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鎮江,如今民七十萬,官吏和武官合計有五百餘人。
五百餘人,是唐清安治理兩地,指揮軍隊的左膀右臂,所以必須要和這些人達成一致。
唐清安離開了鎮江,到了莊河海外的石城島。
石城島落在金州和鎮江的中間。
文官謝友成,馮勝之,顧應時,李成賢,王宣,方士珍,徐輝,戴國偉,陳恒,鄭國良,王昊,鄧章,陶傑……
武官趙緱用,賀寬,陳銳,李勝虎,陳凱武,武震孟,張薄,彭大海,郭英,李齊,朱秀……
文武合計四十五人,皆收到了將軍的命令。
馮勝之和金州的官員,乘坐快船到石城島的時候,正好碰到了將軍的親衛小兵李如靖,徐聚費在碼頭。
“將軍因何召見”
李如靖搖搖頭。
“不知道,將軍沒有告訴我們,隻讓我們在此迎接各位大老。”李如靖穿著兵甲,和以前在金州的嬉皮笑臉不一樣。
“這孩子現在到像那麽回事。”
馮勝之指著李如靖,對身後的同僚們笑道。
“畢竟是將軍一手調教出來的,肯定不會差。”眾人說笑道。
馮勝之才領著眾人離開,拍了拍李如靖的肩膀。
“謹慎辦差,好好做事。”
“醒的了。”
李如靖老實的回道。
眾人見了將軍後,又被人帶去了各自的落腳地,路上還看到了一塊平整的地方,有個大棚子正在搶建,應該用來讓他們商討事宜的。
石城島位於黃海東部,大小長山島東端,距離莊海隻有七裏,東距壽龍島也是七裏。
周邊還有行人坨子,灰坨子等九個島,礁組成。
島上空氣清晰,景色秀麗,林木茂盛,放眼望去都是綠意,還有種下的新農作物。
將軍托人從雲南帶回來的番米,經過幾番試種,開始在不適合大規模屯田的海島種植。
石城島就是種番米的地方,馮勝之專門去田埂上觀看了一番,並沒有看出所以然來。
隨著石城島上遷移來的難民開始增多,道路也開始變多了,都是人走出來的彎彎曲曲的小路。
順著條條的蜿蜒的道路上,落下了零星的房舍。
幾年來,從長行島到金州,馮勝之忙得馬不停蹄,都忘記了自己原來的閑暇模樣。
馮勝之和同僚們用過了飯,趁著難得的閑時,換了一身的常服,也不辯方向,隻跟著一條道走。
越走越彎曲越狹窄,到了最後竟然沒有路了,隻有幾間草房。
草房用泥巴厚厚的湖了一層,已經看不出原來的模樣,竟然還養了一些雞鴨鵝。
有的剪了尾巴,有的剪了左邊的翅膀,有的剪了右邊的翅膀,馮勝之嘴角翹起。
這是農戶們為自家的家禽做的記號,免得混淆了。
好久沒有見到這幅悠閑的農家畫麵了。
整個金州上下,都充滿了忙碌,不管是官員還是百姓,都像被抽的連軸轉的陀螺。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來了興致,馮勝之在籬笆外喊了聲屋子裏的人,想要討口水喝。
出來了一個老漢,走路一瘸一拐的,用有缺口的瓷碗,盛滿了七分,雙手捧給了馮勝之。
馮勝之接過來也不喝,而是上下打量了兩眼老者。
“長者可是讀過書”
老漢點點頭。
“認得一些字罷了。”
馮勝之把水喝完,恭敬的把碗遞了回去,老漢接過後,見陌生人沒有多餘的要求,轉身回屋。
“長者,這碗缺了個口,真是令人惋惜,不然倒也是一個極好的物件。”
“沒什麽可惜不可惜的,左右不過是個用物罷了,可以裝水,也可以吃飯。”
“你認得我”
馮勝之笑道。
老者搖了搖頭。
“雖然你穿著常服,但近日來將軍到了此地,不少的官也跟著來了,你應該也是官吧。”
“家中可有其他人”
“有一個兒子,去年和喪了夫的婦人成了親,去田裏做活去了,還有個孫女,跑出去跟那些野小子混玩,不知道跑哪去了。”
“何不”
馮勝之試探的問道。
老者心平氣和,向這名好奇心很重的官員解釋道。
“前番家裏遭了大難,我的老伴,大兒,大兒媳婦,孫兒都遇害了,留下了這個孫女和幺兒,幸得將軍之恩情,才得脫離魔掌,有此地落腳。
雖然日子苦了些,卻十分的安寧,我心素已閑,清川澹於此,隻想看著孫女平安的長大,再為她找個婆家,一生已然無憾了。”
聞言,馮勝之動容起來。
眼前的老者,談吐雖然平常,可是話裏露出來的一絲卻又透著不平凡。
“難道不想報仇嗎”
“我在這裏種田,為將軍做積蓄,閑時教下幼童認字,等將軍為老漢報仇。”
老者笑道。
馮勝之拱了拱手,告辭了老者。
“阿爺,我把李家的大娃打了一頓,他不聽我的話。”此時,一名女童跑了回來。
“打的好打得好,這小子皮的很。”
“阿爺以前不是教我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隻君子,福履綏之……讓我與人友愛,寬容嗎”
馮勝之還沒走遠,聽到身後的聲音,嘴角情不自禁的笑了起來。
當馮勝之回去後,同僚問他去了哪裏,他隻笑著說去見了一個大才。
“既然如此,何不去請”
同僚納悶的問道。
“老人家誌不在此,就不要打擾老人家的心願了。”
同僚也不在問,告訴馮勝之,顧應時來了。
北顧南馮。
有人如今這麽形容兩人。
馮勝之原來最得將軍信任,顧應時後來居上,如今有超越馮勝之地位之勢。
馮勝之如今心態有了變化,笑著說道。
“他來了,說明他把鎮江的事情處理好了,可見鎮江如今極為安穩,是令人高興的事。”
同僚心裏連連稱奇,此人竟然如此大度。
又過了一日,等眾人齊至,皆來到已經建好的大棚裏,布置好了板凳桌椅。
文人都坐在北麵,武人都坐在南麵。
侍衛們為眾人添茶倒水,過了一會,唐清安到此,眾人紛紛起身相迎。
“將軍。”
“將軍。”
“都坐下。”
唐清安笑著抬了抬手,示意眾人坐下。
等人都安座後,他卻沒有坐下,而是站在前麵,一臉的笑容。
“如今光複的地方多了,我和各位卻也不容易碰麵了,原來在金州的時候,我和顧先生每日都會相見。
我來前算了下,竟然有小半年沒有見到顧先生了,顧先生如今可好。”
顧應時聞言,起身笑道。
“一切都好,我也十分想念將軍,至今想起長行島,彷若隔世一般,將軍之才能,令人佩服萬分。
我等實乃庸才,沒有劉蕭之才幹,隻能以附驥尾,跟隨將軍光複遼東,何其有幸也。”
“顧先生太謙虛了。”
唐清安笑了笑。
“金州有如今的地步,先生有大半的功勞。”
“不敢。”
和顧應時說笑完,唐清安又逐一和王宣,方士珍,徐輝等很早就跟隨他的老人們寒暄。
然後又看向了戴國偉,陳恒這些個新提拔起來的文官。
“各位都是大才,把各地都治理的很好,不管是自身的任務,還是年前突然一波的難民,都辦的沒有差錯。
金州鎮江七十萬民,應該感謝你們,你們也不愧是他們的父母官,我代七十萬百姓,向你們道謝。”
眾人連忙起身,紛紛你一言我一言,皆稱是將軍之功勞。
唐清安揮手,讓眾人重新坐下,然後看向了南邊。
“當初出海時,遼東人心慌亂,畏蠻如虎,而有八百人願意跟隨我出海,深入敵境,這些人都是勇士。
陳凱武,李勝虎,武震孟,張薄,劉通……”
這些念到名字的原東海營的人,紛紛起身。
“你們是我的鼎力之梁,沒有你們,就沒有今日的局麵。”
唐清安笑道。
“我等不敢領此功,我等原來隻是普通軍戶,能跟隨將軍一路走到今日,此生無憾矣。”
眾將紛紛說道。
“你們都很好,都坐下吧。”
說完,唐清安又看向李伯升,花眼,鄧興,江萬化等人,
“至今想起第一戰,我等上下一心,以微薄之勢,大敗金複二州,得以光複,這都是諸位的高義。”
李伯升,花眼,鄧興,江萬化等,原來金州,複州出身的將領,紛紛站起。
“我等實應感謝將軍,如果不是將軍,我等至今還是二臣,辱沒祖宗。”
唐清安擺了擺手。
“這並不是各位的錯,錯在朝廷,這些年來,各位大小戰不計其數,實打實的軍功,已徹底證明了諸位的武勇。
我希望我們以後,能繼續百戰百勝,把我金州軍,鎮江軍打造成鐵軍!”
“我等領命,絕不負將軍所盼。”
聽到這些人的話,北邊的徐輝內心百感交集。
他想起了當年,和大哥商量朝廷來人的事,大哥斬釘截鐵的說要反正。
如今話還在耳邊,而大哥已經犧牲了。
“李齊,朱秀,王玉功,李成才,趙赫……”
這些將領紛紛起身,滿眼的熱切。
他們都是遼民出身,和蠻族有血海深仇,如果不是將軍,誰能為他們做主,誰能帶著他們報仇。
“我等,誓死追隨將軍!”
眾人搶先展誌。
五百餘人,是唐清安治理兩地,指揮軍隊的左膀右臂,所以必須要和這些人達成一致。
唐清安離開了鎮江,到了莊河海外的石城島。
石城島落在金州和鎮江的中間。
文官謝友成,馮勝之,顧應時,李成賢,王宣,方士珍,徐輝,戴國偉,陳恒,鄭國良,王昊,鄧章,陶傑……
武官趙緱用,賀寬,陳銳,李勝虎,陳凱武,武震孟,張薄,彭大海,郭英,李齊,朱秀……
文武合計四十五人,皆收到了將軍的命令。
馮勝之和金州的官員,乘坐快船到石城島的時候,正好碰到了將軍的親衛小兵李如靖,徐聚費在碼頭。
“將軍因何召見”
李如靖搖搖頭。
“不知道,將軍沒有告訴我們,隻讓我們在此迎接各位大老。”李如靖穿著兵甲,和以前在金州的嬉皮笑臉不一樣。
“這孩子現在到像那麽回事。”
馮勝之指著李如靖,對身後的同僚們笑道。
“畢竟是將軍一手調教出來的,肯定不會差。”眾人說笑道。
馮勝之才領著眾人離開,拍了拍李如靖的肩膀。
“謹慎辦差,好好做事。”
“醒的了。”
李如靖老實的回道。
眾人見了將軍後,又被人帶去了各自的落腳地,路上還看到了一塊平整的地方,有個大棚子正在搶建,應該用來讓他們商討事宜的。
石城島位於黃海東部,大小長山島東端,距離莊海隻有七裏,東距壽龍島也是七裏。
周邊還有行人坨子,灰坨子等九個島,礁組成。
島上空氣清晰,景色秀麗,林木茂盛,放眼望去都是綠意,還有種下的新農作物。
將軍托人從雲南帶回來的番米,經過幾番試種,開始在不適合大規模屯田的海島種植。
石城島就是種番米的地方,馮勝之專門去田埂上觀看了一番,並沒有看出所以然來。
隨著石城島上遷移來的難民開始增多,道路也開始變多了,都是人走出來的彎彎曲曲的小路。
順著條條的蜿蜒的道路上,落下了零星的房舍。
幾年來,從長行島到金州,馮勝之忙得馬不停蹄,都忘記了自己原來的閑暇模樣。
馮勝之和同僚們用過了飯,趁著難得的閑時,換了一身的常服,也不辯方向,隻跟著一條道走。
越走越彎曲越狹窄,到了最後竟然沒有路了,隻有幾間草房。
草房用泥巴厚厚的湖了一層,已經看不出原來的模樣,竟然還養了一些雞鴨鵝。
有的剪了尾巴,有的剪了左邊的翅膀,有的剪了右邊的翅膀,馮勝之嘴角翹起。
這是農戶們為自家的家禽做的記號,免得混淆了。
好久沒有見到這幅悠閑的農家畫麵了。
整個金州上下,都充滿了忙碌,不管是官員還是百姓,都像被抽的連軸轉的陀螺。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來了興致,馮勝之在籬笆外喊了聲屋子裏的人,想要討口水喝。
出來了一個老漢,走路一瘸一拐的,用有缺口的瓷碗,盛滿了七分,雙手捧給了馮勝之。
馮勝之接過來也不喝,而是上下打量了兩眼老者。
“長者可是讀過書”
老漢點點頭。
“認得一些字罷了。”
馮勝之把水喝完,恭敬的把碗遞了回去,老漢接過後,見陌生人沒有多餘的要求,轉身回屋。
“長者,這碗缺了個口,真是令人惋惜,不然倒也是一個極好的物件。”
“沒什麽可惜不可惜的,左右不過是個用物罷了,可以裝水,也可以吃飯。”
“你認得我”
馮勝之笑道。
老者搖了搖頭。
“雖然你穿著常服,但近日來將軍到了此地,不少的官也跟著來了,你應該也是官吧。”
“家中可有其他人”
“有一個兒子,去年和喪了夫的婦人成了親,去田裏做活去了,還有個孫女,跑出去跟那些野小子混玩,不知道跑哪去了。”
“何不”
馮勝之試探的問道。
老者心平氣和,向這名好奇心很重的官員解釋道。
“前番家裏遭了大難,我的老伴,大兒,大兒媳婦,孫兒都遇害了,留下了這個孫女和幺兒,幸得將軍之恩情,才得脫離魔掌,有此地落腳。
雖然日子苦了些,卻十分的安寧,我心素已閑,清川澹於此,隻想看著孫女平安的長大,再為她找個婆家,一生已然無憾了。”
聞言,馮勝之動容起來。
眼前的老者,談吐雖然平常,可是話裏露出來的一絲卻又透著不平凡。
“難道不想報仇嗎”
“我在這裏種田,為將軍做積蓄,閑時教下幼童認字,等將軍為老漢報仇。”
老者笑道。
馮勝之拱了拱手,告辭了老者。
“阿爺,我把李家的大娃打了一頓,他不聽我的話。”此時,一名女童跑了回來。
“打的好打得好,這小子皮的很。”
“阿爺以前不是教我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隻君子,福履綏之……讓我與人友愛,寬容嗎”
馮勝之還沒走遠,聽到身後的聲音,嘴角情不自禁的笑了起來。
當馮勝之回去後,同僚問他去了哪裏,他隻笑著說去見了一個大才。
“既然如此,何不去請”
同僚納悶的問道。
“老人家誌不在此,就不要打擾老人家的心願了。”
同僚也不在問,告訴馮勝之,顧應時來了。
北顧南馮。
有人如今這麽形容兩人。
馮勝之原來最得將軍信任,顧應時後來居上,如今有超越馮勝之地位之勢。
馮勝之如今心態有了變化,笑著說道。
“他來了,說明他把鎮江的事情處理好了,可見鎮江如今極為安穩,是令人高興的事。”
同僚心裏連連稱奇,此人竟然如此大度。
又過了一日,等眾人齊至,皆來到已經建好的大棚裏,布置好了板凳桌椅。
文人都坐在北麵,武人都坐在南麵。
侍衛們為眾人添茶倒水,過了一會,唐清安到此,眾人紛紛起身相迎。
“將軍。”
“將軍。”
“都坐下。”
唐清安笑著抬了抬手,示意眾人坐下。
等人都安座後,他卻沒有坐下,而是站在前麵,一臉的笑容。
“如今光複的地方多了,我和各位卻也不容易碰麵了,原來在金州的時候,我和顧先生每日都會相見。
我來前算了下,竟然有小半年沒有見到顧先生了,顧先生如今可好。”
顧應時聞言,起身笑道。
“一切都好,我也十分想念將軍,至今想起長行島,彷若隔世一般,將軍之才能,令人佩服萬分。
我等實乃庸才,沒有劉蕭之才幹,隻能以附驥尾,跟隨將軍光複遼東,何其有幸也。”
“顧先生太謙虛了。”
唐清安笑了笑。
“金州有如今的地步,先生有大半的功勞。”
“不敢。”
和顧應時說笑完,唐清安又逐一和王宣,方士珍,徐輝等很早就跟隨他的老人們寒暄。
然後又看向了戴國偉,陳恒這些個新提拔起來的文官。
“各位都是大才,把各地都治理的很好,不管是自身的任務,還是年前突然一波的難民,都辦的沒有差錯。
金州鎮江七十萬民,應該感謝你們,你們也不愧是他們的父母官,我代七十萬百姓,向你們道謝。”
眾人連忙起身,紛紛你一言我一言,皆稱是將軍之功勞。
唐清安揮手,讓眾人重新坐下,然後看向了南邊。
“當初出海時,遼東人心慌亂,畏蠻如虎,而有八百人願意跟隨我出海,深入敵境,這些人都是勇士。
陳凱武,李勝虎,武震孟,張薄,劉通……”
這些念到名字的原東海營的人,紛紛起身。
“你們是我的鼎力之梁,沒有你們,就沒有今日的局麵。”
唐清安笑道。
“我等不敢領此功,我等原來隻是普通軍戶,能跟隨將軍一路走到今日,此生無憾矣。”
眾將紛紛說道。
“你們都很好,都坐下吧。”
說完,唐清安又看向李伯升,花眼,鄧興,江萬化等人,
“至今想起第一戰,我等上下一心,以微薄之勢,大敗金複二州,得以光複,這都是諸位的高義。”
李伯升,花眼,鄧興,江萬化等,原來金州,複州出身的將領,紛紛站起。
“我等實應感謝將軍,如果不是將軍,我等至今還是二臣,辱沒祖宗。”
唐清安擺了擺手。
“這並不是各位的錯,錯在朝廷,這些年來,各位大小戰不計其數,實打實的軍功,已徹底證明了諸位的武勇。
我希望我們以後,能繼續百戰百勝,把我金州軍,鎮江軍打造成鐵軍!”
“我等領命,絕不負將軍所盼。”
聽到這些人的話,北邊的徐輝內心百感交集。
他想起了當年,和大哥商量朝廷來人的事,大哥斬釘截鐵的說要反正。
如今話還在耳邊,而大哥已經犧牲了。
“李齊,朱秀,王玉功,李成才,趙赫……”
這些將領紛紛起身,滿眼的熱切。
他們都是遼民出身,和蠻族有血海深仇,如果不是將軍,誰能為他們做主,誰能帶著他們報仇。
“我等,誓死追隨將軍!”
眾人搶先展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