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四章 智商稅
我隻想做一個安靜的美男子 作者:夜幕下的九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兩本電子書上架的第四天,方浩就已經和那家純淨水公司簽下了兩年1500萬的代言合同。
雙方都非常的滿意。
方浩滿意,是因為白撿了1500萬。
純淨水公司滿意,是因為第四天方浩那兩本電子書的銷售依然驚人,購買人數甚至比前麵三天還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這就說明了方浩的人氣很高,他的粉絲粘合度也很高。
這樣的價格簽這麽一個流量,還是挺值得的。
特別是方浩的形象幹淨而帥氣,很符合他們純淨水的定位。
不過在第四天,網上關於方浩那兩本電子書的評價已經基本上是罵了:
“我買了個啥玩意兒?”
“就這樣的玩意兒,你跟我說是詩歌?這分明就是回車鍵成精了好不好?”
“白開水一樣的文字,論壇隨便一找,比這厲害百倍的都一大把,還賣那麽貴,太黑了吧?”
“那麽多說好的,都收了錢吧?”
“這分明就是收智商稅!”
“一點都不好看,比《劍起蒼溟》差遠了!”
……
平心而論,柳青的文字雖然說不上多好,至少也不到謾罵的地步。
罵他的那些人,如果是在朋友圈看到有朋友發表那樣的文字,說不定還會誇一聲“你寫的真好”。
可是,這樣的文字配上那樣的價格之後,就未免讓人感覺到不值了。
第四天網上罵他寫垃圾文字騙錢的聲音一下子大了起來。
但是對方浩並沒有什麽壞處。
流量就沒有一個怕罵的,越罵越有流量,這已經是這個圈子裏麵的共識。
可惜的是,圈外的人都不了解這一點,以為罵一罵就可以把一個流量給罵死,認為自己的謾罵是在匡扶正義,實際上卻是在助紂為虐。
越罵得凶,粉絲越覺得全世界都在迫害她們的哥哥,一些路人粉都會應激變成腦殘粉。
而且到處都是罵他的,也隻會給廣告商一種這個人很紅的感覺。
而且他們罵的那麽凶,又引起了一些路人的興趣,想要看看到底寫了個啥,讓他們罵得那麽凶。
——華夏的人口太多了,總是少不了一些喜歡看熱鬧的。
哪怕隻是很小一部分,但是比例再小,有那麽龐大的一個基數,絕對數量都不會少到哪裏去。
所以,第五天購買那兩本電子書的路人又增加了很多。
方浩迷迷糊糊的,有一點不敢相信了。
其實第一天的銷售額就已經讓他相當滿意了,在金錢上麵已經達到了他的預期目標,甚至超過了。
可是接下來幾天銷售都那麽火爆,讓他產生了一種錯覺——難道柳青的書寫的真的那麽好嗎?
隻是等他去網上看那些評論,才知道柳青的書也就是他以為的那個水平,並沒有提高。
那隻能說明就是他這張臉的影響力。
難道他真的已經紅到了那個地步嗎?
兩本書的銷售額加在一起,已經達到了大幾千萬,距離銷售額破億,都已經沒有多遠的距離了。愛我電子書
他真的不能確定,一直掛在這裏銷售下去,會不會最終破億。
這又不是實體書,當然是可以一直銷售下去的,也沒有什麽違禁的字眼,他自己肯定不會將其下架。
這麽巨大的銷售額,但是它的成本相當的低,甚至連銷售額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毛利潤超過了百分之九十九。
剩下要扣除的也就是平台和稅務的錢,扣得最重的就是個人所得稅。
不過,能夠落到方浩手裏的錢,也有幾千萬。
他甚至有一種想法:“照這樣下去,到年底的時候,我的資產是不是過億了?”
覺得還挺有可能的。
音頻產品還在認真的製作,本來想早一點推到市場上的,可是看到現在那兩本電子書賣得那麽凶,不好意思那麽頻繁的收割韭菜,就決定拿更多的時間放在音頻製作上,等一段時間再推出來。
再怎麽也得等一個月。
割韭菜是一件好事,但是割韭菜不能割得太狠,把根都給割掉,那就沒意思了。
韭菜也需要時間來生長的。
那些迷戀他的學生妹,自己又沒有經濟收入,隻能靠著家裏的生活費。
那還是等到下個月她們家裏發生活費的時候再來割吧。
做人要有底線,這是方浩對自己的要求。
作為一個流量,要特別的愛惜自己的韭菜,不能夠一直割下去。
這幾天的時間,他在微博上麵多次的表達了對粉絲們的感激之意。
並且表示,每銷售一本詩集就捐一塊錢用來獎勵扶持國內詩人的承諾,不隻是適用於實體書,也同樣適用於電子書。
——這是當初他眾籌出版詩集的時候做出來的承諾,每銷售一本書就拿出一塊錢,成立一個尋找詩人的基金,對年度詩人進行獎勵。
那本詩集的實體書出版了90萬冊,全部都銷售出去了,這也就等於那個尋找詩人的基金擁有了九十萬的盤子。
而現在,那一本世紀的電子版,銷售量達到了驚人的一百五十多萬冊,這個承諾適用於電子書,那就等於那個尋找詩人基金又增加了150多萬的盤子。
加起來240多萬了。
而且還在繼續銷售中。
按照這個趨勢,那個基金擴大到300萬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個基金到底要怎樣運作,怎樣去尋找詩人,又怎樣去獎勵扶持,現在方浩並沒有說。
因為他自己也沒有弄出一個章程來。
這年一半都沒有過去,用不著那麽著急。
不過在他的這個承諾之後,微博上突然又多了一些讚譽他的文化人。
點過去一看,基本上都是詩人。
看來,還是有一部分詩人被這樣一筆資金給吸引到了。
雖然不知道是怎樣的獎勵扶持,但是提前拍一拍馬屁總是沒錯的。
哪怕獎勵不了太多的東西,來一台筆記本電腦都是好的。
方浩並不知道一些以前罵她的文化人心態出現了那樣的變化,在微博上麵做出這樣的承諾之後,又在工作群裏麵跟柳青說:
“你可以在網上發表詩歌了,還有那幾個員工都讓他們發表一些,咱們肥水不流外人田。”
雙方都非常的滿意。
方浩滿意,是因為白撿了1500萬。
純淨水公司滿意,是因為第四天方浩那兩本電子書的銷售依然驚人,購買人數甚至比前麵三天還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這就說明了方浩的人氣很高,他的粉絲粘合度也很高。
這樣的價格簽這麽一個流量,還是挺值得的。
特別是方浩的形象幹淨而帥氣,很符合他們純淨水的定位。
不過在第四天,網上關於方浩那兩本電子書的評價已經基本上是罵了:
“我買了個啥玩意兒?”
“就這樣的玩意兒,你跟我說是詩歌?這分明就是回車鍵成精了好不好?”
“白開水一樣的文字,論壇隨便一找,比這厲害百倍的都一大把,還賣那麽貴,太黑了吧?”
“那麽多說好的,都收了錢吧?”
“這分明就是收智商稅!”
“一點都不好看,比《劍起蒼溟》差遠了!”
……
平心而論,柳青的文字雖然說不上多好,至少也不到謾罵的地步。
罵他的那些人,如果是在朋友圈看到有朋友發表那樣的文字,說不定還會誇一聲“你寫的真好”。
可是,這樣的文字配上那樣的價格之後,就未免讓人感覺到不值了。
第四天網上罵他寫垃圾文字騙錢的聲音一下子大了起來。
但是對方浩並沒有什麽壞處。
流量就沒有一個怕罵的,越罵越有流量,這已經是這個圈子裏麵的共識。
可惜的是,圈外的人都不了解這一點,以為罵一罵就可以把一個流量給罵死,認為自己的謾罵是在匡扶正義,實際上卻是在助紂為虐。
越罵得凶,粉絲越覺得全世界都在迫害她們的哥哥,一些路人粉都會應激變成腦殘粉。
而且到處都是罵他的,也隻會給廣告商一種這個人很紅的感覺。
而且他們罵的那麽凶,又引起了一些路人的興趣,想要看看到底寫了個啥,讓他們罵得那麽凶。
——華夏的人口太多了,總是少不了一些喜歡看熱鬧的。
哪怕隻是很小一部分,但是比例再小,有那麽龐大的一個基數,絕對數量都不會少到哪裏去。
所以,第五天購買那兩本電子書的路人又增加了很多。
方浩迷迷糊糊的,有一點不敢相信了。
其實第一天的銷售額就已經讓他相當滿意了,在金錢上麵已經達到了他的預期目標,甚至超過了。
可是接下來幾天銷售都那麽火爆,讓他產生了一種錯覺——難道柳青的書寫的真的那麽好嗎?
隻是等他去網上看那些評論,才知道柳青的書也就是他以為的那個水平,並沒有提高。
那隻能說明就是他這張臉的影響力。
難道他真的已經紅到了那個地步嗎?
兩本書的銷售額加在一起,已經達到了大幾千萬,距離銷售額破億,都已經沒有多遠的距離了。愛我電子書
他真的不能確定,一直掛在這裏銷售下去,會不會最終破億。
這又不是實體書,當然是可以一直銷售下去的,也沒有什麽違禁的字眼,他自己肯定不會將其下架。
這麽巨大的銷售額,但是它的成本相當的低,甚至連銷售額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毛利潤超過了百分之九十九。
剩下要扣除的也就是平台和稅務的錢,扣得最重的就是個人所得稅。
不過,能夠落到方浩手裏的錢,也有幾千萬。
他甚至有一種想法:“照這樣下去,到年底的時候,我的資產是不是過億了?”
覺得還挺有可能的。
音頻產品還在認真的製作,本來想早一點推到市場上的,可是看到現在那兩本電子書賣得那麽凶,不好意思那麽頻繁的收割韭菜,就決定拿更多的時間放在音頻製作上,等一段時間再推出來。
再怎麽也得等一個月。
割韭菜是一件好事,但是割韭菜不能割得太狠,把根都給割掉,那就沒意思了。
韭菜也需要時間來生長的。
那些迷戀他的學生妹,自己又沒有經濟收入,隻能靠著家裏的生活費。
那還是等到下個月她們家裏發生活費的時候再來割吧。
做人要有底線,這是方浩對自己的要求。
作為一個流量,要特別的愛惜自己的韭菜,不能夠一直割下去。
這幾天的時間,他在微博上麵多次的表達了對粉絲們的感激之意。
並且表示,每銷售一本詩集就捐一塊錢用來獎勵扶持國內詩人的承諾,不隻是適用於實體書,也同樣適用於電子書。
——這是當初他眾籌出版詩集的時候做出來的承諾,每銷售一本書就拿出一塊錢,成立一個尋找詩人的基金,對年度詩人進行獎勵。
那本詩集的實體書出版了90萬冊,全部都銷售出去了,這也就等於那個尋找詩人的基金擁有了九十萬的盤子。
而現在,那一本世紀的電子版,銷售量達到了驚人的一百五十多萬冊,這個承諾適用於電子書,那就等於那個尋找詩人基金又增加了150多萬的盤子。
加起來240多萬了。
而且還在繼續銷售中。
按照這個趨勢,那個基金擴大到300萬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個基金到底要怎樣運作,怎樣去尋找詩人,又怎樣去獎勵扶持,現在方浩並沒有說。
因為他自己也沒有弄出一個章程來。
這年一半都沒有過去,用不著那麽著急。
不過在他的這個承諾之後,微博上突然又多了一些讚譽他的文化人。
點過去一看,基本上都是詩人。
看來,還是有一部分詩人被這樣一筆資金給吸引到了。
雖然不知道是怎樣的獎勵扶持,但是提前拍一拍馬屁總是沒錯的。
哪怕獎勵不了太多的東西,來一台筆記本電腦都是好的。
方浩並不知道一些以前罵她的文化人心態出現了那樣的變化,在微博上麵做出這樣的承諾之後,又在工作群裏麵跟柳青說:
“你可以在網上發表詩歌了,還有那幾個員工都讓他們發表一些,咱們肥水不流外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