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觀樓能夠破除心魔障礙,一舉衝破多年桎梏進階金丹四轉,雖說是得了徐沐白助力才能成功,可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沈彥秋一力促成。


    魚觀樓不是蠢人,稍微想一想前因後果就能明白,既然千機帶是真陽祖師,借著徐沐白的手送給沈彥秋的,便無論這之間有多麽耐人尋味,徐沐白也斷然沒有再收回來的道理。至於沈彥秋所言轉送給自己,更是無稽之談。


    這裏麵的事關乎到趙正陽和徐沐白,已經不是他能妄加揣測。


    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否認的是,沈彥秋情願為他這個不相幹的人觸怒徐沐白,豁出性命抵擋明月劍盤,是不爭的事實。


    自天道不全,太古諸神和上古諸仙發生征戰,各自開辟神界和仙界,隨後又盡數隱退,並切斷神界仙界和大千世界的通道,四重仙道就無法在修行道延續,三元道尊便將四重仙道修改成九重真道。


    再經過中古諸子不斷的推演,九重真道就成了整個修行道唯一正統的標準。


    後輩修行道的修士們,為了把修為境界細化,就又把九重真道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從練氣期到金丹期,稱之為下四道,第二個階段就是元神期,稱之為元神五道。而金丹期就是下四道和上五道的分水嶺。


    修行道當中有一句流傳甚廣的俗話,叫做修士多如狗,金丹遍地走。


    話雖然難聽,說的卻是個事實。


    要是說修行道當中基數最大的,肯定是凡人。但是如果說修士當中基數最大的,一定是金丹期。


    金丹期作為九重真道的分水嶺,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否則也不可能有“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


    築基境界能夠開辟紫府神宮,相當於孕育金丹的基巢,紫府乃是人體之內的一個小天地,修士積攢錘煉法力的源泉。


    一開始的時候,修士吸收的是比較駁雜的天地靈氣,不斷提純將其液化為真氣,是第一道錘煉。隨後將真氣依照本身修煉的功法,順著經脈運轉,溝通周身穴竅再度升騰氣化,變成先天真氣,是第二道錘煉。


    先天真氣飽滿以後,無論是自己渡過立真劫還是師門長輩將劫雷阻擋,體內都會成就紫府神宮,把真氣轉化為法力。


    隻是不渡天劫,或者使用其他方法躲避過去的修士,成就的道基相對較弱,紫府神宮的規模遠遠不能和渡過天劫的修士,相提並論。


    法力經過紫府神宮孕養淨化,再不停的錘煉壓縮,經過這麽幾次的變化,最終由虛轉實,在紫府神宮之中打磨一顆金丹。


    練氣先天還沒有脫出凡人的範疇,修煉不出真正的神通,法術的威力也就是和武道高手差不多。隻有進入築基期之後,開始修煉乘風禦劍之術,享受飛天遁地的快樂,才算和武道修士真正區分開來。


    隻有進入金丹期之後,才能算是真正的修士。不但壽命會隨著境界的增長,變得越發綿長,那些在凡人眼中等同於仙術,諸如呼風喚雨,移山填海,擔山趕月之類的神通法術,也隻有金丹以上的修士才有資格修煉。


    凡修行道中皆知,三元道尊乃是開天辟地的祖師,天地開辟之初就已成道,在大千之外無盡混沌之中參修。


    三元道尊中,第一位太元道尊,又稱太上太元道尊,太上元皇道德天尊。


    太元道尊乃是大道化身,諸天萬界修行者的祖師,又擅長煉丹之道,如今修行道之中的煉丹法門,皆傳自太元道尊。故而在修改九重真道之時,太元道尊將金丹期,依照自己煉製的大羅九轉金丹為本,分為九層境界。


    金丹一轉丹氣赤紅如燒。


    金丹二轉丹氣亮橙如橘。


    金丹三轉丹氣明黃如玉。


    金丹前三轉,丹氣上方都會生成一把天羅寶傘。傘骨分別為八股,十六股,二十四股。


    金丹四轉之後,丹氣凝聚升騰成雲,色發碧綠,金丹五轉丹雲色青,金丹六轉丹雲色藍。


    丹雲之上都會托起一頂丹雲華蓋。


    金丹七轉以後六色合一,於丹雲中立一座七彩琉璃寶塔。


    金丹八轉,丹雲中托一柄三寶玉如意。


    待到金丹第九轉,已經將法力壓縮到了極致,返璞歸真鉛華洗盡,丹雲中隻剩下一幅黑白太極圖,象征調和陰陽降住龍虎,陰神陽神融合,以期碎丹成嬰。


    隻是不論金丹上生成什麽樣的寶貝,其實都是虛幻之物。它們本是三元道尊用隨身寶物的形體,來區分金丹九轉的區別,雖然也能用來防身禦敵,實則仍舊隻是自己的心神法力所化,稍微一點損傷,都會給自己帶來無窮的麻煩,鮮少有修士拿出來使用,更多的時候隻是用來表明身份和境界。


    無論是天羅寶傘還是丹雲華蓋,都是金丹修士用來表明身份境界之物。隻有七轉琉璃寶塔,八轉三寶如意和九轉黑白太極這三件丹寶,才具備一部分靈寶的特質,可以在常規戰鬥中,稍加使用。


    魚觀樓被徐沐白以鎮魔法印禦使鈞天劍化成明月劍盤,鎮壓住困擾多年的心魔,才成功進階金丹四轉。同時又領悟了太上化龍訣魚躍龍門的關竅,至少在金丹六轉之前都會非常平穩。至於能不能再繼續進階,甚至像徐沐白說的那樣,以後他的成就究竟會如何,隻能看自己的造化了。


    可讓所有人都意料不到的是,他竟然真的拿出碧雲華蓋交給沈彥秋,願意做他的靈兵神將。


    所謂的靈兵神將,其實隻是一個籠統的稱呼,乃是從撒豆成兵這門神通之中,衍生出來的一門傀儡法。


    以神仙道為例,上聖雷帝天尊雷震霄手中的《靈兵冊》和《萬神圖》,其實就是豢養道兵的無上法寶。神仙道效仿上古天庭,號稱十萬天將百萬天兵,大多數也都是這兩件寶貝之內拘禁的靈體。


    亦或者無量劍宗的劍傀儡,曾經寧老莊名震修行道的黃巾力士和白巾力士,幽冥鬼道的幽遊倀仆,還有其他各門各派的隨身護法,基本上都屬於靈兵神將。


    隻是煉製的方法不同,要求的側重點也不一樣,所以稱呼上也各自不同。


    靈兵神將一般有兩個途徑獲得。


    第一個是抓捕自己中意的飛禽走獸。


    這種靈兵既可以當做坐騎,對陣之時也可以用來殺敵,或者用自己殺死的對手來煉製。這一類因為強行使用法術控製對方心神煉製,所以和自己的契合度達不到最好,一般都是用來當做趕路探路,或者對敵之時的消耗品,隻能稱之為靈兵。


    第二個途徑則比較困難,就是對方心甘情願的放開心神,沒有一絲一毫的抗拒,發願為其遮風擋雨護法滅魔,不僅可以保留完整的神智思維,而且能夠隨著主人的進階而變得更強。


    魚觀樓說日後沈彥秋得成元神,他也能享雞犬之福,說的就是他心甘情願成為沈彥秋的靈兵神將,以後可以隨著沈彥秋成就元神,修成出竅乃至神化境界,自己的境界也能提升到元神上去。


    此之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隻有這樣的靈兵,才有資格稱為神將。


    靈兵易得,神將難求。


    若不是被人抓去又反抗不得,任誰也不會願意被煉製成靈兵,榮辱生死都在他人一念之間,長生之路斷絕,被當做阿貓阿狗一般差遣使喚。


    最可怕的是,在煉製靈兵的時候,有些修士為絕後患,直接把靈兵的神智記憶磨滅一空,變成行屍走肉一樣的東西。


    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可一旦被煉製成靈兵神將,就連死也不如。畢竟心甘情願被煉製成靈兵神將的,等同於無。


    放眼整個修行道,真正將靈兵神將這門法術做到極致的,隻有浮屠門的金剛菩提法和蓮花化身法。


    浮屠門的修行功法,和道門九重真道截然不同。浮屠弟子所修煉的各種功法,皆是傳自釋迦二聖。釋迦二聖和三元道尊都是天地初辟就成道的聖人。浮屠弟子修煉舍利蓮花自稱僧侶,完全是和道門不同的體係。


    隻是不知道什麽原因,自釋空聖開辟極樂世界,畢迦聖開辟娑婆淨土,將門下弟子帶走之後,偌大一個浮屠門幾乎全部在修行道消失無蹤。


    如今整個修行道,隻剩下一個普度寺坐鎮中州,統領天下皈依浮屠的僧侶,再者就是地藏菩薩在九幽陰山,開辟華蓮淨土度化幽冥眾生,一向深入簡出,就連幽冥鬼皇都似乎默認了這麽一個鄰居。


    對於浮屠門而言,甚至於連天道十二宗這個名號,對他們來說都可有可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方凡道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元天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元天初並收藏十方凡道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