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彥秋躺在床上,仔細的打量著從環宇那兒拿回來的戒子。
可能是因為那天在箭樓上一箭射穿聞淵,環宇對他的態度有了很大的改觀,雖然表麵上看不出來,但是沈彥秋卻清晰的感覺的到。
即使放走聞淵和禹佇,環宇也知道那不是沈彥秋能夠決定的,一定是尤聵很早就已經囑咐過王衝這方麵的事情,沈彥秋所做的,隻不過是替王衝說出來而已。
那一箭穿胸而過,可是實實在在做不得假。
當天晚上處理完山上的事情之後,環宇親自把這枚戒子送到他門前。
果然如同環宇所說,這枚戒子的樣式真的很是奇特。
一眼看上去,就像是一條首尾相連的細小的龍形,四爪蜷縮,龍口咬著龍尾環成一個彎彎曲曲的箍,通體泛著赤紅的顏色。
龍頭打造成立體的形狀,兩隻小小的龍角斜斜向後往上彎挺,妝做戒麵。
戒子的大小不可以調整,沈彥秋試了試套在食指上剛剛好合適。
隻是戒子表麵上都蒙了一層好像是銅鏽的東西,怎麽也擦不幹淨,整個戒子顯得髒兮兮的,完全沒有原本的美感。
沈彥秋一點都不嫌棄,反而心裏充滿了莫大的歡喜。
想起之前和尤聵三兄弟的對話,他堅信被他們合力殺掉的,那個心真宗的小道士,肯定是個修士!
他之所以敢這麽篤定,是因為聽段景涵說過,所謂的內力,是練武之人打熬自己的精氣神,融合武道信念得來的一股力量,其實本質上和那些傳說中的修士修煉的真氣法力是一樣的,都是對於人體力量的發掘,對天地元氣的運用。
隻是運用的手法和方式不同。
練武的人,內力強大的可以把聚集在體內的力量激發出來,破體而出,根據自己的意願塑造形狀,可以用來防禦也可以用來攻殺。
以無形之氣發有形之勢,具備極強的殺傷力,就像禹蒯狩的“青冥劍氣”。
但禹蒯狩的“青冥劍氣”也隻不過能夠把內氣外放兩三尺長短,並且隻能塑造成自己最擅長的劍形態。最關鍵的就是,隻能握在手中,不可能把它從手裏扔出去傷人。
一旦失去肢體接觸,就失去了力量的來源,那股氣立即就會消失。
任你武功再高,也隻不過是變得力氣更大,速度更快,出手更準,耐力更加持久而已。絕無可能出現虛空禦物,千裏之外取人首級,更恍論改變兵器的性質之類的事情。
那不是武功,而是神話。
就連泫陰鬥所修煉的,聽起來詭秘莫測的精神道的一些法門,說白了也隻是對於精神意念的運用,雖然神奇,但仍舊脫不開武道內氣運轉的範疇。
可是修士就不同,他們對天地元氣的掌控遠遠超出常人的想象,就像那個出自無量劍宗,劍歸南的小兒子,已經可以將一把普通的木劍,通過真氣的加持,變成一柄無堅不摧的利器,簡直就是從根本上改變了物體的本質!
就像神話小說裏寫的,化水為油,點石成金。
這不是練武的人能夠具備的力量。
沈彥秋雖然漸漸的接受尤聵,並在山寨裏待了一兩個月,但是他自認為對於尤聵,更多的是對他那份幾乎算是幼稚的執著的感動,但從來不曾忘記自己身負的使命。
追尋這條路對於他來說,慢慢不再隻是段景涵的遺願囑托,仿佛也變成了自己的執念,自己內心裏對於那個在心裏幻想了無數遍,一個全新世界的向往。
終於,他感覺自己看到了起點。
他嘴角帶著一絲笑意沉沉的睡去。這是他到了山寨之後,睡得最安穩的一覺。
“一口神仙氣,十二重樓宮。”
“上引天泉水,下灌九幽冥。”
“心為神之主,意乃氣之宗。”
“唯識明心意,指我大道功。”
天色還是昏暗,沈彥秋習慣性早早地起了床,慢跑到後山去,坐在那口名叫湧霞的枯井旁,盤膝而坐,迎著太陽升起的方向,默默地念誦歌訣。
他曾很隱蔽的詢問過山上的人,但是沒有人對這座棲霞山有更多的了解,因為本來就是一個普通的小山頭,除了這口本來不應該存在於山頂的枯井。
從沒有見過有人在山頂上打一口井。
他們也曾組織過人放著繩子下去,隻是不過十幾丈,就有一股熾熱的氣息往上翻湧,再也沒辦法繼續向下,而拴著石塊往下放,提上來的時候繩子總會在固定的位置斷掉,斷裂的位置一片焦黑。
沒人知道這口井有多深,連通到哪裏。
或許根本就是深不見底,直接通達到山底直達地心,否則怎麽會有這麽高的溫度
尤聵製止了大家無謂的舉動,這件事也就慢慢淡去,大家也習以為然。
而令沈彥秋欣喜若狂的事情,就是他似乎發現了這口井的一個秘密!
他總是很早就起來,無聊的坐在井邊等待日出。
當火紅的太陽從更高的山頭上升起,衝破雲霞的時候,這口枯井裏,總會升騰起一片淡淡的紫氣,在井口吞吐。
這片紫氣存在的時間非常短,也就三兩個呼吸左右,而且非常的淡,若非刻意的等待觀察,哪怕是一直站在旁邊也難以發現。
他試著用手去掬,甚至異想天開的用嘴去吸,都不能使它變動一絲一毫。
然後他才想到郭允龍的歌訣,結果發現他在紫氣升騰之時打坐默誦,竟然有絲絲紫氣同那一掛天河的水光融合一處,飄散到他體內。
雖然他感覺自己的身體仍舊沒有什麽改變,隻是目力似乎變得比從前高遠,耳力愈加聰敏,四肢也愈發輕快矯健。
出現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他根本沒辦法讓自己放棄,也不願意放棄。
自打那天放走聞淵和禹佇,昌餘山連之前象征性的跑過來,例行挑釁的事兒也取消了,更遑論從千裏草那裏借兵直接攻打棲霞山,這段時間顯得格外平靜。
他每天都風雨無阻的在日出之前跑過來,靜下心來默默地等待日出,和枯井噴吐紫氣。
隻是他太過於專心在自我感知上,卻忽略了那三兩個呼吸的時間裏,漸漸的開始有一道道微小的光芒,從井口衝出,電射蒼穹。
這天,他剛剛結束短暫的靜坐,靠在枯井旁邊閑看日出。
太陽衝破雲層封鎖,橘紅色溫暖的光芒播撒而下,就這樣靜靜地坐著,真有一點書裏說的,淡看雲卷雲舒的愜意。
“咦那是什麽”
他正漫無目的的欣賞著映眼的朝霞,忽然發現極高的天穹之上,一道淡淡的黃色光團拖著長長的尾巴飛速掠過,隻是偏偏黃光穿過雲霞時,如同虛幻一般,濃厚的雲霞不曾變動分毫!
他運足了目力望去,仍舊看不清那團黃光是什麽東西,他心頭狂跳下意識的想探個究竟,隻是他急切的想要叫喊,雙手瘋狂的甩動,卻沒發現無意間寬大的袖子從井口弗卷而過時,那一團淡淡的紫氣仿佛被他的袖子抽中,直衝而上,後發先至砸在那團黃光上!
黃光驟停,消散。
“哪位道友和徐某人開這樣的玩笑”
一身蒼青色道袍的中年男子出現在沈彥秋麵前,捋著長長的三縷長須,對著仍舊瘋狂甩手頓腳的沈彥秋笑道。
道人麵皮白淨,梳著個道髻,一身寬大的青色道袍,隻在左邊胸口位置繡了一個巴掌大的奇異圖案,好像是某種奇怪的動物圖形。臉上堆著溫和的笑,一手捧在胸口,看上去很是隨和。
他目光一閃,盯著沈彥秋瞧了瞧,臉上多了幾分驚異的神色,伸出手來屈指一彈,一縷微風打在沈彥秋身上,仿佛魔怔了的沈彥秋立刻平靜下來,隻是張大了嘴傻乎乎的看著眼前突然出現的道人。
沈彥秋吃了一驚,眼睛瞪得老大,磕磕巴巴的道:“你,你是,是誰”
道人笑道:“小友既然不認識貧道,為何又攔住貧道遁光”
沈彥秋眼珠子轉了轉,一拍額頭不明就裏的道:“我,攔住你的,遁光”
什麽是遁光我又怎麽會攔住
道人道:“貧道方才正駕遁光飛行,恰被小友的法力阻攔,怕是舊時相識的好友同貧道耍玩笑,這才按落雲頭相見,卻不成想是小友修煉術法,恰巧被貧道撞上了不成這可真是太湊巧了。”
“駕雲你是神仙”
沈彥秋嘴裏可以塞下幾個雞蛋:“我也不知道,就是突然看見一團黃光從天上飛過去,心裏莫名其妙的想要看個究竟,我也不知道怎麽就攔住了您的……哦,那什麽……遁光,對,遁光!”
“您真的是神仙!”
道人撫須長笑:“哈哈哈,小友說話真是風趣詼諧啊,貧道隻是個普通的修道之人,可不敢提神仙二字!”
他反複看了看沈彥秋,奇道:“我觀小友卻不似是我玄門中人,隻是一身氣息凝重,幾近先天之境。若不是修行中人,何以竟能看破貧道隱匿的遁光,真是奇也怪哉!”
沈彥秋聽到修道之人這四個字,一口熱氣上湧,激動的滿麵赤紅,說不出話來。就連道人說他氣息快要達到先天境界也沒有注意。他努力想要開口說話,卻隻能嘴巴開合,發不出聲響。連續試了幾次都不行,心頭一急,“哇”的一聲就哭了。
起初那道人見他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孩子,竟然有了一身頗為不俗的道行,心頭也是驚訝不已。直到聽了他幾句話後,才明白原來他根本就不通修行。或許是機緣巧合之下,服食了什麽天材地寶,改換了資質,這才恰巧看破了自己的遁光,如此說來也算是緣分一場,便有心舍個善緣於他。
那曾想沈彥秋朝思暮想,夢寐以求的修士如今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麵前,已經激動的不能自已。
道人見狀目光一軟,伸手為他擦去淚水,輕聲說道:“不急不急,慢慢說,慢慢說。”
沈彥秋和他目光一對,感受到真切的關懷,心裏潛藏許久的苦楚和壓抑再也控製不住,也顧及不了許多,一下子撲在道人懷中,痛哭不已。
道人有些愕然,卻沒有伸手推開,隻是揮揮手放出一道透明的氣波,將兩人方圓幾丈罩住,撫著沈彥秋抽動的後背,輕輕的說道:“不哭不哭,有什麽話,同我說說吧。”
可能是因為那天在箭樓上一箭射穿聞淵,環宇對他的態度有了很大的改觀,雖然表麵上看不出來,但是沈彥秋卻清晰的感覺的到。
即使放走聞淵和禹佇,環宇也知道那不是沈彥秋能夠決定的,一定是尤聵很早就已經囑咐過王衝這方麵的事情,沈彥秋所做的,隻不過是替王衝說出來而已。
那一箭穿胸而過,可是實實在在做不得假。
當天晚上處理完山上的事情之後,環宇親自把這枚戒子送到他門前。
果然如同環宇所說,這枚戒子的樣式真的很是奇特。
一眼看上去,就像是一條首尾相連的細小的龍形,四爪蜷縮,龍口咬著龍尾環成一個彎彎曲曲的箍,通體泛著赤紅的顏色。
龍頭打造成立體的形狀,兩隻小小的龍角斜斜向後往上彎挺,妝做戒麵。
戒子的大小不可以調整,沈彥秋試了試套在食指上剛剛好合適。
隻是戒子表麵上都蒙了一層好像是銅鏽的東西,怎麽也擦不幹淨,整個戒子顯得髒兮兮的,完全沒有原本的美感。
沈彥秋一點都不嫌棄,反而心裏充滿了莫大的歡喜。
想起之前和尤聵三兄弟的對話,他堅信被他們合力殺掉的,那個心真宗的小道士,肯定是個修士!
他之所以敢這麽篤定,是因為聽段景涵說過,所謂的內力,是練武之人打熬自己的精氣神,融合武道信念得來的一股力量,其實本質上和那些傳說中的修士修煉的真氣法力是一樣的,都是對於人體力量的發掘,對天地元氣的運用。
隻是運用的手法和方式不同。
練武的人,內力強大的可以把聚集在體內的力量激發出來,破體而出,根據自己的意願塑造形狀,可以用來防禦也可以用來攻殺。
以無形之氣發有形之勢,具備極強的殺傷力,就像禹蒯狩的“青冥劍氣”。
但禹蒯狩的“青冥劍氣”也隻不過能夠把內氣外放兩三尺長短,並且隻能塑造成自己最擅長的劍形態。最關鍵的就是,隻能握在手中,不可能把它從手裏扔出去傷人。
一旦失去肢體接觸,就失去了力量的來源,那股氣立即就會消失。
任你武功再高,也隻不過是變得力氣更大,速度更快,出手更準,耐力更加持久而已。絕無可能出現虛空禦物,千裏之外取人首級,更恍論改變兵器的性質之類的事情。
那不是武功,而是神話。
就連泫陰鬥所修煉的,聽起來詭秘莫測的精神道的一些法門,說白了也隻是對於精神意念的運用,雖然神奇,但仍舊脫不開武道內氣運轉的範疇。
可是修士就不同,他們對天地元氣的掌控遠遠超出常人的想象,就像那個出自無量劍宗,劍歸南的小兒子,已經可以將一把普通的木劍,通過真氣的加持,變成一柄無堅不摧的利器,簡直就是從根本上改變了物體的本質!
就像神話小說裏寫的,化水為油,點石成金。
這不是練武的人能夠具備的力量。
沈彥秋雖然漸漸的接受尤聵,並在山寨裏待了一兩個月,但是他自認為對於尤聵,更多的是對他那份幾乎算是幼稚的執著的感動,但從來不曾忘記自己身負的使命。
追尋這條路對於他來說,慢慢不再隻是段景涵的遺願囑托,仿佛也變成了自己的執念,自己內心裏對於那個在心裏幻想了無數遍,一個全新世界的向往。
終於,他感覺自己看到了起點。
他嘴角帶著一絲笑意沉沉的睡去。這是他到了山寨之後,睡得最安穩的一覺。
“一口神仙氣,十二重樓宮。”
“上引天泉水,下灌九幽冥。”
“心為神之主,意乃氣之宗。”
“唯識明心意,指我大道功。”
天色還是昏暗,沈彥秋習慣性早早地起了床,慢跑到後山去,坐在那口名叫湧霞的枯井旁,盤膝而坐,迎著太陽升起的方向,默默地念誦歌訣。
他曾很隱蔽的詢問過山上的人,但是沒有人對這座棲霞山有更多的了解,因為本來就是一個普通的小山頭,除了這口本來不應該存在於山頂的枯井。
從沒有見過有人在山頂上打一口井。
他們也曾組織過人放著繩子下去,隻是不過十幾丈,就有一股熾熱的氣息往上翻湧,再也沒辦法繼續向下,而拴著石塊往下放,提上來的時候繩子總會在固定的位置斷掉,斷裂的位置一片焦黑。
沒人知道這口井有多深,連通到哪裏。
或許根本就是深不見底,直接通達到山底直達地心,否則怎麽會有這麽高的溫度
尤聵製止了大家無謂的舉動,這件事也就慢慢淡去,大家也習以為然。
而令沈彥秋欣喜若狂的事情,就是他似乎發現了這口井的一個秘密!
他總是很早就起來,無聊的坐在井邊等待日出。
當火紅的太陽從更高的山頭上升起,衝破雲霞的時候,這口枯井裏,總會升騰起一片淡淡的紫氣,在井口吞吐。
這片紫氣存在的時間非常短,也就三兩個呼吸左右,而且非常的淡,若非刻意的等待觀察,哪怕是一直站在旁邊也難以發現。
他試著用手去掬,甚至異想天開的用嘴去吸,都不能使它變動一絲一毫。
然後他才想到郭允龍的歌訣,結果發現他在紫氣升騰之時打坐默誦,竟然有絲絲紫氣同那一掛天河的水光融合一處,飄散到他體內。
雖然他感覺自己的身體仍舊沒有什麽改變,隻是目力似乎變得比從前高遠,耳力愈加聰敏,四肢也愈發輕快矯健。
出現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他根本沒辦法讓自己放棄,也不願意放棄。
自打那天放走聞淵和禹佇,昌餘山連之前象征性的跑過來,例行挑釁的事兒也取消了,更遑論從千裏草那裏借兵直接攻打棲霞山,這段時間顯得格外平靜。
他每天都風雨無阻的在日出之前跑過來,靜下心來默默地等待日出,和枯井噴吐紫氣。
隻是他太過於專心在自我感知上,卻忽略了那三兩個呼吸的時間裏,漸漸的開始有一道道微小的光芒,從井口衝出,電射蒼穹。
這天,他剛剛結束短暫的靜坐,靠在枯井旁邊閑看日出。
太陽衝破雲層封鎖,橘紅色溫暖的光芒播撒而下,就這樣靜靜地坐著,真有一點書裏說的,淡看雲卷雲舒的愜意。
“咦那是什麽”
他正漫無目的的欣賞著映眼的朝霞,忽然發現極高的天穹之上,一道淡淡的黃色光團拖著長長的尾巴飛速掠過,隻是偏偏黃光穿過雲霞時,如同虛幻一般,濃厚的雲霞不曾變動分毫!
他運足了目力望去,仍舊看不清那團黃光是什麽東西,他心頭狂跳下意識的想探個究竟,隻是他急切的想要叫喊,雙手瘋狂的甩動,卻沒發現無意間寬大的袖子從井口弗卷而過時,那一團淡淡的紫氣仿佛被他的袖子抽中,直衝而上,後發先至砸在那團黃光上!
黃光驟停,消散。
“哪位道友和徐某人開這樣的玩笑”
一身蒼青色道袍的中年男子出現在沈彥秋麵前,捋著長長的三縷長須,對著仍舊瘋狂甩手頓腳的沈彥秋笑道。
道人麵皮白淨,梳著個道髻,一身寬大的青色道袍,隻在左邊胸口位置繡了一個巴掌大的奇異圖案,好像是某種奇怪的動物圖形。臉上堆著溫和的笑,一手捧在胸口,看上去很是隨和。
他目光一閃,盯著沈彥秋瞧了瞧,臉上多了幾分驚異的神色,伸出手來屈指一彈,一縷微風打在沈彥秋身上,仿佛魔怔了的沈彥秋立刻平靜下來,隻是張大了嘴傻乎乎的看著眼前突然出現的道人。
沈彥秋吃了一驚,眼睛瞪得老大,磕磕巴巴的道:“你,你是,是誰”
道人笑道:“小友既然不認識貧道,為何又攔住貧道遁光”
沈彥秋眼珠子轉了轉,一拍額頭不明就裏的道:“我,攔住你的,遁光”
什麽是遁光我又怎麽會攔住
道人道:“貧道方才正駕遁光飛行,恰被小友的法力阻攔,怕是舊時相識的好友同貧道耍玩笑,這才按落雲頭相見,卻不成想是小友修煉術法,恰巧被貧道撞上了不成這可真是太湊巧了。”
“駕雲你是神仙”
沈彥秋嘴裏可以塞下幾個雞蛋:“我也不知道,就是突然看見一團黃光從天上飛過去,心裏莫名其妙的想要看個究竟,我也不知道怎麽就攔住了您的……哦,那什麽……遁光,對,遁光!”
“您真的是神仙!”
道人撫須長笑:“哈哈哈,小友說話真是風趣詼諧啊,貧道隻是個普通的修道之人,可不敢提神仙二字!”
他反複看了看沈彥秋,奇道:“我觀小友卻不似是我玄門中人,隻是一身氣息凝重,幾近先天之境。若不是修行中人,何以竟能看破貧道隱匿的遁光,真是奇也怪哉!”
沈彥秋聽到修道之人這四個字,一口熱氣上湧,激動的滿麵赤紅,說不出話來。就連道人說他氣息快要達到先天境界也沒有注意。他努力想要開口說話,卻隻能嘴巴開合,發不出聲響。連續試了幾次都不行,心頭一急,“哇”的一聲就哭了。
起初那道人見他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孩子,竟然有了一身頗為不俗的道行,心頭也是驚訝不已。直到聽了他幾句話後,才明白原來他根本就不通修行。或許是機緣巧合之下,服食了什麽天材地寶,改換了資質,這才恰巧看破了自己的遁光,如此說來也算是緣分一場,便有心舍個善緣於他。
那曾想沈彥秋朝思暮想,夢寐以求的修士如今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麵前,已經激動的不能自已。
道人見狀目光一軟,伸手為他擦去淚水,輕聲說道:“不急不急,慢慢說,慢慢說。”
沈彥秋和他目光一對,感受到真切的關懷,心裏潛藏許久的苦楚和壓抑再也控製不住,也顧及不了許多,一下子撲在道人懷中,痛哭不已。
道人有些愕然,卻沒有伸手推開,隻是揮揮手放出一道透明的氣波,將兩人方圓幾丈罩住,撫著沈彥秋抽動的後背,輕輕的說道:“不哭不哭,有什麽話,同我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