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管他們怎麽去看,都沒能從其中找出一點問題來。


    於是他們就又故技重施,還想像十年前那樣,從與會的研發團隊口中,打聽消息。


    可是徐教授他們已經吃過了教訓,這次怎麽可能重蹈覆轍。


    一通折騰無果,這幫日本人也隻能是給自己找借口,用這台光刻機采用了部分日本技術為給自己挽尊。


    這點倒確實是事實,李皓也並沒想否認。


    隻是在旁邊淡淡的說了句:「什麽時候,技術研發都得要求閉門造車,我怎麽聽說你們日本得光刻機技術,最開始還是盜版得美國gca公司,不知道當時你們有給錢嗎?」


    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李皓這話一下子就戳到了日本人的脊梁骨上。


    後世總有憤青貶低中國,把「山寨」這個名詞,跟中國製造劃上等號。


    殊不知,「山寨祖先」真的不是中國,而是一直被他們無腦吹噓的日本!


    隻不過在日本人的心中,他們並不認為「山寨」是個貶義詞,而是把自己重新做了定義,起了一個很有「工業黨」的名字——「逆向工程」。


    在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以前,它們基本上是學習中國的政經乃至文化製度,和服、櫻花、茶道、相撲……這些日本的文化象征,其實都源自中國。


    此後,在滿清的統治下,中國的經濟文化日漸凋敝,日本也不再學中國,就將目光轉向了歐美。


    自此走上了「山寨」歐美的道路,並且半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日本在電腦、通信產品、相機等領域緊跟歐美的創意。


    例如,世界上第一台數碼照相機是在美國誕生的,日本人經「逆向工程」消化後,掌握了核心技術並有所創新,反而成為全球最大的數碼相機生產供應地。


    光刻機技術同樣如此,尼康研發光刻機的起步,就是把日本電氣買到的gca光刻機,借了過來。


    然後通過「逆向工程」,來實現了自己的研發,並在1980年就推出了自己的步進式光刻機。


    而這件事為什麽李皓會知道呢?主要原因還是日本人的腦回路清奇,它們是真的相信了自己的那套理論。


    在那個時期,gca產能極其有限,步進式光刻機優先供給美國本土客戶。


    所以這台好不容易買到的進口光刻機,日本電氣也舍不得白給,拆完之後是需要重新組裝接著用的。


    可光刻機又不是拚高達,剛開始研究的尼康經驗不足,裝好之後就發現沒法正常使用。


    然後神奇的一幕就發生了,它們竟然主動找到了gca公司報修,結果不出意料的就被gca公司的工程師發現了拆裝痕跡。


    就這麽個德行的家夥,現在竟然還有臉來質疑,好歹李皓這可是花了真金白銀去買的。


    這事情過去的時間還不長,今日來的這幫日本老專家,也多是了解其中內幕的。


    因此被氣的漲紅了臉,卻也沒有臉來反駁。


    這下倒是讓徐教授等人笑了起來,畢竟看著這幫日本專家吃癟,也是件值得讓人高興的事。


    隻是這幫心眼賊小的日本專家,怎麽可能忍得下這口氣。


    隨即腦袋一轉,開始貶低這台光刻機的質量,說這台光刻機沒有經過市場驗證,指不定能有多少問題。


    同時還把自己的193nm光刻機出來炫耀,嘲笑徐教授這台設備剛研發就已經落後,不知道還要多長時間,才能趕得上最新技術。


    徐教授這些年養氣功夫算是不錯,可是跟在他身後的一幫子年輕人,可就坐不住了。


    但光刻機的研究


    進度,暫時依然是需要保密的存在。


    所以李皓怕他們一時口快,就直接開口說道:「中國有句俗話,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拍死在沙灘上,你肯定能看到這一天的。


    畢竟看你的身體,再活個五六七八年應該也不難,對吧。」


    日本專家怒道:「你咒我?」


    李皓趕忙擺手,一本正經的回道:「不好意思,這是我口誤了,我隻是一個比喻而已,不是說是你真的隻能活五六七八年。」


    然後隻見他一擺手,說了句等著看,就怒氣衝衝的走了。


    打發走了這幫日本人,李皓又笑著跟徐教授說道:「徐教授,接下來的事就交給你們了,我還有其他事要先走。」


    「行,反正後麵也沒什麽事了,你就先去忙吧。」


    這次李皓回到北京,可是受了李國凱囑托的,想讓李皓去找李明捷談談。


    畢竟香江的破產令隻有四年,正常來說從98年算起,02年也就是今年李明捷的破產令就要失效。


    更別說李明捷的欠債還已經被李國凱,私底下給還清了。


    所以李國凱想問清楚,之後李明捷有什麽打算,是想留在內地繼續開發房產項目,還是回香江。


    因為在李國凱的內心裏麵,李明捷依舊是最好的接班人。


    不過李皓也沒貿然的找上去,畢竟這兩年李皓很少聯係他,不能顯得太過刻意,誰讓李國凱不想暴露關心的想法。


    於是李皓就先找了李國榮,在聊天的時候,順帶聊起了李明捷來,然後才說約著一起吃飯。


    李國榮的家庭觀念很重,也覺得這堂兄弟應該多見見麵,就當著李皓的麵,主動給李明捷打去了電話。


    「明捷,李皓今天來了我這,你有沒有時間過來,一起吃個飯。」


    李明捷問道:「有什麽事情嗎?」


    「沒事你就不能過來,反正都是要吃飯的,李皓這難得回來一趟,我想著大家一起聚聚。」


    李明捷對於李國榮還是很敬重的,因此也沒有拒絕。


    想了想自己的工作安排,李明捷說道:「好,那我六點左右到您那。」


    掛斷電話,李國榮還有其他工作要忙,就讓李皓自己在包間先等下。


    李明捷這時間觀念很好,準時就抵達了大榮烤鴨店。


    一見麵李明捷就恭喜起了李皓:「今我看了今天的新聞,才知道你公司在辦新產品發布會,媒體對此可是連篇累牘的誇獎。


    就連秧視的新聞上,都給你留了將近兩分鍾的時間,妥妥的民族之光啊。」


    若是以前的李明捷,絕對是說不出這話的,尤其是民族之光這種詞。


    李皓不由笑道:「你這在大陸待得時間久了,看來是變化了不少嘛。」


    「吃一塹長一智,既然打算在大陸做生意,除了了解相應政策之外,其他的人情世故也是要學的。


    這方麵崔百全就教了我不少,我以前確實是太小看他了。」


    沒想到話題接入的這麽容易,都不用李皓來引導的。


    正好李明捷話都說到這了,李皓順勢就問道:「聽你這語氣,是打算以後就深耕大陸市場了,不打算回香江?」


    李明捷回道:「暫時不回去了,我在香江都輸的這麽慘,要回去也必須是等成功之後,帶著錢回去把欠債還清。


    而且經過這段時間的研究,我越發覺得房產市場的未來就在大陸,而不是在香江。」


    這個答案,也不知道李國凱聽了,是會高興還是不高興。


    但反正李皓是挺高興的,至少李明捷確實成長了。


    隨後李皓也就


    沒再追問,轉頭就聊起了李明浩來。


    李明捷最近和這位大哥聯係的不多,但李皓卻是經常接到他或者蔣小妹打來的電話,谘詢一些有關經營的事情,所以知道的就比較多。


    他們現在生意做的著實不錯,不僅憑借著香江品牌的優勢,很快在大陸打下了一片市場。


    還因為是在大陸生產,將人力成本壓縮到了最低。


    這就給了他相當的利潤空間,可以用價格優勢來反攻香江和東南亞市場,也奪回了不少市場份額來。


    按照他們兩人的預計,隻要這個勢頭保持下去,最多兩年時間就能重新回到百龍皮鞋的巔峰狀態。


    李明捷聽完李皓的話,也是為自家老哥高興。


    並感歎道:「看來那一場金融風暴,也不全是壞處,至少讓我大哥振奮了起來,也證明了他自身的能力,相信我爸應該也挺高興的,公司算是後繼有人。」


    「鞋廠和地產公司差的可是有點多,而且明浩對鞋廠傾注了那麽多感情,也未必願意放棄鞋廠,尤其是有紅顏相伴的情況下。」


    李明捷聽著眉毛一挑:「我大哥談女朋友了,是那個叫蔣小妹的姑娘。」


    李皓想著李明捷沒怎麽見過蔣小妹,怎麽會一下子猜到她身上,好奇問道:「喲,你怎麽猜到的,你和蔣小妹打過交道?」


    李明捷回道:「沒有,隻是之前聽明思提過一嘴,在這方麵,明思的感覺一直都挺準的。」


    「原來是這樣……」


    兩人正說著話,李國榮也忙完了手頭的工作,走了進來。


    「聊什麽呢,明思感覺到什麽了。」


    李皓笑道:「沒什麽,就是李明浩跟小妹談上戀愛了。」


    這回輪到李國榮震驚了:「什麽,小妹在和明浩談戀愛,這是真的?」


    「他們倆現在天天在一起工作,日久生情也很正常,您這麽驚訝幹嘛?不會還沒對她和李奕的事,死心吧。」


    李國榮回道:「當然不是了,她和李奕早就沒關係,這個我還是知道的。


    隻不過我沒想到,她竟然會和明浩一起,不過仔細想來,她們倆都是善良溫和的人,在一起或許真的合適。」


    安子這時敲了敲門,說菜已經在做了,要不要現在端上來。


    李國榮說道:「上菜吧,我們邊吃邊聊。」


    隻不過這回聊天的風向又變了,被李國榮給引到了李皓身上。


    「不說明浩,你和半夏也談好幾年了吧,之前催你們結婚,你們就說要等等,現在也等不少時間了,打算什麽時候有進展?」


    「再等等,現在半夏那裏鋼廠剛開始運營,正是事情最多的時候,而我這裏也差不多情況。


    不過您放心,最多也就是這兩三年了,我肯定讓您喝上喜酒。


    所以你與其來擔心我,不如多催催李奕和明捷,他們倆現在連女朋友都沒有。」


    李明捷沒想到,李皓還能在這來禍水東引,當即恨不得用眼神殺死李皓。


    隻是李皓這人臉皮厚的很,這點傷害真的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然後麵對李國榮轉來的目光,李明捷也學起了李皓,主動把話題往李奕身上引。


    並且說自己在香江,認識不少豪門名媛,可以幫著跟李奕介紹,主打的就是死道友不死貧道。


    好一通折騰,才把這頓飯給辛苦的吃完。


    這頓飯後,李皓沒在北京多待,很快就又返回了香江。


    在原先的曆史上,也就是在今年,由台積電的林奔堅聯合阿斯麥一起推動了浸潤式光刻機的出現。


    之前,李皓就曾經聯係過這位,希望能把


    他納入到麾下來。


    但是在接觸之後,李皓就把這個想法給掐斷了。


    做為台島土生土長,又在美國深造並就業的專家,他的傾向沒有那麽堅定。


    燧人製造裏麵很多的成果,是需要暫時來隱藏的。


    在沒法預控危險的情況下,李皓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而在不暴露成果的情況下,又很難去說動他,於是李皓就給放棄了。


    不過這樣一來,有關浸潤式光刻機的推出,就需要來選擇恰當時機。


    既要能把世界第一的成就奪下來,又不能太過提前。


    在這方麵李皓就花了不少心力,不斷在兩邊打聽情況。


    最終選定在了七月,正式對外公布了浸潤式光刻機的成果,拿出了在實驗室的那台193nm光刻機,再次選定時間,召開發布會。


    地點依舊是北京,還是在原先的場館,揚眉吐氣就是要吐到底。


    在一年時間內,連續推出了兩款光刻機,而且新的這一款,還運用了全新的技術。


    燧人製造這次吸引來的注意力,可比年初的那一回要多得多,願意來參加的媒體專家,也再次創了新高。


    不過對於這些,李皓都沒有太在意,畢竟這都是在李皓預期之內的。


    真正讓李皓在意的是,之前那幾個在發布會上,跟李皓頂嘴的日本專家,這回有沒有參加。


    免費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從知識學到力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從知識學到力量並收藏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