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是大齊永樂十三年臘月三十。
一大早,還睡得香甜的村莊就被咚咚咚的切菜聲和孩童的嬉笑玩樂聲吵醒了。
水落村空中飄起了嫋嫋炊煙,大家夥兒都開始準備午飯了,今天可是過年,午飯一定要準備的隆重一些。
今年他們熬過天災躲過人禍,一路爬山涉水從北方來到了南方,這一年對他們來說太過於艱苦難忘。
今天可要好好吃一頓,忘掉今年的苦,開始明年的甜。
許家,官東月和吳秀竹正在幫忙洗菜,本來是想讓他們幾個孩子跟著一起過年的,結果官東月兩人竟然不同意,硬說不能打擾許家。
沒成想過年前兩天官東月就發燒了,大晚上把吳秀竹嚇了一跳,趕緊跑來許家叫了許雲錦。
許雲錦把脈後發現她不僅感染風寒還憂思過重,應該是擔心幾個孩子的未來。
後來張氏等人知道後就強硬的讓兩人帶著孩子來許家過年,這不一大清早的兩人就來幫忙了。
“阿娘,把小米排骨和梅菜扣肉端給我,我放在蒸籠裏開始蒸了。”
許雲錦準備了十個菜,寓意著新的一年十全十美。
分別是紅燒肉,小米排骨,佛跳牆,鹵豬頭,紅燒豬蹄,蘿卜燉排骨,清炒豆芽,辣子雞,糖醋排骨、梅菜扣肉。
小米排骨和梅菜扣肉老人小孩愛吃,豬頭肉可以下酒,幾個老爺子可以小酌兩口。
在沒有大棚蔬菜的冬天裏,炒豆芽簡直是想吃蔬菜人的救星,最後吃完了油膩的,再來碗清淡的排骨湯,簡直美滋滋。
午時,村裏祭完祖後,許雲南拿著許文買的鞭炮去路邊放鞭炮。
他是許家長子,明年就成年了,家裏都讓他去放響新年第一炮。
“今年我們經曆了許多,差點沒能活著到南方,幸好天無絕人之路,我們都平安無恙,還定居在九江府城這種繁華的府城,也是一大幸事。
來,我們幹了這杯,今年的所受過的苦,隨著這杯水下肚,就成過往雲煙了,明年我們加把勁兒,把房子建好,田地休整好,以後把孩子好好撫養長大,在南方紮根了日子就好過了。”
今日依舊是許大磊今天代表許家發言,每個人的碗裏都裝了碗茶水,以水代酒了,眾人舉起了碗一口喝完了碗中的茶水。
“陳老弟,羅老弟,你二人也莫停留在從前的往事中走不出來,日後還得好好為孩子好好打算,莊老弟,既然你暫時也無處可去,那就留在我們水落村,我們都非常歡迎你留下,你們兩個丫頭也是,平時壓力不要那麽大,有什麽事拿不定主意就來找你們奶奶嬸子們,我們都會盡全力幫助你們。”
許老爺子對著在場的陳四懷、羅老大夫、莊老頭、官東月幾人安慰了幾句。
隨後拿起筷子夾了第一筷子菜,示意大家趕緊動手吃菜,不然飯菜都涼了,莊老頭第一個等不及就拿起筷子開始吃了,還邊吃邊點評:
“嗯,小丫頭手藝真好,這豆芽脆生生的,這豬頭肉下酒真爽快,這梅菜扣肉小米排骨都太適合牙口不好的老人了,油而不膩的,最香的莫過於這佛跳牆了,香飄十裏,怪不得能叫佛跳牆麽,和尚聞了都想破戒嚐嚐葷腥。”
一頓熱鬧的午飯就在眾人的歡聲笑語中度過,飯後幾個老的去散步消食了,小孩子出去玩兒。
許家幾個男丁和婦人去收拾殘局了,他們家可沒有君子遠庖廚的壞規矩,就連許雲昭都會搶著幹活。
年三十晚上隻有許家自己在帳篷裏吃飯,莊老頭不知去了哪裏,所以並沒有男女分桌,而是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在一個桌子上吃飯,飯桌上許老爺子看著齊齊整整的一家人,一張老臉笑得格外燦爛。
“錦丫頭,你之前說讓你爹和二哥繼續進學趕考,你自有辦法賺錢,你跟家裏說說你來年的安排,家裏也好根據你的安排出人出力。”
許家並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習慣,有些事情沒必要特意找時間來說,在飯桌上就可以拿出主意來。
“爺爺,之前農場獎勵了我做豆腐和做魔芋的方子,我自己又買了些豆製品的做法,我是這樣打算的。”
聽到爺爺的話,許雲錦放下碗筷對許老爺子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想來年我們建好房子後在村裏先建一個豆腐作坊,讓大伯母和阿娘管著,初期人手就兩個外公家的舅舅舅媽、加上永河叔兩口子,一起在作坊裏做豆腐。
村裏找五個家境困難為人老實、但腦子聰明的去附近縣城賣豆腐,要是豆腐生意好,我們賺了銀錢,就在村裏招人大量的做豆製品。
此外,我還想用大豆做一種醬,就是我之前做飯用的那種黑黢黢的醬油,做菜加了醬油味道極好,做醬油需要大力氣,也要很長時間才能見到收益,所以這個醬油,我就把方子交給大伯了,大伯先把場地和製作醬油要用到的東西準備,至於做醬油的人手……”
許雲錦並不想一開始就將自己家的生意攤子鋪的太大。
一是因為人手,二是因為自家底蘊不夠,樹大招風,所以現在隻做豆製品和醬油。
醬油要做並且成功出醬,這個過程至少要一年半左右,醬油做出來她可能還會壓著不讓醬油那麽快麵世。
這東西誘惑太大,財帛動人心,對他們家現在來說還不行,就算身後有趙家,也不行。
或許等個一兩年後自家爹爹當了官哥哥也學業有成,她或許會考慮讓醬油早點麵世。
因此她並不想用村裏人,她想買人,對於買賣人口合法的朝代,好像隻有這個辦法能夠切身的保護自家的利益。
“爺爺,醬油的事情事關重大,我不想用村裏的人,我可以教他們做很多賺錢的東西,也可以招人去作坊上工,讓他們從作坊進貨去賣。
但是醬油,一旦我們真的做出來了,那我們家的危險就大了,因為這東西在製作的時候會放鹽,所以製成醬油後,裏麵會含一部分鹽,做菜的時候放了醬油,可以少放鹽。
也就是一年本來要用十斤鹽,有了醬油,可能就隻用七斤鹽,但是不能代替鹽使用,這東西太貴重了,我們家承擔不起這個風險,我想做的是惠及於民,而不是讓醬油淪為權貴的錢袋子。”
聽到許雲錦說醬油那麽重要,許家眾人都下意識的觀察四周有沒有人。
許文甚至激動地一下站了起來,鹽鐵金銀,朝廷管控最嚴的東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鹽礦。
朝廷不允許私自販賣鹽,雖然也有人這樣做,但沒抓到證據,皇帝也沒辦法,而現在自家要做的醬油居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鹽使用,而原料竟是貧苦人家吃的大豆。
也就是說隻要一直種植大豆,那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要是傳出去,他們家甚至他們村,怕是都要被夷平了。
“阿錦,你說的這可是真的,醬油真的能夠一定程度上代替鹽?那可是鹽啊,朝廷管控最嚴的鹽。”
許文壓住自己激動的聲音,鬼知道現在的鹽有多貴多不好買,每次買還得限量,還都是粗鹽。
要是用更少的錢就能買到不限量味道好能代替鹽的醬油,那不知道有多少貧苦百姓可以因此受益。
一大早,還睡得香甜的村莊就被咚咚咚的切菜聲和孩童的嬉笑玩樂聲吵醒了。
水落村空中飄起了嫋嫋炊煙,大家夥兒都開始準備午飯了,今天可是過年,午飯一定要準備的隆重一些。
今年他們熬過天災躲過人禍,一路爬山涉水從北方來到了南方,這一年對他們來說太過於艱苦難忘。
今天可要好好吃一頓,忘掉今年的苦,開始明年的甜。
許家,官東月和吳秀竹正在幫忙洗菜,本來是想讓他們幾個孩子跟著一起過年的,結果官東月兩人竟然不同意,硬說不能打擾許家。
沒成想過年前兩天官東月就發燒了,大晚上把吳秀竹嚇了一跳,趕緊跑來許家叫了許雲錦。
許雲錦把脈後發現她不僅感染風寒還憂思過重,應該是擔心幾個孩子的未來。
後來張氏等人知道後就強硬的讓兩人帶著孩子來許家過年,這不一大清早的兩人就來幫忙了。
“阿娘,把小米排骨和梅菜扣肉端給我,我放在蒸籠裏開始蒸了。”
許雲錦準備了十個菜,寓意著新的一年十全十美。
分別是紅燒肉,小米排骨,佛跳牆,鹵豬頭,紅燒豬蹄,蘿卜燉排骨,清炒豆芽,辣子雞,糖醋排骨、梅菜扣肉。
小米排骨和梅菜扣肉老人小孩愛吃,豬頭肉可以下酒,幾個老爺子可以小酌兩口。
在沒有大棚蔬菜的冬天裏,炒豆芽簡直是想吃蔬菜人的救星,最後吃完了油膩的,再來碗清淡的排骨湯,簡直美滋滋。
午時,村裏祭完祖後,許雲南拿著許文買的鞭炮去路邊放鞭炮。
他是許家長子,明年就成年了,家裏都讓他去放響新年第一炮。
“今年我們經曆了許多,差點沒能活著到南方,幸好天無絕人之路,我們都平安無恙,還定居在九江府城這種繁華的府城,也是一大幸事。
來,我們幹了這杯,今年的所受過的苦,隨著這杯水下肚,就成過往雲煙了,明年我們加把勁兒,把房子建好,田地休整好,以後把孩子好好撫養長大,在南方紮根了日子就好過了。”
今日依舊是許大磊今天代表許家發言,每個人的碗裏都裝了碗茶水,以水代酒了,眾人舉起了碗一口喝完了碗中的茶水。
“陳老弟,羅老弟,你二人也莫停留在從前的往事中走不出來,日後還得好好為孩子好好打算,莊老弟,既然你暫時也無處可去,那就留在我們水落村,我們都非常歡迎你留下,你們兩個丫頭也是,平時壓力不要那麽大,有什麽事拿不定主意就來找你們奶奶嬸子們,我們都會盡全力幫助你們。”
許老爺子對著在場的陳四懷、羅老大夫、莊老頭、官東月幾人安慰了幾句。
隨後拿起筷子夾了第一筷子菜,示意大家趕緊動手吃菜,不然飯菜都涼了,莊老頭第一個等不及就拿起筷子開始吃了,還邊吃邊點評:
“嗯,小丫頭手藝真好,這豆芽脆生生的,這豬頭肉下酒真爽快,這梅菜扣肉小米排骨都太適合牙口不好的老人了,油而不膩的,最香的莫過於這佛跳牆了,香飄十裏,怪不得能叫佛跳牆麽,和尚聞了都想破戒嚐嚐葷腥。”
一頓熱鬧的午飯就在眾人的歡聲笑語中度過,飯後幾個老的去散步消食了,小孩子出去玩兒。
許家幾個男丁和婦人去收拾殘局了,他們家可沒有君子遠庖廚的壞規矩,就連許雲昭都會搶著幹活。
年三十晚上隻有許家自己在帳篷裏吃飯,莊老頭不知去了哪裏,所以並沒有男女分桌,而是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在一個桌子上吃飯,飯桌上許老爺子看著齊齊整整的一家人,一張老臉笑得格外燦爛。
“錦丫頭,你之前說讓你爹和二哥繼續進學趕考,你自有辦法賺錢,你跟家裏說說你來年的安排,家裏也好根據你的安排出人出力。”
許家並沒有食不言寢不語的習慣,有些事情沒必要特意找時間來說,在飯桌上就可以拿出主意來。
“爺爺,之前農場獎勵了我做豆腐和做魔芋的方子,我自己又買了些豆製品的做法,我是這樣打算的。”
聽到爺爺的話,許雲錦放下碗筷對許老爺子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想來年我們建好房子後在村裏先建一個豆腐作坊,讓大伯母和阿娘管著,初期人手就兩個外公家的舅舅舅媽、加上永河叔兩口子,一起在作坊裏做豆腐。
村裏找五個家境困難為人老實、但腦子聰明的去附近縣城賣豆腐,要是豆腐生意好,我們賺了銀錢,就在村裏招人大量的做豆製品。
此外,我還想用大豆做一種醬,就是我之前做飯用的那種黑黢黢的醬油,做菜加了醬油味道極好,做醬油需要大力氣,也要很長時間才能見到收益,所以這個醬油,我就把方子交給大伯了,大伯先把場地和製作醬油要用到的東西準備,至於做醬油的人手……”
許雲錦並不想一開始就將自己家的生意攤子鋪的太大。
一是因為人手,二是因為自家底蘊不夠,樹大招風,所以現在隻做豆製品和醬油。
醬油要做並且成功出醬,這個過程至少要一年半左右,醬油做出來她可能還會壓著不讓醬油那麽快麵世。
這東西誘惑太大,財帛動人心,對他們家現在來說還不行,就算身後有趙家,也不行。
或許等個一兩年後自家爹爹當了官哥哥也學業有成,她或許會考慮讓醬油早點麵世。
因此她並不想用村裏人,她想買人,對於買賣人口合法的朝代,好像隻有這個辦法能夠切身的保護自家的利益。
“爺爺,醬油的事情事關重大,我不想用村裏的人,我可以教他們做很多賺錢的東西,也可以招人去作坊上工,讓他們從作坊進貨去賣。
但是醬油,一旦我們真的做出來了,那我們家的危險就大了,因為這東西在製作的時候會放鹽,所以製成醬油後,裏麵會含一部分鹽,做菜的時候放了醬油,可以少放鹽。
也就是一年本來要用十斤鹽,有了醬油,可能就隻用七斤鹽,但是不能代替鹽使用,這東西太貴重了,我們家承擔不起這個風險,我想做的是惠及於民,而不是讓醬油淪為權貴的錢袋子。”
聽到許雲錦說醬油那麽重要,許家眾人都下意識的觀察四周有沒有人。
許文甚至激動地一下站了起來,鹽鐵金銀,朝廷管控最嚴的東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鹽礦。
朝廷不允許私自販賣鹽,雖然也有人這樣做,但沒抓到證據,皇帝也沒辦法,而現在自家要做的醬油居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代替鹽使用,而原料竟是貧苦人家吃的大豆。
也就是說隻要一直種植大豆,那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要是傳出去,他們家甚至他們村,怕是都要被夷平了。
“阿錦,你說的這可是真的,醬油真的能夠一定程度上代替鹽?那可是鹽啊,朝廷管控最嚴的鹽。”
許文壓住自己激動的聲音,鬼知道現在的鹽有多貴多不好買,每次買還得限量,還都是粗鹽。
要是用更少的錢就能買到不限量味道好能代替鹽的醬油,那不知道有多少貧苦百姓可以因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