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婉怎麽還未梳妝,這都日上三杆了。”
思思也笑著與熹和打趣。
“這不是一早晨起來夕月便忙著,我這院裏又不如你院裏,有幾個細心服侍,等夕月忙完了,便來替我梳妝。”
熹和本來就不願貼身伺候的人多,除了夕月,剩下都是些粗使的丫鬟婆子。
“那你說你瞧上了我院裏的哪一個,我便指來與你作伴。”
“你院裏的丫頭都被你寵成了二小姐,我如何指使的了。”熹和看著蘭香的打扮“你看看蘭香打扮的,比尋常家的小姐還要嬌俏些。”
說著接過了蘭香手裏的東西。
“思思的繡功我是知道的,這鴛鴦繡的這樣好,定是讓蘭香幫忙了吧。”
蘭香聞言紅了臉,思思倒是不紅不白:“這鴛鴦雖說蘭香修改了許多,可這底子是我打下的,便就是我繡的。”
“你出門與夕月一起忙活忙活,我有話和婉婉說。”思思對著一旁的蘭香說道。
蘭香對著熹和行了個禮便出去了。
思思將熹和摁到梳妝台前,拿了一把梳子細細的梳著頭發。
熹和得頭發烏黑濃密,披在肩頭更顯得膚白勝雪。
“婉婉,過幾日你便要嫁人,你真的甘心嫁一個不愛的人?”
“愛與不愛這時候已經不甚要緊了,皇室裏,有許多事是不能由心而行的。”婉婉談了一口氣。
“可你若不入宮,是否就能免除了這些紛擾人事?”
“我若不入宮,自然也就不能認識元郎,嫁給元郎。這件事我無論如何都不後悔。”
“元將軍,他,是什麽樣的人?”
說起來思思似乎並沒有問過熹和關於元將軍與她的事。
“他是你父親,是我的夫君。”熹和麵色溫和,似乎是陷在了回憶裏:“那年我才十二歲,再山上自由的瘋跑,忽然他出現了,帶著一隊人,對著我跪下,叫我公主。那時母親已經離開多日了,走之前她告訴我,等她回來她便要帶我去一個地方。後來我卻沒等到她回來。”
“你是說外婆,她是什麽樣的人?”
“她是個自由散漫之人,你得性子跟她差不多,那時我們住在山上,她經常丟下我,消失些日子,那次我也以為她隻是普通往常一樣,過幾日便會回來,可她再沒有回來。”
“外婆,她是出什麽意外了嗎?”
“她死了,我也是後來才知道,那年我初見元郎,便得知了我母親的死訊。”
熹和的目光變得飄忽,想起了很久之前的往事。
被雨洗的綠油油的山上,一個少女正挎著小筐,筐裏是她剛剛采摘的蘑菇。
“一個,兩個,三個,四個,十三個,嗯,這些可以炒上一盤,在挖兩個山芋,晚飯便有著落了。”
少女踩著輕快的步子在山路上跑跳。
這裏是她生活了十二年的翠巒山。
她穿著麻布做成的衣裳,下身的裙子已經有點舊了,可雖舊,卻很幹淨。
她跑到屋後的地裏,刨了兩顆山芋。
出了些汗,臉上有些細細密密的汗珠,她不在乎的抹了一把,臉上就沾了些泥土。
將挖出來的山芋放進小籃子裏,她才蹦蹦跳跳的跑進院子裏。
山不算陡峭,坡便平緩,這院子就建在半山腰上。
推開門,院子裏打掃的幹淨整潔,院子裏的杆子上,掛了幾件顏色並不鮮豔的衣服,正在滴水。
一切的一切都顯示出這樣一座與城鎮離得如此遠,幾乎與世隔絕的翠巒山上,真的有人居住。
“娘走了幾日,也該回來了。”
小女孩一邊咕噥寫,一邊將山芋倒在了盆子裏。
利索的洗淨蒸熟,蘑菇也清炒了下。
正要送進嘴裏,忽然聽到外頭一陣馬蹄聲。
少女忙放下筷子起身查看,便見一男子推開了門。
“這人便是父親?”思思打斷。
“你別打岔,聽我說。”
男子身穿甲胄,手裏拿著馬鞭。
“你是。。。何人?”少女率先發問。
“姑娘可是住在這?”那男子卻並未回話,而是緊接著問了她這個問題。
“我跟我娘住在這裏,請問公子有什麽事情?”少女雖未見過旁人,卻是不怕。
那男子聽言缺跪下了,叫了聲:“公主殿下,陛下讓臣接您回宮!”
“回宮?回什麽宮?”
“自然是回公主殿下的家裏。”
可她家就住在這裏,屋內還有剛做好卻沒來得及吃的飯菜,她能去哪裏?
“我娘呢?”
“屬下不知。”
“你知道什麽?”
“屬下知道,我定能平安送公主殿下回京都。”
那年熹和十二歲,元將軍還不是將軍,他隻有十七歲。
“後來呢?”思思又問。
“後來我便隨他回了京都,得知了我的父親是當今聖上,而我的母親也已經去世了。”
“這是陛下告訴你的?”
“是,我既回了京都,元郎便要離去,那時他隻不過是一個因為忠言逆耳而被禁軍頭領調到宮門口當值的一個小小的護衛。”
“那最後陛下怎麽會給你們二人賜婚了呢。”這才是思思關心的事。
“我那時不想在宮內,便多次想要逃跑,最後都是元郎將我找回,那時我便覺得這人好生可惡,他將我從那自由之地拘到這銅牆鐵壁裏,又一次一次的阻止我逃走,真是冤家。後來他便自請上了戰場,又立下了奇功,之前的老將軍十分賞識她,便向陛下舉薦了他,他便做了將軍。”
看來這個元將軍還是勵誌掛的,思思以為他是有什麽複雜的背景呢。
“他回京那日我去宮門口看他,他騎在高頭大馬上,威風凜凜,那時我便想,世間竟有如此好男兒,若來日婚配時能嫁一如此如意郎君,也算不枉費了人間一遭。”
“最後如你所願了,陛下不是親自指婚了嘛!我猜,是父親向陛下求了你來。”思思模仿著男人的聲音“臣懇請陛下將熹和公主許配給臣!”
熹和看著思思搞怪的表情不禁莞爾。
“才不是你想的,元郎那時戰功赫赫,京中多少閨閣小姐對他芳心暗許,哪裏輪得到我一個鄉野的丫頭。”
熹和直到今日都不曾覺得自己能夠配得上元郎。
“誰說的,婉婉膚白勝雪又溫柔又漂亮,我看,憑他如何厲害,婉婉也是配得上的!”思思趕忙的否了熹和的自卑心思。
“他軍功顯赫,於朝中卻無依無托,這種孤臣陛下必將收為己用,便將我指給了他。”
“陛下此舉可有過問你的意思?”
“不曾,陛下行事何須顧慮任何人的意思?不過是想做便做了罷。元郎敬我憐我,我也不曾受了委屈。”
思思聞言撇了撇嘴,到底是皇帝,指婚這個事,說指就指了,來日自己若看上那個良家貴公子,定要去陛下跟前討份懿旨,如此便可強搶良家婦男了。
思思也笑著與熹和打趣。
“這不是一早晨起來夕月便忙著,我這院裏又不如你院裏,有幾個細心服侍,等夕月忙完了,便來替我梳妝。”
熹和本來就不願貼身伺候的人多,除了夕月,剩下都是些粗使的丫鬟婆子。
“那你說你瞧上了我院裏的哪一個,我便指來與你作伴。”
“你院裏的丫頭都被你寵成了二小姐,我如何指使的了。”熹和看著蘭香的打扮“你看看蘭香打扮的,比尋常家的小姐還要嬌俏些。”
說著接過了蘭香手裏的東西。
“思思的繡功我是知道的,這鴛鴦繡的這樣好,定是讓蘭香幫忙了吧。”
蘭香聞言紅了臉,思思倒是不紅不白:“這鴛鴦雖說蘭香修改了許多,可這底子是我打下的,便就是我繡的。”
“你出門與夕月一起忙活忙活,我有話和婉婉說。”思思對著一旁的蘭香說道。
蘭香對著熹和行了個禮便出去了。
思思將熹和摁到梳妝台前,拿了一把梳子細細的梳著頭發。
熹和得頭發烏黑濃密,披在肩頭更顯得膚白勝雪。
“婉婉,過幾日你便要嫁人,你真的甘心嫁一個不愛的人?”
“愛與不愛這時候已經不甚要緊了,皇室裏,有許多事是不能由心而行的。”婉婉談了一口氣。
“可你若不入宮,是否就能免除了這些紛擾人事?”
“我若不入宮,自然也就不能認識元郎,嫁給元郎。這件事我無論如何都不後悔。”
“元將軍,他,是什麽樣的人?”
說起來思思似乎並沒有問過熹和關於元將軍與她的事。
“他是你父親,是我的夫君。”熹和麵色溫和,似乎是陷在了回憶裏:“那年我才十二歲,再山上自由的瘋跑,忽然他出現了,帶著一隊人,對著我跪下,叫我公主。那時母親已經離開多日了,走之前她告訴我,等她回來她便要帶我去一個地方。後來我卻沒等到她回來。”
“你是說外婆,她是什麽樣的人?”
“她是個自由散漫之人,你得性子跟她差不多,那時我們住在山上,她經常丟下我,消失些日子,那次我也以為她隻是普通往常一樣,過幾日便會回來,可她再沒有回來。”
“外婆,她是出什麽意外了嗎?”
“她死了,我也是後來才知道,那年我初見元郎,便得知了我母親的死訊。”
熹和的目光變得飄忽,想起了很久之前的往事。
被雨洗的綠油油的山上,一個少女正挎著小筐,筐裏是她剛剛采摘的蘑菇。
“一個,兩個,三個,四個,十三個,嗯,這些可以炒上一盤,在挖兩個山芋,晚飯便有著落了。”
少女踩著輕快的步子在山路上跑跳。
這裏是她生活了十二年的翠巒山。
她穿著麻布做成的衣裳,下身的裙子已經有點舊了,可雖舊,卻很幹淨。
她跑到屋後的地裏,刨了兩顆山芋。
出了些汗,臉上有些細細密密的汗珠,她不在乎的抹了一把,臉上就沾了些泥土。
將挖出來的山芋放進小籃子裏,她才蹦蹦跳跳的跑進院子裏。
山不算陡峭,坡便平緩,這院子就建在半山腰上。
推開門,院子裏打掃的幹淨整潔,院子裏的杆子上,掛了幾件顏色並不鮮豔的衣服,正在滴水。
一切的一切都顯示出這樣一座與城鎮離得如此遠,幾乎與世隔絕的翠巒山上,真的有人居住。
“娘走了幾日,也該回來了。”
小女孩一邊咕噥寫,一邊將山芋倒在了盆子裏。
利索的洗淨蒸熟,蘑菇也清炒了下。
正要送進嘴裏,忽然聽到外頭一陣馬蹄聲。
少女忙放下筷子起身查看,便見一男子推開了門。
“這人便是父親?”思思打斷。
“你別打岔,聽我說。”
男子身穿甲胄,手裏拿著馬鞭。
“你是。。。何人?”少女率先發問。
“姑娘可是住在這?”那男子卻並未回話,而是緊接著問了她這個問題。
“我跟我娘住在這裏,請問公子有什麽事情?”少女雖未見過旁人,卻是不怕。
那男子聽言缺跪下了,叫了聲:“公主殿下,陛下讓臣接您回宮!”
“回宮?回什麽宮?”
“自然是回公主殿下的家裏。”
可她家就住在這裏,屋內還有剛做好卻沒來得及吃的飯菜,她能去哪裏?
“我娘呢?”
“屬下不知。”
“你知道什麽?”
“屬下知道,我定能平安送公主殿下回京都。”
那年熹和十二歲,元將軍還不是將軍,他隻有十七歲。
“後來呢?”思思又問。
“後來我便隨他回了京都,得知了我的父親是當今聖上,而我的母親也已經去世了。”
“這是陛下告訴你的?”
“是,我既回了京都,元郎便要離去,那時他隻不過是一個因為忠言逆耳而被禁軍頭領調到宮門口當值的一個小小的護衛。”
“那最後陛下怎麽會給你們二人賜婚了呢。”這才是思思關心的事。
“我那時不想在宮內,便多次想要逃跑,最後都是元郎將我找回,那時我便覺得這人好生可惡,他將我從那自由之地拘到這銅牆鐵壁裏,又一次一次的阻止我逃走,真是冤家。後來他便自請上了戰場,又立下了奇功,之前的老將軍十分賞識她,便向陛下舉薦了他,他便做了將軍。”
看來這個元將軍還是勵誌掛的,思思以為他是有什麽複雜的背景呢。
“他回京那日我去宮門口看他,他騎在高頭大馬上,威風凜凜,那時我便想,世間竟有如此好男兒,若來日婚配時能嫁一如此如意郎君,也算不枉費了人間一遭。”
“最後如你所願了,陛下不是親自指婚了嘛!我猜,是父親向陛下求了你來。”思思模仿著男人的聲音“臣懇請陛下將熹和公主許配給臣!”
熹和看著思思搞怪的表情不禁莞爾。
“才不是你想的,元郎那時戰功赫赫,京中多少閨閣小姐對他芳心暗許,哪裏輪得到我一個鄉野的丫頭。”
熹和直到今日都不曾覺得自己能夠配得上元郎。
“誰說的,婉婉膚白勝雪又溫柔又漂亮,我看,憑他如何厲害,婉婉也是配得上的!”思思趕忙的否了熹和的自卑心思。
“他軍功顯赫,於朝中卻無依無托,這種孤臣陛下必將收為己用,便將我指給了他。”
“陛下此舉可有過問你的意思?”
“不曾,陛下行事何須顧慮任何人的意思?不過是想做便做了罷。元郎敬我憐我,我也不曾受了委屈。”
思思聞言撇了撇嘴,到底是皇帝,指婚這個事,說指就指了,來日自己若看上那個良家貴公子,定要去陛下跟前討份懿旨,如此便可強搶良家婦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