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試探
渣了良家男後他成了腹黑權臣 作者:月亮小夜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後瞪了她一眼,神情有些微妙:“你想說什麽”
“他這樣對你,難道你不恨他”桓辭輕描淡寫道。
太後低頭輕笑:“如今我還有精力去恨誰呢你們的紛爭,左右都與我這老婆子無關了。”
“是嗎”桓辭冷睨她問道,“難道你就像永遠待在此地,不想回到宗政徹身邊去嗎”
“若是能走我早走了,哪裏需要等到現在。況且他如今自顧無暇,哪裏能顧得上我。”
桓辭但笑不語。她被關在這裏這麽久,卻也消息靈通,竟還知道宗政徹目前的情況。
門突然輕響一聲,李棄的身影出現在眾人眼中。見著桓辭之時,他眼底劃過一絲厭惡:“真是稀客,郡主竟也會來此地。”
“我就算日日來難道還要告訴李公公不成”桓辭反唇相譏道。方才他言語間已經顯露了他常來的事實,而且不止如此,恐怕這裏還有他的眼線,也許是院子裏的丫鬟,也許是門口的守衛。
她對著李棄笑得格外燦爛,問道:“李公公今日又為何前來是來看你從前的主子,好表露表露你的忠心”
李棄的笑僵在臉上,嘴巴蠕動片刻卻沒能說出一句話來。
桓辭的目的已到達,回頭看著太後道:“看見太後還安好我就放心了,我先回去了,你可千萬要保養好。”
說罷她站起身朝李棄嫣然一笑,並不管二人的表情,神采奕奕地出了門。
門外,阿瑤果同那丫鬟聊的火熱,見著她後便蹦蹦跳跳走了過來。隻是那丫鬟看到她時有些忐忑,迅速收斂了臉上的笑。
回到房裏後,桓辭問了一遍阿瑤同那女子說的話,沒得到什麽有用的消息,不過阿瑤卻看出了丫鬟與李棄十分相熟,一見到他便朝他點頭,並不像見到桓辭時那般拘束。
趙慬告訴她,她往外走時瞥見李棄與太後對視了一眼,李棄還朝太後搖了搖頭。
看來二人確實在此地也常見麵。桓辭嘴角微勾,這倒是有趣。李棄言語間都是對宗政潯的厭惡,連帶著對宗政徹也並不喜歡,可卻獨獨對宗政洋的生身母親感情特殊,那麽他言語間表達的恨意,以及攛掇著父親報仇的那些話,難道真的是為了母親嗎恐怕不盡然,誰知他究竟藏了多少私心
隻是不知道父親知不知曉此事,她該找個機會同父親談一談。
桓辭已有些困倦了,揉著眼跑到床上歇中覺。
待她醒來之後,父親竟坐在她房中,正在阿瑤的服侍下品茶。
“阿爹,你怎麽來了”桓辭睡眼惺忪地看向父親。
桓辭忙放下茶杯溫柔地望著她:“丫頭,過來同我說說話。”
“阿爹,可是出什麽事了”桓辭的困意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好奇地問道。
“你是不是去找太後了。”
“你這麽快就知道了”桓辭走到桌邊給自己倒了杯茶。
桓遠哼笑一聲:“可不得找人看著你,免得你再跑出去。”
“阿爹。”桓辭抱著他的胳膊撒嬌。
桓遠歎了口氣,正色道:“你去找太後做什麽”
“我發現一些古怪的事。”桓辭忙道。
桓遠環視一圈屋內,遣走了在一旁服侍的阿瑤後才輕聲道:“你是不是看出了她與李棄的古怪。”
“你知道”桓辭詫異地看著父親。
“哼!他的心思也難瞞過我去。我看他最近被太後灌了迷魂湯,總想攛掇我去營救宗政徹。我看他是瘋了,才會有這樣的想頭。宗政徹眼界太淺,根本比不過宗政律,若真讓我選一個,我當然會選宗政律。”
“阿爹。”桓辭凝神看向父親。
這問題其實她也想過。宗政律比宗政徹更適合當皇帝,而且伏慎願意追隨他,說明他本身還是很有能力的。可惜從前他的光芒都被宗政徹掩蓋了,再加上他那個討厭的爹,桓辭確實沒怎麽注意到他。
“若是可以,為父倒是想跟著他做事。可惜我現在並不相信皇家的人,尤其他還是宗政淵的兒子。”桓遠歎道。
桓辭看著父親日漸蒼老的容顏,低聲道:“阿爹,不管你做什麽事我都支持你。”
桓遠望著女兒,聲音有些哽咽:“隻是苦了你和伏慎兩個孩子。這麽多年了都沒有成婚,就因為我們耽擱到了現在。”
他頓了頓,接著道:“阿辭,你是不是已經同他有了肌膚之親”
差點被剛喝進去的茶嗆到,桓辭麵紅耳赤地睨著父親,囁喏道:“阿爹,你怎麽知道的”
“我不過是試探,誰知你三兩下就招了。”桓遠得意地喝了口茶,“你和他年紀都不小了,這些事不過是情理之中。你又沒有娘,這些事都沒人教你。阿爹雖然是男子,可女兒總要關心的。如今我倒有些後悔,該給你找個後娘。可這麽多年,我時常夢到你母親,是我愧對她,才讓她遭受了那些屈辱。”
桓辭將手搭在父親肩上,安慰道:“阿娘知道你是為了百姓,我想她會理解你的。”
“她會的。”桓遠笑了笑,“她一直都理解我,也支持我做的所有決定。有生之年我真想去她的墳前看看她,可惜這輩子從沒機會去過。”
“阿娘還有墳嗎”桓辭有些意外。
“就在邕國都城外三裏地的一片荒郊上。那是被俘的榮軍親自挖的坑。後來邕國求和時他回了榮國,你阿娘卻永遠留在那兒了。”桓遠深吸一口氣,眼中猶帶著憤恨,“其實你阿娘也算半個邕國人,你外祖母便是邕國人。可惜那群人殺瘋了眼,連她這樣可憐的人都不放過。”
比起皇室的人,阿爹好像更恨邕人。提起宗政徹他們時,父親的表情總是淡淡的,可提起邕人時他卻滿腔憤懣。從小到大,父親和邕國大大小小打過好幾次仗,陣仗最大的一次便是去年冬天的那一仗。
“阿爹,既然阿娘也算邕人,那你還恨他們嗎”桓辭低聲問道。
沒料到她會問出這樣的話,桓遠愣了愣,胸口起伏的厲害:“我不恨他們,我隻恨邕國皇家的那群畜生,一個個慘無人性,實在該死。上一次他們還敢將你捉去,當時我真想直接殺到邕國皇城去,把他們的皇帝擄回榮國。”
桓辭撲哧一笑。父親也不過是開玩笑,這事哪那麽容易做到。
天色已漸漸黑了,馬上又該用晚膳了。桓辭已許久沒同父親用過膳,如今正是談心的好機會,於是將父親留了下來,二人一直聊到亥時才散。
半個月後,宗政徹慘敗,一路潛逃去了邕國,他的妻子蘇挽齡與嶽丈蘇相及其家人被押解回郢都聽候發落。
沒了宗政徹,宗政律便有了精力對付父親。也許代州的和平也要就此結束了。
正在二人唉聲歎氣之際,李棄冒著小雨跑進來,一見著桓遠便尖聲尖氣道:“王爺,別猶豫了,動手吧。如今他的將士疲憊,正是動手的好時機。實在不行,我們可以聯合邕國人一起打他們。”
“住嘴,我看你是豬油蒙了心。”桓遠怒氣陡起,不悅地瞪了他一眼。
李棄眯了眯眼,冷聲道:“你究竟在等什麽難道要等到代州被攻破後才動手嗎”
“你實在是異想天開。我手裏隻有八萬晉軍,可宗政律掌控著榮國二十萬兵馬。難道你要讓我的兄弟白白送命不成而且,就算我死在宗政律刀下,我也絕不會去求邕國人幫忙。”桓遠高聲道。
李棄的臉色也難看起來,喝道:“你究竟要像個縮頭烏龜一樣待到什麽時候”
“李公公沒上過戰場,哪裏知道打仗的難處你若是能拿出足夠的錢來,父親還用受這些閑氣,早就招兵買馬打到郢都去了。”桓辭忍不住刺道。
李棄朝著她翻了個白眼:“我若是有錢招兵買馬早自己去了,何必等到現在。”
瞥見父親鐵青的臉,桓辭冷笑道:“太後娘娘有的是錢。隻在那間屋子裏隨便摳摳便能找出一大筆來,你隻找她要就是了,何苦來找父親。還是說,她那屋裏的錢原也不是她的,隻是不知是從哪一處省出來的。”
思及此,桓辭越發生氣。父親每日因為局勢發愁,這人卻每天拿著父親的錢打腫臉充胖子,如今也好意思來指責父親。
這話果真激怒了李棄。他憤憤地朝桓辭呸了一聲,對桓遠道:“我真是錯看你了。這麽些年你不給阿然報仇,那時我就該看出來,你是個軟弱之人,可惜我竟然寄希望在你身上,實在是可笑。”
阿然是桓辭母親的小字,她曾經在字畫上見過。
“李公公不也沒能報仇嗎你不會是因為當了太監後悔了,所以才怪到我父親頭上罷”桓辭越說越氣,看著他越發覺得惡心。
“阿辭,不得胡說。”桓遠嗬斥道。他抬頭深深望著李棄,沉聲道:“李兄,這麽些年我也知道你對阿然的心意,可我並不希望你借著這份心意做一些錯事,也不想你拿一個已故之人當借口。”
“他這樣對你,難道你不恨他”桓辭輕描淡寫道。
太後低頭輕笑:“如今我還有精力去恨誰呢你們的紛爭,左右都與我這老婆子無關了。”
“是嗎”桓辭冷睨她問道,“難道你就像永遠待在此地,不想回到宗政徹身邊去嗎”
“若是能走我早走了,哪裏需要等到現在。況且他如今自顧無暇,哪裏能顧得上我。”
桓辭但笑不語。她被關在這裏這麽久,卻也消息靈通,竟還知道宗政徹目前的情況。
門突然輕響一聲,李棄的身影出現在眾人眼中。見著桓辭之時,他眼底劃過一絲厭惡:“真是稀客,郡主竟也會來此地。”
“我就算日日來難道還要告訴李公公不成”桓辭反唇相譏道。方才他言語間已經顯露了他常來的事實,而且不止如此,恐怕這裏還有他的眼線,也許是院子裏的丫鬟,也許是門口的守衛。
她對著李棄笑得格外燦爛,問道:“李公公今日又為何前來是來看你從前的主子,好表露表露你的忠心”
李棄的笑僵在臉上,嘴巴蠕動片刻卻沒能說出一句話來。
桓辭的目的已到達,回頭看著太後道:“看見太後還安好我就放心了,我先回去了,你可千萬要保養好。”
說罷她站起身朝李棄嫣然一笑,並不管二人的表情,神采奕奕地出了門。
門外,阿瑤果同那丫鬟聊的火熱,見著她後便蹦蹦跳跳走了過來。隻是那丫鬟看到她時有些忐忑,迅速收斂了臉上的笑。
回到房裏後,桓辭問了一遍阿瑤同那女子說的話,沒得到什麽有用的消息,不過阿瑤卻看出了丫鬟與李棄十分相熟,一見到他便朝他點頭,並不像見到桓辭時那般拘束。
趙慬告訴她,她往外走時瞥見李棄與太後對視了一眼,李棄還朝太後搖了搖頭。
看來二人確實在此地也常見麵。桓辭嘴角微勾,這倒是有趣。李棄言語間都是對宗政潯的厭惡,連帶著對宗政徹也並不喜歡,可卻獨獨對宗政洋的生身母親感情特殊,那麽他言語間表達的恨意,以及攛掇著父親報仇的那些話,難道真的是為了母親嗎恐怕不盡然,誰知他究竟藏了多少私心
隻是不知道父親知不知曉此事,她該找個機會同父親談一談。
桓辭已有些困倦了,揉著眼跑到床上歇中覺。
待她醒來之後,父親竟坐在她房中,正在阿瑤的服侍下品茶。
“阿爹,你怎麽來了”桓辭睡眼惺忪地看向父親。
桓辭忙放下茶杯溫柔地望著她:“丫頭,過來同我說說話。”
“阿爹,可是出什麽事了”桓辭的困意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好奇地問道。
“你是不是去找太後了。”
“你這麽快就知道了”桓辭走到桌邊給自己倒了杯茶。
桓遠哼笑一聲:“可不得找人看著你,免得你再跑出去。”
“阿爹。”桓辭抱著他的胳膊撒嬌。
桓遠歎了口氣,正色道:“你去找太後做什麽”
“我發現一些古怪的事。”桓辭忙道。
桓遠環視一圈屋內,遣走了在一旁服侍的阿瑤後才輕聲道:“你是不是看出了她與李棄的古怪。”
“你知道”桓辭詫異地看著父親。
“哼!他的心思也難瞞過我去。我看他最近被太後灌了迷魂湯,總想攛掇我去營救宗政徹。我看他是瘋了,才會有這樣的想頭。宗政徹眼界太淺,根本比不過宗政律,若真讓我選一個,我當然會選宗政律。”
“阿爹。”桓辭凝神看向父親。
這問題其實她也想過。宗政律比宗政徹更適合當皇帝,而且伏慎願意追隨他,說明他本身還是很有能力的。可惜從前他的光芒都被宗政徹掩蓋了,再加上他那個討厭的爹,桓辭確實沒怎麽注意到他。
“若是可以,為父倒是想跟著他做事。可惜我現在並不相信皇家的人,尤其他還是宗政淵的兒子。”桓遠歎道。
桓辭看著父親日漸蒼老的容顏,低聲道:“阿爹,不管你做什麽事我都支持你。”
桓遠望著女兒,聲音有些哽咽:“隻是苦了你和伏慎兩個孩子。這麽多年了都沒有成婚,就因為我們耽擱到了現在。”
他頓了頓,接著道:“阿辭,你是不是已經同他有了肌膚之親”
差點被剛喝進去的茶嗆到,桓辭麵紅耳赤地睨著父親,囁喏道:“阿爹,你怎麽知道的”
“我不過是試探,誰知你三兩下就招了。”桓遠得意地喝了口茶,“你和他年紀都不小了,這些事不過是情理之中。你又沒有娘,這些事都沒人教你。阿爹雖然是男子,可女兒總要關心的。如今我倒有些後悔,該給你找個後娘。可這麽多年,我時常夢到你母親,是我愧對她,才讓她遭受了那些屈辱。”
桓辭將手搭在父親肩上,安慰道:“阿娘知道你是為了百姓,我想她會理解你的。”
“她會的。”桓遠笑了笑,“她一直都理解我,也支持我做的所有決定。有生之年我真想去她的墳前看看她,可惜這輩子從沒機會去過。”
“阿娘還有墳嗎”桓辭有些意外。
“就在邕國都城外三裏地的一片荒郊上。那是被俘的榮軍親自挖的坑。後來邕國求和時他回了榮國,你阿娘卻永遠留在那兒了。”桓遠深吸一口氣,眼中猶帶著憤恨,“其實你阿娘也算半個邕國人,你外祖母便是邕國人。可惜那群人殺瘋了眼,連她這樣可憐的人都不放過。”
比起皇室的人,阿爹好像更恨邕人。提起宗政徹他們時,父親的表情總是淡淡的,可提起邕人時他卻滿腔憤懣。從小到大,父親和邕國大大小小打過好幾次仗,陣仗最大的一次便是去年冬天的那一仗。
“阿爹,既然阿娘也算邕人,那你還恨他們嗎”桓辭低聲問道。
沒料到她會問出這樣的話,桓遠愣了愣,胸口起伏的厲害:“我不恨他們,我隻恨邕國皇家的那群畜生,一個個慘無人性,實在該死。上一次他們還敢將你捉去,當時我真想直接殺到邕國皇城去,把他們的皇帝擄回榮國。”
桓辭撲哧一笑。父親也不過是開玩笑,這事哪那麽容易做到。
天色已漸漸黑了,馬上又該用晚膳了。桓辭已許久沒同父親用過膳,如今正是談心的好機會,於是將父親留了下來,二人一直聊到亥時才散。
半個月後,宗政徹慘敗,一路潛逃去了邕國,他的妻子蘇挽齡與嶽丈蘇相及其家人被押解回郢都聽候發落。
沒了宗政徹,宗政律便有了精力對付父親。也許代州的和平也要就此結束了。
正在二人唉聲歎氣之際,李棄冒著小雨跑進來,一見著桓遠便尖聲尖氣道:“王爺,別猶豫了,動手吧。如今他的將士疲憊,正是動手的好時機。實在不行,我們可以聯合邕國人一起打他們。”
“住嘴,我看你是豬油蒙了心。”桓遠怒氣陡起,不悅地瞪了他一眼。
李棄眯了眯眼,冷聲道:“你究竟在等什麽難道要等到代州被攻破後才動手嗎”
“你實在是異想天開。我手裏隻有八萬晉軍,可宗政律掌控著榮國二十萬兵馬。難道你要讓我的兄弟白白送命不成而且,就算我死在宗政律刀下,我也絕不會去求邕國人幫忙。”桓遠高聲道。
李棄的臉色也難看起來,喝道:“你究竟要像個縮頭烏龜一樣待到什麽時候”
“李公公沒上過戰場,哪裏知道打仗的難處你若是能拿出足夠的錢來,父親還用受這些閑氣,早就招兵買馬打到郢都去了。”桓辭忍不住刺道。
李棄朝著她翻了個白眼:“我若是有錢招兵買馬早自己去了,何必等到現在。”
瞥見父親鐵青的臉,桓辭冷笑道:“太後娘娘有的是錢。隻在那間屋子裏隨便摳摳便能找出一大筆來,你隻找她要就是了,何苦來找父親。還是說,她那屋裏的錢原也不是她的,隻是不知是從哪一處省出來的。”
思及此,桓辭越發生氣。父親每日因為局勢發愁,這人卻每天拿著父親的錢打腫臉充胖子,如今也好意思來指責父親。
這話果真激怒了李棄。他憤憤地朝桓辭呸了一聲,對桓遠道:“我真是錯看你了。這麽些年你不給阿然報仇,那時我就該看出來,你是個軟弱之人,可惜我竟然寄希望在你身上,實在是可笑。”
阿然是桓辭母親的小字,她曾經在字畫上見過。
“李公公不也沒能報仇嗎你不會是因為當了太監後悔了,所以才怪到我父親頭上罷”桓辭越說越氣,看著他越發覺得惡心。
“阿辭,不得胡說。”桓遠嗬斥道。他抬頭深深望著李棄,沉聲道:“李兄,這麽些年我也知道你對阿然的心意,可我並不希望你借著這份心意做一些錯事,也不想你拿一個已故之人當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