興奮,沒有激動,更沒有自豪,而是更加努力的訓練。


    陳應雖然很少親自指導過他的訓練,但是李嗣業非常清楚陳應的訓練方法。


    “訓練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戰爭的本質就是殺人,你們的本質就是殺死敵人!”


    “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任何時期,必須獅子搏兔傾盡全力!”


    “能一刀殺死敵人,絕對不用第二刀!”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


    等等。


    陳家堡的校場上,李嗣業騎著一匹棗紅馬,策馬奔騰。在校場上,李嗣業認真的訓練著馬術。


    鷂子翻飛。


    鐙裏藏身。


    李道貞望著陳應麵無表情,小心翼翼的問道:“如何”


    陳應招招手。


    身邊的阿史那思摩快步而來,躬身道:“主上!”


    陳應淡淡的道:“去試試他的身手!”


    阿史那思摩自然看出李道貞正在向他使著眼色,示意阿史那思摩手下留情。


    不過,李道貞失望了。


    阿史那思摩向來唯陳應之命是從,別說李道貞以平妻的身份求他,哪怕李秀寧以主母的身份壓他,他也絕對不會屈服。


    阿史那思摩分得非常清楚,他的主上是陳應,別說陳應讓他試探李嗣業,就算是陳應讓他殺掉李嗣業,阿史那思摩也不會眨一下眼睛。


    “駕!”阿史那思摩一聲暴喝。與此同時,他的雙腿夾緊馬腹,這幾乎是戰馬進攻的命令。駿馬四蹄用力踩著地麵,朝著校場中央急馳而去。


    這是阿史那思摩唯一對李嗣業放水的地方。也算是率先提醒了李嗣業。


    哪怕單人獨騎,舉著馬槊的阿史那思摩渾身上下散發出濃烈的殺氣,仿佛是千軍萬馬狂奔。


    麵對淩冽的殺氣,李嗣業多少有些慌亂。他既沒有縱馬狂逃,也沒有迎麵而上,而是直接伸手夾出四隻箭鏃,毫不遲疑的射向阿史那思摩。


    李嗣業縱然習慣了騎馬,早在他三四歲的時候,就開始騎狗,在同齡人中,李嗣業的騎術隻要認了第二,絕對沒有人敢認第一。


    哪怕是天生在馬背上的少年,依舊也要弱他三分。這是李嗣業勤學苦練的結果。


    然而他的騎術僅僅停留在不錯階段,阿史那思摩卻不是一般人,如果不考慮騎術,阿史那思摩在步戰時,僅僅可以堅持與羅士信對戰二十回合不敗。而在馬背上,羅士信想要勝過阿史那思摩,必須一百招開外。


    當然,戰場上兩陣對陣,撕殺上百回事,根本就不可能出現。所以,李嗣業?依靠騎術與阿史那思摩一較高下,除了自取其辱,沒有其他意外。


    望著李嗣業立式固定式射箭的方向,向阿史那思摩傾射箭雨。


    原本麵無表情的陳應,終於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懂得用以已之長,擊敵之短,證明李嗣業的腦袋沒有問題。


    “錚錚……”


    金屬的顫音響起,一箭接著一箭,朝著阿史那思摩射來。


    “咻咻咻!”


    李嗣業箭出連珠,一箭接著一箭,目標對準卻不是阿史那思摩,而是他的戰馬。


    盡管阿史那思摩用盡全力,揮槊撥打李嗣業的箭。


    可是終究有四隻漏網之魚,穿透阿史那思摩的防禦圈,準備的釘在戰馬的額頭上。


    “噗嗤……”


    鋒利的箭鏃穿透戰馬的頭蓋骨,射進戰馬的腦顱內。


    戰馬的生機迅速斷絕。


    阿史那思摩憤怒的一拍馬頸,趁著戰馬的慣性未消之前,騰空而起。


    就在阿史那思摩騰空的瞬間,李嗣業也順勢丟下手中的弓箭。學著阿史那思摩的樣子,脫離馬鞍。


    李嗣業再次出手,腰間的木刀,當作暗器一般砸向阿史那思摩。


    阿史那思摩勃然大怒,今天被一個娃娃耍了。


    此時阿史那思摩身在空中,根本無處借力,而阿史那思摩也沒有武學大宗師的能力,在空中閃避。


    阿史那思摩隻得揮槊擊向這柄木刀。


    “鐺……”


    木刀被阿史那思摩的馬槊掃得不知道去哪裏了。


    而就在馬槊離開阿史那思摩的前胸,李嗣業一膝頂向阿史那思摩的胸口,力道凶猛,隻是出手有點慌亂。


    阿史那思摩心裏冷笑,原來是個仗著練過幾天拳腳的愣頭青呀,哼,今天我就讓你知道知道精銳軍人與拳師的差距在哪裏!不閃不避硬挨這一膝,槊鋒順過來照著李嗣業腹部抹了過去!


    噝……這是馬槊從甲胄上抹過時發出的摩擦聲。


    在最關鍵的時候,阿史那思摩還是心軟了,他並沒有朝著李嗣業下狠手,而是交將槊鋒改成了槊麵,否則這一刻,李嗣業就被成腰斬了。


    嘭!


    這是膝蓋撞在甲胄上發出的悶響。


    兩個人左右分開,李嗣業捂住腹部,盡管李嗣業的鎧甲被槊鋒割裂,鋒利的馬塑在他小腹上劃拉出一道血口子。


    隻怕他現在已經捂著肚子躺在地上研究自己的腸胃是什麽顏色了。


    阿史那思摩也不好過,李嗣業用的是古泰拳。


    泰拳被稱為世界上最野蠻的拳術,而古泰拳比現代泰拳還要野蠻得多,在擂台上,拳手被一肘砸得皮開肉綻血流滿麵,或者被一膝撞斷肋骨,甚至被一腳踢爆腎髒脾髒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盡管阿史那披著鐵甲,還是被這一膝撞得險些閉過氣去,一連向後倒退好幾步才勉強站住腳。


    這下子,他萬萬不敢小看這個看起來精瘦精瘦,還長著一張圓圓的娃娃臉的小子了。


    李嗣業一招得手,采取了最為直接的狂風暴雨式的打法。


    這是陳應交給李嗣業唯一的武功。


    在陳應的字典裏,永遠都是趁他病要他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血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tx程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tx程誌並收藏盛唐血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