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賺錢的事嗎?


    不對,這就是賺錢的事。


    隻不過我並不想賺錢啊,你們選誰不好,選了個能賺錢的007.


    仔細的想一想。


    為什麽湯姆·哈迪能夠成功接棒丹尼爾·克雷格試演007呢?


    大概有兩方麵的原因。


    一方麵,湯姆·哈迪不管是演技還是氣質,都是一位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英倫暴徒。


    另一方麵,人們看了幾代的007,其實都是換湯不換藥。


    《碟中諜》《諜影重重》《殺手代號47》《颶風營救》《極限特工》《王牌特工》《xx陷落》……


    在特工電影越來越多的當下,原本驚豔眾人的《007》已經讓人審美疲勞了。


    丹尼爾·克雷格其實也是心累。


    這尼瑪演一部被罵一部,米高梅都快被他給演砸了。


    幹脆功成身退。


    湯姆·哈迪的形象很不紳士,也正是這種反差,才讓人們眼睛一亮。


    007必須是個什麽固定的形象嗎?


    當然不是。


    別說007可以是湯老師,甚至連邦女郎都可以是邦男郎。


    有何不可。


    畢竟大腐國嘛。


    當然,這部《007:不法之徒》沒有那麽激進。


    還是有邦女郎的。


    而且有錢了,邦女郎必須要請漂亮的。


    於是就請了伊麗莎白·奧爾森。


    人們在消息放出之後就已經充滿了期待,並不覺得這不是我們要的邦德,不是我們要的邦女郎。


    “下次,米高梅那邊如果有什麽大動作,記得同步我這邊一下。”


    事已至此,林冬又能怎麽辦。


    這個老板當的太憋屈了。


    他幾乎眼睜睜的看著這新版《007》在他的手上煥發新生。


    “好的林總,其實,米高梅那邊還有一個項目正準備開始,他們那邊的資金太多了,小果子不喜歡把錢留在賬戶上,他們喜歡都投出去,投資完好萊塢電影、《007》、《魔獸二傻子》,還有一些餘額。”蘇瞳說道。


    她是林冬的助理。


    早期是負責林冬行程什麽的。


    現在負責的就太多了,公司的大部分事情她都會過問,以便隨時向林冬匯報。


    “什麽項目?”林冬有點驚嚇過度。


    感覺手裏的餅幹,突然就不香了。


    “貓和老鼠。”蘇瞳說道。


    “呼~”林冬長長的鬆了口氣,幸好隻是動畫片。


    《貓和老鼠》林冬也看過。


    是穿越之後看的。


    不要問為什麽一個成年人,一個大人,會看小孩子才會喜歡的低幼動畫片。


    五大三粗的漢子還能看懷豬格格呢。


    吃你家大米了。


    《貓和老鼠》這一經典係列,最初在1938年由米高梅電影公司的動畫部門動畫師約瑟夫·巴貝拉開始創作。


    1940年播出第一集《貓得到靴子》。


    此時,並未引起米高梅的重視,希望製作人轉而製作其它影片,彼時後來觀眾們熟知的tom、jerry還叫jasper、jinx。


    但《貓得到靴子》這部無台詞、無配音的短片,卻贏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的提名,這成為《貓和老鼠》得以繼續製作的關鍵。


    在第一集播出後,工作室內部發起為貓、鼠重新命名的競賽,約翰·卡爾的建議贏得了50美元一等獎,這對歡喜冤家也就有了現在的名字:湯姆、傑瑞。


    這名字非常的經典。


    和李磊韓梅梅差不多。


    20世紀50年代,傳統的動畫短片麵臨電視興起的衝擊,《貓和老鼠》也麵臨過預算削減,低至原本預算1/5的情況。


    1957年米高梅公司首次決定停止製作《貓和老鼠》短片,後在1961年恢複,在1967年又停止短片製作,轉型電視動畫製作。


    相關數據顯示,在動畫的最初創作者漢娜和巴貝拉為米高梅製作的114部動畫短片中,有13部被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


    從1943年到1952年的9年間,有7部短片獲獎,這打破了迪士尼在該類別獎項保持的連續獲獎紀錄。


    雖然《貓和老鼠》最初不被米高梅看好,但最終卻是大放光彩。1961年《貓和老鼠》係列就成為了當時票房最高的動畫短片係列。


    2010年米高梅電影公司宣布破產,至此《貓和老鼠》ip迎來易主。


    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


    可以說《貓和老鼠》伴隨著米高梅風雨飄搖,一直都留在米高梅的手裏。


    這東西和《007》一起,成了米高梅的一個象征。


    現在,米高梅花落華夏資本。


    這個資本既沒有通過收購米高梅來給自己臉上貼金,或者炒作股價,也沒有目光短淺的壓榨米高梅旗下的ip。


    而且還給米高梅留下了“花不完”的現金流——多虧了收購價被大家裏應外合壓到了最低。


    一直不被米高梅重視的《貓和老師》,再一次得到了重啟。


    新的米高梅高層團隊,並不是要通過這部動畫片賺多少錢,那根本不現實。


    他們希望能夠重新打造經典。


    讓更多的人知道,米高梅沒有退出好萊塢的舞台。


    讓更多的人知道,米高梅到了華夏資本的手裏,並沒有變得更壞。


    “如果林總您覺得這東西沒價值,我就跟那邊說,讓他們弄其他項目。”蘇瞳很尊重老板。


    老板說啥就啥。


    正常情況下,做個《貓和老鼠》,確實不如做其他更容易賺大錢的。


    關於《貓和老鼠》的電影,米高梅是和華納一起做的。


    華納已經參與出品或發行《貓和老鼠》係列電影達14部。


    雖然米高梅和華納每隔數年就推出一部係列電影,延續和傳承這一經典ip,但是相較於《貓和老鼠》最經典的一集集的短劇集,《貓和老鼠》係列電影的反響相對有限,近幾年的電影表現也是明顯參差不齊,口碑不穩定。


    票房自然也指望不上。


    而被收購之後的米高梅,是打算短劇集和電影同時做的。


    “不不,還是繼續做貓和老鼠吧。”林冬趕緊拉住蘇瞳的韁繩。


    不是說他多期待《貓和老鼠》大獲成功。


    不做《貓和老鼠》做其他的,風險更大好不好,萬一又是一部《007》,或者《波西米亞狂想曲》,那他幹脆死了算。


    不過,林冬也並不是一點都不幹涉。


    他必須要搞點破壞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快虧成麻瓜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公子阿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公子阿寶並收藏我快虧成麻瓜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