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大人……大事不好了,出大事了!”
一個兵士在辛評門外一邊敲門一邊大喊。
此刻,辛評正摟著小妾熟睡,他猛地睜開雙眼,雙眉緊皺,又扭臉看了看熟睡中白白嫩嫩的小妾,這才不耐煩地說道:“什麽事?”
“出大事了!”
辛評煩躁地長出一口氣,穿上褲子,掀開被子,起身下蹋,來到前廳。
“門沒鎖,進來吧。”
兵士推門而入,撲通一聲跪在辛評麵前:
“大人,東城門丟了!”
“啊?!怎麽回事?東城門的防衛最穩固,怎麽會丟呢!”辛評騰地跳起來,朦朦朧朧的睡意一掃而光,眼睛瞪得大如牛眼,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和遲疑不定。
“是……是敵軍假扮顏良將軍騙開了城門……”
“嗯?李準這小子幹什麽吃的,他眼睛瞎了嗎!把他給本官綁了帶過來!本官要剝了他的皮。”李準就是那個東城門校尉,名副其實,眼準槍準下手準,長年在鄴城守護城門,東西南北幾個城門他都待過。
辛評沒想到他最放心的東城門居然失守了,他氣得胸口鬱結,欲哭無淚。
“大人,李校尉他……他戰死了。”兵士低頭哭泣,似乎在為李準的死悲傷。兵士在李準手下當差將近兩年,對李準佩服有加,李準對他也不錯——李準對手下的每一個兵士都不錯。趙雲領著騎兵衝進城門的時候,他剛好去小解,撿了一條命,這才有機會跑到辛評這裏報信。如果沒有他,辛評這會兒根本不會知道東城門失守。
“死了?……”
“是的,大人,東城門的兄弟們全都死了,周圍駐紮的人馬也被敵軍清理了。”
辛評聽到這頓覺雙腿發軟,頭暈目眩,差點一頭摔在地上。
“敵軍竟這麽厲害,看來鄴城保不住了……本以為二十萬人守鄴城萬無一失,怎料……”辛評麵色煞白,自言自語地小聲說,“李準守城失利,死了倒便宜他了!可憐我兄弟二人,怎麽就一時糊塗領了守鄴城這麽個倒黴差事!”
“大人……”兵士疑惑地看了一眼辛評,問,“大人,現在怎麽辦?敵軍很快就會殺過來了。”
“怎麽辦……你問本官,本官問誰去!唉——”辛評越想越難受,除了投降他想不出什麽好的辦法。
“大人,當速速增兵,將敵人趕出東城門。”兵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辛評雙眼一瞪,嗬斥道:“你懂個狗屁!趕緊滾。”
兵士臉色一暗,往屋外退去。
“等等,你去——”辛評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速速把辛毗大人與高幹將軍找來,前廳議事。”
“是,大人。”
兵士退出屋外,朝地上啐了一口:“什麽東西!鼠輩!”
……
第二日傍晚。
袁紹大營。
幾天的急行軍,拖得盟軍兵士疲憊不堪,人人無精打采。
曹操看在眼裏,也不說破。
公孫瓚卻是忍不了這樣無腦的急行軍,他衝進袁紹的大帳,在大帳裏大聲嚷嚷:
“袁公路,你懂不懂行軍打仗?再這樣下去,不用劉戰來攻,盟軍將不戰而潰。”
袁紹老臉一黑:“公孫瓚,你應該稱呼本將軍盟主。身為將軍,竟敢咆哮盟主大帳,該當何罪!來人,將公孫瓚拉下去重打五十軍棍。”
聲音落下,帳外立刻湧進來一隊兵士,將公孫瓚圍在中間。
鋥——
一聲尖銳的金屬相擊的聲音響起,公孫瓚拔出長劍,怒道:“老子看爾等誰敢!”
說罷舞出一朵劍花。
兵士們大眼瞪小眼,不敢上前,他們身為袁紹部下,對袁紹的死對頭公孫瓚還是相當了解的,他們知道公孫瓚說得出更做得出,要是真動起手來,賠上自己的小命,那可就虧大了。
袁紹雙眼微眯,慢慢起身,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公孫瓚,難道你要違抗軍令不成!”
“狗屁軍令。分明是你心胸狹窄沒有容人之量!”
“公孫瓚!你要造反嗎?!”
袁紹最聽不得這個,他自詡禮賢下士,廣納天下賢才,最恨別人說他無容人之量。為此,袁紹也做了不少表麵文章,田豐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如果不是袁紹為了博得一個“能聽人言,有容人之量”的好名聲,田豐早死幾百回了,袁紹打心眼裏是痛恨與厭煩田豐的。
“哈哈!笑話!老子什麽時候受你的節製了!何來造反一說?”
袁紹氣得說不出話來,他本來要給公孫瓚一個下馬威,現在卻弄巧成拙,騎虎難下了。
大帳內一下子安靜了,雙方就這樣僵持著,表麵上劍拔弩張,實則都在等待著一個台階。
忽然,帳外響起急促的馬蹄聲,聲音越來越近。
恰在這時,曹操走進大帳。
曹操先是一愣,隨即笑道:“二位,大戰在即,當以大局為重,這是何必呢。”
“嗯?”曹操看向手持長矛的兵士們,示意他們出去。
兵士們一動不動,他們倒是想趕緊走出這大帳,可是沒有袁紹的首肯,他們是不敢出去的,雖然下令的是曹操。
兵士們不動,曹操又看向袁紹。
袁紹微不可查地點頭示意,。
曹操轉身看向兵士們:“汝等再不出帳,就是要挑起禍端,論罪當死!”
此言一出,兵士們嚇得趕緊退了出去,哪裏還敢在帳內停留半步。
曹操又來到公孫瓚身邊,抬手按了按公孫瓚的手臂:“伯圭,現在咱們共同的敵人是劉戰,切不可因小失大啊。”
公孫瓚冷哼一聲,將長劍插入劍鞘,抱臂看天,一副不服氣的模樣。
袁紹也是冷哼一聲,沒有言語。
“報——”
帳外馬蹄聲停了,隨即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同時響起一聲通報的長音。
聲音落下,從帳外摔進來一個黑衣人。
曹操一愣,飛速拔劍指向黑衣人,皺眉道:“你是什麽人?”
公孫瓚也將長劍拔了出來,劍指黑衣人,橫眉冷對。
“二位將軍饒命,小的是鄴城來報信的。”黑衣人吃力地用雙手撐起上身的同時自報家門,連剛摔倒吃到嘴裏的土都來不及吐。
袁紹一聽這人是鄴城的信使,噌地一聲站起來,快步走到黑衣人麵前:“快說!鄴城怎麽樣了,那邊有什麽消息?”
“將軍,鄴城東城門失守,情況十萬火急啊!”黑衣人說著將令牌遞向袁紹。
袁紹接過令牌查看無誤後,冷聲說道:“叫盟主!”
“是,將軍!”
“……”
袁紹一陣無語,怒斥道,“穿成這樣,成何體統!”
曹操看了眼袁紹,暗暗搖了搖頭,說:“快說說,到底怎麽回事。”
信使眼中閃過一絲膽怯,回憶道:“當時,顏良率領數千騎兵來到東城門,叫開城門之後,顏良卻下令把東城門的守軍全殺了!顏良騎兵的後麵還跟著數不清的步卒,黑壓壓的看不到頭。感光一眨眼的工夫,東城門就失守了。小的到現在想起來都怕。”
“笨蛋!顏良已經戰死了,怎麽可能出現在鄴城!一定是有人假扮的。狗東西,顏良的名諱是你能叫的嗎?”袁紹臉色難看,嘴裏罵罵咧咧。
“啊?顏良將軍他……城裏的人都以為顏良將軍背叛了將軍……哦不……背叛了盟主,小的也是這麽想。”黑衣人一臉震驚。
“說!你是怎麽出城的?”袁紹覺得臉麵都丟盡了,心情壞到了極點,如果不是為了了解更多情況,他真想把這礙眼的黑衣人推出去斬了。
“小的就是直接騎兵出城的,敵軍應該沒有注意到小的。”
“嗯?”
“真是這樣!小的如有半句假話,小的不得好死。”
“辛評他們幹什麽呢?”
“除了東城門,城內還算安靜祥和。”
“……!這群飯桶!敵人都打進城了,他們居然還在睡覺!好一個安靜祥和……”袁紹氣得直跳腳。
過了一會兒,袁紹又問:“是誰派你來報信的。”
“李校尉。”
袁紹麵露思索之色,問:“哪個李校尉。”
“東城門李校尉。”
袁紹想了半天,低聲道:“好像有這麽個人,是他給敵軍開的城門嗎?”
“是……是的。”
“……!”袁紹氣得不知說什麽好,留守鄴城的人竟都是些酒囊飯袋。
“滾!”袁紹上去踢了一腳黑衣人。
“是!”黑衣人艱難地起身,剛走一步,又把自己摔在了地上。
袁紹焦頭爛額,恨不得再上去踢黑衣人幾腳,都是他帶來的壞消息,來得太不是時候,全讓公孫瓚聽見了。
曹操看著不忍心,衝帳外喊了一句:“來人,將他扶下去,好生安頓。”
帳外幾名兵士閃身進入大帳,將黑衣人架了出去。??
一個兵士在辛評門外一邊敲門一邊大喊。
此刻,辛評正摟著小妾熟睡,他猛地睜開雙眼,雙眉緊皺,又扭臉看了看熟睡中白白嫩嫩的小妾,這才不耐煩地說道:“什麽事?”
“出大事了!”
辛評煩躁地長出一口氣,穿上褲子,掀開被子,起身下蹋,來到前廳。
“門沒鎖,進來吧。”
兵士推門而入,撲通一聲跪在辛評麵前:
“大人,東城門丟了!”
“啊?!怎麽回事?東城門的防衛最穩固,怎麽會丟呢!”辛評騰地跳起來,朦朦朧朧的睡意一掃而光,眼睛瞪得大如牛眼,臉上寫滿了不可思議和遲疑不定。
“是……是敵軍假扮顏良將軍騙開了城門……”
“嗯?李準這小子幹什麽吃的,他眼睛瞎了嗎!把他給本官綁了帶過來!本官要剝了他的皮。”李準就是那個東城門校尉,名副其實,眼準槍準下手準,長年在鄴城守護城門,東西南北幾個城門他都待過。
辛評沒想到他最放心的東城門居然失守了,他氣得胸口鬱結,欲哭無淚。
“大人,李校尉他……他戰死了。”兵士低頭哭泣,似乎在為李準的死悲傷。兵士在李準手下當差將近兩年,對李準佩服有加,李準對他也不錯——李準對手下的每一個兵士都不錯。趙雲領著騎兵衝進城門的時候,他剛好去小解,撿了一條命,這才有機會跑到辛評這裏報信。如果沒有他,辛評這會兒根本不會知道東城門失守。
“死了?……”
“是的,大人,東城門的兄弟們全都死了,周圍駐紮的人馬也被敵軍清理了。”
辛評聽到這頓覺雙腿發軟,頭暈目眩,差點一頭摔在地上。
“敵軍竟這麽厲害,看來鄴城保不住了……本以為二十萬人守鄴城萬無一失,怎料……”辛評麵色煞白,自言自語地小聲說,“李準守城失利,死了倒便宜他了!可憐我兄弟二人,怎麽就一時糊塗領了守鄴城這麽個倒黴差事!”
“大人……”兵士疑惑地看了一眼辛評,問,“大人,現在怎麽辦?敵軍很快就會殺過來了。”
“怎麽辦……你問本官,本官問誰去!唉——”辛評越想越難受,除了投降他想不出什麽好的辦法。
“大人,當速速增兵,將敵人趕出東城門。”兵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辛評雙眼一瞪,嗬斥道:“你懂個狗屁!趕緊滾。”
兵士臉色一暗,往屋外退去。
“等等,你去——”辛評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速速把辛毗大人與高幹將軍找來,前廳議事。”
“是,大人。”
兵士退出屋外,朝地上啐了一口:“什麽東西!鼠輩!”
……
第二日傍晚。
袁紹大營。
幾天的急行軍,拖得盟軍兵士疲憊不堪,人人無精打采。
曹操看在眼裏,也不說破。
公孫瓚卻是忍不了這樣無腦的急行軍,他衝進袁紹的大帳,在大帳裏大聲嚷嚷:
“袁公路,你懂不懂行軍打仗?再這樣下去,不用劉戰來攻,盟軍將不戰而潰。”
袁紹老臉一黑:“公孫瓚,你應該稱呼本將軍盟主。身為將軍,竟敢咆哮盟主大帳,該當何罪!來人,將公孫瓚拉下去重打五十軍棍。”
聲音落下,帳外立刻湧進來一隊兵士,將公孫瓚圍在中間。
鋥——
一聲尖銳的金屬相擊的聲音響起,公孫瓚拔出長劍,怒道:“老子看爾等誰敢!”
說罷舞出一朵劍花。
兵士們大眼瞪小眼,不敢上前,他們身為袁紹部下,對袁紹的死對頭公孫瓚還是相當了解的,他們知道公孫瓚說得出更做得出,要是真動起手來,賠上自己的小命,那可就虧大了。
袁紹雙眼微眯,慢慢起身,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公孫瓚,難道你要違抗軍令不成!”
“狗屁軍令。分明是你心胸狹窄沒有容人之量!”
“公孫瓚!你要造反嗎?!”
袁紹最聽不得這個,他自詡禮賢下士,廣納天下賢才,最恨別人說他無容人之量。為此,袁紹也做了不少表麵文章,田豐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如果不是袁紹為了博得一個“能聽人言,有容人之量”的好名聲,田豐早死幾百回了,袁紹打心眼裏是痛恨與厭煩田豐的。
“哈哈!笑話!老子什麽時候受你的節製了!何來造反一說?”
袁紹氣得說不出話來,他本來要給公孫瓚一個下馬威,現在卻弄巧成拙,騎虎難下了。
大帳內一下子安靜了,雙方就這樣僵持著,表麵上劍拔弩張,實則都在等待著一個台階。
忽然,帳外響起急促的馬蹄聲,聲音越來越近。
恰在這時,曹操走進大帳。
曹操先是一愣,隨即笑道:“二位,大戰在即,當以大局為重,這是何必呢。”
“嗯?”曹操看向手持長矛的兵士們,示意他們出去。
兵士們一動不動,他們倒是想趕緊走出這大帳,可是沒有袁紹的首肯,他們是不敢出去的,雖然下令的是曹操。
兵士們不動,曹操又看向袁紹。
袁紹微不可查地點頭示意,。
曹操轉身看向兵士們:“汝等再不出帳,就是要挑起禍端,論罪當死!”
此言一出,兵士們嚇得趕緊退了出去,哪裏還敢在帳內停留半步。
曹操又來到公孫瓚身邊,抬手按了按公孫瓚的手臂:“伯圭,現在咱們共同的敵人是劉戰,切不可因小失大啊。”
公孫瓚冷哼一聲,將長劍插入劍鞘,抱臂看天,一副不服氣的模樣。
袁紹也是冷哼一聲,沒有言語。
“報——”
帳外馬蹄聲停了,隨即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同時響起一聲通報的長音。
聲音落下,從帳外摔進來一個黑衣人。
曹操一愣,飛速拔劍指向黑衣人,皺眉道:“你是什麽人?”
公孫瓚也將長劍拔了出來,劍指黑衣人,橫眉冷對。
“二位將軍饒命,小的是鄴城來報信的。”黑衣人吃力地用雙手撐起上身的同時自報家門,連剛摔倒吃到嘴裏的土都來不及吐。
袁紹一聽這人是鄴城的信使,噌地一聲站起來,快步走到黑衣人麵前:“快說!鄴城怎麽樣了,那邊有什麽消息?”
“將軍,鄴城東城門失守,情況十萬火急啊!”黑衣人說著將令牌遞向袁紹。
袁紹接過令牌查看無誤後,冷聲說道:“叫盟主!”
“是,將軍!”
“……”
袁紹一陣無語,怒斥道,“穿成這樣,成何體統!”
曹操看了眼袁紹,暗暗搖了搖頭,說:“快說說,到底怎麽回事。”
信使眼中閃過一絲膽怯,回憶道:“當時,顏良率領數千騎兵來到東城門,叫開城門之後,顏良卻下令把東城門的守軍全殺了!顏良騎兵的後麵還跟著數不清的步卒,黑壓壓的看不到頭。感光一眨眼的工夫,東城門就失守了。小的到現在想起來都怕。”
“笨蛋!顏良已經戰死了,怎麽可能出現在鄴城!一定是有人假扮的。狗東西,顏良的名諱是你能叫的嗎?”袁紹臉色難看,嘴裏罵罵咧咧。
“啊?顏良將軍他……城裏的人都以為顏良將軍背叛了將軍……哦不……背叛了盟主,小的也是這麽想。”黑衣人一臉震驚。
“說!你是怎麽出城的?”袁紹覺得臉麵都丟盡了,心情壞到了極點,如果不是為了了解更多情況,他真想把這礙眼的黑衣人推出去斬了。
“小的就是直接騎兵出城的,敵軍應該沒有注意到小的。”
“嗯?”
“真是這樣!小的如有半句假話,小的不得好死。”
“辛評他們幹什麽呢?”
“除了東城門,城內還算安靜祥和。”
“……!這群飯桶!敵人都打進城了,他們居然還在睡覺!好一個安靜祥和……”袁紹氣得直跳腳。
過了一會兒,袁紹又問:“是誰派你來報信的。”
“李校尉。”
袁紹麵露思索之色,問:“哪個李校尉。”
“東城門李校尉。”
袁紹想了半天,低聲道:“好像有這麽個人,是他給敵軍開的城門嗎?”
“是……是的。”
“……!”袁紹氣得不知說什麽好,留守鄴城的人竟都是些酒囊飯袋。
“滾!”袁紹上去踢了一腳黑衣人。
“是!”黑衣人艱難地起身,剛走一步,又把自己摔在了地上。
袁紹焦頭爛額,恨不得再上去踢黑衣人幾腳,都是他帶來的壞消息,來得太不是時候,全讓公孫瓚聽見了。
曹操看著不忍心,衝帳外喊了一句:“來人,將他扶下去,好生安頓。”
帳外幾名兵士閃身進入大帳,將黑衣人架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