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249年2月9日),字昭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大司馬曹真長子,三國時期曹魏宗室、權臣。
曹爽體態肥胖[1],自少以宗室身份出入宮廷,謹慎持重,曹叡即位後任散騎侍郎,累遷城門校尉,加散騎常侍,轉任武衛將軍,公元231年(太和五年),其父曹真逝世,曹爽襲封邵陵侯爵位,公元239年(景初三年),明帝曹叡病危,拜曹爽為大將軍,假節鉞。與司馬懿並為托孤大臣。少帝曹芳即位之後加侍中,改封武安侯。從此,勢傾四海,聲震天下。
曹爽原本謙虛謹慎,後來任用私人,專權亂政,侵吞財產,一意孤行出兵伐蜀造成國內虛耗死傷慘重,起居自比皇帝,並采用鄧颺之謀將郭太後遷往永寧宮軟禁,公元249年(正始十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解除曹爽大將軍的職務。不久,被加以謀反之罪而被屠滅三族。
曹純(170年—210年),字子和,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曹操部下名將,侍中曹熾之子,大司馬曹仁之弟。
曹純雅重綱紀,禮賢下士。中平四年(187年),起家黃門郎。董卓之亂後,跟隨曹操募兵,開始征戰一生的戎馬生涯。建安年間,授議郎,遷司空參軍,督帥虎豹騎參與平定北方戰爭,封為高陵亭侯。建安十三年(208年),隨從曹操南征荊州,追殺豫州牧劉備,占領江陵。參加赤壁之戰,率軍返回譙郡。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純去世,諡號為威,配享曹操廟庭。
曹休(?-228年),字文烈,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曹魏將領,曹操族子。
曹休於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時前往投奔,被稱為“千裏駒”。曹操對他如同親子,並使他領虎豹騎宿衛。漢中之戰時,曹休識破張飛計謀,大敗吳蘭。曹魏建立後,鎮守曹魏東線,多次擊破吳軍,誘降吳將。官至大司馬,封長平侯。太和二年(228年),曹休在魏吳石亭之戰中大敗,不久因背上毒瘡發作而去世。
曹爽體態肥胖[1],自少以宗室身份出入宮廷,謹慎持重,曹叡即位後任散騎侍郎,累遷城門校尉,加散騎常侍,轉任武衛將軍,公元231年(太和五年),其父曹真逝世,曹爽襲封邵陵侯爵位,公元239年(景初三年),明帝曹叡病危,拜曹爽為大將軍,假節鉞。與司馬懿並為托孤大臣。少帝曹芳即位之後加侍中,改封武安侯。從此,勢傾四海,聲震天下。
曹爽原本謙虛謹慎,後來任用私人,專權亂政,侵吞財產,一意孤行出兵伐蜀造成國內虛耗死傷慘重,起居自比皇帝,並采用鄧颺之謀將郭太後遷往永寧宮軟禁,公元249年(正始十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解除曹爽大將軍的職務。不久,被加以謀反之罪而被屠滅三族。
曹純(170年—210年),字子和,沛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曹操部下名將,侍中曹熾之子,大司馬曹仁之弟。
曹純雅重綱紀,禮賢下士。中平四年(187年),起家黃門郎。董卓之亂後,跟隨曹操募兵,開始征戰一生的戎馬生涯。建安年間,授議郎,遷司空參軍,督帥虎豹騎參與平定北方戰爭,封為高陵亭侯。建安十三年(208年),隨從曹操南征荊州,追殺豫州牧劉備,占領江陵。參加赤壁之戰,率軍返回譙郡。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純去世,諡號為威,配享曹操廟庭。
曹休(?-228年),字文烈,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曹魏將領,曹操族子。
曹休於曹操起兵討伐董卓時前往投奔,被稱為“千裏駒”。曹操對他如同親子,並使他領虎豹騎宿衛。漢中之戰時,曹休識破張飛計謀,大敗吳蘭。曹魏建立後,鎮守曹魏東線,多次擊破吳軍,誘降吳將。官至大司馬,封長平侯。太和二年(228年),曹休在魏吳石亭之戰中大敗,不久因背上毒瘡發作而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