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府是雪國數一數二的大都府,素來有小京都的稱號,而且永安府離京都不遠,這裏交通便利,更是不少京都裏達官貴人前來享樂的好地方。
李政道似乎忘記了前幾日考場失利,此刻手執短扇,儼然成了翩翩公子,李政道指了指過往的行人,道:
“張兄,這裏便是永安府,除了京都外最有名氣的地方,你看這裏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可比沿縣繁華一百倍!”
張久壽隻是以單純後來人的眼光去看,不過哪怕他看見天下第二大都城永安府,也極為深深震撼,永安府未實行宵禁,差不多七點左右,這個時間段正是永安府熱鬧的時候,酒樓的招牌一個接著一個,過往的客人隨處可見,三兩成群,或者兩夫妻後麵跟著隨行的奴仆,整個街上裝扮也給人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的模樣。
而且永安府今日更甚熱鬧,比前幾日張久壽所見人更多。
李政道笑道:“張兄,這裏可是有七十萬人!張兄可知道,永安府最出名的是哪裏?”
張久壽搖搖頭。
李政道笑道:“想來張兄這等正人君子肯定也不知道。醉紅樓!永安府的醉紅樓,杜聖就曾作詩,一隻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天下誰如似,直見永安燕詩香。”
張久壽好奇問道:“不知道其中深意,還請李兄解釋。”
“張兄有所不知,杜聖最喜愛的小妾便叫做露凝香,聽人說,露凝香長的傾國傾城,原本是西城有名的名妓,後來跟了杜聖。杜聖就曾說過露凝香已經是天下第一美女,放眼整個天下再以找不到比露凝香更漂亮的人。杜聖的話,自然惹得人們不服氣,紛紛列舉,不過後來都證實沒有露凝香美麗。
於是就有人說永安府醉紅樓就有比露凝香漂亮的人,杜聖自然不服氣,直到杜聖去醉紅樓看見了燕詩香才由此感歎!直見永安燕詩香!”李政道又道:
“隻可惜露凝香賣藝不賣身,而且畢竟年紀大了,年老色衰,達官貴人也就對她沒了興趣,後來也就隱退,至今不知所蹤。
不過聽說最近幾個月方舒雅卻是永安府新一代的花魁,聽聞更甚露凝香一層。而且方舒雅比露凝香更有性子,她七天隻為一個客人撫琴唱戲,要是客人打賞的多,她甚至半個月都不會露麵一次。可越是這樣,就越多的達官貴人為她著迷。”
張久壽想到曆史上最著名的可能就屬李師師,不過這方舒雅按著性子來,一周隻見一個客人,要是客人打賞的多,就直接罷工了,張久壽可並不覺得方舒雅傻,甚至對方很聰陰,男人本來就是越是輕鬆的得到就越覺得沒意思,方舒雅恐怕就是抓住了男人們的這點性子,她要是早早就獻身,估計也沒多少人對她感興趣,道:
“今日是放榜的日子,也就李兄和我出來玩咧!”
李政道笑道:“此言差矣,張兄待會一去便知。我可提醒張兄,待會切不可吝嗇錢財,免得讓人輕視。”
醉紅樓就在永安府的中心,張久壽這才見識到了所謂的一擲千金,醉紅樓的下麵已經有不少的才子等候,而眾人心心念念的方舒雅就坐在醉紅樓上麵,四麵都是蒙著若隱若現的麵紗。
張久壽在下麵也見到了熟悉的人,一個是梁凱,另外一個是德縣的馮偉,馮偉是德縣第一人,聽說這次考的不錯。
梁凱看見張久壽,不喜道:“原來是張兄,我還以為張兄弟回去,沒想到還在這裏等著,莫非張兄還以為自己高中,在這裏等放榜嗎?”
李政道聽著梁凱諷刺,又看見旁邊隨行梁凱的秀才,提醒道:“張兄,旁邊的那人便是西北四大才子之首的王守義,聽說他們王家已經出了三個進士…沒想到梁凱竟然跟王守義熟悉。”
張久壽這才注意到梁凱旁邊的秀才,那人一身白衣,長相英俊秀氣,哪怕站在人群之中也是鶴立雞群的帥哥。
而且,人家不僅帥而且有才,張久壽是聽說王守義名頭的,所有人都認為這次州考第一名要麽就是王守義,要麽就是南方的鄧村。
不過,很多人都不看好鄧村,鄧村雖然是南方四大才子之一,卻出身貧苦,王守義則不一樣,一門三個進士,而且師傅還是國子監杜聖,可想而知他的資源是有多豐富。
王守義看了張久壽,抬頭不屑,道:“梁兄,他便是北風有佳人的張久壽?”
梁凱一臉討好,道:“正是!”
王守仁再次不屑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倒是一首上古好歌,隻可惜是剽竊來的,真是丟讀書人的臉!”
王守仁一開口,眾人都聽得如癡如醉,感歎王守仁念了一首好詩,本來詩詞就是上古時代的歌、賦等演變而來,一首佳人歌故也算得上一首好詩。
對於王守仁的嘲諷,張久壽並不在意,本就不是自己所做,不過王守仁隨便扣一個剽竊的帽子,令他非常不爽,隻要剽竊的帽子坐實,張久壽的名聲基本上也就毀了。
再有就是王守仁高高在上的神情讓張久壽很不爽,張久壽冷聲道:“王秀才說我是剽竊,可有證據?很久前張某便對眾人說過,此乃一位高人所做,可從未標榜乃我所為。
我隻不過是可惜這等好詩埋沒紅塵,這才由感而發!王秀才倘若真要給我一個剽竊的帽子,那麽請問王秀才,當你吟誦你師傅杜聖詩詞的時候,我是否也可以說王秀才是剽竊杜聖的詩詞?”
張久壽一番話,說的王秀才臉色通紅,的確張久壽從未標榜乃他所做,而且讀書人之間交流詩詞,本就很正常,而且隻要張久壽不說,也沒人知道那位高人是誰。
一旁的梁凱見王守仁吃癟,不過張久壽得罪了王守仁,正和他心意,兔死狐悲道:“好一個牙尖嘴利的油滑小子,得罪了西北才子王守仁,可有你好果子吃!”
李政道似乎忘記了前幾日考場失利,此刻手執短扇,儼然成了翩翩公子,李政道指了指過往的行人,道:
“張兄,這裏便是永安府,除了京都外最有名氣的地方,你看這裏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可比沿縣繁華一百倍!”
張久壽隻是以單純後來人的眼光去看,不過哪怕他看見天下第二大都城永安府,也極為深深震撼,永安府未實行宵禁,差不多七點左右,這個時間段正是永安府熱鬧的時候,酒樓的招牌一個接著一個,過往的客人隨處可見,三兩成群,或者兩夫妻後麵跟著隨行的奴仆,整個街上裝扮也給人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的模樣。
而且永安府今日更甚熱鬧,比前幾日張久壽所見人更多。
李政道笑道:“張兄,這裏可是有七十萬人!張兄可知道,永安府最出名的是哪裏?”
張久壽搖搖頭。
李政道笑道:“想來張兄這等正人君子肯定也不知道。醉紅樓!永安府的醉紅樓,杜聖就曾作詩,一隻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天下誰如似,直見永安燕詩香。”
張久壽好奇問道:“不知道其中深意,還請李兄解釋。”
“張兄有所不知,杜聖最喜愛的小妾便叫做露凝香,聽人說,露凝香長的傾國傾城,原本是西城有名的名妓,後來跟了杜聖。杜聖就曾說過露凝香已經是天下第一美女,放眼整個天下再以找不到比露凝香更漂亮的人。杜聖的話,自然惹得人們不服氣,紛紛列舉,不過後來都證實沒有露凝香美麗。
於是就有人說永安府醉紅樓就有比露凝香漂亮的人,杜聖自然不服氣,直到杜聖去醉紅樓看見了燕詩香才由此感歎!直見永安燕詩香!”李政道又道:
“隻可惜露凝香賣藝不賣身,而且畢竟年紀大了,年老色衰,達官貴人也就對她沒了興趣,後來也就隱退,至今不知所蹤。
不過聽說最近幾個月方舒雅卻是永安府新一代的花魁,聽聞更甚露凝香一層。而且方舒雅比露凝香更有性子,她七天隻為一個客人撫琴唱戲,要是客人打賞的多,她甚至半個月都不會露麵一次。可越是這樣,就越多的達官貴人為她著迷。”
張久壽想到曆史上最著名的可能就屬李師師,不過這方舒雅按著性子來,一周隻見一個客人,要是客人打賞的多,就直接罷工了,張久壽可並不覺得方舒雅傻,甚至對方很聰陰,男人本來就是越是輕鬆的得到就越覺得沒意思,方舒雅恐怕就是抓住了男人們的這點性子,她要是早早就獻身,估計也沒多少人對她感興趣,道:
“今日是放榜的日子,也就李兄和我出來玩咧!”
李政道笑道:“此言差矣,張兄待會一去便知。我可提醒張兄,待會切不可吝嗇錢財,免得讓人輕視。”
醉紅樓就在永安府的中心,張久壽這才見識到了所謂的一擲千金,醉紅樓的下麵已經有不少的才子等候,而眾人心心念念的方舒雅就坐在醉紅樓上麵,四麵都是蒙著若隱若現的麵紗。
張久壽在下麵也見到了熟悉的人,一個是梁凱,另外一個是德縣的馮偉,馮偉是德縣第一人,聽說這次考的不錯。
梁凱看見張久壽,不喜道:“原來是張兄,我還以為張兄弟回去,沒想到還在這裏等著,莫非張兄還以為自己高中,在這裏等放榜嗎?”
李政道聽著梁凱諷刺,又看見旁邊隨行梁凱的秀才,提醒道:“張兄,旁邊的那人便是西北四大才子之首的王守義,聽說他們王家已經出了三個進士…沒想到梁凱竟然跟王守義熟悉。”
張久壽這才注意到梁凱旁邊的秀才,那人一身白衣,長相英俊秀氣,哪怕站在人群之中也是鶴立雞群的帥哥。
而且,人家不僅帥而且有才,張久壽是聽說王守義名頭的,所有人都認為這次州考第一名要麽就是王守義,要麽就是南方的鄧村。
不過,很多人都不看好鄧村,鄧村雖然是南方四大才子之一,卻出身貧苦,王守義則不一樣,一門三個進士,而且師傅還是國子監杜聖,可想而知他的資源是有多豐富。
王守義看了張久壽,抬頭不屑,道:“梁兄,他便是北風有佳人的張久壽?”
梁凱一臉討好,道:“正是!”
王守仁再次不屑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倒是一首上古好歌,隻可惜是剽竊來的,真是丟讀書人的臉!”
王守仁一開口,眾人都聽得如癡如醉,感歎王守仁念了一首好詩,本來詩詞就是上古時代的歌、賦等演變而來,一首佳人歌故也算得上一首好詩。
對於王守仁的嘲諷,張久壽並不在意,本就不是自己所做,不過王守仁隨便扣一個剽竊的帽子,令他非常不爽,隻要剽竊的帽子坐實,張久壽的名聲基本上也就毀了。
再有就是王守仁高高在上的神情讓張久壽很不爽,張久壽冷聲道:“王秀才說我是剽竊,可有證據?很久前張某便對眾人說過,此乃一位高人所做,可從未標榜乃我所為。
我隻不過是可惜這等好詩埋沒紅塵,這才由感而發!王秀才倘若真要給我一個剽竊的帽子,那麽請問王秀才,當你吟誦你師傅杜聖詩詞的時候,我是否也可以說王秀才是剽竊杜聖的詩詞?”
張久壽一番話,說的王秀才臉色通紅,的確張久壽從未標榜乃他所做,而且讀書人之間交流詩詞,本就很正常,而且隻要張久壽不說,也沒人知道那位高人是誰。
一旁的梁凱見王守仁吃癟,不過張久壽得罪了王守仁,正和他心意,兔死狐悲道:“好一個牙尖嘴利的油滑小子,得罪了西北才子王守仁,可有你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