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史鼐焦頭爛額。


    遼西新募十幾萬兵,分了一半給北鎮,如今整個廣寧才不到七萬兵,且絕大多數都是新兵。


    北鎮才有老將老兵,他這裏並沒有。


    原來遼東都司控製了八成多的營兵,北鎮則是不到兩成的營兵,而遼西走廊並沒有營兵。


    遼東都司的失陷,導致的後果太大了。


    薩爾滸和沈遼兩次大敗,大周全國的精兵都消耗一空,哪裏還有精兵可調。


    如果北鎮萬一不保的話,史鼐正考慮要放棄遼西走廊,全部撤退回山海關。


    十餘萬新兵,已經是大周國內用盡了力氣調來的軍士了,所以遼西這七萬新兵,關乎大周社稷。


    遼東可以放棄,山海關絕不容有失,山海關關乎京城的安危,如果讓蠻族趁勢奪下山海關。


    導致的惡果,就是大周要考慮遷都南方了。


    所以用這七萬新兵去支援北鎮,史鼐並沒有這個想法,該給北鎮的他都給了,不能給的他給不了。


    索性遼西設立的東海營幾百人,出海竟然光複了金州,算得上史鼐的功勞。


    這也是他目前能無視朝堂上攻訐他的奏章的底氣所在。


    現在等不來蒙古的援兵,就盼著金州兵了。


    史鼐內心慶幸,辛虧自己聽了賈敬的話,鼎力支持此子,才有今日的期盼。


    恁爾幾路來,我隻一路去。


    老奴真的很厲害,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他的軍事素養不是一般人,能有如今的成就,絕對不隻是靠的運氣。


    唐清安知道自己的才能,實不能對抗其人。


    不過他會學,會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路,經曆過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他的視野其實也很開闊。


    至少他知道登陸戰,而老奴一輩子沒有打過海戰。


    他對大海的認知,就是遼左北方的海麵結冰了,竟然派騎兵去渡冰作戰。


    這就是他的短板,生活經曆對這方麵的欠缺,導致的弱點。


    複州城裏有八千兵,唐清安知道自己啃不動,也不想去浪費力氣。


    從軍戶餘丁征募了一萬七千人,報名者極其踴躍。


    因為當兵吃糧領餉,在金州是最好的差事。


    這一回除了原東海營再次擴張了一倍,征募四千人,已達九千人,李勝虎領一營三千人,陳凱武領一營三千人,二弟劉承敏領一營三千人。


    另設一親兵營計五百人,哨官張薄升為把總,是原來東海營的十隊長出身。


    新立二營,由原先立功的遼民為大小武官,兩營又是六千人。


    如此下來就是一萬出頭。


    原來複州,金州各營,征募七千人,補充前番自身傷亡的士兵,以及抽調組建騎兵後的空缺之用。


    原來的金州兵裏,有不少各部打殘了的騎兵,都被重新組織起來,有兩千人建立騎兵營。


    金州原來有戰馬不足百匹,北鎮送來一千匹馬,但是能做戰馬的隻有六百匹,合計七百匹戰馬,遠不足使用。


    不過架子先立起來,戰馬的空缺,慢慢來湊。


    沒有馬的騎兵,浪費在步兵上,的確太過奢侈了。


    這些人都是原先遼左各處的騎兵,能活到當下,大多都騎藝嫻熟,有幾把刷子。


    花眼,鄧興,楊清,李伯升,李齊作為先鋒,各自統帥一千人。


    趙緱用為左路參將,領遼民營三千人。


    徐壽福為右路遊擊將軍,領遼民營三千人。


    唐清安為中軍主帥,帶親衛營,領李勝虎,劉承敏二營,合計六千五百人。


    後營彭大海,郭英領兩人合計領兩千人。


    全軍合計一萬九千五百人。


    水師都司嚴正中,把總李二,苟兒等將,領水兵三千人,大小戰船三百艘載軍北上。


    金州城防交給金州兵備僉事馮勝之,後方旅順城防交給旅順兵備僉事顧應時。


    陳凱武領一營三千,其餘各總哨,合計六千人守衛金州城,四千人則嚴守各堡。


    安排諸事妥當,唐清安拜了一拜馮勝之和顧應時。


    “金州安危,就托付兩位僉事了。”


    “金州城池之堅固,非複州幾千蠻兵可奪,又有陳千總等將領效命,將軍無憂後方,我等恭祝將軍旗開得勝,凱旋歸來。”


    在碼頭上,一眾官員送行,馮勝之和顧應時是目前金州品級最高的文官。


    而且從長行島屯田開始,大小事務都皆由他們之手操辦,在金州百姓裏的威信,除了將軍就是他們二人。


    “如此甚好。”


    各部已經登船,唐清安在此拜別了諸人,帶領諸將登船。


    兩萬人渡海而戰。


    是大周立國以來從未有之事。


    這麽龐大的船隊,用了兩個時辰才徹底消失在了海線處。


    顧應時忍不住墊腳眺望,實在是看不到蹤影了,才落下了腳跟,歎了口氣。


    “怎麽我對金州都有信心,你在旅順難道還沒有信心”


    “我不是擔心我們,而是擔心將軍。”


    兩人悄悄聊著天。


    整個金州,將軍雖然沒有表現出來,但是他們這等人都曉得,將軍最信任兩種人。


    一種是東海營出身的人,原來都是廣寧人士,又是被將軍帶出海,所以雙方都很信賴對方。


    第二就是原來長行島上開拓的人。


    很幸運,他們就是這一批人之中。


    在絕境中同甘共苦結交下的友誼,不是尋常的感情能比的,雖然也才不足一年。


    不管是因為利益,還是因為感情,他們這些人都緊密的團結在了將軍旗下。


    希望在將軍的帶領下,光複遼東,憑借這潑天的功勞,各自登上人臣之位。


    馮勝之和顧應時兩人都是舉人,其實都乃中人之姿。


    如今能做到這個地步,實則是將軍勇於任事之故。而升為中級文官,也都是將軍推薦之功。


    在現在的大周,他們兩個以舉人的出身達到這個地步,實乃鳳毛麟角。


    如果放在以前,他們連想都不敢想。


    而現在,他們的野心已不足於此。


    如果將軍徹底在遼左立足,又能光複一二州,他們豈不是又能水漲船高,猶如大河流水小河淌。


    這個道理他們又如何不懂呢。


    同樣的道理,金州上下都盼著將軍立功,好分潤功勞。


    唐清安不知道身後人的期盼,隻覺得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上,撲麵而來的壓力。


    時間太短了。


    擴軍急促,才編練了不足一月,真要是和蠻族真槍實彈的打起來,戰力絕對不是對手。


    登陸戰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三百艘戰船,兩萬人搶渡海灘,這運轉之功,也不是輕易辦成的。


    兵備不齊。


    ……


    諸事算下來,皆不完善。


    隻渡海一事,如果多給他三個月的時間,訓練數次大軍登陸,積累些許經驗,才更加的有把握。


    隻是時不我待啊。


    唐清安不敢賭北鎮沒有他的支援,會不會打退蠻兵。


    實在是人的名樹的影。


    但凡老奴親統大軍,至今還沒有敗過。


    其實北鎮失去了,還有遼西走廊,怕的就是兵敗如山倒,和前世的曆史一樣。


    如果不是出了個袁崇煥,死守寧遠,保住了半個遼西走廊,整個遼東就完全陷入蠻族手中了。


    又或者他沒有奪得金州之前,也不用如此憂心。


    大不了退回海上嘛。


    但是金州現在有二十餘萬百姓,人人都念叨著唐將軍。


    他在金州威望無與倫比,各處清田,改軍製,皆沒有引起大的反彈,難道是他的能力嗎


    當然不是。


    人心望著他咧。


    趙緱用會對他大肆擴張自己親信的兵力,而冷落餘部之舉,會沒有怨言嗎


    金州旁係將領難道沒有看見嗎


    這都是金州二十餘萬百姓之功。


    有這金州二十餘萬百姓豎立的威望,他唐清安才能輕易的調動趙緱用,整治軍中各種弊端。


    所以他必須保下北鎮。


    北鎮失則遼西失,遼西失,則金州危。


    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不辜負二十餘萬百姓,唐清安這一刻必須選擇北上。


    兩萬軍士,三百艘船,他們不知道陸上的形勢,陸上也不知道有一支大軍開赴而來。


    扼守三岔河,北邊是海州衛,南邊是蓋州衛。


    蓋州衛外的連雲島有唐清安的軍士。


    原來的東海營小軍官劉通,駐守連雲島有功勞,不但安置了流民數千,且擴軍五百,能力得到充分的體現,被提拔為了把總。


    他乘坐唐清安派來的小船,去了海上見到了龐大的船隊,驚歎了一口氣。


    將軍的實力真乃一日一變。


    同時一臉的興奮,萬幸自己有這番運氣,跟隨了將軍,短短的時日,自己也成了把總,手裏五百兵。


    連雲島和陸地不遠,為了不驚動陸地上的蠻兵,導致消息泄露,唐清安才派了船去把劉通接來。


    此人在連雲島駐守了幾個月,對此地的形勢比誰都清楚,才要親見了解陸上的軍情。


    “蓋州衛隻有三千兵,因為有複州的八千兵在前方,所以並沒有太過防備,不過屬下建議將軍不要攻打蓋州,而是直取海州衛。”


    劉通興奮的說道。


    “海州衛是老奴大軍糧資聚集的重城,城裏草料糧食,盔甲兵器,工匠馬匹等,皆不計其數。


    如果能奪下此城,不但斷絕了蠻族後勤,且能讓我們獲得無數的物資,將軍請看。”


    劉通指著輿圖,激動的劃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從遼東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鍵盤戰鬥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鍵盤戰鬥家並收藏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