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一轉眼到了中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89年。


    潁川國還是一片祥和平靜的景象。官員們各司其職,百姓安居樂業。劍士學院正式開式招收學生,王越親自擔任院長一職,原狼牙衛的人部分人員到劍士學院任教官。學院作為培訓劍士的大本營,洛陽、潁川的醉仙樓招募的劍士全部到劍士學院受訓,以後的醉仙樓隻作為情報的聯絡點,由劍士長駐護衛即可。還有就是,劉戰將抽調二十名得力的月影衛到兩個醉仙樓裏當歌伎,畢竟醉仙樓作為東漢五星級酒樓,該有的節目也得有,而且她們還是刺探情報的一把好手,比那些剛剛訓練出來的劍士有經驗的多。


    郭嘉的作坊成功地燒製出了第一批瓷器,劉戰鈞瓷欣喜若狂,親自將瓷器命名為“鈞瓷”,並聲稱鈞瓷不僅僅作為王府的專用瓷器,還要向全潁川推廣,甚至要推廣向大漢十三州。劉戰的提法與郭嘉的初衷背道而馳,郭嘉為此多次勸說劉戰,最後,在劉戰“心懷天下”的大義下,郭嘉讚同了劉戰的做法,劉戰也做出了讓步,答應目前隻在潁川國推廣。


    值得一提的是,公輸海的黑雲車弩也在加緊趕製,並且培養了一批年輕的工匠。當然,公輸海隻傳給公輸一族的年輕一代。對此,劉戰也沒有多說什麽,畢竟,這東西是人家公輸家族祖上傳下來的,也得保護人家的知識產權不是。


    與此同時,劉戰開始籌劃著秘密招募訓練新軍……


    這日,荀彧、荀攸、郭嘉、趙雲、陳到五人被喚到了王府偏殿之中。所謂秘密組建新軍,自然是參與的人越少越好。荀彧作為潁川國相,又是劉戰的舅舅,咳……牛戰的舅舅,當然是要參與謀劃的。


    這沒辦法,誰讓荀彧的輩分高呢,荀攸不是比荀彧大十四五歲嗎?不也是照樣得叫荀彧叔父?


    號稱軍事鬼才的郭嘉,自然是不能讓他隻做些普通的事務,當然,燒瓷器隻是他的副業,天下即將大亂,是時候讓郭嘉參與到軍事事務當中來了。而他的好友戲誌才,目前正忙於操練整備飛虎營,無暇分身操練新軍了。


    六個人在偏殿中計議了三個多時辰,才結束。


    這年五月,劉戰收到史阿傳來的兩個消息:一個是,靈帝劉宏駕崩,兩日後,皇子劉辯即位,封何氏為皇太後,由於少帝年少,何太後臨朝聽政;另一個是,何太後將董太後遷回河間國,在路途上,將其殺死。


    收到這兩個消息後,劉戰叫來荀彧、鍾繇、荀攸、戲誌才、郭嘉五人商議下一步潁川國大政謀略。


    劉戰以為,當前的主要任務是“三快”:要加快人才招募,加快發展農業、冶鐵業,加快組建新軍。


    此言一出,荀彧、荀攸、戲誌才、郭嘉四人均點頭稱善,他們都清楚劉戰心中的抱負,也知道他們麵前的主公非一般的人物,對各種大事的把握總是那麽的準確。既然主公這麽安排了,那肯定就說明,將有大事要發生,而且是關乎天下大勢的事情。


    經過兩個多時辰的商議,定下大的方針以後,荀彧又領著鍾繇、荀攸、戲誌才、郭嘉四人回到相府計議具體的行動綱領……


    十日後,劉戰收到了新帝發來的詔書一份。詔書稱,大赦天下,改元為光熹,要皇叔劉戰有空的時候到洛陽當麵指點一二……


    嗬……


    皇叔?


    劉皇叔!


    我這是搶了“劉皇叔”的名號嗎?


    嗬嗬,也不算是啦,他那個劉皇叔的名號無從考證,不知道真假,而我這個劉皇叔卻是貨真價實的皇叔……


    劉戰拿著詔書,微微一笑,自言自語道:“史載少帝劉辯輕佻好文、無威儀,他一個十幾歲的小屁陔兒,哪會有這種心思。這,一定是何進的主意,想讓我幫襯幫襯何氏母子。”


    就在這時,身後傳來一聲輕笑:“郎君,在說誰家的小屁陔兒呢?”


    隻見蔡琰挺著個大肚子,從後麵慢慢地搖了過來。


    “皇家的。”劉戰回身笑吟吟地看著蔡琰。


    “……”蔡琰腳下一頓,微微一愣,隨即想到她的郎君有通天之能,又笑著迎了上來,“郎君,琰兒不知道外麵的事情,也不想知道,有郎君在,琰兒什麽都不怕。”


    “嗬嗬,琰兒啊,亂世將起,天下黎民又將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了。希望我潁川國的百姓會好過一些。”


    劉戰上前一步攬著蔡琰,撫了撫她的肚子,輕聲道,“走,我陪琰兒到處走走,順便做做胎教。”說起胎教,蔡琰剛開始聽到劉戰說起的時候,有點不相信,可是看著劉戰每次煞有介事地給腹中的胎兒讀書、講故事、唱歌,蔡琰慢慢地信了,她覺得既然郎君這麽認真地做了,那定然是有用的,而且還有大用,同時,心中覺得自己是無比的幸運,遇到了一個絕好的郎君……


    “嗯——”


    蔡琰溫柔地點了點頭,隨著劉戰往花園而去……


    花園裏,劉戰望著遠方,說道:“琰兒,我準備把嶽父接到潁川安享晚年,你覺得怎樣?”


    “那當然好了,琰兒也很想爹爹了,不知道他老人家一個在洛陽怎麽樣了。”蔡琰高興地點了點頭,麵露思念之色。


    “嗬嗬,是我的過失,應該早些把嶽父接來的。嶽父年事已高,也該享享清福了。”劉戰搖了搖頭,想起了曆史上蔡邕晚年的結局……


    他不會讓蔡邕再走上那條路了,絕不會讓蔡邕落到王允的手中,絕不能讓蔡邕死在獄中……


    還有盧植,也該告老還鄉,安享晚年了。不能讓盧植落個罷官逃亡隱居的結局。另外,如果盧植到了潁川,再去勸一勸師父,把師父師娘也接到潁川來。讓他們這兩個老朋友好好地敘敘舊……


    劉戰知道,此時的洛陽宮廷之內,宦官與外戚何氏正在進行著激烈的爭鬥,而何進也沒有多少日子可活了……


    就在劉戰秘密地組建新軍的時候,劉備也沒有閑著,他每天要出去拜訪一名潁川的官員,上來就和人家攀交情、送禮物、賣人情……


    這些事,劉戰也收到了消息,不過,劉戰沒有阻止,他要借劉備的手,清理一下潁川國中立場不堅定的官員,劉戰自信,真正要跟隨他的人是不會被人三言兩語就忽悠走的。


    ……


    八月初,劉戰收到了何進的一封求助信。信上說,何進要誅殺宦官,恐無力彈壓朝中局勢,請潁川王出麵調停,若事成,請命皇上,再封兩國給潁川王。


    劉戰本來是不想插手洛陽宮中之事的,他是想等董卓露出真麵目之後,再殺上洛陽,剪除奸佞,以此為始,正式揚名於天下……


    看著何進的來信,劉戰陷入了沉思……


    史上說,何進於八月被中常侍張讓、段珪等人斬殺於嘉德殿前。這家夥現在才來信求救,恐怕想救也來不及了……何進這小子不是應該召董卓入京的嗎?這個時候來信……興許早已向董卓發出了召令。


    救還是不救?這是個問題。


    不過話說回來,被區區兩郡之地,能誘惑得了我劉戰嗎?


    嗯……


    還真能!


    於是,劉戰決定親赴洛陽,爭取趕在何進被殺之前趕到。當然,也不能一個人去,畢竟一個人的力量實在有限……


    就這樣,劉戰讓趙雲帶著飛羽騎趕赴洛陽。


    ……


    三日後,傍晚。


    南宮宮門外,一名渾身是血的甲士衝出宮門,跌跌撞撞地來到一輛馬車前,大聲喊道:“不好了……大將軍……大將軍被閹……閹人殺了!”


    “什麽?汝再說一遍!”


    一個將軍裝扮的漢子雙眼圓睜,一把提起那名甲士,怒吼道。這漢子不是別人,正是何進的部將吳匡。由於消息太過勁爆,吳匡不敢相信,也不願相信,就歇斯底裏地追問了一句。


    “大……將軍……”甲士說著頭一歪昏死過去了。


    不遠處的袁紹見甲士失魂落魄地衝出宮門,可是他離那甲士有些遠,沒有聽清楚,就大步跑了過去,想問個明白。


    可是,袁紹還沒跑到吳匡跟前,就見吳匡把那甲士扔到地上,長歎一聲:“大將軍!你死得太冤了!”


    “什麽?吳將軍,你說什麽?”袁紹看了一眼地上昏死過去的甲士,一股不好的襲上心頭。


    “大將軍被閹人殺了。”


    “啊?!這天殺的閹人!全部都得死!”


    袁紹大罵一聲。


    就在這時,一顆頭顱從宮牆上飛出,“砰”的一聲落在二人的腳下……


    “這是……”


    袁紹一愣,看著何進的頭顱,心中一陣後悔……


    要是大將軍能聽吾和那曹阿瞞的話,就好了,要是吾等再極力勸諫一次,或許大將軍就不會入宮,或許大將軍就能率先除掉這此該死的閹人了……


    想到這,袁紹怒目圓睜,大吼一聲:“吳將軍,還等什麽,即刻帶人殺入宮中,為大將軍報仇!”


    “好!”


    吳匡翻身上馬,揚鞭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縱情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震蕩波的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震蕩波的波並收藏縱情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