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話音剛落,張飛冷哼一聲,低聲道:“汝不過是……”
張飛話還未說完,就感覺後脊梁骨一涼,隻見劉備正冷冷地瞪著自己,仿佛再說——若敢多言,某與汝恩斷義絕!
張飛心裏咯噔一下,把嘴巴縫上了,縫得結結實實,沒有一點兒縫隙。
雖然公孫瓚話語中夾槍帶棒,多有擠兌的意味,劉備卻一點兒也不生氣,他緩緩起身朝公孫瓚一拱手,一本正經地笑著說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如今天下無主,劉戰稱雄朝野,排除異己,暗中培植勢力,其目的不言自明。作為大漢子民,備又是劉氏血脈,自當義不容辭,為國除奸,還天下朗朗乾坤。”
這就是劉備,為達目的,什麽話他都能吞下,何況是一句無關痛癢的冷嘲熱諷呢?劉備知道,弱者是不配發怒的。就算是逞一時的口舌之快,回懟對方幾句,也隻能是自討沒趣,反而對自己更不利。
“哈哈……好一個匹夫有責。玄德啊,你就直說吧,想要從中得什麽好處?”
公孫瓚哈哈一笑,又問道。倘若公孫瓚不了解劉備,定然會被他這正氣凜然的模樣給忽悠了。
劉備被問中心中所想,臉上又爬滿了尷尬,他低頭沉吟片刻,權衡著如何開口。
說與不說,這確實是個問題。
過了好大一會兒,劉備眼中閃過一絲決然,朝公孫瓚一拱手,說道:“備隻想跟著將軍討伐奸臣。當然,事後如果能在朝中弄個一官半職的,那就更好了。嗬嗬……”
劉備第一次這麽敞亮地把心裏的話說出來了,有些不自在,笑嗬嗬地掩飾著自己的尷尬。
公孫瓚聽了把嘴一撇,說道:“玄德啊,汝的眼光還是一如既往地毒辣啊。是不是得到消息了,知道某要當先鋒打頭陣,外才來這裏的。汝這小算盤打得也挺響啊。”
見公孫瓚話裏略有鬆動的意味,劉備心中略喜,趕緊說道:“將軍吃肉,備隻跟著將軍吃些殘羹冷炙就行。”
話音落,劉備突然想起什麽,起身一指身後的關羽、張飛二人,笑嗬嗬地對公孫瓚說道,“將軍,此二位乃備之義弟,均有萬夫不擋之勇,可供將軍任意驅使。”說完又衝關羽、張飛二人一擺手,“二弟、三弟,還不快點行禮。”
關羽眉毛微皺,他沒想到劉備為了達到目的竟如此的卑躬屈膝,心中五味雜陳,很不爽,站在那裏並未移動。
張飛雖然不喜公孫瓚盛氣淩人的樣子,但劉備都這麽說了,他也就不再多想,愣頭愣腦地向前一步,朝公孫瓚拱手行禮:“燕人張飛拜見公孫將軍。”
張飛話音落,關羽暗自搖了搖頭,心中一歎,也向前一步,朝公孫瓚一拱手:“關羽見過將軍。”
劉備不知關羽的心思,卻也發現了關羽的不悅,心裏權衡了片刻,暗道:二弟最近總是心思重重的樣子,莫非對吾有不同的看法了?不午,回去一定要好好安撫一番二弟,二弟之能還在三弟之上,千萬不能讓二弟對吾產生嫌隙啊。
公孫瓚沒有在意關羽的態度,盯著關羽、張飛二人一陣細細的打量,眼前一亮,心說:此二人不簡單,生得如此勇武,定然像劉備所說的那樣,有萬人敵之能。嗯……要想辦法將此二人拉攏過來才是。
想到這,公孫瓚笑道:“嗬嗬……有玄備助陣,某如虎添翼啊,就許玄德在軍中聽令,有功定賞。”說完起身朝關羽、張飛一一還禮,說道:“二位英雄,威武雄壯,有大將之姿也。來,別站著了,坐下說話。”
劉備聽公孫瓚同意,心中一喜,卻又見公孫瓚突然變得殷勤起來,心中納悶,抬眼一瞧公孫瓚看向關羽、張飛的目光,一下子明白了過來,他心中一突:壞了,二弟最近與以往頗有不同,這時候若是有人拉攏二弟,那該如何是好!
想到這,劉備臉上閃過一絲陰冷,在心裏罵了一句:娘的!豈有此理,竟然打吾兄弟的主意!
聽了公孫瓚的話,關羽沒有說話,默默地退到了劉備身後,雙手垂於身側,一臉平表地站回原處。
看到這一幕,劉備心中稍寬:還好還好,二弟重義,絕不會違背結拜時的誓言的,吾可以暫且將心放在肚子裏了。
張飛朝公孫瓚一拱手,直眉棱眼地說道:“大哥在此,小弟不敢就坐。”
話音落點,張飛也退回了原位。
公孫瓚先是一愣,隨即轉念一想,看向劉備,笑著說道:“玄備啊,哪有這樣對兄弟的,汝坐著,讓二位兄弟站著,這樣不太好吧。”
劉備老臉一黑:這話分明是挑拔離間啊,當真可恨。
心裏雖然氣憤,劉備卻不敢表現出來,臉上堆出一臉的笑,拱手道:“將軍有所不知,吾兄弟三人義結金蘭十餘年,吾也常常勸說兩位弟弟不要總是站在身後,可是二弟、三弟偏偏不聽,還說,‘長兄如父,不敢在兄長麵前安坐’,吾雖虛長他們幾歲,當得他們叫一聲‘大哥’,在這件事上,卻也是拿他們沒有辦法啊。”
說完臉上不自覺地浮起一絲得意之色。
“大哥永遠都是大哥。”劉備話音一落,張飛甕聲甕氣地說了一句。
公孫瓚嘴角微微抽搐了幾下,哈哈一笑:“有如此忠義之兄弟追隨,玄德好福氣啊!讓人好生羨慕啊。”
“將……”劉備拱手一笑,正欲說些謙虛的話。
這時,一名斥候模樣的甲士快步飛入帳中,跪在地上慌亂地通報:“啟稟將軍,冀州牧韓馥營地受襲。”
公孫瓚騰地站起身來,雙眼一瞪,滿臉的驚愕:“何人偷襲?”
“小軍不知,隻見將旗上書一個‘趙’字。”
甲士拱手應道。
“主將姓趙?卻是何人……”公孫瓚在帳中踱起步來,嘴裏喃喃自語。
劉備眼珠一轉,想到了一個人,他上前一步,朝公孫瓚一拱手:“定是劉戰部下趙雲。”
說起趙雲,劉備可是沒有少下功夫,可趙雲就是不吃劉備那一套。劉備可是一直惦記著趙雲,那可是與關羽、張飛戰力相當的人物啊!
對於沒能將趙雲拉攏過來,劉備頗為遺憾,恨不能將趙雲綁來了事。
“劉戰兵力隻有區區幾萬人,他敢來偷襲聯盟大軍?況且,洛陽距此幾百裏,劉戰怎麽這麽快就能殺到?”公孫瓚有些不信劉備的話,但是盟軍受襲,作為好戰之人,公孫瓚怎麽能忍住不管不問呢,不管劉備說的是否準確,他都要率人去韓馥營地幫一幫的。
隻見公孫瓚略一沉吟,朝帳外大喊一聲:“擊鼓聚將。”
……
趙雲率領飛羽騎日夜兼程,披星戴月,一路奔襲數百裏,為的就是打盟軍一個措手不及。
昨日將夜,飛羽騎便趕到了盟軍連綿的營帳百裏之外。趙雲令飛羽騎下馬息聲,悄然躲進了一處山林中。
一入山林,趙雲當即下令,全軍就食醬肉大餅,食過之後,立即歇息,同時,趙雲派出斥候,打探盟軍各營情況。
今日一大早,趙雲便掌握了各路諸侯軍營的詳細防守情況。一番謀劃之後,趙雲按照戲誌才之策,將目標鎖定在了韓馥大營。謀劃既定,趙雲便率領飛羽騎從隱秘的小路向韓馥大營靠去。
天剛黑的時候,飛羽騎就趕到了韓馥大營五裏之外。借著夜色,飛羽騎再次隱藏在了一處茂密的山林中,像狩獵的猛獸一般盯著韓馥大營裏的動靜。
趙雲之所以能順利到達盟軍營地附近而不被發現,一來是因為趙雲深諳兵者之道,一路行來,人人輕裝,隱秘行軍,派出三十裏、五十裏、百裏三重斥候,時刻機警地向盟軍奔去;二來是因為各路諸侯並沒有想到劉戰敢派人來襲,派出的斥候並不多,有的甚至隻是作作樣子,諸侯的斥候但凡遇到飛羽騎者,沒有一個活著回去的,諸侯就這樣成了瞎子聾子;三來是因為韓馥此人是個庸才,是諸侯裏防衛最鬆懈的一個,雖有精兵良將,卻整治得軍營一片懶散。
待得韓馥大營升起炊煙,趙雲朝副將一擺手“傳令,檢查弩箭,準備進攻。”
約莫過了半炷香的工夫,趙雲一聲令下,飛羽騎鉗馬銜枚,悄然向韓馥營地摸去。
來到營地外,悄悄除掉了營地外圍的哨兵,趙雲打眼向營地裏望,隻見營地中的兵士們正在大快朵頤。冀州民殷人盛,兵糧優足,韓馥大營的夥食也是各路諸侯當中最好的,頓頓有肉,餐餐見葷,營中的將士們天天吃得腸肥肚圓,很是愜意。這般模樣倒像來春遊的,不像是來打仗的。
趙雲抬手向下一壓:“再等半頓飯的辰光。”
話音落點,飛羽騎軍士們悄然下馬,藏匿身形,靜靜地等待著衝鋒的軍令。對於飛羽騎來說,這是自飛羽騎組建以來的第一場仗,兵士們無不興奮異常、躍躍欲試。
張飛話還未說完,就感覺後脊梁骨一涼,隻見劉備正冷冷地瞪著自己,仿佛再說——若敢多言,某與汝恩斷義絕!
張飛心裏咯噔一下,把嘴巴縫上了,縫得結結實實,沒有一點兒縫隙。
雖然公孫瓚話語中夾槍帶棒,多有擠兌的意味,劉備卻一點兒也不生氣,他緩緩起身朝公孫瓚一拱手,一本正經地笑著說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如今天下無主,劉戰稱雄朝野,排除異己,暗中培植勢力,其目的不言自明。作為大漢子民,備又是劉氏血脈,自當義不容辭,為國除奸,還天下朗朗乾坤。”
這就是劉備,為達目的,什麽話他都能吞下,何況是一句無關痛癢的冷嘲熱諷呢?劉備知道,弱者是不配發怒的。就算是逞一時的口舌之快,回懟對方幾句,也隻能是自討沒趣,反而對自己更不利。
“哈哈……好一個匹夫有責。玄德啊,你就直說吧,想要從中得什麽好處?”
公孫瓚哈哈一笑,又問道。倘若公孫瓚不了解劉備,定然會被他這正氣凜然的模樣給忽悠了。
劉備被問中心中所想,臉上又爬滿了尷尬,他低頭沉吟片刻,權衡著如何開口。
說與不說,這確實是個問題。
過了好大一會兒,劉備眼中閃過一絲決然,朝公孫瓚一拱手,說道:“備隻想跟著將軍討伐奸臣。當然,事後如果能在朝中弄個一官半職的,那就更好了。嗬嗬……”
劉備第一次這麽敞亮地把心裏的話說出來了,有些不自在,笑嗬嗬地掩飾著自己的尷尬。
公孫瓚聽了把嘴一撇,說道:“玄德啊,汝的眼光還是一如既往地毒辣啊。是不是得到消息了,知道某要當先鋒打頭陣,外才來這裏的。汝這小算盤打得也挺響啊。”
見公孫瓚話裏略有鬆動的意味,劉備心中略喜,趕緊說道:“將軍吃肉,備隻跟著將軍吃些殘羹冷炙就行。”
話音落,劉備突然想起什麽,起身一指身後的關羽、張飛二人,笑嗬嗬地對公孫瓚說道,“將軍,此二位乃備之義弟,均有萬夫不擋之勇,可供將軍任意驅使。”說完又衝關羽、張飛二人一擺手,“二弟、三弟,還不快點行禮。”
關羽眉毛微皺,他沒想到劉備為了達到目的竟如此的卑躬屈膝,心中五味雜陳,很不爽,站在那裏並未移動。
張飛雖然不喜公孫瓚盛氣淩人的樣子,但劉備都這麽說了,他也就不再多想,愣頭愣腦地向前一步,朝公孫瓚拱手行禮:“燕人張飛拜見公孫將軍。”
張飛話音落,關羽暗自搖了搖頭,心中一歎,也向前一步,朝公孫瓚一拱手:“關羽見過將軍。”
劉備不知關羽的心思,卻也發現了關羽的不悅,心裏權衡了片刻,暗道:二弟最近總是心思重重的樣子,莫非對吾有不同的看法了?不午,回去一定要好好安撫一番二弟,二弟之能還在三弟之上,千萬不能讓二弟對吾產生嫌隙啊。
公孫瓚沒有在意關羽的態度,盯著關羽、張飛二人一陣細細的打量,眼前一亮,心說:此二人不簡單,生得如此勇武,定然像劉備所說的那樣,有萬人敵之能。嗯……要想辦法將此二人拉攏過來才是。
想到這,公孫瓚笑道:“嗬嗬……有玄備助陣,某如虎添翼啊,就許玄德在軍中聽令,有功定賞。”說完起身朝關羽、張飛一一還禮,說道:“二位英雄,威武雄壯,有大將之姿也。來,別站著了,坐下說話。”
劉備聽公孫瓚同意,心中一喜,卻又見公孫瓚突然變得殷勤起來,心中納悶,抬眼一瞧公孫瓚看向關羽、張飛的目光,一下子明白了過來,他心中一突:壞了,二弟最近與以往頗有不同,這時候若是有人拉攏二弟,那該如何是好!
想到這,劉備臉上閃過一絲陰冷,在心裏罵了一句:娘的!豈有此理,竟然打吾兄弟的主意!
聽了公孫瓚的話,關羽沒有說話,默默地退到了劉備身後,雙手垂於身側,一臉平表地站回原處。
看到這一幕,劉備心中稍寬:還好還好,二弟重義,絕不會違背結拜時的誓言的,吾可以暫且將心放在肚子裏了。
張飛朝公孫瓚一拱手,直眉棱眼地說道:“大哥在此,小弟不敢就坐。”
話音落點,張飛也退回了原位。
公孫瓚先是一愣,隨即轉念一想,看向劉備,笑著說道:“玄備啊,哪有這樣對兄弟的,汝坐著,讓二位兄弟站著,這樣不太好吧。”
劉備老臉一黑:這話分明是挑拔離間啊,當真可恨。
心裏雖然氣憤,劉備卻不敢表現出來,臉上堆出一臉的笑,拱手道:“將軍有所不知,吾兄弟三人義結金蘭十餘年,吾也常常勸說兩位弟弟不要總是站在身後,可是二弟、三弟偏偏不聽,還說,‘長兄如父,不敢在兄長麵前安坐’,吾雖虛長他們幾歲,當得他們叫一聲‘大哥’,在這件事上,卻也是拿他們沒有辦法啊。”
說完臉上不自覺地浮起一絲得意之色。
“大哥永遠都是大哥。”劉備話音一落,張飛甕聲甕氣地說了一句。
公孫瓚嘴角微微抽搐了幾下,哈哈一笑:“有如此忠義之兄弟追隨,玄德好福氣啊!讓人好生羨慕啊。”
“將……”劉備拱手一笑,正欲說些謙虛的話。
這時,一名斥候模樣的甲士快步飛入帳中,跪在地上慌亂地通報:“啟稟將軍,冀州牧韓馥營地受襲。”
公孫瓚騰地站起身來,雙眼一瞪,滿臉的驚愕:“何人偷襲?”
“小軍不知,隻見將旗上書一個‘趙’字。”
甲士拱手應道。
“主將姓趙?卻是何人……”公孫瓚在帳中踱起步來,嘴裏喃喃自語。
劉備眼珠一轉,想到了一個人,他上前一步,朝公孫瓚一拱手:“定是劉戰部下趙雲。”
說起趙雲,劉備可是沒有少下功夫,可趙雲就是不吃劉備那一套。劉備可是一直惦記著趙雲,那可是與關羽、張飛戰力相當的人物啊!
對於沒能將趙雲拉攏過來,劉備頗為遺憾,恨不能將趙雲綁來了事。
“劉戰兵力隻有區區幾萬人,他敢來偷襲聯盟大軍?況且,洛陽距此幾百裏,劉戰怎麽這麽快就能殺到?”公孫瓚有些不信劉備的話,但是盟軍受襲,作為好戰之人,公孫瓚怎麽能忍住不管不問呢,不管劉備說的是否準確,他都要率人去韓馥營地幫一幫的。
隻見公孫瓚略一沉吟,朝帳外大喊一聲:“擊鼓聚將。”
……
趙雲率領飛羽騎日夜兼程,披星戴月,一路奔襲數百裏,為的就是打盟軍一個措手不及。
昨日將夜,飛羽騎便趕到了盟軍連綿的營帳百裏之外。趙雲令飛羽騎下馬息聲,悄然躲進了一處山林中。
一入山林,趙雲當即下令,全軍就食醬肉大餅,食過之後,立即歇息,同時,趙雲派出斥候,打探盟軍各營情況。
今日一大早,趙雲便掌握了各路諸侯軍營的詳細防守情況。一番謀劃之後,趙雲按照戲誌才之策,將目標鎖定在了韓馥大營。謀劃既定,趙雲便率領飛羽騎從隱秘的小路向韓馥大營靠去。
天剛黑的時候,飛羽騎就趕到了韓馥大營五裏之外。借著夜色,飛羽騎再次隱藏在了一處茂密的山林中,像狩獵的猛獸一般盯著韓馥大營裏的動靜。
趙雲之所以能順利到達盟軍營地附近而不被發現,一來是因為趙雲深諳兵者之道,一路行來,人人輕裝,隱秘行軍,派出三十裏、五十裏、百裏三重斥候,時刻機警地向盟軍奔去;二來是因為各路諸侯並沒有想到劉戰敢派人來襲,派出的斥候並不多,有的甚至隻是作作樣子,諸侯的斥候但凡遇到飛羽騎者,沒有一個活著回去的,諸侯就這樣成了瞎子聾子;三來是因為韓馥此人是個庸才,是諸侯裏防衛最鬆懈的一個,雖有精兵良將,卻整治得軍營一片懶散。
待得韓馥大營升起炊煙,趙雲朝副將一擺手“傳令,檢查弩箭,準備進攻。”
約莫過了半炷香的工夫,趙雲一聲令下,飛羽騎鉗馬銜枚,悄然向韓馥營地摸去。
來到營地外,悄悄除掉了營地外圍的哨兵,趙雲打眼向營地裏望,隻見營地中的兵士們正在大快朵頤。冀州民殷人盛,兵糧優足,韓馥大營的夥食也是各路諸侯當中最好的,頓頓有肉,餐餐見葷,營中的將士們天天吃得腸肥肚圓,很是愜意。這般模樣倒像來春遊的,不像是來打仗的。
趙雲抬手向下一壓:“再等半頓飯的辰光。”
話音落點,飛羽騎軍士們悄然下馬,藏匿身形,靜靜地等待著衝鋒的軍令。對於飛羽騎來說,這是自飛羽騎組建以來的第一場仗,兵士們無不興奮異常、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