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彥秋回想了一下,袁無極跟他提及關於天劫的東西,不解的道:“天劫還能選擇渡不渡嗎我之前也看過許多描寫神魔之類的書冊,倒是有些作者還寫著,說什麽躲避三災雷火陰風之類的,你問我想不想渡,是不是有什麽辦法可以躲過天劫”
修真問道乃非常之道,能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成就金丹成之後,鬼神難容。雖駐顏益壽,長世久生,但到了五百年後,天要降雷災打你,須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
再五百年,天降火災燒你。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自本身湧泉穴下燒起,直透泥丸宮,五髒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為虛幻。
再五百年,又降風災吹你。這風不是東南西北風,不是和薰金朔風,亦不是花柳鬆竹風,喚做‘贔風’。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過。
這是當初沈彥秋看的一本神怪小說裏寫的,具體的表述他已經記不清楚,零零散散還記得這麽些東西,說的是修行的三災劫難。
袁無極聽沈彥秋這麽一說,哈哈大笑道:“若說在太古和上古時期,仙人輩出的年代,說不準還真有躲避天劫的方法。隻是如今這世道如何能同上古相比確是隻能硬抗,躲避什麽的,是想也不敢想啦!”
“你可知道為什麽,天劫往往都是以雷霆的方式出現那諸如天火弱水,魔劫兵劫人劫的也比比皆是。可無論是誰隻要一提起天劫,最為懼怕的還是雷劫!”
“天道十二宗裏,寧老莊雖說被金雞嶺取而代之,但是寧老莊是最正統的道家宗門,傳承的也是三元道尊留下的道統。據說太元開天雷,始元創世雷和玄元造化雷都有流傳。隻是如今寧老莊銷聲匿跡,誰也不知道藏在哪裏了。不過他們的的上洞雷部真經裏有記載,我也是聽人說起,雷霆乃生發毀滅之道,號令天地之樞機。盤皇道尊辟地開天,三元道尊創世傳法,包括媧皇天母造化人族之時,也都是以雷法開路。”
“就算以後十方世界歸於寂滅,最後寰宇崩塌的天地大破滅,也是要以滅世雷劫開始。”
“所以這些修行雷法的修士才說,諸法之中,雷法最大!”
“我輩修行本就是與天爭命,幹的是逆反常倫的勾當!天道至公,不假萬物。想要輕鬆得到更加綿長的壽命,和強大的力量,又怎麽可能”
袁無極豎起中指晃了一圈,指了指天上,不屑的嘲笑道:“雷震霄之所以高居九重天,努力把一個神仙道,擺弄得和上古天庭一般,仿照上古天庭的製度,自稱高穹上聖雷帝天尊,大肆分封諸神名位。也是因為他修煉的《驚雷震九霄》,乃是當今修行道裏數一數二的雷法。”
“那些個自知渡不過雷劫的家夥,多數都會提前選擇,投身神仙道,討一道詔令取巧渡過雷劫,可是一縷真靈魂魄卻要被抽離出來,化作靈魂種子封印在《靈兵冊》上,一輩子做神仙道的奴隸。”
“真要是渡劫失敗了也不打緊,雷震霄手中還有一件《萬神圖》,哎呀!這件寶貝不得了啊,據說乃是三元道尊中太上太元道尊親手煉製的神物,能將一點不昧真靈收攏,重塑肉身魂魄。”
“雷震霄正也是因為手裏掌握著這兩件至寶,才能讓神仙道一家獨大,力壓天道十二宗的其他十一個宗派。”
“可是這些人,既沒有一心渡劫的毅力和勇氣,也沒有經過天劫至剛至陽力量的洗禮,非但境界提升艱難近乎無望,甚至是千百年苦修也再無所寸進,生生卡死在這個境界上”
“所以有很多人也會反其道而行之,知道沒有渡過去的希望,也不想失去自由之身,就選擇在渡劫之前兵解屍解,自降一個大境界,化身煙魂清風,轉修幽冥鬼道的法門。”
袁無極見沈彥秋聽的認真,也願意和他多說些修行道的事情,反正這許多也都是基礎常識,索性也就一股腦兒的都倒給他,自己也不過多費點功夫而已,也不覺得枯燥。
沈彥秋點點頭,突然想起來什麽,又問道:“小月不是那個丟雷老姆的後代嗎我聽她說似乎是覺醒了什麽雷電元精按照大哥你剛才的說法,豈不是這個丟雷老姆也能幫人渡劫”
沈彥秋嘿嘿一笑:“天地萬物,都是氣機交感而生,那小兔子身上有丟雷老姆的血脈,覺醒一點雷電元精有什麽稀奇能不能守得住才是重點。丟雷老姆占著積雷山這樣的地利,著實是得了不少好處。不過我們常說的雷劫乃是天雷,自天穹虛空中而來。”
“積雷山接引的是地心火雷之力,地龍翻身本也屬於雷火淤集所致。說起來積雷山確實也是個渡劫的聖地,隻是在積雷山渡劫,若是天雷勾動地火,一旦陽雷陰雷交匯,雷霆太過浩大,積雷山積攢的雷火就會爆發,方圓萬裏都要成為焦炭!積雷山也會成為第二座火焰山。”
“丟雷老姆這樣的人物,怎麽會做這種自掘墳墓的事情”
袁無極歎道:“我勸你還是安安心心的參悟龜心劍,我把之前渡劫的經驗好好跟你說說才是。我就不信有我護著你,還能被天雷給轟殺了!”
沈彥秋想了想,突然一咬牙,直直瞪著袁無極道:“大哥,其實我還有件事要跟你說!”
袁無極看沈彥秋這麽一副鄭重其事的樣子,不禁好奇:“什麽事情,這麽神秘”
沈彥秋咬著嘴唇,猛的一跺腳,把郭允龍傳他的歌訣念了一遍。
袁無極聽完一下子蹦起來,翻了幾個跟頭,驚訝的叫道:“這是《大道神仙歌》啊!怎麽可能呢怎麽可能是《大道神仙歌》!”
沈彥秋見袁無極這副模樣,趕緊抓住袁無極的胳膊,晃了幾遍,湊在耳邊問道:“大哥,我的好大哥!快跟我說說,這是怎麽一回事!什麽大道神仙歌”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我說怎麽區區數月的功夫,你就能從一介凡夫達到先天圓滿的境界,而徐老道的龜心劍在你識海潛藏許久也不曾顯現,隻是幻化成靈龜相藏在你領悟的那一掛星河之內……那一掛星河,很有可能就是天河的縮影啊!一切全都是因為這首歌訣!我就說,這世上哪有如此靈丹妙藥原來你是學會了大道歌訣!”
袁無極努力搜索腦海裏的記憶,語速開始加快:“這十方寰宇之中有兩條大河,乃是盤皇道尊開辟天地之初就同時出現,一個乃是無盡輕靈之氣之源頭,被盤皇道尊用來承托蒼穹。一個乃是無盡重濁之氣之源頭,被盤皇道尊用來承載大地。這兩條大河就是陰陽二位母氣的源流。它們的存在都介乎於真實和虛幻之間,但是卻流經諸天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無邊無際。”
“這兩條大河,一條乃是天河,還有一條就是冥河。”
天河是為陽極,永恒不動。
一直都顯現橫掛蒼穹,但是人們能夠看到的天河,隻是本源天河的虛空投影。
冥河是為陰極,無形無相,一旦顯現,則沉於碧落黃泉。
兩條大河雖然都充塞十方寰宇,卻永遠都不會彼此交匯,而是很有默契的互相回避。
據說在天河與冥河的源頭,就是萬物母氣之所在,萬物母氣又被稱作混沌玄黃之氣,太母之氣。
太母之氣,就是生發陰陽二氣,轉換五行靈氣的根本,關乎能否成就仙道的秘要。
其他的暫且不說,就隻生發萬物,關乎成就仙道這一條,試問哪個元神修士不會拚了命的去尋找天河和冥河之源
天地有紀元。以元、會、運、世、年為準則。每一元之數,合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一元複始,萬象更新。每過一元會天地便如同重開,兩條大河會顯現一次。隻是在這一元之內,他們顯現的時間無法確定,時長也沒人知道。
或許相隔不過幾年就會相繼出現,也或許一個在元會之初,一個在元會之末相隔十萬年也不會出現。
冥河還同時勾連著九幽血海大河,血河乃是幽冥之中,天地開辟之時承載一切汙穢的河流,是碧落黃泉的承載之體,因此所有術數之法,推演之道都不能作用在兩條大河之上。
所以無數個元會以來,幾乎沒有人得到過傳說中的太母之氣。
此一首《大道神仙歌訣》,道的是修真之綱要,問道之門路。盡萬界六道,十方眾生之屬,但凡開了靈智,不拘何類物種皆能籍此感悟玄妙,從而踏上練氣修真的脫凡道路。
相傳此歌訣乃是神仙道的一位元神大能修士,他本也是從芸芸眾生之中籍肉體凡胎超脫,因為偶然間心有感悟,悲憫世間眾生要經曆無盡疾苦,無法拔然超脫,解救自身。遂起了大慈悲心,作了這首《神仙大道歌訣》傳世,以期救助眾生遠離厄難。
而神仙道宗主卻發雷霆震怒,斥責這位修士公然違反仙規泄露神仙道修行之機要,直接剝去這位修士的仙籍,並欲將其貶入畜生道受萬世輪轉之劫。而這位修士卻不以為然,當場自剝仙根,在天塹山與諸修士大戰一場,而後飄然離去,至此不知所蹤。
縱神仙道全力遏製,在最快最短的時間內掃蕩知曉歌訣的人,也不能畢盡全功。然經此一役,《神仙大道歌訣》雖仍有流傳,但一者知之不眾,二者懼怕神仙道的捕殺,亦慢慢歸於沉寂。
慢慢的,世人皆不知道還有這麽一首歌訣傳世。
袁無極背著手快速的度著步子,不停的來回走。
“大道歌對我們這樣已經走出自己道路的修士沒有作用,但是對於像你這樣有根基有資質的凡人,卻有大用!可以說是鑄就道基趨近於完美的一道歌訣。”
“隻是天道十二宗每一個都流傳數萬年以上,甚至十幾萬年!有些甚至經曆了幾個元會的沉澱,鑄就道基的無上法門又怎麽會少若隻是大道歌訣也就罷了!”
“所有知道這件事的人,都懷疑那個元神修士曾經進入過大河源頭,在萬物母氣裏有所收獲。否則一個普通的元神修士,怎麽可能領悟出大道歌訣也絕不可能強行掙脫《靈兵冊》的束縛。”
“太母之氣是混沌的源頭,元神道行不到七劫神化境界,能把壯大的神嬰分神化念,真靈寄托虛空,一念重生,也沒有辦法在裏麵長存,更惶論感悟了。”
“如果這個郭允龍就是神仙道曾經的那個元神修士,又得到太母之氣的感悟,此時應該度過八次天劫,甚至九次天劫!想盡一切辦法成就仙道。”
“可是如果真的是他,我怎麽沒有聽說過這個叫做郭允龍的人”
袁無極怎麽都想不通,猛的一拍腦袋:“此事你可曾同徐老道說起過”
沈彥秋不好意思的笑道:“隻是喝酒的事兒說了,大道歌的事兒……當時心裏總覺得哪裏不對,也就瞞下來了。”
袁無極點了點沈彥秋,笑道:“你當他一個曾進入過元神境界的修士,是那麽好糊弄的修行之人就算心懷仁慈,也沒到勝過自己性命的地步!他同仲雲虎爭鬥,也要想著法兒的把你送走,你真當他是可憐你一個小小的凡人不成!”
“徐老道當年在神仙道鎮魔殿供職,做一個區區的守衛,一待就是二百多年。神仙道發生過的事情,想來他比我要清楚的多。”
沈彥秋驚訝無比,他並不曾看見徐沐白當初使用過真武法印,聽袁無極這麽一說,頓時覺得不可思議。
“徐師,是神仙道的人”
袁無極點了點沈彥秋的眉心,沒好氣的說道:“也難怪你不明白。趙正陽那老小子精擅算計,他安排徐老道進神仙道,也不知道幹的什麽勾當!當年老牛他們打上天塹山,最後被困無援,想要拚死一搏。哪成想趙正陽從半路裏殺出來,直接一劍撕裂《靈兵冊》,把徐老道的神魂種子救了出來。”
“之前趙正陽一直保持中立,神仙道也好妖魔道也罷,他是兩不偏幫。可這一劍,算是真正跟雷震霄撕破臉了,可見徐老道或者趙正陽安排的那件事,是多麽的重要!”
“嘿嘿,說來大家都是承了趙正陽的大人情啊!要不是趁這個功夫,老牛和老獅子他們解救了一批神魂種子出來,雷震霄又急於收回《靈兵冊》給了他們撤退的機會,說不定整個妖魔道的高手都得死在天塹山!”
修真問道乃非常之道,能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成就金丹成之後,鬼神難容。雖駐顏益壽,長世久生,但到了五百年後,天要降雷災打你,須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
再五百年,天降火災燒你。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自本身湧泉穴下燒起,直透泥丸宮,五髒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為虛幻。
再五百年,又降風災吹你。這風不是東南西北風,不是和薰金朔風,亦不是花柳鬆竹風,喚做‘贔風’。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過。
這是當初沈彥秋看的一本神怪小說裏寫的,具體的表述他已經記不清楚,零零散散還記得這麽些東西,說的是修行的三災劫難。
袁無極聽沈彥秋這麽一說,哈哈大笑道:“若說在太古和上古時期,仙人輩出的年代,說不準還真有躲避天劫的方法。隻是如今這世道如何能同上古相比確是隻能硬抗,躲避什麽的,是想也不敢想啦!”
“你可知道為什麽,天劫往往都是以雷霆的方式出現那諸如天火弱水,魔劫兵劫人劫的也比比皆是。可無論是誰隻要一提起天劫,最為懼怕的還是雷劫!”
“天道十二宗裏,寧老莊雖說被金雞嶺取而代之,但是寧老莊是最正統的道家宗門,傳承的也是三元道尊留下的道統。據說太元開天雷,始元創世雷和玄元造化雷都有流傳。隻是如今寧老莊銷聲匿跡,誰也不知道藏在哪裏了。不過他們的的上洞雷部真經裏有記載,我也是聽人說起,雷霆乃生發毀滅之道,號令天地之樞機。盤皇道尊辟地開天,三元道尊創世傳法,包括媧皇天母造化人族之時,也都是以雷法開路。”
“就算以後十方世界歸於寂滅,最後寰宇崩塌的天地大破滅,也是要以滅世雷劫開始。”
“所以這些修行雷法的修士才說,諸法之中,雷法最大!”
“我輩修行本就是與天爭命,幹的是逆反常倫的勾當!天道至公,不假萬物。想要輕鬆得到更加綿長的壽命,和強大的力量,又怎麽可能”
袁無極豎起中指晃了一圈,指了指天上,不屑的嘲笑道:“雷震霄之所以高居九重天,努力把一個神仙道,擺弄得和上古天庭一般,仿照上古天庭的製度,自稱高穹上聖雷帝天尊,大肆分封諸神名位。也是因為他修煉的《驚雷震九霄》,乃是當今修行道裏數一數二的雷法。”
“那些個自知渡不過雷劫的家夥,多數都會提前選擇,投身神仙道,討一道詔令取巧渡過雷劫,可是一縷真靈魂魄卻要被抽離出來,化作靈魂種子封印在《靈兵冊》上,一輩子做神仙道的奴隸。”
“真要是渡劫失敗了也不打緊,雷震霄手中還有一件《萬神圖》,哎呀!這件寶貝不得了啊,據說乃是三元道尊中太上太元道尊親手煉製的神物,能將一點不昧真靈收攏,重塑肉身魂魄。”
“雷震霄正也是因為手裏掌握著這兩件至寶,才能讓神仙道一家獨大,力壓天道十二宗的其他十一個宗派。”
“可是這些人,既沒有一心渡劫的毅力和勇氣,也沒有經過天劫至剛至陽力量的洗禮,非但境界提升艱難近乎無望,甚至是千百年苦修也再無所寸進,生生卡死在這個境界上”
“所以有很多人也會反其道而行之,知道沒有渡過去的希望,也不想失去自由之身,就選擇在渡劫之前兵解屍解,自降一個大境界,化身煙魂清風,轉修幽冥鬼道的法門。”
袁無極見沈彥秋聽的認真,也願意和他多說些修行道的事情,反正這許多也都是基礎常識,索性也就一股腦兒的都倒給他,自己也不過多費點功夫而已,也不覺得枯燥。
沈彥秋點點頭,突然想起來什麽,又問道:“小月不是那個丟雷老姆的後代嗎我聽她說似乎是覺醒了什麽雷電元精按照大哥你剛才的說法,豈不是這個丟雷老姆也能幫人渡劫”
沈彥秋嘿嘿一笑:“天地萬物,都是氣機交感而生,那小兔子身上有丟雷老姆的血脈,覺醒一點雷電元精有什麽稀奇能不能守得住才是重點。丟雷老姆占著積雷山這樣的地利,著實是得了不少好處。不過我們常說的雷劫乃是天雷,自天穹虛空中而來。”
“積雷山接引的是地心火雷之力,地龍翻身本也屬於雷火淤集所致。說起來積雷山確實也是個渡劫的聖地,隻是在積雷山渡劫,若是天雷勾動地火,一旦陽雷陰雷交匯,雷霆太過浩大,積雷山積攢的雷火就會爆發,方圓萬裏都要成為焦炭!積雷山也會成為第二座火焰山。”
“丟雷老姆這樣的人物,怎麽會做這種自掘墳墓的事情”
袁無極歎道:“我勸你還是安安心心的參悟龜心劍,我把之前渡劫的經驗好好跟你說說才是。我就不信有我護著你,還能被天雷給轟殺了!”
沈彥秋想了想,突然一咬牙,直直瞪著袁無極道:“大哥,其實我還有件事要跟你說!”
袁無極看沈彥秋這麽一副鄭重其事的樣子,不禁好奇:“什麽事情,這麽神秘”
沈彥秋咬著嘴唇,猛的一跺腳,把郭允龍傳他的歌訣念了一遍。
袁無極聽完一下子蹦起來,翻了幾個跟頭,驚訝的叫道:“這是《大道神仙歌》啊!怎麽可能呢怎麽可能是《大道神仙歌》!”
沈彥秋見袁無極這副模樣,趕緊抓住袁無極的胳膊,晃了幾遍,湊在耳邊問道:“大哥,我的好大哥!快跟我說說,這是怎麽一回事!什麽大道神仙歌”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我說怎麽區區數月的功夫,你就能從一介凡夫達到先天圓滿的境界,而徐老道的龜心劍在你識海潛藏許久也不曾顯現,隻是幻化成靈龜相藏在你領悟的那一掛星河之內……那一掛星河,很有可能就是天河的縮影啊!一切全都是因為這首歌訣!我就說,這世上哪有如此靈丹妙藥原來你是學會了大道歌訣!”
袁無極努力搜索腦海裏的記憶,語速開始加快:“這十方寰宇之中有兩條大河,乃是盤皇道尊開辟天地之初就同時出現,一個乃是無盡輕靈之氣之源頭,被盤皇道尊用來承托蒼穹。一個乃是無盡重濁之氣之源頭,被盤皇道尊用來承載大地。這兩條大河就是陰陽二位母氣的源流。它們的存在都介乎於真實和虛幻之間,但是卻流經諸天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無邊無際。”
“這兩條大河,一條乃是天河,還有一條就是冥河。”
天河是為陽極,永恒不動。
一直都顯現橫掛蒼穹,但是人們能夠看到的天河,隻是本源天河的虛空投影。
冥河是為陰極,無形無相,一旦顯現,則沉於碧落黃泉。
兩條大河雖然都充塞十方寰宇,卻永遠都不會彼此交匯,而是很有默契的互相回避。
據說在天河與冥河的源頭,就是萬物母氣之所在,萬物母氣又被稱作混沌玄黃之氣,太母之氣。
太母之氣,就是生發陰陽二氣,轉換五行靈氣的根本,關乎能否成就仙道的秘要。
其他的暫且不說,就隻生發萬物,關乎成就仙道這一條,試問哪個元神修士不會拚了命的去尋找天河和冥河之源
天地有紀元。以元、會、運、世、年為準則。每一元之數,合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一元複始,萬象更新。每過一元會天地便如同重開,兩條大河會顯現一次。隻是在這一元之內,他們顯現的時間無法確定,時長也沒人知道。
或許相隔不過幾年就會相繼出現,也或許一個在元會之初,一個在元會之末相隔十萬年也不會出現。
冥河還同時勾連著九幽血海大河,血河乃是幽冥之中,天地開辟之時承載一切汙穢的河流,是碧落黃泉的承載之體,因此所有術數之法,推演之道都不能作用在兩條大河之上。
所以無數個元會以來,幾乎沒有人得到過傳說中的太母之氣。
此一首《大道神仙歌訣》,道的是修真之綱要,問道之門路。盡萬界六道,十方眾生之屬,但凡開了靈智,不拘何類物種皆能籍此感悟玄妙,從而踏上練氣修真的脫凡道路。
相傳此歌訣乃是神仙道的一位元神大能修士,他本也是從芸芸眾生之中籍肉體凡胎超脫,因為偶然間心有感悟,悲憫世間眾生要經曆無盡疾苦,無法拔然超脫,解救自身。遂起了大慈悲心,作了這首《神仙大道歌訣》傳世,以期救助眾生遠離厄難。
而神仙道宗主卻發雷霆震怒,斥責這位修士公然違反仙規泄露神仙道修行之機要,直接剝去這位修士的仙籍,並欲將其貶入畜生道受萬世輪轉之劫。而這位修士卻不以為然,當場自剝仙根,在天塹山與諸修士大戰一場,而後飄然離去,至此不知所蹤。
縱神仙道全力遏製,在最快最短的時間內掃蕩知曉歌訣的人,也不能畢盡全功。然經此一役,《神仙大道歌訣》雖仍有流傳,但一者知之不眾,二者懼怕神仙道的捕殺,亦慢慢歸於沉寂。
慢慢的,世人皆不知道還有這麽一首歌訣傳世。
袁無極背著手快速的度著步子,不停的來回走。
“大道歌對我們這樣已經走出自己道路的修士沒有作用,但是對於像你這樣有根基有資質的凡人,卻有大用!可以說是鑄就道基趨近於完美的一道歌訣。”
“隻是天道十二宗每一個都流傳數萬年以上,甚至十幾萬年!有些甚至經曆了幾個元會的沉澱,鑄就道基的無上法門又怎麽會少若隻是大道歌訣也就罷了!”
“所有知道這件事的人,都懷疑那個元神修士曾經進入過大河源頭,在萬物母氣裏有所收獲。否則一個普通的元神修士,怎麽可能領悟出大道歌訣也絕不可能強行掙脫《靈兵冊》的束縛。”
“太母之氣是混沌的源頭,元神道行不到七劫神化境界,能把壯大的神嬰分神化念,真靈寄托虛空,一念重生,也沒有辦法在裏麵長存,更惶論感悟了。”
“如果這個郭允龍就是神仙道曾經的那個元神修士,又得到太母之氣的感悟,此時應該度過八次天劫,甚至九次天劫!想盡一切辦法成就仙道。”
“可是如果真的是他,我怎麽沒有聽說過這個叫做郭允龍的人”
袁無極怎麽都想不通,猛的一拍腦袋:“此事你可曾同徐老道說起過”
沈彥秋不好意思的笑道:“隻是喝酒的事兒說了,大道歌的事兒……當時心裏總覺得哪裏不對,也就瞞下來了。”
袁無極點了點沈彥秋,笑道:“你當他一個曾進入過元神境界的修士,是那麽好糊弄的修行之人就算心懷仁慈,也沒到勝過自己性命的地步!他同仲雲虎爭鬥,也要想著法兒的把你送走,你真當他是可憐你一個小小的凡人不成!”
“徐老道當年在神仙道鎮魔殿供職,做一個區區的守衛,一待就是二百多年。神仙道發生過的事情,想來他比我要清楚的多。”
沈彥秋驚訝無比,他並不曾看見徐沐白當初使用過真武法印,聽袁無極這麽一說,頓時覺得不可思議。
“徐師,是神仙道的人”
袁無極點了點沈彥秋的眉心,沒好氣的說道:“也難怪你不明白。趙正陽那老小子精擅算計,他安排徐老道進神仙道,也不知道幹的什麽勾當!當年老牛他們打上天塹山,最後被困無援,想要拚死一搏。哪成想趙正陽從半路裏殺出來,直接一劍撕裂《靈兵冊》,把徐老道的神魂種子救了出來。”
“之前趙正陽一直保持中立,神仙道也好妖魔道也罷,他是兩不偏幫。可這一劍,算是真正跟雷震霄撕破臉了,可見徐老道或者趙正陽安排的那件事,是多麽的重要!”
“嘿嘿,說來大家都是承了趙正陽的大人情啊!要不是趁這個功夫,老牛和老獅子他們解救了一批神魂種子出來,雷震霄又急於收回《靈兵冊》給了他們撤退的機會,說不定整個妖魔道的高手都得死在天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