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宗靜下心來細細思慮,又覺得以現在所知,似乎也不太可能,因為周洪宗要是有問題,淩晏如也脫不了幹係,甚至那都指揮使耿璿也有問題,如此謀逆大案,浙江的三位地方大員全牽連進去,操作難度太大,說起來自己也不信。
但這三人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與三個月前的運河航道堵塞之事有關聯,難道周洪宗拖延自己的查案腳步,是怕自己挖出蘿卜帶出泥,查出運河之事?
有這個可能,可不願意透露見過四麵佛真麵目的其他人是怎麽回事?難道也是妄圖通過斷了自己的查案線索,來拖延自己查案。
這似乎也同樣說的過去。
湯宗冷靜下來,隻要還沒有證據證明周洪宗與奉天殿刺駕案有關,就什麽都好說。
那現在的疑點就是,三個月前的江南運河上,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居然能將浙江位高權重的地方三大員統統牽扯進去?
次日一早,紀綱回來了。
湯宗立刻找到他,詢問探訪運河之事,紀綱笑道,“湯大人,我看您老是多心了,那運河劉家堡一段,兩岸有淤泥雜物堆集,周遭百姓也都言官兵三個月前清理十多日,沒有什麽問題。”
他不說實話。
湯宗自然不信,“你昨夜為何不回來,偏要住在周洪宗府上?”
紀綱一臉委屈,“哎呦,湯大人,你們一夜有說有聊,我一個人隻能喝悶酒,喝多了,回不來。”
湯宗惱怒,瞪他一眼,心說辦事如此不靠譜,要你來何用,於是再懶得理會,要他去了。
正好,淩晏如前來請早安,“老師,今日還要探訪哪裏,學生現在就去安排。”
湯宗笑道,“子房,你正好來了,我有事問你。”
“老師請說。”
湯宗看著他,“我昨日觀周大人與那王清源似乎......似乎關係不睦。”
“哦,原來老師是為這個。”淩晏如笑道,“老師說的不錯,他們的確是不睦,個中緣由學生也說不上來,許多人私底下都在猜測。”
“哦?”湯宗奇怪,“你也不知道?”
淩晏如解釋,“王清源調任杭州知府不過半年,公事上還是得體的,杭州府上下多有信服,最開始的時候,周大人也對他稱讚不已,還曾對學生言說朝廷派王清源來,能省卻他不少事情,隻是王清源此人有時做事有些耿直,慢慢地與周大人多有分歧,但關係尚且還不至於如此,可兩三個月前,也不知是何緣由,周大人再也瞧不上王清源,見麵就要斥責,鬧得王清源也是盡量躲著他,能不見就不見。”
湯宗聽完驚訝,心說這不就是自己與周洪宗在蘇州府任職時所經曆的翻版嗎?
“王清源是杭州知府,與頂頭上司關係處成這樣,他怕是也很頭疼吧?”他笑道。
“可不是嘛!”淩晏如也笑道,“學生也替他著急,有心從中調解,可其中緣由我也不知道,兩人又都不肯說,也就隻能幹著急。”
“都不肯說?”湯宗奇怪,“看來當是私密之事,咱們也不該多問,隻能他們自己化解。”
“是呀,不然必然會影響到衙門公事。”淩晏如道,
“嗯。”湯宗點頭,看向他,“哦,子房,昨日你們說暹羅使團前往京師所乘坐的是福船,那在船上守護伺候的是誰?”
“老師,在福船上的就是千戶陳大柱,他帶著十幾個手下在福船之上,其他人則分散在五艘龍船之上,前二後三護航,至於接待,杭州知府王清源言說暹羅使團就已足夠,沒有再派人。”
“嗯。”湯宗點頭,沒有再繼續問,而是話音一轉,“子房,今日我欲去浙江都司見一見都指揮使耿大人。”
淩晏如聞言皺眉,心說耿璿可是連見都沒見過那暹羅使團和四麵佛貢品,你要去見他,難道還是惦記著江南運河的事?
想到若是耿璿真見到了湯宗,憑他粗莽的性格,指不定還要捅出什麽簍子,於是道,“老師,耿璿耿大人是帶兵之人,前些年追隨皇上北擊韃靼,上過殺場,性格豪放,辦事上沒有那麽講究,暹羅使團在杭州逗留期間不曾與他有過接觸,學生覺得還是沒有這個必要吧?”
湯宗的確是想前去探詢運河堵塞之事,不過他也知道若是以調查運河堵塞的名頭前去,淩晏如會多加阻攔,若是以查探奉天殿刺駕案子的名頭,至少在淩晏如麵前又站不住腳,於是道,“我與紀綱此來杭州府,時間倉促,的確沒有上稟皇上,不過回去之後,必然要將杭州府所有種種稟告皇上。”說完看向門外紀綱居住的東廂房,“這也是紀千戶成為我助手的原因。”
淩晏如聞言眼珠子轉了轉,沒有說話。
湯宗繼續,“暹羅使團在杭州府逗留三日,那普密蓬已經明確交代了,回去之後,皇上必然會問起,此事雖說從你與周大人口中,我已知曉緣由,但沒有與漕運主事當麵問詢,總有不妥,怕是皇上也會說我辦事不周呀。”
淩晏如聞言,思索片刻,他並不知道紀綱已經找周洪宗訛過銀子了,心說湯宗這話倒也有理,而且就算他去見耿璿,隻要自己再旁,當也周全,於是道,“也好,學生現在就陪老師前去浙江都指揮使司。”
湯宗以朱棣為名,強行將運河堵塞之事與奉天殿刺駕案扯上關係,淩晏如拒絕不得,而且他也擔心自己阻攔,讓湯宗起疑,然後皇上派人來徹查,那可就麻煩了,於是隻能同意。
湯宗喚來紀綱,與淩晏如一道前往浙江都指揮使司。
可三人到了浙江都司,通稟入了客堂之後,出來的卻是一個都指揮僉事,名喚曹煥。
“湯大人,淩大人,實在對不住,我們都指揮使大人不知你們兩位大人要來,前日便外出巡查去了。”他歉意道。
“哦?”湯宗奇怪,這可是真不趕巧,不知道這位都指揮使大人是真不在還是不願意相見。
“湯大人。”淩晏如見狀問道,“耿大人不在,現在我們該當如何?”
湯宗想了想道,“無礙,我這次前來就是詢問運河之事,隻要有浙江都司當時參與的人出麵,讓我了解清楚當時的情況即可。”
那曹煥聽了立刻道,“湯大人,下官當時就在場,您要有什麽問的可以問在下。”
湯宗聞言,看了他一眼,心說這就好像是那耿璿專門派他替自己回話的,他大約就在府內。
於是笑了笑,“哦,如此最好,曹大人,三個月前江南運河上的事情,來龍去脈還請對本官詳細說一說。”
曹煥聽了誠惶誠恐,“份內之事,哪裏敢讓大人說請。”
他頓了頓,開始回憶,“下官記得那是五月十八,我們接到消息,說是運河劉家堡段有船隻被困,前後堵塞船隻延綿不絕,於是耿大人便派下官前往處理,可下官到了之後發現是兩艘滿載的民間運糧大船相互錯船,因為不熟悉河道,深陷淤泥之中,前後不能動彈,想要船隻脫困,隻能先卸下船上糧食,下官人手不足,便派人通稟耿大人,耿大人於是親自率領一衛之官兵前往處理,當他到了劉家堡,看到情況之後,也覺事態嚴重,清理運河河道淤積的事情不能再拖延了,於是一邊組織人手解救被困船隻,一邊派人前往鎮江府稟告漕運總兵陳大人,三天之後的五月二十一,我們收到陳大人的文書,便立刻開始清理淤積。”
他說到這裏,看向淩晏如,“哦,後來淩大人也帶人前來協助,我們才日夜不停,將那一段運河徹底疏通。”
淩晏如道,“哦,這個我已經告知湯大人了。”
湯宗聞言,看了看這一唱一和的兩人,沉吟一下,“哦,與我兩日前在周大人那裏所聽不差。”
說完看向淩晏如,“淩大人,既是如此,我已知曉如何回去給皇上回話了。”
曹煥與淩晏如聞言一愣,兩人還正等著他問話,不想卻等來這麽一句結束語。
但這三人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與三個月前的運河航道堵塞之事有關聯,難道周洪宗拖延自己的查案腳步,是怕自己挖出蘿卜帶出泥,查出運河之事?
有這個可能,可不願意透露見過四麵佛真麵目的其他人是怎麽回事?難道也是妄圖通過斷了自己的查案線索,來拖延自己查案。
這似乎也同樣說的過去。
湯宗冷靜下來,隻要還沒有證據證明周洪宗與奉天殿刺駕案有關,就什麽都好說。
那現在的疑點就是,三個月前的江南運河上,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居然能將浙江位高權重的地方三大員統統牽扯進去?
次日一早,紀綱回來了。
湯宗立刻找到他,詢問探訪運河之事,紀綱笑道,“湯大人,我看您老是多心了,那運河劉家堡一段,兩岸有淤泥雜物堆集,周遭百姓也都言官兵三個月前清理十多日,沒有什麽問題。”
他不說實話。
湯宗自然不信,“你昨夜為何不回來,偏要住在周洪宗府上?”
紀綱一臉委屈,“哎呦,湯大人,你們一夜有說有聊,我一個人隻能喝悶酒,喝多了,回不來。”
湯宗惱怒,瞪他一眼,心說辦事如此不靠譜,要你來何用,於是再懶得理會,要他去了。
正好,淩晏如前來請早安,“老師,今日還要探訪哪裏,學生現在就去安排。”
湯宗笑道,“子房,你正好來了,我有事問你。”
“老師請說。”
湯宗看著他,“我昨日觀周大人與那王清源似乎......似乎關係不睦。”
“哦,原來老師是為這個。”淩晏如笑道,“老師說的不錯,他們的確是不睦,個中緣由學生也說不上來,許多人私底下都在猜測。”
“哦?”湯宗奇怪,“你也不知道?”
淩晏如解釋,“王清源調任杭州知府不過半年,公事上還是得體的,杭州府上下多有信服,最開始的時候,周大人也對他稱讚不已,還曾對學生言說朝廷派王清源來,能省卻他不少事情,隻是王清源此人有時做事有些耿直,慢慢地與周大人多有分歧,但關係尚且還不至於如此,可兩三個月前,也不知是何緣由,周大人再也瞧不上王清源,見麵就要斥責,鬧得王清源也是盡量躲著他,能不見就不見。”
湯宗聽完驚訝,心說這不就是自己與周洪宗在蘇州府任職時所經曆的翻版嗎?
“王清源是杭州知府,與頂頭上司關係處成這樣,他怕是也很頭疼吧?”他笑道。
“可不是嘛!”淩晏如也笑道,“學生也替他著急,有心從中調解,可其中緣由我也不知道,兩人又都不肯說,也就隻能幹著急。”
“都不肯說?”湯宗奇怪,“看來當是私密之事,咱們也不該多問,隻能他們自己化解。”
“是呀,不然必然會影響到衙門公事。”淩晏如道,
“嗯。”湯宗點頭,看向他,“哦,子房,昨日你們說暹羅使團前往京師所乘坐的是福船,那在船上守護伺候的是誰?”
“老師,在福船上的就是千戶陳大柱,他帶著十幾個手下在福船之上,其他人則分散在五艘龍船之上,前二後三護航,至於接待,杭州知府王清源言說暹羅使團就已足夠,沒有再派人。”
“嗯。”湯宗點頭,沒有再繼續問,而是話音一轉,“子房,今日我欲去浙江都司見一見都指揮使耿大人。”
淩晏如聞言皺眉,心說耿璿可是連見都沒見過那暹羅使團和四麵佛貢品,你要去見他,難道還是惦記著江南運河的事?
想到若是耿璿真見到了湯宗,憑他粗莽的性格,指不定還要捅出什麽簍子,於是道,“老師,耿璿耿大人是帶兵之人,前些年追隨皇上北擊韃靼,上過殺場,性格豪放,辦事上沒有那麽講究,暹羅使團在杭州逗留期間不曾與他有過接觸,學生覺得還是沒有這個必要吧?”
湯宗的確是想前去探詢運河堵塞之事,不過他也知道若是以調查運河堵塞的名頭前去,淩晏如會多加阻攔,若是以查探奉天殿刺駕案子的名頭,至少在淩晏如麵前又站不住腳,於是道,“我與紀綱此來杭州府,時間倉促,的確沒有上稟皇上,不過回去之後,必然要將杭州府所有種種稟告皇上。”說完看向門外紀綱居住的東廂房,“這也是紀千戶成為我助手的原因。”
淩晏如聞言眼珠子轉了轉,沒有說話。
湯宗繼續,“暹羅使團在杭州府逗留三日,那普密蓬已經明確交代了,回去之後,皇上必然會問起,此事雖說從你與周大人口中,我已知曉緣由,但沒有與漕運主事當麵問詢,總有不妥,怕是皇上也會說我辦事不周呀。”
淩晏如聞言,思索片刻,他並不知道紀綱已經找周洪宗訛過銀子了,心說湯宗這話倒也有理,而且就算他去見耿璿,隻要自己再旁,當也周全,於是道,“也好,學生現在就陪老師前去浙江都指揮使司。”
湯宗以朱棣為名,強行將運河堵塞之事與奉天殿刺駕案扯上關係,淩晏如拒絕不得,而且他也擔心自己阻攔,讓湯宗起疑,然後皇上派人來徹查,那可就麻煩了,於是隻能同意。
湯宗喚來紀綱,與淩晏如一道前往浙江都指揮使司。
可三人到了浙江都司,通稟入了客堂之後,出來的卻是一個都指揮僉事,名喚曹煥。
“湯大人,淩大人,實在對不住,我們都指揮使大人不知你們兩位大人要來,前日便外出巡查去了。”他歉意道。
“哦?”湯宗奇怪,這可是真不趕巧,不知道這位都指揮使大人是真不在還是不願意相見。
“湯大人。”淩晏如見狀問道,“耿大人不在,現在我們該當如何?”
湯宗想了想道,“無礙,我這次前來就是詢問運河之事,隻要有浙江都司當時參與的人出麵,讓我了解清楚當時的情況即可。”
那曹煥聽了立刻道,“湯大人,下官當時就在場,您要有什麽問的可以問在下。”
湯宗聞言,看了他一眼,心說這就好像是那耿璿專門派他替自己回話的,他大約就在府內。
於是笑了笑,“哦,如此最好,曹大人,三個月前江南運河上的事情,來龍去脈還請對本官詳細說一說。”
曹煥聽了誠惶誠恐,“份內之事,哪裏敢讓大人說請。”
他頓了頓,開始回憶,“下官記得那是五月十八,我們接到消息,說是運河劉家堡段有船隻被困,前後堵塞船隻延綿不絕,於是耿大人便派下官前往處理,可下官到了之後發現是兩艘滿載的民間運糧大船相互錯船,因為不熟悉河道,深陷淤泥之中,前後不能動彈,想要船隻脫困,隻能先卸下船上糧食,下官人手不足,便派人通稟耿大人,耿大人於是親自率領一衛之官兵前往處理,當他到了劉家堡,看到情況之後,也覺事態嚴重,清理運河河道淤積的事情不能再拖延了,於是一邊組織人手解救被困船隻,一邊派人前往鎮江府稟告漕運總兵陳大人,三天之後的五月二十一,我們收到陳大人的文書,便立刻開始清理淤積。”
他說到這裏,看向淩晏如,“哦,後來淩大人也帶人前來協助,我們才日夜不停,將那一段運河徹底疏通。”
淩晏如道,“哦,這個我已經告知湯大人了。”
湯宗聞言,看了看這一唱一和的兩人,沉吟一下,“哦,與我兩日前在周大人那裏所聽不差。”
說完看向淩晏如,“淩大人,既是如此,我已知曉如何回去給皇上回話了。”
曹煥與淩晏如聞言一愣,兩人還正等著他問話,不想卻等來這麽一句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