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是楚編修家精心教養的嫡長女,若不是趕上雙重孝耽誤了花期,不會嫁與人當繼室。
不過幾天時間,書香門第出身的楚氏就展現出了她與縣丞之女劉氏之間的巨大的差距。
趙探花逢人生四喜之一,新娶美嬌娘,也是神清氣爽。第二日一早,一睜眼,便看到楚氏已坐在鏡邊梳妝。趙銘城道:“今日我休沐,怎麽這麽早就起來了?”
楚氏正梳理長發,聽到夫君的話便回頭道:“雖昨日敬茶時母親說不必日日請安,隻是禮不可廢,母親疼我,我更該替夫君好好孝順母親。況昨日裏我瞧著宜安堂雖仆從眾多,到底還是清靜了些,老人嘴上不說,心裏誰不希望兒孫繞膝呢。”
趙銘城深覺有理,便道,“這也是我的疏忽,之前咱們家裏的規矩卻是有些疏漏,一會兒咱們就帶上琪兒和瑛兒過去請安。”
趙沅鈺一早起來,正被燕回伺候著洗漱,便聽見有鳥兒在廊間鳴叫,不由起了興致,道:“燕雙,快將琴取出來,待我與鳥兒合奏一曲。”燕回在一旁嗔道:“姑娘如今是瘋魔了,日夜練琴不夠,還要與鳥兒合奏,當心將鳥兒嚇跑呢。”沅鈺咯咯一笑,道:“春光正好,不可辜負,若鳥兒被我嚇走,便是不解風情了。”燕雙無法理解沅鈺一早莫名的興致,隻能將琴取出,任沅鈺叮叮咚咚地彈起來。
趙銘城與楚氏帶著趙沅琪趙沅瑛走近宜安堂,便聽到一陣叮叮咚咚的琴聲,外頭小丫鬟見老爺與夫人過來,連忙跑進來通稟,唬的燕雙和燕回手忙腳亂地將琴桌和琴收了起來。
待幾人走進院中,趙沅鈺已經整理好儀容,慢條斯理的走向趙銘城道:“女兒給父親母親請安。”趙銘城點頭道:“你祖母可起來了?”
“祖母此時該在梳洗完畢了,女兒也正要去過給祖母請安。”
趙銘城點了點頭,沒再說話。於是夫妻倆帶著三個女兒浩浩蕩蕩的走去正屋。小丫鬟早已通稟,老夫人已經坐在主位上等待,瞧著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過來,笑道,:“不是說了不用日日過來,今日來的這般齊全,倒唬我一跳。”
楚氏笑著說道:“這都是我們做晚輩的孝心呢,日後我們可是要日日過來的,就算老太太嫌煩,也攆不走我們。”
趙銘城也道:“母親,這是媳婦一片孝心,往日我忙於公務,倒也無暇顧及這些,日後便讓媳婦帶著幾個孩子多多孝敬您吧。”
老太太道:“我原是想著你們年輕,貪睡些,就不日日折騰你們過來,有沅鈺在也就夠了,既然媳婦有此心,那便依你們吧。”
老太太又向沅鈺道:“剛才鈺兒可是在院中彈琴?最近琴聲倒是有些精進了,不像開始的時候,底下人一見你要擺琴桌,都悄悄開始找布。”大家聽後都笑了起來。
楚氏道:“剛才大姑娘的琴聲和著鳥鳴,頗是歡快活潑。我在家時也是愛琴的,等哪天得空,我把以前收集的琴譜著人送來。”
趙銘城也難得對沅鈺有了好臉色,說道:“你若愛琴,也是好事,當年你母親,也是彈得一手好琴的。”
此母親非彼母親,大家聽到後小生不由停頓了一下。趙銘城自悔失言,便又說道:“一早起來已經餓了,今日我們都要賴在母親這裏吃飯了。”
趙沅鈺聽到趙銘城這句突如其來的話,不由愣了一下。她出生後沒幾天,母親便過世了,留下幾位陪嫁的管事娘子照顧她,等到她長到四五歲,幾個管事娘子也陸陸續續被老夫人安排去了母親的陪嫁莊子,如今她身邊,隻有燕雙和燕回二人,是幾個姑姑的女兒。對於她母親的模樣,性格,她不知道,身邊亦是無人知曉,也不會有人告訴她。而今,唯一在她麵前提起母親的人,竟是曾經辜負過母親的父親。
趙沅鈺懷著複雜的心情坐在桌旁,此時楚氏已經自覺地站到了老太太身後,為桌子上的幾個人各布了一筷子菜。老太太道:“知道你孝順,但也別累著了,坐下一起吃罷。”楚氏得了令,方坐到趙銘城下首。
一頓飯吃的安安靜靜,趙沅鈺因著父親的一句話添了些心事。趙沅琪因昨日改口時老夫人的話心懷怨恨,卻也老實了不少,一改之前跳脫的性子,隻做個隱形人。
楚氏的孝順不是說說而已。在這之後,楚氏每天送走趙銘城上官,都要過來宜安苑伺候老太太梳洗。每餐也定要親手為老太太及趙沅鈺趙沅琪布一筷子菜,再坐下吃飯。連劉氏所出的尚在繈褓中的趙沅瑛,楚氏都要一天去奶娘處看上三遍。不論楚氏是發自真心的寬厚大度,還是逢場多戲,她的舉動都贏得了闔府上下的好評。
如此不出一個月,老太太就動了將中饋交給楚氏的念頭。
楚氏聽聞此事,連忙道:“母親抬愛,實不應辭,隻是我素來愚笨,怕是不能打理好家事,咱們家裏還是需要有母親您做主才好。”
老太太笑道,“你倒是謙虛,打量我不知道呢,打你母親去後,你家裏的大小事全賴你打理,如今倒推將起來,莫不是想躲懶,累死我這把老骨頭啊!”
又道:“咱們家人口少,算起來瑣事之流還不如你在家時多,你先在我身邊學一個月,也就能捋順個大概了,放心,咱們家的下人大多實在,就算你把家務接手過去,他們也不會刁難與你。”
楚氏覺得自己很幸運,原本過了花期的女子難嫁,隨著年紀漸長,家中弟妹也到了議親的年齡,自己的存在就更加礙眼。她那時覺得前路迷茫,終日惶惶,想自己才貌不缺,最終卻要淪落到嫁與鰥夫。沒想到峰回路轉,自己的夫婿不禁年輕俊朗,才華橫溢,而且隻得三女,並無子嗣,這已是意外之喜。沒想到婆母竟也如此寬厚,有了婆母的支持,隻要她再生下長子,便可在家裏穩穩的站住腳跟。
不過幾天時間,書香門第出身的楚氏就展現出了她與縣丞之女劉氏之間的巨大的差距。
趙探花逢人生四喜之一,新娶美嬌娘,也是神清氣爽。第二日一早,一睜眼,便看到楚氏已坐在鏡邊梳妝。趙銘城道:“今日我休沐,怎麽這麽早就起來了?”
楚氏正梳理長發,聽到夫君的話便回頭道:“雖昨日敬茶時母親說不必日日請安,隻是禮不可廢,母親疼我,我更該替夫君好好孝順母親。況昨日裏我瞧著宜安堂雖仆從眾多,到底還是清靜了些,老人嘴上不說,心裏誰不希望兒孫繞膝呢。”
趙銘城深覺有理,便道,“這也是我的疏忽,之前咱們家裏的規矩卻是有些疏漏,一會兒咱們就帶上琪兒和瑛兒過去請安。”
趙沅鈺一早起來,正被燕回伺候著洗漱,便聽見有鳥兒在廊間鳴叫,不由起了興致,道:“燕雙,快將琴取出來,待我與鳥兒合奏一曲。”燕回在一旁嗔道:“姑娘如今是瘋魔了,日夜練琴不夠,還要與鳥兒合奏,當心將鳥兒嚇跑呢。”沅鈺咯咯一笑,道:“春光正好,不可辜負,若鳥兒被我嚇走,便是不解風情了。”燕雙無法理解沅鈺一早莫名的興致,隻能將琴取出,任沅鈺叮叮咚咚地彈起來。
趙銘城與楚氏帶著趙沅琪趙沅瑛走近宜安堂,便聽到一陣叮叮咚咚的琴聲,外頭小丫鬟見老爺與夫人過來,連忙跑進來通稟,唬的燕雙和燕回手忙腳亂地將琴桌和琴收了起來。
待幾人走進院中,趙沅鈺已經整理好儀容,慢條斯理的走向趙銘城道:“女兒給父親母親請安。”趙銘城點頭道:“你祖母可起來了?”
“祖母此時該在梳洗完畢了,女兒也正要去過給祖母請安。”
趙銘城點了點頭,沒再說話。於是夫妻倆帶著三個女兒浩浩蕩蕩的走去正屋。小丫鬟早已通稟,老夫人已經坐在主位上等待,瞧著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過來,笑道,:“不是說了不用日日過來,今日來的這般齊全,倒唬我一跳。”
楚氏笑著說道:“這都是我們做晚輩的孝心呢,日後我們可是要日日過來的,就算老太太嫌煩,也攆不走我們。”
趙銘城也道:“母親,這是媳婦一片孝心,往日我忙於公務,倒也無暇顧及這些,日後便讓媳婦帶著幾個孩子多多孝敬您吧。”
老太太道:“我原是想著你們年輕,貪睡些,就不日日折騰你們過來,有沅鈺在也就夠了,既然媳婦有此心,那便依你們吧。”
老太太又向沅鈺道:“剛才鈺兒可是在院中彈琴?最近琴聲倒是有些精進了,不像開始的時候,底下人一見你要擺琴桌,都悄悄開始找布。”大家聽後都笑了起來。
楚氏道:“剛才大姑娘的琴聲和著鳥鳴,頗是歡快活潑。我在家時也是愛琴的,等哪天得空,我把以前收集的琴譜著人送來。”
趙銘城也難得對沅鈺有了好臉色,說道:“你若愛琴,也是好事,當年你母親,也是彈得一手好琴的。”
此母親非彼母親,大家聽到後小生不由停頓了一下。趙銘城自悔失言,便又說道:“一早起來已經餓了,今日我們都要賴在母親這裏吃飯了。”
趙沅鈺聽到趙銘城這句突如其來的話,不由愣了一下。她出生後沒幾天,母親便過世了,留下幾位陪嫁的管事娘子照顧她,等到她長到四五歲,幾個管事娘子也陸陸續續被老夫人安排去了母親的陪嫁莊子,如今她身邊,隻有燕雙和燕回二人,是幾個姑姑的女兒。對於她母親的模樣,性格,她不知道,身邊亦是無人知曉,也不會有人告訴她。而今,唯一在她麵前提起母親的人,竟是曾經辜負過母親的父親。
趙沅鈺懷著複雜的心情坐在桌旁,此時楚氏已經自覺地站到了老太太身後,為桌子上的幾個人各布了一筷子菜。老太太道:“知道你孝順,但也別累著了,坐下一起吃罷。”楚氏得了令,方坐到趙銘城下首。
一頓飯吃的安安靜靜,趙沅鈺因著父親的一句話添了些心事。趙沅琪因昨日改口時老夫人的話心懷怨恨,卻也老實了不少,一改之前跳脫的性子,隻做個隱形人。
楚氏的孝順不是說說而已。在這之後,楚氏每天送走趙銘城上官,都要過來宜安苑伺候老太太梳洗。每餐也定要親手為老太太及趙沅鈺趙沅琪布一筷子菜,再坐下吃飯。連劉氏所出的尚在繈褓中的趙沅瑛,楚氏都要一天去奶娘處看上三遍。不論楚氏是發自真心的寬厚大度,還是逢場多戲,她的舉動都贏得了闔府上下的好評。
如此不出一個月,老太太就動了將中饋交給楚氏的念頭。
楚氏聽聞此事,連忙道:“母親抬愛,實不應辭,隻是我素來愚笨,怕是不能打理好家事,咱們家裏還是需要有母親您做主才好。”
老太太笑道,“你倒是謙虛,打量我不知道呢,打你母親去後,你家裏的大小事全賴你打理,如今倒推將起來,莫不是想躲懶,累死我這把老骨頭啊!”
又道:“咱們家人口少,算起來瑣事之流還不如你在家時多,你先在我身邊學一個月,也就能捋順個大概了,放心,咱們家的下人大多實在,就算你把家務接手過去,他們也不會刁難與你。”
楚氏覺得自己很幸運,原本過了花期的女子難嫁,隨著年紀漸長,家中弟妹也到了議親的年齡,自己的存在就更加礙眼。她那時覺得前路迷茫,終日惶惶,想自己才貌不缺,最終卻要淪落到嫁與鰥夫。沒想到峰回路轉,自己的夫婿不禁年輕俊朗,才華橫溢,而且隻得三女,並無子嗣,這已是意外之喜。沒想到婆母竟也如此寬厚,有了婆母的支持,隻要她再生下長子,便可在家裏穩穩的站住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