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趙書沁聊了會兒天,兩人約好了明日一早見,許雲錦就回了縣主府。
第二日一早,元三駕著馬車送許雲錦去了趙府,為啥是去趙府呢?
因為許雲錦一個身邊一個丫鬟都沒有,縣主府裏隻有婆子小廝,所以昨日許雲錦來趙家的,就是借丫鬟來的。
許雲錦來這裏八年了,但是還是沒怎麽學會梳這個世界的發髻,最簡單的會幾個,但要真的給自己打扮一下出席這種場合還是有點難度的。
所以昨日她就來了趙家想要借趙書沁的大丫鬟綠鸞幫忙收拾打扮一下。
許雲錦到了趙家後就乖乖的坐在梳妝鏡前,任綠鸞給她梳發髻,
因為年紀小,綠鸞給她梳了個雙螺髻,上麵插了兩朵珠花,還戴了和珠花同色的耳環。
這個朝代的女子年紀很小就要穿耳洞了,許雲錦也沒能躲過去,最後穿上許雲夢之前給她做的衣裳,一個嬌俏可愛的小姑娘就出爐了。
尤氏拉著許雲錦稀罕了好久,才和徐氏帶著兩個孩子去赴宴了。
而綠鸞則被趙書沁囑咐今天負責隨身伺候許雲錦。
因為這件事,許雲錦決定等她爹考完試,他們家就要增添人口了。
還是上次那道熟悉的大門,不過和上次不同的是。.
上次來時死氣沉沉,這次大門口等著的杜正和兒子杜佳勉卻是一臉的喜意,看到尤氏幾人,杜正趕忙帶著兒子走到幾人麵前打招呼。
「下官杜正見過縣主、趙大夫人、二夫人,感謝幾位來參加我兒的滿月宴,快裏麵請坐。」
杜正是專門來接許雲錦的,接到幾人杜正就領著人進了杜府,徒留外麵的客人猜測許雲錦的身份。
許雲錦看杜正現在的狀態很好,沒有第一次見時的頹廢,整個人都是鮮活的。
尤其是對尤伯母和徐嬸嬸的態度好像挺好的,莫非,他和趙伯伯已經解開了誤會站到一條船上了?
進了杜府杜正便吩咐丫鬟將許雲錦幾人領著去了後院,來吃滿月酒肯定要先去看看成雨和孩子。
「夫人,溫樂縣主和趙家大夫人二夫人、趙小姐來了。」
許雲錦是真覺得心累,從門口走到內院又是將近十分鍾的時間,主要是走得太慢了。
一路上她都在觀察前麵的尤氏和徐氏身上的耳環首飾走路都沒怎麽搖動,旁邊的趙書沁也是一樣,許雲錦覺得她可能做不到,決定以後要避免出現在這種場合。
「縣主,大夫人二夫人,這位就是趙小姐吧,快裏麵請坐。」
成雨(後稱成氏)聽到丫鬟的通報,趕緊將孩子放在了搖籃裏出去迎接幾人。
進了房間,許雲錦幾人坐在旁邊看著嬰兒,尤氏輕輕摸了一下孩子的臉說道。
「這孩子雖然生得艱難,但是現在看起來和正常出生的孩子沒什麽兩樣,胖乎乎的身子骨挺壯實的,給他取名字了嗎?」
成氏也一臉慈愛的看著搖籃裏的孩子,聽到尤氏的話就笑著說道。
「這還得多虧了縣主,聽了縣主的話,我傷口恢複了一點就開始自己喂養孩子,你們還別說,自從我自己喂孩子之後,我覺得孩子的身體好像越來越好了。
他本就因為太大才不好生,現在每天愛吃愛睡的,倒是越長越圓潤了,名字就叫杜佳平,我和他爹都希望他以後平平安安的。」
許雲錦正在旁邊逗孩子,趙書沁也是一臉好奇的看著搖籃裏的娃娃,弟弟出生的時候,她也才五歲,對幾個月的小娃子早已沒有什麽記憶了。
「大夫人,二夫人,你們可能不知道我家老爺,因為我未出閣前的事兒,一直對趙家有些誤會,所以才在趙大人上任後也
沒有主動幫一把。
我也時常勸他,那些事情不怪趙家,但你們也多少聽說過他的倔脾氣,軸得很,所以這次我生產,多虧了趙大人不計前嫌請了縣主,我們母子才能撿回一條命。
我早就想閑時約兩位夫人喝喝茶、聽聽書,因為我家那個倔脾氣一直沒有機會,日後還望兩位夫人不計前嫌,我上門拜訪可別將我拒之門外呀。」
幾人圍繞孩子聊了一會兒,成氏揮手讓幾個小丫鬟下去了,就跟幾人講起了杜正對趙家的怨氣從何而來。
原來成氏在與杜正成親前還定了一門親事,當時成氏家也算是小有資產,男方家也是認識多年,兩人青梅竹馬的長大。
原以為兩人會按部就班成親生子,沒想到成氏的父親生了一場大病後驟然離世,成家生意也一落千丈。
此時成氏的未婚夫,小小年紀竟考上了秀才,成績還十分出色,被趙家旁支看上了,硬是使盡手段讓兩人退了婚。
之後男方一家覺得愧對於成家,就搬走了,成氏年幼,母親也支撐不了成家的生意,沒兩年成家就落魄了,因此成氏與母親小弟很是過了一段清貧的日子。
後來出門遊學的杜正租的小院就在成家隔壁,漸漸與成氏相知相愛,知道成氏的遭遇後便對趙家沒了好感。
即使知道趙太師不是那等窮凶極惡的壞人,但是軸得很的杜正還是因為這件事怨上了趙家,認為是一族之長的趙太師沒管好族人。
許雲錦聽到這裏有點沉默,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若是趙家旁支為達目的不折手段,恐怕現在成家早已不複存在了。
不過沒辦法,靠山大了,有些人總是會仗著權勢做些小動作的,趙家還算好的,沒有何家那麽過分。
不過這杜正也是個好男人,因為妻子從前的遭遇厭惡趙家,也厭惡這些權貴。
恐怕就是因為這樣,杜正在官場才一直做自己的事,不與同僚過多結交吧。
既然解除了誤會,尤氏徐氏也不是那種明知是自家的錯還怨怪別人的婦人,對於成氏的遭遇,她們還是心疼的,所以很快房間裏的幾個婦人就十分熱絡的聊起了天。
成氏怕許雲錦和趙書沁在旁邊聽著無聊,便讓自己的大女兒杜佳慧帶著兩人去了她的院子。
「哇佳慧姐姐,你的院子太漂亮了吧。」
一進杜佳慧的院子,許雲錦和趙書沁就驚呆了,院子裏放了幾個石桌子上麵擺了好幾個花瓶,花瓶裏插滿了花。
地上的花盆裏種了白色、粉色、紅色好幾種顏色的花,一麵圍牆上也爬滿了盛開的薔薇,許雲錦覺得這個院子她找不到詞來形容有多美。
「我平日裏不怎麽喜歡出門兒,除了看書之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種花,我覺得種花能讓我變得很充實很滿足。」
杜佳慧和趙書沁同樣是大家閨秀,但趙書沁是那種一看就是世家大族培養出來的知書達禮、端莊秀美的女子,雖然隻是表麵如此,內心其實早已從內院大宅中飛出去了。
杜佳慧可能是因為從小隨當官的父親到處遷移,父母親也不是那等高門大戶出身,教養孩子就沒那麽死板,所以杜佳慧骨子裏帶了幾分隨性。
從她院子的裝修就看得出來,端莊大氣中又帶著點小女孩子的靈氣,不是一個拘泥於內院的姑娘。
許雲錦覺得許佳慧很好,既然如此愛花,那等她大哥的陶瓷作坊燒出花瓶了,她就送佳慧姐姐幾個花瓶,畢竟好看的鮮花,要插在一個更好看的花瓶中才是。
第二日一早,元三駕著馬車送許雲錦去了趙府,為啥是去趙府呢?
因為許雲錦一個身邊一個丫鬟都沒有,縣主府裏隻有婆子小廝,所以昨日許雲錦來趙家的,就是借丫鬟來的。
許雲錦來這裏八年了,但是還是沒怎麽學會梳這個世界的發髻,最簡單的會幾個,但要真的給自己打扮一下出席這種場合還是有點難度的。
所以昨日她就來了趙家想要借趙書沁的大丫鬟綠鸞幫忙收拾打扮一下。
許雲錦到了趙家後就乖乖的坐在梳妝鏡前,任綠鸞給她梳發髻,
因為年紀小,綠鸞給她梳了個雙螺髻,上麵插了兩朵珠花,還戴了和珠花同色的耳環。
這個朝代的女子年紀很小就要穿耳洞了,許雲錦也沒能躲過去,最後穿上許雲夢之前給她做的衣裳,一個嬌俏可愛的小姑娘就出爐了。
尤氏拉著許雲錦稀罕了好久,才和徐氏帶著兩個孩子去赴宴了。
而綠鸞則被趙書沁囑咐今天負責隨身伺候許雲錦。
因為這件事,許雲錦決定等她爹考完試,他們家就要增添人口了。
還是上次那道熟悉的大門,不過和上次不同的是。.
上次來時死氣沉沉,這次大門口等著的杜正和兒子杜佳勉卻是一臉的喜意,看到尤氏幾人,杜正趕忙帶著兒子走到幾人麵前打招呼。
「下官杜正見過縣主、趙大夫人、二夫人,感謝幾位來參加我兒的滿月宴,快裏麵請坐。」
杜正是專門來接許雲錦的,接到幾人杜正就領著人進了杜府,徒留外麵的客人猜測許雲錦的身份。
許雲錦看杜正現在的狀態很好,沒有第一次見時的頹廢,整個人都是鮮活的。
尤其是對尤伯母和徐嬸嬸的態度好像挺好的,莫非,他和趙伯伯已經解開了誤會站到一條船上了?
進了杜府杜正便吩咐丫鬟將許雲錦幾人領著去了後院,來吃滿月酒肯定要先去看看成雨和孩子。
「夫人,溫樂縣主和趙家大夫人二夫人、趙小姐來了。」
許雲錦是真覺得心累,從門口走到內院又是將近十分鍾的時間,主要是走得太慢了。
一路上她都在觀察前麵的尤氏和徐氏身上的耳環首飾走路都沒怎麽搖動,旁邊的趙書沁也是一樣,許雲錦覺得她可能做不到,決定以後要避免出現在這種場合。
「縣主,大夫人二夫人,這位就是趙小姐吧,快裏麵請坐。」
成雨(後稱成氏)聽到丫鬟的通報,趕緊將孩子放在了搖籃裏出去迎接幾人。
進了房間,許雲錦幾人坐在旁邊看著嬰兒,尤氏輕輕摸了一下孩子的臉說道。
「這孩子雖然生得艱難,但是現在看起來和正常出生的孩子沒什麽兩樣,胖乎乎的身子骨挺壯實的,給他取名字了嗎?」
成氏也一臉慈愛的看著搖籃裏的孩子,聽到尤氏的話就笑著說道。
「這還得多虧了縣主,聽了縣主的話,我傷口恢複了一點就開始自己喂養孩子,你們還別說,自從我自己喂孩子之後,我覺得孩子的身體好像越來越好了。
他本就因為太大才不好生,現在每天愛吃愛睡的,倒是越長越圓潤了,名字就叫杜佳平,我和他爹都希望他以後平平安安的。」
許雲錦正在旁邊逗孩子,趙書沁也是一臉好奇的看著搖籃裏的娃娃,弟弟出生的時候,她也才五歲,對幾個月的小娃子早已沒有什麽記憶了。
「大夫人,二夫人,你們可能不知道我家老爺,因為我未出閣前的事兒,一直對趙家有些誤會,所以才在趙大人上任後也
沒有主動幫一把。
我也時常勸他,那些事情不怪趙家,但你們也多少聽說過他的倔脾氣,軸得很,所以這次我生產,多虧了趙大人不計前嫌請了縣主,我們母子才能撿回一條命。
我早就想閑時約兩位夫人喝喝茶、聽聽書,因為我家那個倔脾氣一直沒有機會,日後還望兩位夫人不計前嫌,我上門拜訪可別將我拒之門外呀。」
幾人圍繞孩子聊了一會兒,成氏揮手讓幾個小丫鬟下去了,就跟幾人講起了杜正對趙家的怨氣從何而來。
原來成氏在與杜正成親前還定了一門親事,當時成氏家也算是小有資產,男方家也是認識多年,兩人青梅竹馬的長大。
原以為兩人會按部就班成親生子,沒想到成氏的父親生了一場大病後驟然離世,成家生意也一落千丈。
此時成氏的未婚夫,小小年紀竟考上了秀才,成績還十分出色,被趙家旁支看上了,硬是使盡手段讓兩人退了婚。
之後男方一家覺得愧對於成家,就搬走了,成氏年幼,母親也支撐不了成家的生意,沒兩年成家就落魄了,因此成氏與母親小弟很是過了一段清貧的日子。
後來出門遊學的杜正租的小院就在成家隔壁,漸漸與成氏相知相愛,知道成氏的遭遇後便對趙家沒了好感。
即使知道趙太師不是那等窮凶極惡的壞人,但是軸得很的杜正還是因為這件事怨上了趙家,認為是一族之長的趙太師沒管好族人。
許雲錦聽到這裏有點沉默,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若是趙家旁支為達目的不折手段,恐怕現在成家早已不複存在了。
不過沒辦法,靠山大了,有些人總是會仗著權勢做些小動作的,趙家還算好的,沒有何家那麽過分。
不過這杜正也是個好男人,因為妻子從前的遭遇厭惡趙家,也厭惡這些權貴。
恐怕就是因為這樣,杜正在官場才一直做自己的事,不與同僚過多結交吧。
既然解除了誤會,尤氏徐氏也不是那種明知是自家的錯還怨怪別人的婦人,對於成氏的遭遇,她們還是心疼的,所以很快房間裏的幾個婦人就十分熱絡的聊起了天。
成氏怕許雲錦和趙書沁在旁邊聽著無聊,便讓自己的大女兒杜佳慧帶著兩人去了她的院子。
「哇佳慧姐姐,你的院子太漂亮了吧。」
一進杜佳慧的院子,許雲錦和趙書沁就驚呆了,院子裏放了幾個石桌子上麵擺了好幾個花瓶,花瓶裏插滿了花。
地上的花盆裏種了白色、粉色、紅色好幾種顏色的花,一麵圍牆上也爬滿了盛開的薔薇,許雲錦覺得這個院子她找不到詞來形容有多美。
「我平日裏不怎麽喜歡出門兒,除了看書之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種花,我覺得種花能讓我變得很充實很滿足。」
杜佳慧和趙書沁同樣是大家閨秀,但趙書沁是那種一看就是世家大族培養出來的知書達禮、端莊秀美的女子,雖然隻是表麵如此,內心其實早已從內院大宅中飛出去了。
杜佳慧可能是因為從小隨當官的父親到處遷移,父母親也不是那等高門大戶出身,教養孩子就沒那麽死板,所以杜佳慧骨子裏帶了幾分隨性。
從她院子的裝修就看得出來,端莊大氣中又帶著點小女孩子的靈氣,不是一個拘泥於內院的姑娘。
許雲錦覺得許佳慧很好,既然如此愛花,那等她大哥的陶瓷作坊燒出花瓶了,她就送佳慧姐姐幾個花瓶,畢竟好看的鮮花,要插在一個更好看的花瓶中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