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洲也有落發的僧人,他們終日念誦阿彌托佛,自稱佛門弟子。


    而修行道裏的僧人,行事做派和五洲的僧人,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隻是他們卻沒有佛陀的稱謂,而是自稱浮屠門弟子,虔心信奉釋迦二聖。


    哀無心沒有立即回答沈彥秋的問題,而是直接問道:“如今修行道當中,撇開那些個隱世宗門不說,單說天道十二宗中,一大半都是以道門為尊。就是元魔山,幽冥鬼道和自在魔宮這些外道修士,時常也多以貧道二字自稱。那黃花觀更是直接建立道觀,供奉三元道尊。你可知這是為何”


    沈彥秋道:“還請師尊明示。”


    哀無心道:“凡人有凡人的難處,修士自然也有修士的難處。就連開天辟地的盤皇大帝,也要因為天地相合,不得已撐起天地舍身衛道。我們這些後輩修士,誰又能脫得了劫難不過現如今的修士,大多也是從凡人修煉而來,故而修士能體味凡人之苦,但凡人就未必能了解修士的難處。”


    他伸指一點沈彥秋:“比如你。”


    沈彥秋點頭道:“師尊說的是,弟子從凡人變成修士,其實也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弟子自覺心態上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考慮事情的時候,也不自覺的還把自己當成普通人一樣。方才師尊所說,弟子確實不知。”


    “嗬嗬,我們也不過是具備了一些能力的普通人而已,如果自我刻意強調高人一等的身份,那就落了下乘。”


    哀無心道:“剛才我已經同你說過修真的來曆,按理說媧皇聖母造就了人族,在當時神魔共生的情況下,理當傳下修行功法,讓人族得以自保。可她老人家隻是賦予了人族軀體和智慧,羲皇聖父也隻是化身凡人,易名伏羲教授人族生存繁衍之道,而不曾傳下一字法訣。”


    “偏偏這個事情竟然沒有任何確切的記載,這等辛密縱為師也是不得而知,亦不敢妄加揣測。隻是初代人祖在當時危急的情形之下,根本無法保全人族不受侵害,隻得轉向三元道尊和釋迦二聖求道。”


    “三元道尊秉承混沌母氣化生,持天道造化,掌天地鴻蒙,故而普教諸天萬界一切生靈,盡皆一視同仁,不分善惡出身。”


    “釋迦二聖卻不同。先天而生五太,上三道原始清靈氣化生太元,始元和玄元三位道尊。又因三元道尊乃是原始輕靈之氣所化,故所有修道之人,都尊稱三元道尊為太上太元道尊,太上始元道尊,太上玄元道尊,合稱三清道祖。”


    “釋迦二聖則是先天太初之氣,和先天太易之氣所化,分別掌管慈悲二道,一為大慈阿彌陀,一為大悲須菩提。”


    “始、玄、元、易、初先天五太,乃是構築諸天萬界的基礎。太元,太始,太玄為上三道,統輕靈之氣。太初和太易為下二道,統重濁之氣。上三道和下二道份屬同出,並沒有高下之分。”


    “釋迦二聖創立浮屠門,以慈悲之道教化眾生。然二聖雖然先天與三元道尊相同,但三元道尊自四重仙道修改的九重真道,最終的目的還是修成元神,成就仙道。實則九重真道也隻不過是把四重仙道再細細分化。”


    “可釋迦二聖創立的浮屠法門,卻大相庭徑!他們教導弟子卻是不修元神,而是修煉蓮花舍利。”


    “就是這蓮花和舍利的區別,才最終導致浮屠門分出兩個不同的派係。釋空聖說合和心,畢迦聖說無能勝。”


    說到這裏哀無心長歎一聲,又倒了一杯冷凝水:“說到底,還是因為二聖參悟的兩部殊勝曼陀羅尼有本質的不同。”


    “先天太初之氣,演化一部金剛曼陀羅尼殊華勝。先天太易之氣,演化一部胎藏曼陀羅尼殊華勝。”


    “釋空聖參悟金剛曼陀羅,教導門人弟子合和心。畢迦聖參悟胎藏曼陀羅,教導門人弟子無能勝。金剛部主心意,說的是意與心合,心與道合,以達超脫。所以修行金剛曼陀羅者,內現蓮花之相,少假於外物。胎藏部則主外體,所講的是修元陽舍利,金身寶筏,橫渡苦海。所以修行胎藏曼陀羅者,皆現舍利相,莊嚴金身。”


    “金剛,胎藏兩部曼陀羅,是浮屠門的根本所在。二聖雖然理念不合,但畢竟是同根所生。二聖不忍門人弟子,因為自己的修行理念分歧而苦惱。於是釋空聖開辟極樂世界,畢迦聖開辟琉璃淨土,將門下弟子都轉移到極樂世界和琉璃淨土之內,這也是為什麽如今浮屠勢微,不為人所孰知的原因。”


    “不過釋迦二聖和三元道尊不同,三元道尊是原始輕靈之氣化生,釋迦二聖的太初太易之氣卻屬於先天重濁之氣。”


    “輕靈之氣上揚,重濁之氣下降。三元道尊選擇遁破大千世界而去,釋迦二聖卻選擇在大千世界之內,重新開辟極樂世界和琉璃淨土這兩個世界。若非元神五道修成七劫神化之境以上,能橫渡虛空混沌,或是和浮屠有緣之人,任你有多大的道行,也絕找不到這兩個世界。”


    沈彥秋道:“聽師尊所言,釋迦二聖掌管慈悲……咱們大悲宗不是隸屬於道門嗎怎麽聽起來倒是和浮屠門有些關聯”


    哀無心伸手一勾,供桌上那朵火紅的晶玉蓮花便飄到他的手心上。


    “你剛才不是問,這幾件法器是不是曆代祖師遺留麽這一點你倒是沒猜錯,這朵蓮花正是四代祖師留下的道法,卻不是你所猜的法器。”


    “浮屠盛行之時幾乎遍布諸天萬界,號稱三千大覺,三千菩提。阿羅漢,護法金剛和比丘僧眾更是難以估量!當時整個修行道隨處可見浮屠山門寺廟,香火之鼎盛就連神仙道也難以相比。”


    “曆數四古紀元至今,一直以來都是唯道獨尊。便是大自在天魔主創立魔道,妖皇大聖創立妖道,閻魔天子創立鬼道,也都是以道法修煉起家,這幾個稱尊做祖的人物,都不敢公然摘除道門的身份,故而妖魔道也以道門弟子自居。”


    “浮屠門異軍突起,短短的時間內就席卷整個修行道,各家各派幾乎都有人轉修浮屠舍利蓮花。道門中頗有人人自危之感,幾乎聯合起來抵製浮屠發展,尤以妖魔鬼道為甚。”


    “這就是浮道之爭的由來。”


    哀無心感慨著止住話頭,把玩著手中的晶玉蓮花,時不時的注入一道法力進去,晶玉蓮花吸收法力之後,便紅光璀璨,無數金色符籙時隱時現,流轉不休。


    若不是哀無心說這朵晶玉蓮花,是四代祖師留下的一部功法,沈彥秋怎麽看都覺得這是一件極其精妙的法器。


    把玩了一會兒,哀無心便將晶玉蓮花送回原處,又把那一葉青蓮勾到手心,隨著法力注入,青蓮蒙上一層朦朧的水霧,漸漸凝結成晶瑩剔透的水滴,順著青蓮的紋路接連滴落,在哀無心掌心炸開,複又消散成煙氣水霧蒸騰而上。


    沈彥秋本以為這三件東西,都是大悲宗流傳下來的的法器,哪知道竟然是三部修行功法。


    “三千菩提中有一位妙善菩提,不但精修金剛部曼陀羅,就連胎藏部曼陀羅也有極深的造詣。釋空聖也喜他浮屠法性深厚,讓他隨侍左右日日聆聽妙法。妙善菩提不喜靜坐,時常化身億萬在凡俗中尋求靈感,四代祖師便因此和他有一段緣分。”


    “其實道門功法也好,浮屠法門也罷,其實根本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超脫大千世界的束縛,以期達到更高的境界。四代祖師對浮屠門並沒有什麽成見,妙善菩提也是存心廣布善緣,四代祖師便將他從妙善菩提那裏得來的浮屠法,和本門道法相合,創出了這部《金剛菩提本身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方凡道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元天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元天初並收藏十方凡道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