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雲清考中秀才後就帶著林容一起去了府城,林易也說服了林家人,可以答應他讓學做生意,但是要考中童生之後。
四月裏許雲錦在村裏組織了人去山裏找了魔芋,她之前在南雲村就曾見過野生魔芋。
但是沒有經過培育的野生魔芋含有大量毒素,若是沒有很好的去處理,人吃了就會中毒,所以許雲錦就從沒提過這件事。
直到有了小一,在係統裏看到關於魔芋養殖和食用的書許雲錦才有了種植魔芋的念頭。
一開始許大年等人還覺得許雲錦不知道魔芋有毒,在許雲錦的解釋下他們才知道原因,當然別問許雲錦如何知道的,問就是師傅教的。
在山上找到了大約兩千多斤的魔芋,許雲錦將種植的注意事項教給了村裏人,還叮囑他們若是在山中碰到和魔芋長得很像的天南星,可千萬別采食。
天南星可是有毒的,從前就是因為有人誤食了天南星的根莖中毒不治身亡,世人對魔芋的誤解才那麽大。
一聽種出來作坊可以收購,其他人都十分信任許雲錦,等到十月份魔芋和芋頭就可以差不多同時挖出來了。
到時作坊還可以增加魔芋做的食物,村裏人靠著種魔芋也能賺點小錢。
日子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轉眼天氣就到了六月份。
天上的太陽還是像往年一樣炙烤著大地,許老爺子和許大年天天坐在一起唉聲歎氣的。
前段時間雖然也下了雨,但對幹旱已久的北方來說那點雨根本無濟於事,他們都擔心今年還會不會繼續旱下去。
聽說向老將軍到邊境快半年了,雖收複了三座城池,但北蠻鐵騎也不是吃素的,所以現在兩方都處於休戰養傷期。
到了六月中旬,他們期盼的大雨終於來了,一開始村裏老人都怕大旱之後又發生洪澇,未曾想老天爺還是給了他們一絲生路。
雨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大,勉強能夠緩解北方土地的壓力,但聽說收回來的三座城池現在都還沒有什麽百姓回去,大家都怕了。
「大伯,最近天氣太大了,你們每日就等太陽小一點再去翻醬吧。」
從豆腐作坊擴建後他們就開始準備建醬油作坊了,到現在已經開始做醬油了。
畢竟這個世界沒有人工控溫,要是再遲一點,大豆煮過之後在發酵的過程中就會臭。
幸虧做醬油需要的米曲黴菌許雲錦之前就做好存放在農場裏了,不然天氣熱了在製作的過程中溫度太高會有燒曲的風險。
現在他們的作坊就做了五十大缸醬油,露天晾曬,許武和被許雲錦從鋪子叫回來的林虎還有買來的五個下人每天都要去翻大缸中的醬。
許武第一次做醬油十分緊張,每日都去作坊守著,眼看人都黑瘦了一圈兒。
許雲錦看著也心疼,看許武又要出門兒許雲錦趕緊交代了許武幾句就出門去縣城了。
許雲錦坐著家裏馬車去了縣城,元軒走後就沒人給她趕馬車了,許家也需要個趕馬車的人。
剛開始許雲錦去縣城是在村裏雇人趕車送的,因為許武太忙了。
沒想到就在許雲清考中秀才後沒幾天就收到了元軒送來的車夫,竟然是之前在越州時見過的元三,元軒說是特地送來保護她的。
「三叔,元軒最近送信來了嗎?」
自從元軒離開後,元軒和許雲錦互通了幾次信,剛開始許家人都覺得不妥。
後來還是兩個師傅回來時提了一句說兩人是師兄妹無所謂,沒有外人知道他們的關係。
送信也是走的藥門的路子,不會有人知道她兩私下底經常聯絡。
許家就也沒有再繼續管了,隻是叮囑許雲
錦要有分寸,渾然不知兩個師傅在籌謀什麽。
「送來了,這兩日天熱了,長公主貪涼喝多了點井水鎮過的綠豆湯,受了點風寒,公子這兩天一直在憂心公主的身體,所以信送來得有點晚。」
元三來水落村時還帶了許雲錦之前托元軒要的鹽鹵和第一封信送到了許雲錦手中。
元軒信中叮囑她下次需要什麽就寫信,元三就這樣成了兩人的傳話筒,不過他也挺樂意的。
待在許雲錦身邊,他覺得很舒服,怪不得公子那麽疼愛這個師妹,就連他都派來給她駕車了,他很少出現在人前,所以何相的人就算查也查不到他們的關係。
「啊,長公主又生病了嗎?都怪這該死的何相,早晚把他拉下馬,到時候讓元軒把他好好折磨一頓。」
許雲錦在元三來的這幾個月知道了許多關於元軒家的事,例如他爺爺老靖國公是原來南月邊境的大將軍。
隻是戰場上被女幹人所害受傷不治身亡,女幹人是誰就看現在駐守南月邊境的將軍是誰的人就知道了。
比如長公主和靖國公是青梅竹馬,再比如長公主為了生下他傷了身子,她都知道。
所以許雲錦對何相一黨更沒有好感了,接二連三的對身懷六甲的孕婦下手,簡直是沒有良知。
「三叔,長公主很喜歡吃涼的東西嗎?」
「是啊,長公主苦夏,公主府每年夏天都要存很多冰,沒生公子之前,每年夏天國公爺都會親自下廚給公主熬綠豆粥,可是近兩年,長公主身體每況愈下了,多吃點涼的都會感染風寒臥床不起。」
許雲錦聽著元三的話,眼睛有點酸澀,這麽好的長公主,這麽好的娘,如果沒了,元軒該有多難過啊。
但她師傅都沒有辦法的事兒,她也不知道怎麽做,或許等她升到八級,就能把農場的水拿出來。
到時候不僅可以治好長公主的身體,連菘藍的身體也可以調理好,不過現在要做的是給長公主做點吃的。
「三叔,到了縣城,你用院裏的石磨幫我磨點米漿出來,一會兒我上完課後給您做兩個好東西嚐嚐。」
許雲錦也覺得熱,最近都沒什麽胃口了,所以他們家的豆腐最近賣得特別好,放點菜隨便和豆腐煮一鍋,弄點蘸水,一頓飯就解決了。
今日與元三的一番話讓她突然想起前世夏天她最喜歡吃的解暑小吃,
她要做米涼粉和涼皮,長公主苦夏愛吃涼的,這兩樣應該也挺適合她的。
沒一會兒馬車就到了醫學院門口,強爺爺還是一如既往的出來接許雲錦,盡管她已經拒絕過很多次了。
但強爺爺老兩口感念著許雲錦不僅給他們提供住的地方,還經常給兩人準備新衣,每個月兩人還有六百文的工錢,偶爾還有肉吃。
老兩口每日也不用做什麽,院子都是孩子們自己打掃,所以每次許雲錦來強爺爺都會出門兒迎接她。
「強爺爺,吳奶奶呢,又去幫著在打掃院子了吧,是不是那些小子偷懶了,他們現在都在教室裏做功課嗎?」
強爺爺兩口子沒有子孫,平日裏對院中的十來個孩子十分關照。
盡管許雲錦說讓他們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但兩個老人閑不住還是會去幫忙。
「沒呢沒呢,他們都可聽話了,都在教室裏呢。」
許雲錦走進西跨院,坐在教室裏麵的十人看到許雲錦來了都是嘰嘰喳喳的跑來問許雲錦問題,他們現在對許雲錦可是心服口服的。
幾個月時間他們已經差不多掌握了書本上的知識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實踐了,工具都準備好了,縫合線也生產一些出來了,就等他們了。
許雲錦在大班教了他們
後才又去了小班,沒錯,仁心醫學院現在還有小班。
學生就是羅菘藍兄妹,還有他們之前在土匪手裏救下的五人,加在一起共七人。
幾人都是許雲錦說要找孩子教他們學醫時自己找上門來的,因著他們的情況特殊,許雲錦優先錄取了幾人。
幾人除了羅菘藍和羅天冬兩人有點基礎外,其餘幾個人甚至還字都不認識。
所以許雲錦就又請了左逸來教他們認字,書就用醫書,幾人都學的認真,與羅菘藍兩兄妹的差距也越來越小了。
四月裏許雲錦在村裏組織了人去山裏找了魔芋,她之前在南雲村就曾見過野生魔芋。
但是沒有經過培育的野生魔芋含有大量毒素,若是沒有很好的去處理,人吃了就會中毒,所以許雲錦就從沒提過這件事。
直到有了小一,在係統裏看到關於魔芋養殖和食用的書許雲錦才有了種植魔芋的念頭。
一開始許大年等人還覺得許雲錦不知道魔芋有毒,在許雲錦的解釋下他們才知道原因,當然別問許雲錦如何知道的,問就是師傅教的。
在山上找到了大約兩千多斤的魔芋,許雲錦將種植的注意事項教給了村裏人,還叮囑他們若是在山中碰到和魔芋長得很像的天南星,可千萬別采食。
天南星可是有毒的,從前就是因為有人誤食了天南星的根莖中毒不治身亡,世人對魔芋的誤解才那麽大。
一聽種出來作坊可以收購,其他人都十分信任許雲錦,等到十月份魔芋和芋頭就可以差不多同時挖出來了。
到時作坊還可以增加魔芋做的食物,村裏人靠著種魔芋也能賺點小錢。
日子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轉眼天氣就到了六月份。
天上的太陽還是像往年一樣炙烤著大地,許老爺子和許大年天天坐在一起唉聲歎氣的。
前段時間雖然也下了雨,但對幹旱已久的北方來說那點雨根本無濟於事,他們都擔心今年還會不會繼續旱下去。
聽說向老將軍到邊境快半年了,雖收複了三座城池,但北蠻鐵騎也不是吃素的,所以現在兩方都處於休戰養傷期。
到了六月中旬,他們期盼的大雨終於來了,一開始村裏老人都怕大旱之後又發生洪澇,未曾想老天爺還是給了他們一絲生路。
雨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大,勉強能夠緩解北方土地的壓力,但聽說收回來的三座城池現在都還沒有什麽百姓回去,大家都怕了。
「大伯,最近天氣太大了,你們每日就等太陽小一點再去翻醬吧。」
從豆腐作坊擴建後他們就開始準備建醬油作坊了,到現在已經開始做醬油了。
畢竟這個世界沒有人工控溫,要是再遲一點,大豆煮過之後在發酵的過程中就會臭。
幸虧做醬油需要的米曲黴菌許雲錦之前就做好存放在農場裏了,不然天氣熱了在製作的過程中溫度太高會有燒曲的風險。
現在他們的作坊就做了五十大缸醬油,露天晾曬,許武和被許雲錦從鋪子叫回來的林虎還有買來的五個下人每天都要去翻大缸中的醬。
許武第一次做醬油十分緊張,每日都去作坊守著,眼看人都黑瘦了一圈兒。
許雲錦看著也心疼,看許武又要出門兒許雲錦趕緊交代了許武幾句就出門去縣城了。
許雲錦坐著家裏馬車去了縣城,元軒走後就沒人給她趕馬車了,許家也需要個趕馬車的人。
剛開始許雲錦去縣城是在村裏雇人趕車送的,因為許武太忙了。
沒想到就在許雲清考中秀才後沒幾天就收到了元軒送來的車夫,竟然是之前在越州時見過的元三,元軒說是特地送來保護她的。
「三叔,元軒最近送信來了嗎?」
自從元軒離開後,元軒和許雲錦互通了幾次信,剛開始許家人都覺得不妥。
後來還是兩個師傅回來時提了一句說兩人是師兄妹無所謂,沒有外人知道他們的關係。
送信也是走的藥門的路子,不會有人知道她兩私下底經常聯絡。
許家就也沒有再繼續管了,隻是叮囑許雲
錦要有分寸,渾然不知兩個師傅在籌謀什麽。
「送來了,這兩日天熱了,長公主貪涼喝多了點井水鎮過的綠豆湯,受了點風寒,公子這兩天一直在憂心公主的身體,所以信送來得有點晚。」
元三來水落村時還帶了許雲錦之前托元軒要的鹽鹵和第一封信送到了許雲錦手中。
元軒信中叮囑她下次需要什麽就寫信,元三就這樣成了兩人的傳話筒,不過他也挺樂意的。
待在許雲錦身邊,他覺得很舒服,怪不得公子那麽疼愛這個師妹,就連他都派來給她駕車了,他很少出現在人前,所以何相的人就算查也查不到他們的關係。
「啊,長公主又生病了嗎?都怪這該死的何相,早晚把他拉下馬,到時候讓元軒把他好好折磨一頓。」
許雲錦在元三來的這幾個月知道了許多關於元軒家的事,例如他爺爺老靖國公是原來南月邊境的大將軍。
隻是戰場上被女幹人所害受傷不治身亡,女幹人是誰就看現在駐守南月邊境的將軍是誰的人就知道了。
比如長公主和靖國公是青梅竹馬,再比如長公主為了生下他傷了身子,她都知道。
所以許雲錦對何相一黨更沒有好感了,接二連三的對身懷六甲的孕婦下手,簡直是沒有良知。
「三叔,長公主很喜歡吃涼的東西嗎?」
「是啊,長公主苦夏,公主府每年夏天都要存很多冰,沒生公子之前,每年夏天國公爺都會親自下廚給公主熬綠豆粥,可是近兩年,長公主身體每況愈下了,多吃點涼的都會感染風寒臥床不起。」
許雲錦聽著元三的話,眼睛有點酸澀,這麽好的長公主,這麽好的娘,如果沒了,元軒該有多難過啊。
但她師傅都沒有辦法的事兒,她也不知道怎麽做,或許等她升到八級,就能把農場的水拿出來。
到時候不僅可以治好長公主的身體,連菘藍的身體也可以調理好,不過現在要做的是給長公主做點吃的。
「三叔,到了縣城,你用院裏的石磨幫我磨點米漿出來,一會兒我上完課後給您做兩個好東西嚐嚐。」
許雲錦也覺得熱,最近都沒什麽胃口了,所以他們家的豆腐最近賣得特別好,放點菜隨便和豆腐煮一鍋,弄點蘸水,一頓飯就解決了。
今日與元三的一番話讓她突然想起前世夏天她最喜歡吃的解暑小吃,
她要做米涼粉和涼皮,長公主苦夏愛吃涼的,這兩樣應該也挺適合她的。
沒一會兒馬車就到了醫學院門口,強爺爺還是一如既往的出來接許雲錦,盡管她已經拒絕過很多次了。
但強爺爺老兩口感念著許雲錦不僅給他們提供住的地方,還經常給兩人準備新衣,每個月兩人還有六百文的工錢,偶爾還有肉吃。
老兩口每日也不用做什麽,院子都是孩子們自己打掃,所以每次許雲錦來強爺爺都會出門兒迎接她。
「強爺爺,吳奶奶呢,又去幫著在打掃院子了吧,是不是那些小子偷懶了,他們現在都在教室裏做功課嗎?」
強爺爺兩口子沒有子孫,平日裏對院中的十來個孩子十分關照。
盡管許雲錦說讓他們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但兩個老人閑不住還是會去幫忙。
「沒呢沒呢,他們都可聽話了,都在教室裏呢。」
許雲錦走進西跨院,坐在教室裏麵的十人看到許雲錦來了都是嘰嘰喳喳的跑來問許雲錦問題,他們現在對許雲錦可是心服口服的。
幾個月時間他們已經差不多掌握了書本上的知識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實踐了,工具都準備好了,縫合線也生產一些出來了,就等他們了。
許雲錦在大班教了他們
後才又去了小班,沒錯,仁心醫學院現在還有小班。
學生就是羅菘藍兄妹,還有他們之前在土匪手裏救下的五人,加在一起共七人。
幾人都是許雲錦說要找孩子教他們學醫時自己找上門來的,因著他們的情況特殊,許雲錦優先錄取了幾人。
幾人除了羅菘藍和羅天冬兩人有點基礎外,其餘幾個人甚至還字都不認識。
所以許雲錦就又請了左逸來教他們認字,書就用醫書,幾人都學的認真,與羅菘藍兩兄妹的差距也越來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