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1]),字孔明,號臥龍,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2],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3][4][5][6]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7]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後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8]。


    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諸葛喬(204年—228年),字伯鬆、原字仲慎,官至翊武將軍。


    他本為諸葛瑾次子與胞兄諸葛恪在吳國的名聲頗大,後被過繼給諸葛亮。到蜀國後,任駙馬都尉。諸葛亮視他如親生兒子,深恐其成為庸人,管教甚嚴。諸葛亮北伐屯駐漢中,讓諸葛喬同士兵們—起,參加與督運軍糧地艱苦工作。228年卒,年二十五。[1]


    諸葛瞻(227年-263年),字思遠,琅琊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蜀漢大臣,丞相諸葛亮之子。


    迎娶公主,拜騎都尉,襲爵武鄉侯。景耀四年,與輔國大將軍董厥並為平尚書事,統領中央事務。後主寵信黃皓,無所匡正。魏將鄧艾伐蜀,率領長子諸葛尚、將軍張遵、李球、黃崇防禦綿竹(今四川德陽市)。不聽黃崇速占險要的建議,坐失兵機,出城與鄧艾決戰,兵敗被殺,綿竹失守。後主劉禪出降,蜀國滅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曹操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關子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關子翼並收藏三國之曹操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