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是個晴好的天兒,皚皚積雪映著日頭,堂屋外一片亮堂。
大橘貓在溫暖的屋裏,怎麽拽都拽不出來,嶽望舒就隻好自己一個人出來運動了。
自從上輩子患了絕症,嶽望舒就非常注重養生,尤其來了皇莊之後,她每天都會早起鍛煉,風雨無阻。
嗯,哪怕下雨下雪,在廊下運動便是。
伸胳膊伸腿先做了一套拉伸,然後拿起一柄木劍,似模似樣地來了一套太極劍法。這劍是紅木雕琢而成的,頗有幾分分量,一套劍法下來,渾身都出了一層薄汗。
嗯,熱身結束!
然後擦了擦手心的汗,拎起了一旁的石鎖——十斤重的最小號,對她來說正合適。她單手抓起,然後一次次高舉,舉十次就換另一隻手。這樣小重量級的石鎖用來舉、接、抓、擲、拋都很方便,對於鍛煉敏捷的身手、穩健的腿腳都很有幫助。
嶽望舒練至汗水滿頭這才停下,其實她完全可以用更重的石鎖,隻是她又不想把自己鍛煉成肌肉女,所以就沒有給自己加碼。
宮女小菊見狀連忙奉上了汗巾子。
她擦了把汗水,便看到皇帝正站在廊下,身上披著昨日的那件玄狐大氅。
嶽望舒:這家夥啥時候出來的
便見皇帝默默走了過來,先是伸手拿起那把紅木劍墊了墊分量,然後又去抓那石鎖,誠然十斤的分量誰都能拿起來,但這東西在望舒手裏卻跟個玩具似的。
晏錚更加沉默了。
“皇上”嶽望舒一臉疑惑,“您也要練練嗎”
晏錚不由咳嗽了一聲,連忙放下了石鎖,練就算真的練,也不能在望舒麵前練啊!
“你一個女兒家,練這個作甚”晏錚忍不住反問。
嶽望舒笑了笑:“沒啥,就是鍛煉一下身體,生命在於運動嘛!”
晏錚不由想起,早先望舒也曾建議他習武,但前提是沒有心髒和肺部沒什麽毛病才行……
晏錚不由摸了摸自己的左胸。
嶽望舒小聲建議道:“您可以嚐試著,稍微鍛煉一下,這對您身體有好處。”
畢竟都吃過他兩記大回血了,就算沒有治愈,也應該大有好轉了。
晏錚清咳了一聲,“朕回宮之後,會好生詢問一下太醫,再做決定。”
嶽望舒點頭,也是,還是太醫的醫術更精湛。她隻是奶媽,不是大夫。
“皇上您要回宮了嗎”嶽望舒突然很高興。
晏錚臉色嗖地黑了,你到底有多不待見朕!
不過晏錚的確不能在皇莊停留太久,年底了,朝政可是很繁忙的,晏錚幽幽歎了口氣,“朕的確該回去了,你……以後有什麽需要,可以寫信給朕。”
出宮四個月,竟是一封信都沒有,隻叫人送了一回柿餅。
嶽望舒連忙乖巧點頭。
晏錚看著她這副樣子,就知道隻是虛與委蛇,心下不由更加不悅,便道:“你采的那些菌子不錯,若還有剩餘便都給朕吧。”
嶽望舒瞪圓了眼睛:光吃還不夠,還要打包帶走!信不信我明年摘個紅傘傘白杆杆給你!
看到那張氣鼓鼓的小臉,晏錚像是從鬆鼠的頰囊裏搶走了堅果,不由舒心地笑了。
嶽望舒生生氣成河豚。
“小氣鬼。”晏錚忍不住哼了一聲,這才從袖中取出了一隻荷包遞給她。
“什麽東西”嶽望舒看著那隻精美的織金緞荷包,不由狐疑。荷包香囊這玩意通常不都是女的送男的麽,男送女又是什麽意思嶽望舒也不敢胡亂接。
晏錚皺了皺眉,直接便塞進了她手裏,然後道:“你不必出來送朕了,好生養著吧!”
嶽望舒看著皇帝大步遠去的背影,這才打開了那隻荷包,隻見裏頭裝的倒也不是香料,而是一把種子,她送到鼻子底下嗅了嗅,忽的想到了什麽,“人參種子”
她自己都差點忘了要種人參這回事了!這幾個月玩得太開心,都差點忘了正經事了。
也不能怪她記性不好,當初想種人參,主要是為了後半輩子的生計。
但現在她可以白嫖皇帝的工資,還拿到了豐厚的佃租,實在不缺錢花。
沒想到皇帝還記得。
嶽望舒一時有些感慨,既如此,明天春暖時節,便種一茬試試水吧。
皇帝走後的隔天,太醫胡誌遠便來到了玫瑰嶺皇莊,名義上位避疾的純姝媛治病的。
不過嶽望舒吃嘛嘛香,當然不需要治病。
因她已經有了些中醫基礎,胡太醫便拿出了《黃帝內經》和《溫病條辨》這兩本進階級的中醫名著來教導她。
雖然嶽望舒有了一定基礎,但學起來依然費勁,《黃帝內經》作為最早的醫學著作,裏頭還夾雜了打量了陰陽五行學說,不但晦澀難懂,還特別玄乎。
嶽望舒學得暈暈乎乎,如墜霧中。
好在胡太醫是一位盡職盡責的老師,很有耐心地一遍遍講解。
不過作為太醫,胡太醫顯然不能全天候呆在皇莊,教導兩日,便要回去當值,然後過些日子再回來繼續教。
胡太醫不在的日子裏,嶽望舒就隻得自己溫習、琢磨,有時候直接動筆抄寫。
在年關將近的日子裏,嶽望舒收到了皇帝陛下的親筆書信,信中提及他近來手腳溫熱、胃口常開,羅裏吧嗦寫了一堆廢話,最後才告訴她,三日後,她的母親嶽夫人、長嫂陳氏會過來探病。
嶽夫人總共生了三個孩子,長子嶽扶光、長女嶽琬琬、幼子嶽北辰。
嶽扶光比嶽琬琬大五歲,四年前就成了婚,娶了遠房表妹陳氏為妻,如今膝下已經兒女成雙。嶽北辰則比嶽琬琬小四歲,還隻是個少年郎。
除此之外,嶽琬琬還有兩個庶出的兄弟,生母都是家生子,在家中存在感很低。嶽夫人素有賢名,對待庶子、姨娘都十分厚待,不過兩個庶子都不成氣候。
如此可見這嶽夫人頗有幾分治家手腕。
要麵對自己這輩子的母親,嶽望舒難免有些緊張。
好在她是“病人”,到時候帶上麵紗,隔著簾子相見便是了。她有原主的記憶,倒也不擔心漏了餡兒。
這一日上午,天兒有些陰霾,但嶽夫人和陳氏少夫人還是如期來到了玫瑰嶺皇莊。
下了馬車,年輕的陳少夫人忙上前將嶽夫人攙扶下馬車,陳氏不禁露出擔憂的神色,“也不曉得大姑娘……不,姝媛娘子如何了。”
嶽望舒如今隻是世婦位份,還不夠格稱“娘娘”,自然隻能稱呼一聲“娘子”。
嶽夫人歎了口氣,“皇上準許探望,可見心裏還記掛著姝媛。”隻要有皇上記掛著,隻要琬琬病好了,何愁不能回宮想到此,嶽夫人這才打起了精神。
太監李約已經迎了上來,“嶽夫人安好、少夫人安好!姝媛主子在堂中等候已久了。”
嶽夫人二話不說忙不動聲色塞上一錠銀子:“不知公公如何稱呼”
李約道:“奴婢是禦前都太監李約,皇上指派來專職伺候姝媛。”
嶽夫人不由驚訝,竟是禦前的都太監!驚訝之餘,又不免一喜,皇上看樣子十分寵愛琬琬,連身邊都太監都派來了!
大橘貓在溫暖的屋裏,怎麽拽都拽不出來,嶽望舒就隻好自己一個人出來運動了。
自從上輩子患了絕症,嶽望舒就非常注重養生,尤其來了皇莊之後,她每天都會早起鍛煉,風雨無阻。
嗯,哪怕下雨下雪,在廊下運動便是。
伸胳膊伸腿先做了一套拉伸,然後拿起一柄木劍,似模似樣地來了一套太極劍法。這劍是紅木雕琢而成的,頗有幾分分量,一套劍法下來,渾身都出了一層薄汗。
嗯,熱身結束!
然後擦了擦手心的汗,拎起了一旁的石鎖——十斤重的最小號,對她來說正合適。她單手抓起,然後一次次高舉,舉十次就換另一隻手。這樣小重量級的石鎖用來舉、接、抓、擲、拋都很方便,對於鍛煉敏捷的身手、穩健的腿腳都很有幫助。
嶽望舒練至汗水滿頭這才停下,其實她完全可以用更重的石鎖,隻是她又不想把自己鍛煉成肌肉女,所以就沒有給自己加碼。
宮女小菊見狀連忙奉上了汗巾子。
她擦了把汗水,便看到皇帝正站在廊下,身上披著昨日的那件玄狐大氅。
嶽望舒:這家夥啥時候出來的
便見皇帝默默走了過來,先是伸手拿起那把紅木劍墊了墊分量,然後又去抓那石鎖,誠然十斤的分量誰都能拿起來,但這東西在望舒手裏卻跟個玩具似的。
晏錚更加沉默了。
“皇上”嶽望舒一臉疑惑,“您也要練練嗎”
晏錚不由咳嗽了一聲,連忙放下了石鎖,練就算真的練,也不能在望舒麵前練啊!
“你一個女兒家,練這個作甚”晏錚忍不住反問。
嶽望舒笑了笑:“沒啥,就是鍛煉一下身體,生命在於運動嘛!”
晏錚不由想起,早先望舒也曾建議他習武,但前提是沒有心髒和肺部沒什麽毛病才行……
晏錚不由摸了摸自己的左胸。
嶽望舒小聲建議道:“您可以嚐試著,稍微鍛煉一下,這對您身體有好處。”
畢竟都吃過他兩記大回血了,就算沒有治愈,也應該大有好轉了。
晏錚清咳了一聲,“朕回宮之後,會好生詢問一下太醫,再做決定。”
嶽望舒點頭,也是,還是太醫的醫術更精湛。她隻是奶媽,不是大夫。
“皇上您要回宮了嗎”嶽望舒突然很高興。
晏錚臉色嗖地黑了,你到底有多不待見朕!
不過晏錚的確不能在皇莊停留太久,年底了,朝政可是很繁忙的,晏錚幽幽歎了口氣,“朕的確該回去了,你……以後有什麽需要,可以寫信給朕。”
出宮四個月,竟是一封信都沒有,隻叫人送了一回柿餅。
嶽望舒連忙乖巧點頭。
晏錚看著她這副樣子,就知道隻是虛與委蛇,心下不由更加不悅,便道:“你采的那些菌子不錯,若還有剩餘便都給朕吧。”
嶽望舒瞪圓了眼睛:光吃還不夠,還要打包帶走!信不信我明年摘個紅傘傘白杆杆給你!
看到那張氣鼓鼓的小臉,晏錚像是從鬆鼠的頰囊裏搶走了堅果,不由舒心地笑了。
嶽望舒生生氣成河豚。
“小氣鬼。”晏錚忍不住哼了一聲,這才從袖中取出了一隻荷包遞給她。
“什麽東西”嶽望舒看著那隻精美的織金緞荷包,不由狐疑。荷包香囊這玩意通常不都是女的送男的麽,男送女又是什麽意思嶽望舒也不敢胡亂接。
晏錚皺了皺眉,直接便塞進了她手裏,然後道:“你不必出來送朕了,好生養著吧!”
嶽望舒看著皇帝大步遠去的背影,這才打開了那隻荷包,隻見裏頭裝的倒也不是香料,而是一把種子,她送到鼻子底下嗅了嗅,忽的想到了什麽,“人參種子”
她自己都差點忘了要種人參這回事了!這幾個月玩得太開心,都差點忘了正經事了。
也不能怪她記性不好,當初想種人參,主要是為了後半輩子的生計。
但現在她可以白嫖皇帝的工資,還拿到了豐厚的佃租,實在不缺錢花。
沒想到皇帝還記得。
嶽望舒一時有些感慨,既如此,明天春暖時節,便種一茬試試水吧。
皇帝走後的隔天,太醫胡誌遠便來到了玫瑰嶺皇莊,名義上位避疾的純姝媛治病的。
不過嶽望舒吃嘛嘛香,當然不需要治病。
因她已經有了些中醫基礎,胡太醫便拿出了《黃帝內經》和《溫病條辨》這兩本進階級的中醫名著來教導她。
雖然嶽望舒有了一定基礎,但學起來依然費勁,《黃帝內經》作為最早的醫學著作,裏頭還夾雜了打量了陰陽五行學說,不但晦澀難懂,還特別玄乎。
嶽望舒學得暈暈乎乎,如墜霧中。
好在胡太醫是一位盡職盡責的老師,很有耐心地一遍遍講解。
不過作為太醫,胡太醫顯然不能全天候呆在皇莊,教導兩日,便要回去當值,然後過些日子再回來繼續教。
胡太醫不在的日子裏,嶽望舒就隻得自己溫習、琢磨,有時候直接動筆抄寫。
在年關將近的日子裏,嶽望舒收到了皇帝陛下的親筆書信,信中提及他近來手腳溫熱、胃口常開,羅裏吧嗦寫了一堆廢話,最後才告訴她,三日後,她的母親嶽夫人、長嫂陳氏會過來探病。
嶽夫人總共生了三個孩子,長子嶽扶光、長女嶽琬琬、幼子嶽北辰。
嶽扶光比嶽琬琬大五歲,四年前就成了婚,娶了遠房表妹陳氏為妻,如今膝下已經兒女成雙。嶽北辰則比嶽琬琬小四歲,還隻是個少年郎。
除此之外,嶽琬琬還有兩個庶出的兄弟,生母都是家生子,在家中存在感很低。嶽夫人素有賢名,對待庶子、姨娘都十分厚待,不過兩個庶子都不成氣候。
如此可見這嶽夫人頗有幾分治家手腕。
要麵對自己這輩子的母親,嶽望舒難免有些緊張。
好在她是“病人”,到時候帶上麵紗,隔著簾子相見便是了。她有原主的記憶,倒也不擔心漏了餡兒。
這一日上午,天兒有些陰霾,但嶽夫人和陳氏少夫人還是如期來到了玫瑰嶺皇莊。
下了馬車,年輕的陳少夫人忙上前將嶽夫人攙扶下馬車,陳氏不禁露出擔憂的神色,“也不曉得大姑娘……不,姝媛娘子如何了。”
嶽望舒如今隻是世婦位份,還不夠格稱“娘娘”,自然隻能稱呼一聲“娘子”。
嶽夫人歎了口氣,“皇上準許探望,可見心裏還記掛著姝媛。”隻要有皇上記掛著,隻要琬琬病好了,何愁不能回宮想到此,嶽夫人這才打起了精神。
太監李約已經迎了上來,“嶽夫人安好、少夫人安好!姝媛主子在堂中等候已久了。”
嶽夫人二話不說忙不動聲色塞上一錠銀子:“不知公公如何稱呼”
李約道:“奴婢是禦前都太監李約,皇上指派來專職伺候姝媛。”
嶽夫人不由驚訝,竟是禦前的都太監!驚訝之餘,又不免一喜,皇上看樣子十分寵愛琬琬,連身邊都太監都派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