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負責抄書的年輕學子們,原本就是厲子安安排的,臨行前還在王府見過,自然都能認得出他。
來人也萬萬沒想到,自己隻是上來問句話,竟然看到了王世子跟潼娘子……
他此時全然沒有了之前提前完成任務的得意,反倒恨不得把自己的手剁了。
幹嘛要比別人抄得快?
顯你厲害是麽!
這下好了,上來看到這麽一幕,還傻嗬嗬地開口說話。
真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不夠徹底!
“下去!”厲子安見那人呆在當場,動也不動,忍不住一聲斷喝。
“是,是——”年輕人被嚇得連滾帶爬地下樓去了。
待人離開,沈天舒立刻掙脫厲子安的懷抱,二人尷尬地相對而立。
厲子安突然抬手,沈天舒立刻連退數步,直到後背貼到牆上才不得不停住,一雙紅腫憔悴的眼睛警惕地看著他。
“我隻是想把麵具還給你。”厲子安拿著麵具的手尷尬地停在半空。
沈天舒指著窗旁的小幾道:“世子爺將麵具放在桌上便是。”
厲子安見沈天舒避自己如避洪水猛獸般,心裏有些不是滋味,還有些莫名的惱火。
他將麵具丟在桌上道:“我要先去應天府辦事,你們若是忙完就先在這兒等我,到時候咱們一起回程。”
“這些事世子爺同範公子商量即可。”
厲子安站在樓梯口,回頭看向沈天舒,欲言又止,最後到底什麽都沒說地轉身離開了。
沈天舒背貼著牆,雙腿軟得都沒力氣了,整個人順勢滑坐在地上。
剛才一切事情都發生得太快,讓她沒有空閑去思考。
此時坐在地板上,回憶起剛才的事情,鼻端仿佛還縈繞著厲子安身上的冷冽香氣……
沈天舒呻|吟一聲,將臉深深埋在掌心。
這都是什麽事兒啊!
沈天舒在地上坐了半晌,臉上的熱度終於褪|去,準備起來繼續在書房內翻找一下,就算找不到祖父的手劄,說不定能發現一些其他線索也說不定。
但是她這邊剛站起來,樓梯口又傳來腳步聲。
沈天舒不由得緊張起來,心髒也加快了跳動,緊緊盯著這個惹禍的樓梯口。
好在這次上來的並不是厲子安,而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婦人,而且居然還是她前世便認識的人。
“對不住,我是上來打掃的,不知道樓上有人。”
熟悉的鄉音讓沈天舒一陣心神恍惚。
這位婦人姓陳名雪蓮,是來安縣本地人。
之前沈天舒叫明卉去買綠豆糕和蟹殼黃燒餅的東四齋,便是陳家的鋪子。
陳家老兩口當年一直不生養,後來經過薑濉開方調養,才總算生下陳雪蓮這個女兒。
後來老兩口看中店裏一個為人本分、做事踏實的夥計石磊,將他招為上門女婿。
好在陳雪蓮沒有這方麵的問題,婚後不過六年功夫便生下兩男一女,陳家還十分厚道地讓二兒子姓了石,也算是為石磊留下一個接輩人。
一家子經營鋪子,生意不錯,雖不是多麽富貴,但是小富即安,日子過得也十分和睦。
而沈天舒之所以對陳雪蓮印象頗深,是因為她的大兒子小時候有一次高燒驚厥,當時薑濉和她都沒在家,眼瞅孩子就要不行了。
陳雪蓮從薑家得知,薑潼已經在回家的路上了,按照行程,再有兩三日就能回到來安縣。
但是燒得不斷抽出的孩子哪裏還等得及兩三日。
最後陳雪蓮一咬牙,將孩子裹得嚴嚴實實捆在身上,自己騎馬出城去迎薑潼。
兩天的路程她硬是一天就打馬趕到了。
薑潼用祖傳金針救了孩子的命,便成了陳雪蓮口中的大恩人。
自打那次之後,陳家三天兩頭便差人來送新出爐的點心,過年過節更是夫妻倆帶著孩子登門送禮。
但是沈天舒沒想到,如今薑家出事都三年多的時間了,陳雪蓮居然還不忘恩情。
不然以她的家境,又如何用得著來薑宅做事貼補家用。
沈天舒看到陳雪蓮不免心情激動,卻也不能相認,剛要開口說話,卻聽陳雪蓮先猶豫著開口問:“這位娘子,是不是前幾日去薑家祖墳祭拜過?”
“是,大姐怎麽知道的?”
“我那天本來也去了,結果看著外麵站了一群人,就沒進去。”陳雪蓮有些好奇地打量著沈天舒,“娘子以前也被薑家人救過麽?”
沈天舒隻能含糊其辭道:“薑家對我,如生身父母,恩同再造。”
“難怪。”陳雪蓮輕輕歎了口氣道,“我那日遠遠地見你不但穿了孝衣,還哭得厲害,也就大概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薑家以前濟世救人,還經常義診舍藥,薑潼被封為高陽郡主之後,還曾開設私學,專門招收女學生,教授醫理。
所以雖然薑家出事已經三年了,但是隔三差五都有人來墳前祭拜。
“大姐,聽你的話,似乎對薑家十分了解?”沈天舒忍不住問,“你能跟我說說,當年到底是怎麽回事麽?”
“嗐,都是陳年舊事了,還有什麽好說的。”陳雪蓮拿著撣子開始清理書架,並不太想提當年之事。
“不瞞您說,我是最近剛知道這件事的,為此大老遠從湖廣過來,我是真的很想知道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麽……”
最後,陳雪蓮經不住沈天舒的軟磨硬泡,放下撣子,坐在一旁的鼓凳上,怔楞了半晌才緩緩開口道:“其實從出事到現在,我也時常問我自己,那天到底出了什麽事。直到現在,也沒人知道哪些黑衣人是從哪裏來的,更不知道他們跟薑家到底又什麽冤仇。
“他們就像憑空出現的惡鬼一般,不知怎麽進入薑家,話也不說一句,逢人便砍。前麵的人把人砍倒在地,後麵立刻有人上去在要害補上一刀……說白了,他們就是衝著滅門來的!
“你也看到了,薑宅這深宅大院的,別說是裏麵殺人外麵能不能聽到,就是在這個院兒裏殺人,遠一點兒的院子都聽不到聲響。
“所以等縣裏的人發現不對,什麽都來不及了……”
來人也萬萬沒想到,自己隻是上來問句話,竟然看到了王世子跟潼娘子……
他此時全然沒有了之前提前完成任務的得意,反倒恨不得把自己的手剁了。
幹嘛要比別人抄得快?
顯你厲害是麽!
這下好了,上來看到這麽一幕,還傻嗬嗬地開口說話。
真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不夠徹底!
“下去!”厲子安見那人呆在當場,動也不動,忍不住一聲斷喝。
“是,是——”年輕人被嚇得連滾帶爬地下樓去了。
待人離開,沈天舒立刻掙脫厲子安的懷抱,二人尷尬地相對而立。
厲子安突然抬手,沈天舒立刻連退數步,直到後背貼到牆上才不得不停住,一雙紅腫憔悴的眼睛警惕地看著他。
“我隻是想把麵具還給你。”厲子安拿著麵具的手尷尬地停在半空。
沈天舒指著窗旁的小幾道:“世子爺將麵具放在桌上便是。”
厲子安見沈天舒避自己如避洪水猛獸般,心裏有些不是滋味,還有些莫名的惱火。
他將麵具丟在桌上道:“我要先去應天府辦事,你們若是忙完就先在這兒等我,到時候咱們一起回程。”
“這些事世子爺同範公子商量即可。”
厲子安站在樓梯口,回頭看向沈天舒,欲言又止,最後到底什麽都沒說地轉身離開了。
沈天舒背貼著牆,雙腿軟得都沒力氣了,整個人順勢滑坐在地上。
剛才一切事情都發生得太快,讓她沒有空閑去思考。
此時坐在地板上,回憶起剛才的事情,鼻端仿佛還縈繞著厲子安身上的冷冽香氣……
沈天舒呻|吟一聲,將臉深深埋在掌心。
這都是什麽事兒啊!
沈天舒在地上坐了半晌,臉上的熱度終於褪|去,準備起來繼續在書房內翻找一下,就算找不到祖父的手劄,說不定能發現一些其他線索也說不定。
但是她這邊剛站起來,樓梯口又傳來腳步聲。
沈天舒不由得緊張起來,心髒也加快了跳動,緊緊盯著這個惹禍的樓梯口。
好在這次上來的並不是厲子安,而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婦人,而且居然還是她前世便認識的人。
“對不住,我是上來打掃的,不知道樓上有人。”
熟悉的鄉音讓沈天舒一陣心神恍惚。
這位婦人姓陳名雪蓮,是來安縣本地人。
之前沈天舒叫明卉去買綠豆糕和蟹殼黃燒餅的東四齋,便是陳家的鋪子。
陳家老兩口當年一直不生養,後來經過薑濉開方調養,才總算生下陳雪蓮這個女兒。
後來老兩口看中店裏一個為人本分、做事踏實的夥計石磊,將他招為上門女婿。
好在陳雪蓮沒有這方麵的問題,婚後不過六年功夫便生下兩男一女,陳家還十分厚道地讓二兒子姓了石,也算是為石磊留下一個接輩人。
一家子經營鋪子,生意不錯,雖不是多麽富貴,但是小富即安,日子過得也十分和睦。
而沈天舒之所以對陳雪蓮印象頗深,是因為她的大兒子小時候有一次高燒驚厥,當時薑濉和她都沒在家,眼瞅孩子就要不行了。
陳雪蓮從薑家得知,薑潼已經在回家的路上了,按照行程,再有兩三日就能回到來安縣。
但是燒得不斷抽出的孩子哪裏還等得及兩三日。
最後陳雪蓮一咬牙,將孩子裹得嚴嚴實實捆在身上,自己騎馬出城去迎薑潼。
兩天的路程她硬是一天就打馬趕到了。
薑潼用祖傳金針救了孩子的命,便成了陳雪蓮口中的大恩人。
自打那次之後,陳家三天兩頭便差人來送新出爐的點心,過年過節更是夫妻倆帶著孩子登門送禮。
但是沈天舒沒想到,如今薑家出事都三年多的時間了,陳雪蓮居然還不忘恩情。
不然以她的家境,又如何用得著來薑宅做事貼補家用。
沈天舒看到陳雪蓮不免心情激動,卻也不能相認,剛要開口說話,卻聽陳雪蓮先猶豫著開口問:“這位娘子,是不是前幾日去薑家祖墳祭拜過?”
“是,大姐怎麽知道的?”
“我那天本來也去了,結果看著外麵站了一群人,就沒進去。”陳雪蓮有些好奇地打量著沈天舒,“娘子以前也被薑家人救過麽?”
沈天舒隻能含糊其辭道:“薑家對我,如生身父母,恩同再造。”
“難怪。”陳雪蓮輕輕歎了口氣道,“我那日遠遠地見你不但穿了孝衣,還哭得厲害,也就大概知道是怎麽回事了。”
薑家以前濟世救人,還經常義診舍藥,薑潼被封為高陽郡主之後,還曾開設私學,專門招收女學生,教授醫理。
所以雖然薑家出事已經三年了,但是隔三差五都有人來墳前祭拜。
“大姐,聽你的話,似乎對薑家十分了解?”沈天舒忍不住問,“你能跟我說說,當年到底是怎麽回事麽?”
“嗐,都是陳年舊事了,還有什麽好說的。”陳雪蓮拿著撣子開始清理書架,並不太想提當年之事。
“不瞞您說,我是最近剛知道這件事的,為此大老遠從湖廣過來,我是真的很想知道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麽……”
最後,陳雪蓮經不住沈天舒的軟磨硬泡,放下撣子,坐在一旁的鼓凳上,怔楞了半晌才緩緩開口道:“其實從出事到現在,我也時常問我自己,那天到底出了什麽事。直到現在,也沒人知道哪些黑衣人是從哪裏來的,更不知道他們跟薑家到底又什麽冤仇。
“他們就像憑空出現的惡鬼一般,不知怎麽進入薑家,話也不說一句,逢人便砍。前麵的人把人砍倒在地,後麵立刻有人上去在要害補上一刀……說白了,他們就是衝著滅門來的!
“你也看到了,薑宅這深宅大院的,別說是裏麵殺人外麵能不能聽到,就是在這個院兒裏殺人,遠一點兒的院子都聽不到聲響。
“所以等縣裏的人發現不對,什麽都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