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浩明年資過十,眼看著就要滿了晉升副高的年限,手下的功底自然不會弱了。


    在楊兮出現之前,有那麽一段時間,盧浩明都有些看不上高勇,認為自己再努把勁,用不了一年兩年的時間便可以超越高勇。


    但楊兮的出現,卻攪亂了局麵。


    昨天,盧浩明在台下觀摩,楊兮的能耐那自然不用多說,妖孽嘛,有怎樣出格的表現都屬正常。可是,高勇在台上的表現卻使得盧浩明大為震驚。


    倆月不到,高勇的進步實在是太大了,大到了他盧浩明甚至失去了追趕的信心。單就手速而言,兩個他盧浩明似乎也跟不上楊兮的節奏,可高勇不但能跟得上,在後半台手術中跟的還頗為瀟灑輕鬆。


    放眼普外科,除了秦格偉之外,絕無第二人可以達到高勇的水平。


    今日為高勇做一助,盧浩明更是震驚不已。


    手術中,高勇並未逞能,每一步隻圖穩而不圖快,但展露出來的氣場,卻隱隱地讓人感覺到有一種大家風範。


    這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啊!


    於心底念叨出這句話時,盧浩明沒有一絲貶低的成分,恰恰相反,此刻的他,內心中充斥了滿滿的幸福感。


    那高勇便是先上天的雞,而自己,則是那後升天的犬。


    假以時日,即便再也追不上高大主任,但也絕對能俯視俾睨普外科那幫沙雕,哼,到那時,看誰還敢小覷我盧浩明!


    主刀的高勇更是意氣風發,第一台乳腺癌手術原本就是他重點下過功夫的術式,對此術式,在楊兮沒出現之前,他就有自信不輸給其他四位帶組主任。


    眼下,被楊兮這妖孽踐踏蹂躪折磨了一個多月數台超難度手術,那高勇的自信心更是上了好幾個台階。


    咱比不過那妖孽的快,但咱跟他比一比精和穩,可行?


    如此心態下,高勇徹底放鬆下來,將一身功力發揮出九成以上,而不追求速度,又恰好能讓盧浩明盡快熟悉適應了自己的風格,僅僅十五分鍾過去,這二人的配合便已經渡過了磨合期。


    三助位置上,楊兮落了個沒蛋扯的境況。


    人家主刀一助配合的默契,而高勇發揮的亦是淋漓盡致,雖然稱不上無可挑剔,但整體而言,也算是相當完美。


    這種情況下,楊兮要是多嘴指導的話,那可就不是幫忙而是搗亂。


    好在台上還有個戴輝。


    菜鳥加處子,在台上已經是緊張到了不行,手中兩把拉鉤僵硬無比,基本上高勇或盧浩明調整好了角度力度後,他便紋絲不動地保持著。


    “累不?”


    戴輝點了點頭。


    “這拉鉤的材質是不鏽鋼,你說你跟不鏽鋼較勁,能不累嗎?”


    戴輝咽了口唾液,他也不想這樣,可不這樣又能怎樣呢?


    還不是生怕影響到了高主任和盧老師的手術,他才拚盡了全力跟手中的這兩把拉鉤較勁到底了麽。


    “拉鉤的職責是充分暴露術野,為主刀醫生創造出最合適的手術視野,所以,你要盯緊了高老大,他要往東,你便跟著往東,他要向西,你就跟著向西,上台次數多了,手術步驟記得牢了,你就能預判出主刀醫生的意圖,就能提前做出調整,到那時,你就有資格做一助了。”楊兮的口吻極其溫和,兩道目光也是溫暖地猶如三月裏的陽光。


    戴輝感受到了楊兮的包容,緊張的情緒鬆弛下來不少,兩條胳臂也不再僵硬。


    “嗯,這就對了,你看,高老大接下來要處理胸壁右前動脈,你的拉鉤是不是該向下拉一拉呢?”楊兮握住了戴輝的手腕,教他該如何順著主刀的意圖調整拉鉤的角度和力度。


    戴輝不由向楊兮拋來感激的一瞥。


    楊兮表麵上平淡如水,但心中卻是偷樂,丫的,你當小爺真是當老師上癮麽?


    錯了!


    小爺不過是想把你們都養肥了練壯了,然後挨個開宰,全他麽給弄到柳泉鎮醫院去。


    要說在整體實力上將柳泉鎮醫院抬升至跟五大家族並駕齊驅,或許小爺做不到,但要說外科,尤其是腫瘤外科,小爺要是不能把柳泉鎮醫院整成江北市頭一塊招牌,那就幹脆去修煉葵花寶典好了。


    不過,一個人再怎麽強,也無法撐起一個科室來,就如當年的江浦均,其台上功力完全可以俾睨整個南江省,但苦於手下無人,麾下普外科雖被業內視為勁旅,卻始終無法登頂成為霸主。直到馬宗泰成長起來,並接下了江浦均的大旗,培養出秦格偉等五位強悍弟子,形成團隊優勢,這才被江北市普外科界尊為鼇頭。


    省人醫的蘇教授也是如此,正因為他的肝膽胰外科僅正高就有八名之多,而且拿出去全都是個頂個的一流高手,這才襯托出蘇東明的牛逼來。


    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強如楊兮,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吃不喝不睡不拉全都用在手術上,又能開多少台刀?又能撐多少天?哪天一不留神感冒了,發燒了,整個科室豈不要癱瘓了不是?


    當是個掛就能整出神奇的體能補充液來麽?


    所以,必須要盡快建立一支團隊出來。


    5個人顯然不夠,10個人也就是勉強將就,而且,這10個人的水平還都得達到能獨當一麵的境界。


    單靠教帶培養根本來不及,一名外科醫生沒有個五年以上的時間根本成長不起來,拔苗助長隻會毀了一顆好苗子,就比如戴輝,若不經過連向東帶他去柳泉鎮醫院從最基本的外科手術練起而直接上台開練腫瘤手術的話,那麽等著他的早晚是崩潰。


    除非,能把那小癲子拿出來跟大夥共享。


    從外麵醫院挖牆角也不現實,一來挖那些來到便可以獨當一麵的外科醫生的成本實在太高,二來,混到了能獨當一麵的地步,人的心態就會發生改變,挖過來,不一定能順利融入,說不準還會成為科室裏的攪屎棍。


    所以,楊兮向高勇提出的方案是聘請那些有一定外科基礎但遠沒達到獨當一麵水平的年輕醫生,成本低,可塑性比較大,領進門後歸屬感也容易建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是醫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醒後一支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醒後一支煙並收藏我真是醫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