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霽還是沒忍住插嘴,實在是故事裏的曾經同自己生活的關係太近,心中的感念實是太多。


    做外公的小時候便是聽著、見著這樣的社會一路成長到如今的,安霽的話自然也是前者自己的心思。


    於是何振華雖然嘴上嫌棄自家外孫女安霽一邊聽著故事,嘴上也不閑著,一邊在心裏念著——這孩子沒出錯,自家女兒雖然在一些事情上倔強了些許,到底教育出來的是個好孩子。


    “外公,你說他們如果看到如今的歲月,也會滿意的吧?”


    “看到無論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再也不會因為基礎教育而傾全家之力。看到曾經尋常人不敢想象的大學生活,便成了改變尋常人家孩子未來的必經之路……他們一定覺得值得吧?”


    何振華點了點頭:“你看,我們這一代人、你父母那一代人,曾經也比如今的條件艱苦不知道多少,還不是為了你們下一代人過得更好?”


    “盡管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但是我們這一代人看到的希望遠比曾經的他們多得多。”


    比不得鄰家張伯伯的學問,生在新中國的何振華也不至於是個什麽都不懂的白丁。


    雖說沒和有的人家老人一般去上個什麽老年大學,何振華可是一直關注著網絡上的新鮮事物,不斷的充實自己,真正的活到老學到老,如今說出話來也頗見幾分本事。


    “所以,在他們為的從來不是自己,而是他們的下一代,整個中華民族的下一代。”其實這個故事是何振華記憶裏最清晰不過的一個故事,發現自己不至於講著講著就忘了,做外公的也幹脆和安霽討論起來。


    “你看我和你外婆對你母親,你父母對你……不敢說麵麵俱到,也不能說沒有錯誤與不和你意的時候,但到底做什麽都是將你思考在最前麵,才去考慮自己如何。”


    “虎毒尚且不食子,這世界上對自家孩子不好的人實在是少數,多少人口中說著不喜歡孩子,等到有了自己的小孩,還不是滿心想著將自己能有的一切都提供給自家孩子?”


    安霽點點頭,也明白自家外公這話也是想要趁機緩和自己同母親之間的關係。


    “好了,不說這些了,繼續給你講故事。”何振華知道自己要是再多說些什麽,自家外孫女便不好回應,適時止住了話頭,拿起一旁的糖罐子,“還吃不?我讓你外婆給你煮杯牛奶一會喝?”


    “不用了。”看著外公手裏的糖,安霽就覺得一陣牙疼。小時候母親總不讓自己吃糖說對牙齒不好,隻有外公才敢趁著這機會偷偷的給。


    小時候的安霽隻想著糖好吃,而做外公的何振華隻想著如何給自家小外孫女哄的開心才是,祖孫倆便是這樣一拍即合,每晚講故事的時候都要偷偷吃糖。


    現在好了,安霽長大了,外公的習慣沒有變,可前者卻知道吃糖帶來的後果了,說什麽也不敢瞎吃……


    “行,那你也漱漱口,你媽說的其實沒錯,吃糖多了對牙不好。”一邊說話,何振華指了指自己的牙,“你看我這牙,就是吃甜的,現在牙都壞了,還要花錢去補牙。”


    “你可要保護好你的牙!不然將來老了就像我這樣。”


    “好了,繼續講故事……”不得不說,安霽和外公何振華是真的像,在自己珍視的人和事麵前,好像有無盡的熱情。


    這一晃便又是兩載歲月荏苒,最後何清漣同寧家那小子寧守雲之間的婚事還是由著前者的意思,並沒有大辦特辦。


    ‘現在我們誰家也都不容易,哪裏來那些銀元和糧食去,不過是過日子,沒必要那般講究。’何清漣兩年前這句話叫大多數人都理解不了,這個時代還不是辦的越大越有麵子?


    也有勤儉些的老人連連稱讚,繼而開始嫌棄起自家兒女的鋪張——中華民族從根上就沉澱著如廣大衝擊平原般的踏實與坦蕩,拚比的浮躁,在老一輩人眼裏是看不過眼的。


    等到自己這一代人成了旁人口中的老一輩人,不需要再和外公這一輩人一樣為了給後輩積攢便不得不過著苦日子,但勤儉與珍惜必然是要代代相傳,不會被拋棄的。安霽如是想著


    “阿姊,一定要走麽?”何家小妹何清安知道如今不太平,但是阿姊從來不是逃避的性格,不知道為什麽這一次選擇離開。


    何清漣聽著自家小妹這話,當即便停下自己手中的動作,目光正視後者的眼睛:“不是走,是這些東西要藏起來,好好保護著……”


    “如果真的打起來,很多東西都要被控製起來作為他們的後備力量,又或許會有打砸搶略,到時候這些幾十年上百年傳下來的東西,什麽都剩不下。”


    這些年何清漣其實也有發現,自己將小妹保護的太好,以至於將很多事情看得都太過簡單。


    無論是自己的抉擇,又或者是一腔熱血背後要有的付出與犧牲,以至於何清漣自己做什麽事都要同自家小妹一一解釋清楚,不然何清安無論如何也要問出個所以然來。


    “天晚了,你且去休息,這裏有我和師父便是。”何清漣知道還要留一定時間給自家小妹去理解,幹脆也不讓人留在這裏搗亂,免得更添幾分麻煩。


    果不出何清漣所料,何清安愣了半晌,似是在思索些什麽,見前者沒有退讓的意思,這才應到:“好。”


    雖說是送走了自家小妹,何清漣這會卻是心中彷徨,一時間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麽,靠在一旁的牆上思索良久。


    “夫人?”


    “夫人,這麽晚了,我來接夫人回家。”


    當年何清漣說的是做不完工便不回家,隻住在機坊裏,持續了三兩月之後,便被一直等在門外徹夜不歸,隻擔心自己身子的寧守雲打動。


    如今若是忙過了戌時,寧守雲便會來機坊等著何清漣,前些日子二人早就有了打算,今朝寧守雲早早來至,也是為了能給自家夫人幫上些許。


    “你且等一等,我理清楚這些便好。”何清漣歎口氣,站起身來,“師父還在忙,我還要去幫幫師父那裏。”


    “早年間的織機都是榫卯的,拆開就是一個個小木塊,所以那個時候要是想藏起來也容易,隻要有人能有本事將這些再拚回去,就能放心的拆分開。”


    何振華可不知道自家外孫女懂多少,還當後者是個小孩子,講著講著故事,還沒忘記來兩句科普:“要是丟了哪個零件,還得後麵嚴絲合縫的做一個一模一樣的補上,說起來也不容易。”


    溫風在講著故事,未必動聽,卻總能叫人昏昏的沉醉,何振華就這樣借著中秋月夜的助力,講著這本就令人唏噓慨歎的故事,惹得安霽怔愣愣的想哭。


    “好,那我便在這邊等你。”寧守雲此來是給自家夫人帶好了飯食的,隻怕後者一天裏忙著,連飯都不顧上吃,過些年恐怕要害了胃病去。


    歲月本就難渡,幸逢同路之人,便也能走的輕鬆些,至少能在有朝一日的走馬燈裏窺見人間再走一遭的祈盼,而非沉浸在痛苦中,看不見未來哪怕一絲一毫的光亮。


    本無意成親的二人經過了這兩年,沒有從緣分走到遷就,更沒讓時光帶來雞毛蒜皮,反叫二人之間升起幾分情愫——或許是寧守雲本就愛慕著何清漣的緣故,這份情感好似並不算多麽突兀。


    忙過安置家中這段時間,寧守雲尚未來得及從軍,隻收拾好了隨身的行李,前方便傳來了不幸的消息。


    四月十二、七月十五,接連兩次的背叛,最終還是讓北伐戰爭走向了終局,尋常百姓的生活,也隨著江南的雨一道跌進了連綿的陰雲。


    “這直羅不做了的麽?”橫羅雖興,到底是有著弊端在的,尤其是在做衣裙上,門幅的寬度便成了限製,除非是那手藝高超的裁縫,解決起來屬實麻煩。


    同樣,接袖的地方想要嚴絲合縫的拚在一起,求個好看美觀,也不是件容易事,對於大多數裁縫來講,搭進去的時間實在是不值得。


    “還是那個年代手工紡織業受到了衝擊。”安霽聽著又不免歎氣,耕織分離、紡織分離、再到最後的小農經濟解體,洋紗洋布之流搶占大量市場。


    一方麵,廉價的工業產品彌補了質量上的不足,使得本就無力維持生計的尋常百姓看到了省錢的法子,可卻因此惡性循環,失去了自己賴以為生的行當。


    另一方麵,新奇物件就算是不和審美,穿著也未必如傳統料子舒服,可到底占了局句‘物以稀為貴’……


    聽了這話,何清漣眸子當即便沉了下去,將手裏適才拿起的木尺推到桌案的一側,抬起頭來懷著幾分歉意,微勾了唇,笑看向來人:“不做了。”


    “啊……不做了。怎麽突然便不做了?”來人的語氣甚是失望,順口便拋出了問題,等到回過神來,意識到自己的失禮,便隻看見何清漣無言的笑。


    微微頷首為自己方才的莽撞道過歉,那人猶豫半晌,終還是開口:“往後也不作了麽?”


    “不做了。”何清漣沒有半分遲疑的回應,叫來人頗有些尷尬的怔愣。


    所幸前者很快便意識到自己為了掩蓋真像,以至於這話帶著不少衝勁,恐怕讓人聽了去會不舒服:“這幾年誰家也不容易,直羅賣得不好,做起來麻煩也上不了價。”


    “留下來的老織機都被拆了燒火,以後就是想做,也做不成了,除非找人再打機器出來……隻是如今都是走一步看一步,能養活一家人都難,誰還有額外的心思去做這個?”


    如今何清漣說起來這掩蓋的話朋友些許的心虛,隻是此時的何清漣尚且想不到,幾年後自己今日之言一語成讖,成了畢生的遺憾。


    何清漣這話確實說的中肯,就如同南宋時期花羅的逐漸落寞一般,時代的審美在改變、需求也在改變,不去適應需求,便要餓死。


    誰也不可能在飯都吃不飽的時候還想著什麽手藝傳承、文化賡續——也虧得‘錢塘自古繁華’,這才叫不少東西得以保存到後世。


    “早些年哪裏會想到這些。”外公的故事果然又引起了安霽的共鳴,“也不是國家不保護、大家不重視,經濟不發展到一定水平,隻談文化到底是不可能的。”


    “是啊,不過還是得和國家說得那樣,經濟和文化發展並舉!”果然,提到這些國家、軍事之流,何振華這個年代的人簡直不要更關注,說起來頭頭是道。


    “要不然光有錢,沒有文化,那可是要鬧笑話的!”


    做外公的同安霽笑道一處,連歎‘英雄所見略同’,


    “那便給我量三十尺的橫羅,包好了。”來人也不講價,倒是算個爽快人,直接便拿出懷裏放著的法幣,說話間便要點給何清漣。


    “莫急,待我量好、裁好了這橫羅,算好錢,再與你要。”來人有誠意,可何清漣卻一時間騰不出手來收錢,“我現在也不方便拿,便不著急。”


    憑著質量同何清漣巧兒的名聲,何清漣師父機坊裏的羅比起旁人家,可以說確實是不愁賣的,就算不送到那些專門的布鋪裏去,隻自銷也賣得出。


    當然,在價差沒有那麽懸殊的前提下,布鋪自然也願意收些個好料子,因而機坊裏頭每出三尺布,就已然被各大布鋪訂去了二尺,真正拿出來自銷的,反而不算多。


    “都不容易……”來人喟歎一聲,盯著何清漣量好了尺寸,“你們這機坊我們都信任,斷不會短了缺了。”


    這個時代趁人之危的並不少,但小有些錢的尋常百姓之間也還算是真誠——生活已經不容易,哪還有那麽多時間去算計?


    來人付好了錢,何清漣隻把包好的橫羅遞過去:“隻盼著往後的日子能順遂些。”


    往後的歲月,那時候的人們是不知道的,可安霽作為後世之人,便空餘下一聲長歎——往後的歲月,是一群求索的人,為後輩求順遂的血淚。


    1民國時期實際上夫人、老婆這些稱呼都有,撿了個順耳的來寫,也正好體現一下時代變化。


    ——————


    題外話1:還是說,這段故事是根據直羅消失時間的猜測,而直羅消失現在沒有官方解釋,如果後麵有了,不要覺得我太荒謬。而且因為是強調織羅這方麵的故事,對於曆史和先輩的歌頌可能不是很多,不是不尊重史實,而是並非本書內容重點,且說實話,寫多了容易被封。


    題外話2:最近是真的忙,外帶著出門玩、看非遺、看資料書什麽的,還磕了手磕腿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梭千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慈蓮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慈蓮笙並收藏一梭千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