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等韋一笑趕到連環莊時,那裏已經被燒成了平地。宋青書絕望地歎了一聲,知道張無忌這個時候已經下懸崖去了,自己也沒了盼頭——人家張教主都是練了九陽神功才去除的寒毒,更何況他現在還沒練成。
韋一笑從袖中掏出一支竹筒揭開,一道白光隨即射入天空,在寂靜的夜幕下綻放出璀璨的彩光。
“這就是信號彈嗎?”宋青書好奇地接過那竹筒,來回顛倒審視了半晌後問道,“我看你們用的這個信號都差不多的,要咋分辨呢?萬一你發的信號被別人的門派認去了,或者你想聯係的人又沒看見,咋辦?”
韋一笑接過竹筒收入懷中,淡淡道,“這是我明教專用。胡青牛若是看見,自會前來找我。”
宋青書點了點頭,本想回武當山的心思也隻得老老實實收了起來——現在他也中了玄冥神掌,回去豈不是讓太師公等人更加擔心?倒不如不見的好。
韋一笑還是將宋青書帶回了太華山五雲峰。途中幾次毒發,都把他折磨得痛不欲生,總算體會到了當年張無忌身中寒毒時的百般滋味。好在韋一笑內力極為醇厚,時常壓製著宋青書體內寒毒,才使得他痛苦稍有減輕。
回五雲峰後,宋青書身上寒毒一日日加重,不過兩月時間便再難進食,何況韋一笑也隻懂得抓些野雞野兔之類的動物烤給他,就更是難以吃下一口。
這日,宋青書正瑟瑟發抖地躺在床上,韋一笑將幾床被褥都給他蓋上,依舊是冷得臉色發青雙唇紫白,牙齒不住嗦嗦打結。
韋一笑從未有照顧人的經驗,自己也是過一天算一天的主,如今收了宋青書這徒弟,三天兩頭的鬧出事端,心裏不免有些鬱悶。正在想著對策之際,胡青牛夫婦來到了太華山。
得知韋一笑已收宋青書為徒,胡青牛遵守承諾替他診治。施了幾日針,又讓王難姑熬了藥來給他服下,才暫時將他痛楚壓下一分。等背著宋青書時,對韋一笑道,“這玄冥神掌當初在無忌小子身上,我雖有心替他醫治,也難以根除。此內力為陰寒之毒,需要至純至陽的內力相抗衡,才得化解。”又問韋一笑何以突然收宋青書為徒,韋一笑避而不答道,“若有至純至陽的內力,我這一身的陰毒也早該去了,何必等到今日。”
胡青牛道,“你是因練寒冰綿掌而引起的三陰脈絡受損,與他的並不相同。我每隔一日為他施針一次,少則也可延緩他幾年性命。但若想保住他的命,唯有帶他回光明頂。”
“光明頂?”韋一笑大為疑惑,“光明頂有去寒毒之法?”
“非也。”胡青牛頷首,“光明頂後山有一處溶洞,內裏常年酷熱,他如今身屬寒性,隻有留在那裏,加上我的醫術,才可勉強多活幾年。”
聽聞要再度返回光明頂,韋一笑略有猶豫。想當年他也是因為和楊逍不合,大吵一架後才離開光明頂的。如今卻要回去,麵上如何說得過去?平日他也不過是有事才回光明頂一趟,現下為了宋青書卻要在那裏住個三五年載,且先不談避嫌的問題,就是依他這性格,隻怕也是受不住約束的。
韋一笑有心想將宋青書托給胡青牛夫婦照顧,豈料胡青牛趕忙擺手拒絕,“這可不行。我夫妻二人如今遊曆天下,若非看見你韋蝠王的信號,也斷不會再回這裏。更莫要提回光明頂長住。”
左思右想別無他法,韋一笑隻得親自送宋青書回光明頂,將他安頓在後山的溶洞。胡青牛夫婦喬裝後尾隨而至,為宋青書醫治了將近一年之久。而這一年多的時間裏,宋青書每每寒毒發作,疼痛難忍,想起當年張無忌毒發時還有張三豐和武當五俠輪番照顧,噓寒問暖,又有自己在旁給他喂飯說故事,現在輪到自己了,身邊也沒有一個人。除了為他施針的胡青牛每隔一日來一次,順便帶著食物,韋一笑早已下山去了。
宋青書幾次想要走出溶洞下光明頂回武當山,都被胡青牛給罵了回去,道,“你若是活膩了,我就派人送你回武當山,讓他們見你最後一麵。你隻當你現在小命完好,卻不知全靠這溶洞炎熱的溫度和我日日替你紮針,才暫時壓住你的毒性。你要走出洞外一步,不出半月必定身亡。”
這般連吼帶嚇的,宋青書也打消了出洞的念頭,卻對胡青牛道,“我在這裏好無聊,你總得捎個口信去武當山給我太師公,讓他們不要擔心。我出來已經有兩三年了,他們肯定以為我死了。”
“死了就死了。”胡青牛將一銀針穩穩刺入宋青書背後那碧綠的手掌印上,“既然已經當你死了,那就這樣罷了。我也不給你送信。你們名門正派的事,我不想參合。要不是看在你師父韋蝠王的麵子上,你是死是活我也不管。”
宋青書砸吧著嘴巴剛在心裏鄙視了他一句,胡青牛頭也不抬地道,“小子,別偷偷在心裏罵我,不然我這手一抖針一歪,你小命還保不保得住,可就不知道了。”宋青書忙澄清道,“我可沒罵你。”胡青牛這才抬頭看了他一眼,勾唇譏笑道,“沒罵我,估計是咒我來著。”
宋青書如今有胡青牛為其醫治,情況相比起當年張無忌來,倒也勉強好上三分。
又過半年,楊逍帶著女兒楊不悔回光明頂,見一陌生少年在後山休養,大為驚訝。細問後才知是青翼蝠王韋一笑的徒弟,因中了玄冥神掌才被送來此地續命。
而楊不悔和宋青書已有多年未見,如今他住這山洞裏也是一身的邋遢,麵覆塵土,難見昔日俊朗清秀,以至於楊不悔辨了許久才認出,他就是當年蝴蝶穀中和張無忌一起救她母親的宋青書,忙上前攬著他胳膊親熱叫道,“青書哥哥,原來是你在這裏。好久不見啦,你怎麽弄得這幅模樣?當年你被金花婆婆抓走,我和無忌哥哥都以為你去了靈蛇島。”
楊逍這才得知當年蝴蝶穀救紀曉芙時,宋青書也在其中,遂對他和顏悅色了不少。
自楊不悔來光明頂後,日日去後山陪伴宋青書。她熬不住洞內的高溫,便在洞外給他說些笑話,知道他因為身體關係每日進食極小,便親自做了新鮮糕點日日給他替換著送去。
楊逍自得知宋青書是中的玄冥神掌後,也偶爾以內力替他驅毒。對於女兒常在洞外相陪一事,也私下默許。
時光流逝,距上一次韋一笑來光明頂探視宋青書,已過一年之久。胡青牛替他連續不間斷的紮了一年針後,也攜同妻子王難姑離開了光明頂。臨走前對宋青書道,“你師父韋蝠王曾立誓除非新教主繼位,或者明教有難,否則絕不再踏上光明頂一步。如今他為了你一再返回光明頂,雖來回不過幾日,卻足見其真心。何況,”頓了頓,猶豫片刻後,歎道,“他心知當今世上至純至陽內力非少林寺的‘九陽神功’莫屬,也曾幾次夜入少林尋找,皆都無功而返。現在你的寒毒我已盡力壓下,還可保你兩年性命。兩年後,大羅神仙也難救。此地再無我繼續留下的必要,小兄弟,你且珍重。告辭。”
宋青書站在洞口目送胡青牛夫婦下山,看著右手心的那一團黑氣,發出他生平第一記悵然長歎,搖頭晃腦道,“老天,還是給你耍了。既然把我送來這裏,為毛要讓我英年早逝呢?可見天妒英才啊!”口中這麽說,心裏還是扛不住害怕。在洞裏過的這麽些年,既不知道劇情已經發展到哪裏,也不知道外麵世界究竟如何變化。每日來來去去也就是楊不悔一人而已,比起當年張無忌,可真是辛苦寂寞萬倍。
宋青書想著,既然連胡青牛都說了,自己隻有兩年的活頭,幹脆破罐子破摔,也不再住那溶洞。每日變了花樣帶著楊不悔玩耍,上樹下水,隻差沒把光明頂掀了過來。
楊逍心知宋青書不過僅剩兩年性命,也不管束了他,任由他和楊不悔在光明頂翻天覆地。並傳話也不許其他教眾為難,要以禮相待。後尋了機會又問他,是否要帶個口信回武當山,宋青書卻一口回絕道,“太師公當年就以為我死了。現在突然告訴他我沒死,隻是快死了,還不如就讓他那樣以為算了。反正我也隻是個打醬油的,早死晚死,都是要死的。”心裏卻道,按時間來算,應該趕得上張無忌來光明頂的那一戰。怕就怕,劇情早已錯亂,即便是六大門派如約圍攻光明頂,那張無忌也不見得一定現身。
楊不悔在旁聽了這話,心中十分難受,琉璃般清透的眼睛裏漾開抹抹水光,仿佛快要哭出來一般。宋青書倒如無事人般拍著她肩膀道,“沒啥的。十八年後咱又是一條英雄好漢。”說完,轉身走進房內,心底也自是痛苦難受,偏要強忍著不肯表露出。
楊不悔明白宋青書內心苦楚,也知他是個喜歡頑鬧的性子,即便是再難再痛也不願如別人那般淒淒切切,遂更加倍小心的陪著他。而宋青書雖終日被“要死”的陰影籠罩,但日子總算過得平靜舒坦。
這日,五行旗一名弟子上光明頂稟告,隻說是六大門派定了日子要圍剿光明頂,五行旗已在山下各處設立攔截。楊逍勃然大怒,又想著殺害紀曉芙的峨嵋派也在其中,便想趁此機會一舉鏟除峨眉一派。
權衡再三後,楊逍將六大門派要圍攻光明頂的消息以教內特殊方式傳下去。他並未派人通知天鷹教、青翼蝠王或是五散人等其他教眾,但他心中自知,明教有難,明教座下一眾弟子絕不會坐視不理。
楊逍素來寵愛楊不悔,對宋青書又存三分憐惜,便將此事暫且瞞下,以免影響了他二人心情。
過了兩日,楊不悔拉宋青書下山玩耍時,半路遇見了“爹娘”被殺的小昭,一時心有憐憫,便問宋青書道,“青書哥哥,咱們要不要帶她回光明頂呢?”
宋青書在確定那小姑娘就是小昭後,點頭道,“帶吧!就算我死了,也不礙著劇情發展。”
等楊不悔將小昭帶回光明頂安頓後,宋青書想起小時候自己越是躲著周芷若,那丫頭就越纏著自己,生怕小昭也是這樣,便從不和她正麵接觸,就是不小心遇上也忙繞道走開。宋青書此舉隻是為了避開不必要的麻煩,卻不想被楊不悔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原來楊不悔自將這“醜女”小昭帶回後,每每發現她行動言語頗為怪異,鬼鬼祟祟似有什麽意圖,便對她的一言一動愈發留心。如今見宋青書也這般躲著小昭,還以為是他也發現了小昭的不對勁才會避忌,當下心中實感氣惱,將此事一五一十告訴了楊逍。誰想楊逍也早留意了小昭,幾番試探後,總覺這少女甚為古怪,又擔心她加害楊不悔和宋青書,便用玄鐵銬鐐將她銬住,令她走路時發出叮當聲響,也可避免背後偷襲。
宋青書比任何人都知道,小昭不過是來光明頂偷取“乾坤大挪移”,也曾幾次暗中目睹她從楊不悔的床榻下進入地底隧道,但念她終究是心善之人,跟自己沒啥利益衝突,遂也不願多管閑事,與楊逍楊不悔麵前閉口不談此事。
這日,宋青書去楊不悔房中找她,剛走近,便見小昭從裏麵出來,腳上的鎖鏈發出一陣清脆的聲音。
宋青書咳嗽了一聲,站得遠遠地問她,“小昭,不悔妹妹呢?”
這是小昭自來光明頂後,宋青書第一次主動和她搭話,不免讓她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忙笑著回答,“小姐好像去前院了。”
宋青書點了點頭,尷尬的笑了笑,轉身正要離開,一股透徹心骨的寒意從心髒猛地一下炸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流遍他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連帶著指尖也仿佛變得冷冽如冰。宋青書整個人倒在了地上,身子不住顫動著。
小昭大驚失色,奔上前扶了他喚道,“宋公子,你怎麽了?宋公子?”
小昭也曾聽楊不悔說過,這位宋青書是青翼蝠王韋一笑的徒弟,還剩下不到半年的活頭。不想今日當著她的麵毒發,趕忙扶了宋青書倚樹坐下,道,“宋公子,你等著,我去請楊左使過來。”起身就往大廳跑去。
這廂小昭剛走,隻聽見山下傳來一陣陣尖銳的哨子聲。宋青書在光明頂住了這麽多年,也知道那是山下的示警訊號,當下極為清楚,想是六大門派已經攻上山來。轉念一想,六大門派以武當為首,不管那張無忌來不來,自己好歹還能再見著這世的親人,也算沒啥遺憾了。
等了許久,見小昭一去不返,宋青書心道,應該是前麵出了事。她還不至於是那種故意找了借口離開,讓自己在這裏空等以作報複的人。好容易把那最痛苦的一小段時間挨過,宋青書咬牙起身,扶著門欄朝外麵一步步走去。就在他轉身從遊廊右邊轉彎進入側門時,小昭帶著張無忌從盡頭的左側急匆匆走出。
韋一笑從袖中掏出一支竹筒揭開,一道白光隨即射入天空,在寂靜的夜幕下綻放出璀璨的彩光。
“這就是信號彈嗎?”宋青書好奇地接過那竹筒,來回顛倒審視了半晌後問道,“我看你們用的這個信號都差不多的,要咋分辨呢?萬一你發的信號被別人的門派認去了,或者你想聯係的人又沒看見,咋辦?”
韋一笑接過竹筒收入懷中,淡淡道,“這是我明教專用。胡青牛若是看見,自會前來找我。”
宋青書點了點頭,本想回武當山的心思也隻得老老實實收了起來——現在他也中了玄冥神掌,回去豈不是讓太師公等人更加擔心?倒不如不見的好。
韋一笑還是將宋青書帶回了太華山五雲峰。途中幾次毒發,都把他折磨得痛不欲生,總算體會到了當年張無忌身中寒毒時的百般滋味。好在韋一笑內力極為醇厚,時常壓製著宋青書體內寒毒,才使得他痛苦稍有減輕。
回五雲峰後,宋青書身上寒毒一日日加重,不過兩月時間便再難進食,何況韋一笑也隻懂得抓些野雞野兔之類的動物烤給他,就更是難以吃下一口。
這日,宋青書正瑟瑟發抖地躺在床上,韋一笑將幾床被褥都給他蓋上,依舊是冷得臉色發青雙唇紫白,牙齒不住嗦嗦打結。
韋一笑從未有照顧人的經驗,自己也是過一天算一天的主,如今收了宋青書這徒弟,三天兩頭的鬧出事端,心裏不免有些鬱悶。正在想著對策之際,胡青牛夫婦來到了太華山。
得知韋一笑已收宋青書為徒,胡青牛遵守承諾替他診治。施了幾日針,又讓王難姑熬了藥來給他服下,才暫時將他痛楚壓下一分。等背著宋青書時,對韋一笑道,“這玄冥神掌當初在無忌小子身上,我雖有心替他醫治,也難以根除。此內力為陰寒之毒,需要至純至陽的內力相抗衡,才得化解。”又問韋一笑何以突然收宋青書為徒,韋一笑避而不答道,“若有至純至陽的內力,我這一身的陰毒也早該去了,何必等到今日。”
胡青牛道,“你是因練寒冰綿掌而引起的三陰脈絡受損,與他的並不相同。我每隔一日為他施針一次,少則也可延緩他幾年性命。但若想保住他的命,唯有帶他回光明頂。”
“光明頂?”韋一笑大為疑惑,“光明頂有去寒毒之法?”
“非也。”胡青牛頷首,“光明頂後山有一處溶洞,內裏常年酷熱,他如今身屬寒性,隻有留在那裏,加上我的醫術,才可勉強多活幾年。”
聽聞要再度返回光明頂,韋一笑略有猶豫。想當年他也是因為和楊逍不合,大吵一架後才離開光明頂的。如今卻要回去,麵上如何說得過去?平日他也不過是有事才回光明頂一趟,現下為了宋青書卻要在那裏住個三五年載,且先不談避嫌的問題,就是依他這性格,隻怕也是受不住約束的。
韋一笑有心想將宋青書托給胡青牛夫婦照顧,豈料胡青牛趕忙擺手拒絕,“這可不行。我夫妻二人如今遊曆天下,若非看見你韋蝠王的信號,也斷不會再回這裏。更莫要提回光明頂長住。”
左思右想別無他法,韋一笑隻得親自送宋青書回光明頂,將他安頓在後山的溶洞。胡青牛夫婦喬裝後尾隨而至,為宋青書醫治了將近一年之久。而這一年多的時間裏,宋青書每每寒毒發作,疼痛難忍,想起當年張無忌毒發時還有張三豐和武當五俠輪番照顧,噓寒問暖,又有自己在旁給他喂飯說故事,現在輪到自己了,身邊也沒有一個人。除了為他施針的胡青牛每隔一日來一次,順便帶著食物,韋一笑早已下山去了。
宋青書幾次想要走出溶洞下光明頂回武當山,都被胡青牛給罵了回去,道,“你若是活膩了,我就派人送你回武當山,讓他們見你最後一麵。你隻當你現在小命完好,卻不知全靠這溶洞炎熱的溫度和我日日替你紮針,才暫時壓住你的毒性。你要走出洞外一步,不出半月必定身亡。”
這般連吼帶嚇的,宋青書也打消了出洞的念頭,卻對胡青牛道,“我在這裏好無聊,你總得捎個口信去武當山給我太師公,讓他們不要擔心。我出來已經有兩三年了,他們肯定以為我死了。”
“死了就死了。”胡青牛將一銀針穩穩刺入宋青書背後那碧綠的手掌印上,“既然已經當你死了,那就這樣罷了。我也不給你送信。你們名門正派的事,我不想參合。要不是看在你師父韋蝠王的麵子上,你是死是活我也不管。”
宋青書砸吧著嘴巴剛在心裏鄙視了他一句,胡青牛頭也不抬地道,“小子,別偷偷在心裏罵我,不然我這手一抖針一歪,你小命還保不保得住,可就不知道了。”宋青書忙澄清道,“我可沒罵你。”胡青牛這才抬頭看了他一眼,勾唇譏笑道,“沒罵我,估計是咒我來著。”
宋青書如今有胡青牛為其醫治,情況相比起當年張無忌來,倒也勉強好上三分。
又過半年,楊逍帶著女兒楊不悔回光明頂,見一陌生少年在後山休養,大為驚訝。細問後才知是青翼蝠王韋一笑的徒弟,因中了玄冥神掌才被送來此地續命。
而楊不悔和宋青書已有多年未見,如今他住這山洞裏也是一身的邋遢,麵覆塵土,難見昔日俊朗清秀,以至於楊不悔辨了許久才認出,他就是當年蝴蝶穀中和張無忌一起救她母親的宋青書,忙上前攬著他胳膊親熱叫道,“青書哥哥,原來是你在這裏。好久不見啦,你怎麽弄得這幅模樣?當年你被金花婆婆抓走,我和無忌哥哥都以為你去了靈蛇島。”
楊逍這才得知當年蝴蝶穀救紀曉芙時,宋青書也在其中,遂對他和顏悅色了不少。
自楊不悔來光明頂後,日日去後山陪伴宋青書。她熬不住洞內的高溫,便在洞外給他說些笑話,知道他因為身體關係每日進食極小,便親自做了新鮮糕點日日給他替換著送去。
楊逍自得知宋青書是中的玄冥神掌後,也偶爾以內力替他驅毒。對於女兒常在洞外相陪一事,也私下默許。
時光流逝,距上一次韋一笑來光明頂探視宋青書,已過一年之久。胡青牛替他連續不間斷的紮了一年針後,也攜同妻子王難姑離開了光明頂。臨走前對宋青書道,“你師父韋蝠王曾立誓除非新教主繼位,或者明教有難,否則絕不再踏上光明頂一步。如今他為了你一再返回光明頂,雖來回不過幾日,卻足見其真心。何況,”頓了頓,猶豫片刻後,歎道,“他心知當今世上至純至陽內力非少林寺的‘九陽神功’莫屬,也曾幾次夜入少林尋找,皆都無功而返。現在你的寒毒我已盡力壓下,還可保你兩年性命。兩年後,大羅神仙也難救。此地再無我繼續留下的必要,小兄弟,你且珍重。告辭。”
宋青書站在洞口目送胡青牛夫婦下山,看著右手心的那一團黑氣,發出他生平第一記悵然長歎,搖頭晃腦道,“老天,還是給你耍了。既然把我送來這裏,為毛要讓我英年早逝呢?可見天妒英才啊!”口中這麽說,心裏還是扛不住害怕。在洞裏過的這麽些年,既不知道劇情已經發展到哪裏,也不知道外麵世界究竟如何變化。每日來來去去也就是楊不悔一人而已,比起當年張無忌,可真是辛苦寂寞萬倍。
宋青書想著,既然連胡青牛都說了,自己隻有兩年的活頭,幹脆破罐子破摔,也不再住那溶洞。每日變了花樣帶著楊不悔玩耍,上樹下水,隻差沒把光明頂掀了過來。
楊逍心知宋青書不過僅剩兩年性命,也不管束了他,任由他和楊不悔在光明頂翻天覆地。並傳話也不許其他教眾為難,要以禮相待。後尋了機會又問他,是否要帶個口信回武當山,宋青書卻一口回絕道,“太師公當年就以為我死了。現在突然告訴他我沒死,隻是快死了,還不如就讓他那樣以為算了。反正我也隻是個打醬油的,早死晚死,都是要死的。”心裏卻道,按時間來算,應該趕得上張無忌來光明頂的那一戰。怕就怕,劇情早已錯亂,即便是六大門派如約圍攻光明頂,那張無忌也不見得一定現身。
楊不悔在旁聽了這話,心中十分難受,琉璃般清透的眼睛裏漾開抹抹水光,仿佛快要哭出來一般。宋青書倒如無事人般拍著她肩膀道,“沒啥的。十八年後咱又是一條英雄好漢。”說完,轉身走進房內,心底也自是痛苦難受,偏要強忍著不肯表露出。
楊不悔明白宋青書內心苦楚,也知他是個喜歡頑鬧的性子,即便是再難再痛也不願如別人那般淒淒切切,遂更加倍小心的陪著他。而宋青書雖終日被“要死”的陰影籠罩,但日子總算過得平靜舒坦。
這日,五行旗一名弟子上光明頂稟告,隻說是六大門派定了日子要圍剿光明頂,五行旗已在山下各處設立攔截。楊逍勃然大怒,又想著殺害紀曉芙的峨嵋派也在其中,便想趁此機會一舉鏟除峨眉一派。
權衡再三後,楊逍將六大門派要圍攻光明頂的消息以教內特殊方式傳下去。他並未派人通知天鷹教、青翼蝠王或是五散人等其他教眾,但他心中自知,明教有難,明教座下一眾弟子絕不會坐視不理。
楊逍素來寵愛楊不悔,對宋青書又存三分憐惜,便將此事暫且瞞下,以免影響了他二人心情。
過了兩日,楊不悔拉宋青書下山玩耍時,半路遇見了“爹娘”被殺的小昭,一時心有憐憫,便問宋青書道,“青書哥哥,咱們要不要帶她回光明頂呢?”
宋青書在確定那小姑娘就是小昭後,點頭道,“帶吧!就算我死了,也不礙著劇情發展。”
等楊不悔將小昭帶回光明頂安頓後,宋青書想起小時候自己越是躲著周芷若,那丫頭就越纏著自己,生怕小昭也是這樣,便從不和她正麵接觸,就是不小心遇上也忙繞道走開。宋青書此舉隻是為了避開不必要的麻煩,卻不想被楊不悔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原來楊不悔自將這“醜女”小昭帶回後,每每發現她行動言語頗為怪異,鬼鬼祟祟似有什麽意圖,便對她的一言一動愈發留心。如今見宋青書也這般躲著小昭,還以為是他也發現了小昭的不對勁才會避忌,當下心中實感氣惱,將此事一五一十告訴了楊逍。誰想楊逍也早留意了小昭,幾番試探後,總覺這少女甚為古怪,又擔心她加害楊不悔和宋青書,便用玄鐵銬鐐將她銬住,令她走路時發出叮當聲響,也可避免背後偷襲。
宋青書比任何人都知道,小昭不過是來光明頂偷取“乾坤大挪移”,也曾幾次暗中目睹她從楊不悔的床榻下進入地底隧道,但念她終究是心善之人,跟自己沒啥利益衝突,遂也不願多管閑事,與楊逍楊不悔麵前閉口不談此事。
這日,宋青書去楊不悔房中找她,剛走近,便見小昭從裏麵出來,腳上的鎖鏈發出一陣清脆的聲音。
宋青書咳嗽了一聲,站得遠遠地問她,“小昭,不悔妹妹呢?”
這是小昭自來光明頂後,宋青書第一次主動和她搭話,不免讓她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忙笑著回答,“小姐好像去前院了。”
宋青書點了點頭,尷尬的笑了笑,轉身正要離開,一股透徹心骨的寒意從心髒猛地一下炸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流遍他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連帶著指尖也仿佛變得冷冽如冰。宋青書整個人倒在了地上,身子不住顫動著。
小昭大驚失色,奔上前扶了他喚道,“宋公子,你怎麽了?宋公子?”
小昭也曾聽楊不悔說過,這位宋青書是青翼蝠王韋一笑的徒弟,還剩下不到半年的活頭。不想今日當著她的麵毒發,趕忙扶了宋青書倚樹坐下,道,“宋公子,你等著,我去請楊左使過來。”起身就往大廳跑去。
這廂小昭剛走,隻聽見山下傳來一陣陣尖銳的哨子聲。宋青書在光明頂住了這麽多年,也知道那是山下的示警訊號,當下極為清楚,想是六大門派已經攻上山來。轉念一想,六大門派以武當為首,不管那張無忌來不來,自己好歹還能再見著這世的親人,也算沒啥遺憾了。
等了許久,見小昭一去不返,宋青書心道,應該是前麵出了事。她還不至於是那種故意找了借口離開,讓自己在這裏空等以作報複的人。好容易把那最痛苦的一小段時間挨過,宋青書咬牙起身,扶著門欄朝外麵一步步走去。就在他轉身從遊廊右邊轉彎進入側門時,小昭帶著張無忌從盡頭的左側急匆匆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