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聲中問子規,離家數載盼人回。月影闌珊遊人退,念歸念歸人不歸。最是暮春好景,月色才添淒清。遊人歸家,便空餘下西湖岸畔那一園春色孤芳自賞。


    遊人有歸途,不聞征戍音。當子規啼於月夜,娘子掩燭自泣。非是空山無人煙的憂愁寂寥,卻是那鄰家小兒溫書笑鬧之聲傳入李大娘子耳中……


    將去的地方離著臨安城有一段距離,安六姐兒提早便來尋了李大娘子,門口喚了幾聲師父不見人應,便知道是李大娘子有心事,等在門外良久,未敢打擾。


    春風不寒,見月時鳴的幾聲鳥叫,倒是將愁思落上人心尖,安六姐兒等得有些憂心,輕叩門環,喚道:“師父,是我。”


    李大娘子知道依安六姐兒的性子,定然要提早來尋自己,早早便留了門,隻是不允而入,斷然不是六姐兒做的出的。


    “師父”當年大姐遇人不淑,便是在這般春夜被淒冷的月色險些帶走了性命,安六姐兒愈發擔憂起師父來。


    叩門之聲愈發大了幾許,這下兒倒是叫鄰居從院子裏探出頭來,見是安六姐兒,長出了口氣道:“李大娘子早便等著,門便是為你留的,叫我見了你就喚你進去呢!”


    還未及六姐兒回應,鄰居便自顧自的感歎起來:“你是李大娘子的徒兒罷可好好陪她說說話,唉……終究是個可憐人。”


    “嗯。”六姐兒應聲兒,方要說些什麽,便被鄰家娘子推到了門口。


    還沒給六姐兒反應的機會,後者便輕推開門,將人送了進去,“快去,你師父想來是心情不好,若是能得小娘子家陪著,談談心事,許是能好上些。”


    並非所有人皆是那等落井下石的小人,尋常老百姓之間更多的還是能幫則幫。


    更何況當年李大娘子家興旺發達之時,也沒少同鄰家分享好東西,若是此時隨著旁人來踩李大娘子一腳,倒是鄰家的不是了。


    “師父……”已然被送到了師父院裏,也不再有什麽合不合適打擾的顧慮,安六姐兒緩步蹭到了師父身旁,輕言喚了一聲。


    安六姐兒和鄰家娘子進門時李大娘子便聽見了二人言語之聲,現下已然息了淚意,將燭火燃了起來——作為師父,李大娘子不能將自己的憔悴和頹唐全數推到徒弟身上。


    六姐兒隻喚了方才那一聲,便不再言語,做到師父身旁,對著那忽明忽暗的燭火,二人良久無言。


    銀光灑滿了牆頭,在地上鋪出一麵鏡子來,將二人的影子描摹。那月光好似穿透身心,叫人在暮春的季節裏,仍舊覺得清寒。


    李大娘子的心事隨著月光浸滿整間屋子,而安六姐兒卻已然靠在師父身上睡著,講徒弟靠到一旁的瓷枕上休息,李大娘子空餘下幾聲歎息。


    鄰家的燈燭熄了,月色也愈發猖狂,隻叫李大娘子整個兒床榻都都沾滿了自己的影子,方才扭過身去,靜悄悄的開始退下……


    那棵桃樹的影子終還是被印到了屋中,李大娘子看著那斑駁的影子,在心裏頭隻起羅來——那時候官人尚在,歸家便替自己操勞事務,養得一雙柔荑,沒有半分能挑起絲線的幹糙。


    再後來,官人離家一月,自己便有了身孕,十月懷胎,卻因愁緒引得孩兒體弱,早早夭亡……


    “師父,你昨夜沒睡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梭千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慈蓮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慈蓮笙並收藏一梭千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