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現在家世不顯,但以許家人的能耐,往後十年定是有大造化的。
這可不是她胡亂說的,是和趙亭夫妻夜話時趙亭說給她聽的。
許文這一升官,一躍成為皇帝的心腹,趙太師猜測過,姚雍之所以重新入仕,目的就是借著自己的名聲助許文將編纂的教材傳遍天下而已。
以趙太師對姚雍的了解,他遊曆幾十年,如果朝堂局勢便好,姚雍定是還想繼續遊曆的。
所以最多三年,姚雍就會從祭酒的位置上退下來,而到時候接手的人一定是許文。
而現在官學改革了,不僅收官家子弟,還廣收大齊各地的優秀學子。
過個十來年,許文也就稱得上一句桃李滿天下了。
到時候許家不僅有官家的人脈,還有更多普通百姓學子的支持。
要知道名聲這東西,必要時能夠顛覆一個家族。
祭酒的官職不高,但卻是天子近臣,是天子眼中學識俱佳的人才能擔任這個位置的。
而往前那麽多年,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都是何家的人,所以官學才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
趙太師在沒成為太師之前便是官學祭酒,由此可見這個位置的重要性,所以說許家是真的前途無限。
「大公子一表人才、精明能幹,杜姑娘亦是花容月貌、聰慧有禮,若他們二人能夠共結連理,也是皆大歡喜的事。
既然如此我就應下做這個媒人了,好事不宜遲,最多年後我便給嬸子答複。」
尤氏一口應下,因為許雲錦,趙家才和杜家和解。
現在杜正在公務上給了趙亭很大的幫助,趙亭對「破冰」的許家很是感激。
不說許趙兩家本就關係親近,現在又是幹親家,就幫忙做個媒,尤氏是不會拒絕這種好事的。
不得不說,尤氏雖是武將之女,但是有顆玲瓏心、待人也真誠大方,很會處理人際關係,怪不得趙亭對她十分敬重愛護。
張氏幾人得了尤氏的承諾,心裏十分高興,又在趙家坐了會兒,眼看天快黑了才走。
來時眾人兩手空空,走時卻裝了一車的東西,大多都是尤氏給小曦兒準備的。
等趙亭一回家才知道自己多了個女兒,麵上不說,但是心裏還是高興的。
畢竟傻弟弟趙進都有香香軟軟的閨女,他卻隻有三個臭小子,他心裏也嫉妒著呢。
對於許家請尤氏保媒的事兒,趙亭也沒有意見,在他眼裏,許家幾個孩子都是極好的。
許雲南是個有能力有遠見的,把女兒交付給他,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閨女不是他的,他也就隻有想想了,不過以他對杜正的了解,同意的可能性很大,他就等著到時候喝杯喜酒好了。
於是第二天一早,許家人從府城離開後,尤氏便把成氏約出來喝茶了。
尤氏是個極好的媒人,先是告知了許雲南弱勢的地方,之後才又分析了許家的前景、許雲南的為人等等好話。
但最讓成氏心動的還是尤氏最後的一番話:
「許家人的品行你是知道的,端看老夫人對兩個兒媳婦兒的態度,便知道許家是寬厚人家,佳慧要是嫁去這樣家風簡單的人家,那也是好事兒。
許家還說了,即使沒有孩子也不納妾,隻要不是正妻生的孩子,一律不能進許家的族譜。
你也知道阿錦的醫術好,她說女子過早成婚生育對女子不是什麽好事兒,所以她們家不管無論男女,都至少得是十八歲後才能談婚論嫁。」
成氏別的不在意,就屬意許家說的這番條件,她自己就是早早的定了親,對方家境比她差,但是個讀書人,但結果呢。
杜正當官後打聽過成氏曾經的未婚夫,對方早已和那姑娘成婚,靠著何家這顆大樹,現在官運也不錯。
若是許家真能做到說的那樣,那女兒才真是掉進福窩了。
再說了杜家也是寒門,要論起來跟兩家差不離,許家可還有位深受皇恩盛寵的溫樂郡主呢。
而且現在定親還有好幾年可以考察許雲南的人品呢,若是不值得托付,她就是拚著得罪趙家和許家,賠上丈夫的官途也得把婚事給退了。
這樣想著成氏覺得許雲南是個很好的選擇,心裏這樣想著,但麵上還是很矜持的說回去和杜正商量一下。
尤氏自然看出成氏心動了,她也不是第一次做媒了,自然知道這個流程。
兩人分別後,成氏回了家第一時間是去了杜佳慧的院子外。
此時的杜佳慧正在暖房裏插花。
她是杜正夫婦的第一個孩子,陪著杜正從一個小小縣令走到如今繁華府城的同知。
所以杜正和成氏對她很好,甚至遠超杜佳慧的兩個弟弟,這座暖房也是杜正特地找人給她建的。
「娘,您怎麽來了?」
杜佳慧看著出現在門口的成氏笑著迎了上去。
「今日你趙伯母約我出去喝茶說了點事兒,回來正好來看看你,今日沒有不舒服了吧?」
成氏擔憂的問道,杜佳慧卻有些心虛,耳朵都悄悄紅了,畢竟她那不是真的生病。
「娘,我沒事兒了,阿錦的醫術很好。」
杜佳慧說起許雲錦眼裏的喜愛是藏不住的,成氏看著便覺得若是和許雲錦姐妹成為一家人好像好處還挺多的,至少兩個小姑子都是女兒的手帕交。
思及此,成氏有些試探地問道:
「你覺得許家人如何?」
杜佳慧此時還以為成氏隻是單純的問問她對許家人的感官如何,笑著悉數了許家眾人的優點。
成氏見女兒的模樣便知道她對許家是頂滿意的,內心不禁有些吃味,女兒還是自家的呢,胳膊肘都在往外拐了。
但成氏心裏對許家又更滿意了,能融入一個新家不容易,但凡杜佳慧對許家有一點的不滿,都會影響日後的夫妻和諧。
於是成氏再度試探性地問道:
「那你覺得許大公子怎麽樣?」
杜佳慧聽到熟悉的名字,心中不禁跳了跳,她是個聰明的,知道自己娘不會無緣無故的提起許雲南。
想到什麽,杜佳慧的臉有些紅,有些扭捏的說道:
「許大公子為人端方有禮、秉節持重,聽阿錦和雲夢說,他是個極好的哥哥,上孝順老人,下包容弟妹,對陌生人也是十分尊重,脾氣也好,亦是個極好的男子。」
杜佳慧此刻覺得心上人哪哪兒都好,巴不得將他的優點全都說給成氏聽。
成氏聽到杜佳慧對許雲南的評價不禁看了她好幾眼。
發現杜佳慧始終低著頭,側麵看去臉頰上似是染了胭脂紅了一片。
成氏心中一動,女兒這樣子,不太對勁兒啊。
「若是娘屬意許大公子做你的夫婿,你心裏可願意?」
成氏可是有過兩任未婚夫的人,女兒這模樣顯然就是春心萌動了,於是也不拐彎抹角拉著杜佳慧的手問道。
「婚姻大事,自有父母做主,女兒都依爹娘的。」..
杜佳慧紅著臉說完這句話就放下了成氏的手跑回了房間。
成氏見狀還有什麽不知道的,這丫頭,定是早就對人家許雲南有意了。
這麽說來倒也算是兩情相悅了,也不知兩人何時看對眼了。
郎
有情妾有意,成氏也對許家、許雲南滿意,於是晚上的時候便和杜正提起了此事。
杜正雖然吃味寶貝閨女要被人家連盆帶花的端走了,但還是同意成氏的想法,覺得許雲南是個好兒郎,配得上他們家姑娘。
夫妻兩都有意,但是作為女方,也不能上趕著的同意這門親事。
於是矜持了兩天後,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成氏親自去了趙家找尤氏應了這門親事。
這可不是她胡亂說的,是和趙亭夫妻夜話時趙亭說給她聽的。
許文這一升官,一躍成為皇帝的心腹,趙太師猜測過,姚雍之所以重新入仕,目的就是借著自己的名聲助許文將編纂的教材傳遍天下而已。
以趙太師對姚雍的了解,他遊曆幾十年,如果朝堂局勢便好,姚雍定是還想繼續遊曆的。
所以最多三年,姚雍就會從祭酒的位置上退下來,而到時候接手的人一定是許文。
而現在官學改革了,不僅收官家子弟,還廣收大齊各地的優秀學子。
過個十來年,許文也就稱得上一句桃李滿天下了。
到時候許家不僅有官家的人脈,還有更多普通百姓學子的支持。
要知道名聲這東西,必要時能夠顛覆一個家族。
祭酒的官職不高,但卻是天子近臣,是天子眼中學識俱佳的人才能擔任這個位置的。
而往前那麽多年,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都是何家的人,所以官學才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
趙太師在沒成為太師之前便是官學祭酒,由此可見這個位置的重要性,所以說許家是真的前途無限。
「大公子一表人才、精明能幹,杜姑娘亦是花容月貌、聰慧有禮,若他們二人能夠共結連理,也是皆大歡喜的事。
既然如此我就應下做這個媒人了,好事不宜遲,最多年後我便給嬸子答複。」
尤氏一口應下,因為許雲錦,趙家才和杜家和解。
現在杜正在公務上給了趙亭很大的幫助,趙亭對「破冰」的許家很是感激。
不說許趙兩家本就關係親近,現在又是幹親家,就幫忙做個媒,尤氏是不會拒絕這種好事的。
不得不說,尤氏雖是武將之女,但是有顆玲瓏心、待人也真誠大方,很會處理人際關係,怪不得趙亭對她十分敬重愛護。
張氏幾人得了尤氏的承諾,心裏十分高興,又在趙家坐了會兒,眼看天快黑了才走。
來時眾人兩手空空,走時卻裝了一車的東西,大多都是尤氏給小曦兒準備的。
等趙亭一回家才知道自己多了個女兒,麵上不說,但是心裏還是高興的。
畢竟傻弟弟趙進都有香香軟軟的閨女,他卻隻有三個臭小子,他心裏也嫉妒著呢。
對於許家請尤氏保媒的事兒,趙亭也沒有意見,在他眼裏,許家幾個孩子都是極好的。
許雲南是個有能力有遠見的,把女兒交付給他,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閨女不是他的,他也就隻有想想了,不過以他對杜正的了解,同意的可能性很大,他就等著到時候喝杯喜酒好了。
於是第二天一早,許家人從府城離開後,尤氏便把成氏約出來喝茶了。
尤氏是個極好的媒人,先是告知了許雲南弱勢的地方,之後才又分析了許家的前景、許雲南的為人等等好話。
但最讓成氏心動的還是尤氏最後的一番話:
「許家人的品行你是知道的,端看老夫人對兩個兒媳婦兒的態度,便知道許家是寬厚人家,佳慧要是嫁去這樣家風簡單的人家,那也是好事兒。
許家還說了,即使沒有孩子也不納妾,隻要不是正妻生的孩子,一律不能進許家的族譜。
你也知道阿錦的醫術好,她說女子過早成婚生育對女子不是什麽好事兒,所以她們家不管無論男女,都至少得是十八歲後才能談婚論嫁。」
成氏別的不在意,就屬意許家說的這番條件,她自己就是早早的定了親,對方家境比她差,但是個讀書人,但結果呢。
杜正當官後打聽過成氏曾經的未婚夫,對方早已和那姑娘成婚,靠著何家這顆大樹,現在官運也不錯。
若是許家真能做到說的那樣,那女兒才真是掉進福窩了。
再說了杜家也是寒門,要論起來跟兩家差不離,許家可還有位深受皇恩盛寵的溫樂郡主呢。
而且現在定親還有好幾年可以考察許雲南的人品呢,若是不值得托付,她就是拚著得罪趙家和許家,賠上丈夫的官途也得把婚事給退了。
這樣想著成氏覺得許雲南是個很好的選擇,心裏這樣想著,但麵上還是很矜持的說回去和杜正商量一下。
尤氏自然看出成氏心動了,她也不是第一次做媒了,自然知道這個流程。
兩人分別後,成氏回了家第一時間是去了杜佳慧的院子外。
此時的杜佳慧正在暖房裏插花。
她是杜正夫婦的第一個孩子,陪著杜正從一個小小縣令走到如今繁華府城的同知。
所以杜正和成氏對她很好,甚至遠超杜佳慧的兩個弟弟,這座暖房也是杜正特地找人給她建的。
「娘,您怎麽來了?」
杜佳慧看著出現在門口的成氏笑著迎了上去。
「今日你趙伯母約我出去喝茶說了點事兒,回來正好來看看你,今日沒有不舒服了吧?」
成氏擔憂的問道,杜佳慧卻有些心虛,耳朵都悄悄紅了,畢竟她那不是真的生病。
「娘,我沒事兒了,阿錦的醫術很好。」
杜佳慧說起許雲錦眼裏的喜愛是藏不住的,成氏看著便覺得若是和許雲錦姐妹成為一家人好像好處還挺多的,至少兩個小姑子都是女兒的手帕交。
思及此,成氏有些試探地問道:
「你覺得許家人如何?」
杜佳慧此時還以為成氏隻是單純的問問她對許家人的感官如何,笑著悉數了許家眾人的優點。
成氏見女兒的模樣便知道她對許家是頂滿意的,內心不禁有些吃味,女兒還是自家的呢,胳膊肘都在往外拐了。
但成氏心裏對許家又更滿意了,能融入一個新家不容易,但凡杜佳慧對許家有一點的不滿,都會影響日後的夫妻和諧。
於是成氏再度試探性地問道:
「那你覺得許大公子怎麽樣?」
杜佳慧聽到熟悉的名字,心中不禁跳了跳,她是個聰明的,知道自己娘不會無緣無故的提起許雲南。
想到什麽,杜佳慧的臉有些紅,有些扭捏的說道:
「許大公子為人端方有禮、秉節持重,聽阿錦和雲夢說,他是個極好的哥哥,上孝順老人,下包容弟妹,對陌生人也是十分尊重,脾氣也好,亦是個極好的男子。」
杜佳慧此刻覺得心上人哪哪兒都好,巴不得將他的優點全都說給成氏聽。
成氏聽到杜佳慧對許雲南的評價不禁看了她好幾眼。
發現杜佳慧始終低著頭,側麵看去臉頰上似是染了胭脂紅了一片。
成氏心中一動,女兒這樣子,不太對勁兒啊。
「若是娘屬意許大公子做你的夫婿,你心裏可願意?」
成氏可是有過兩任未婚夫的人,女兒這模樣顯然就是春心萌動了,於是也不拐彎抹角拉著杜佳慧的手問道。
「婚姻大事,自有父母做主,女兒都依爹娘的。」..
杜佳慧紅著臉說完這句話就放下了成氏的手跑回了房間。
成氏見狀還有什麽不知道的,這丫頭,定是早就對人家許雲南有意了。
這麽說來倒也算是兩情相悅了,也不知兩人何時看對眼了。
郎
有情妾有意,成氏也對許家、許雲南滿意,於是晚上的時候便和杜正提起了此事。
杜正雖然吃味寶貝閨女要被人家連盆帶花的端走了,但還是同意成氏的想法,覺得許雲南是個好兒郎,配得上他們家姑娘。
夫妻兩都有意,但是作為女方,也不能上趕著的同意這門親事。
於是矜持了兩天後,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成氏親自去了趙家找尤氏應了這門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