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應到已經失去生機的四人,沈彥秋忽然有一股難以言說的情緒湧上心頭,身子不由自主的微微顫抖。
鶴星恫走上前來緊緊握住沈彥秋的手,仿佛握著一塊萬年不化的冰塊,刺骨的冰涼直沁心頭。
“公子,以後我還是帶著麵紗吧。”
整件事情的起因,若非在奇寶齋樸世勇垂涎鶴星恫的姿色,也不會發生接下來的這些事情。沈彥秋心地善良,就連平時說話之時,也生怕言辭之間有什麽不當之處,惹旁人不高興,如今親手殺了四個人,可想對他的衝擊多麽巨大。
沈彥秋運起炎魔道的法力,將三陽劍氣的破敗之力消除,修複肉身的傷勢,輕輕扳過鶴星恫的肩膀,溫柔的笑道:“倘若每個和你一般的女子都蒙頭遮麵,這世間豈不是要失去大半顏色?這件事不是你的過失,實在是他們幾個咎由自取。”
“秋官兒說的是!這幾個混賬東西對咱們起了殺心,難道就不許咱們反殺不成?”
方天震道:“沒道理咱們就該交上功法自廢修為,遂了他們的意思不是?幾個混賬玩意兒殺就殺了!不過他們在龍都府勢力不小,咱們還是趕緊走,避免接下來的麻煩才是。”
沈彥秋點頭道:“言之有理,此處已成是非之地,不可久留。”
等著沈彥秋和拿波丸換了身衣裳,整理好身上的痕跡,沈彥秋伸指一點,那兩座堅冰便碎裂成粉末,還沒落地就蒸騰成蒙蒙水汽,微風一吹消散一空。
偌大一片空地上,漂浮著四枚戒指,一團西瓜大灰色的風團,一柄明晃晃的長劍,和一本暗紅色的小冊子。正是四人的儲物戒指和隨身法器,以及赤世傑的《烈火訣》秘籍。
“回頭再分。”
沈彥秋將這些東西一股腦兒的納入金環之中,卻也沒時間分配“戰利品”。
“善哉善哉,曼陀羅尼!老僧緊趕慢趕還是來晚了一步,真是罪過。”
除了被寒冰破滅圈摧毀的樹木亂石,百丈之內隻剩下一圈光禿平整的空地,天空飄落的雪花為之蒙上一層薄薄的白毯。
幾人還沒走出多遠,就聽身後傳來一聲輕歎,聲音雖然輕微,卻如雷音滾滾,帶著悲天憫人的慈悲意味。
沈彥秋瞳孔一縮,渾身立即緊繃起來,急轉身回頭看去,隻見一個光頭老僧站在空地中央,豎掌閉目,口中念誦經咒,似乎在為赤世傑幾人超度靈魂。
離著數十丈的距離,沈彥秋幾人仍能清晰的聽到老僧的經咒,隻是經文不是修行道的通用語言,雖然字字清晰入耳,卻不明白是什麽意思,隻有一股淡淡的祥和跟莊嚴的感覺。
老僧長眉飛揚,三縷胡須和三寸長眉全都純白如雪,套著一領單薄的素黃衲衣,赤著雙大腳,褲腿卷在膝蓋之下。
“敢問可是施主溝通了寒冰地獄?”
縮地成寸一般,沈彥秋幾人身形不動,也不曾感覺有何動靜,就這般自然的出現在老僧身邊,仿佛空間直接消失,一瞬間被動的跨越了數十丈的距離。
老僧舉掌施禮,輕聲問道。
老僧遠觀已是須眉皆白,但近前一看麵相卻甚是年輕,猶如十八少年,若非雪白胡須僧衣罩體,倒也是個俊俏郎君。
逆轉時沙?這僧人真是好高深的修為!
道經有雲:摶氣致柔,能如嬰兒乎?這僧人須眉皆白,必然是自然生長所成,想來不曾重塑過肉身相貌。偏生相貌如此年輕,套句凡間的話說,那就是返老還童。
浮屠大德高僧告誡世人時,常說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隻因過去真如不動,未來不可捉摸。逆轉時沙並不僅僅是講過去的樣貌在今日重現,而且以現在身承過去身,現在即是過去,過去成為現在,由內而外得了過去時年輕的狀態。
這僧人並非以修為減緩衰老維持青春,而是真真正正的拿回年輕的身體狀態,昨日十八今日十八,明日仍是十八。
“寒冰地獄?”
沈彥秋也知道寒冰破滅圈大成之後,能夠溝通寒冰地獄,借助地獄苦刑懲戒對手,隻是自己連凍魔道的神通都沒有修煉完全,怎麽可能溝通寒冰地獄?
沈彥秋心中警懼,又想起樸世勇的大羅浮手,門下仆從言稱他拜在大普度寺毗沙盧尊者門下的事情,隻當這僧人來者不善,一邊準備好施展千機帶,麵上不動聲色的幹笑道:“大師言重了。貧道能有多少法力,如何溝通得了地獄道?”
僧人似乎已經察覺沈彥秋的動作,道:“原來是位道友。道友不必驚慌,小僧乃是前頭金光寺的僧人。多日不在寺中今時才得回轉,感應到寒冰地獄的氣息,這才過來一觀。”
方天震接口道:“大師鶴發……鶴須童顏,想必已經成就阿羅漢尊位,一看就能看出我等修為低下,如何有那個本事溝通地獄道呢!”
浮屠修行同道門迥異,以境界相對比,練氣學徒稱作沙彌,先天修士稱作沙門比丘,築基修士稱作行門比丘或者大比丘,金丹修士亦以大比丘稱呼。及至金丹七轉之後,修成蓮花舍利,稱作初果羅漢,世人不以品階相稱,統以阿羅漢稱之。
這僧人將四人毫無察覺的挪移到跟前,若沒有金丹上層之功果,以及對空間之道的高深領悟,絕難以辦到。
僧人笑道:“那就換個方式。請問此處可是道友所為?”
他伸手指了指光禿禿的地麵。
浮屠有一門神通喚做他心通,能識三界六道心中善惡美醜。沈彥秋不知道這僧人是否修煉過他心通,不過他向來不會扯謊,而且現如今之境地,這僧人更像是闡述事實,而不是在詢問。
沈彥秋明知掩飾不過,便點頭道:“正是貧道所為。”
僧人對著地麵虛抓一把,在攤開手時便多了幾團微弱的靈光,像是一顆細小的微塵散發著光芒,有紅色有白色,還有灰色和金色。
僧人閉目念咒,紅色白色和灰色的靈光便徐徐消散,隻剩下一點金色遺留掌心。
“小僧犁耶泥。”
犁耶泥說出自己的法號,對著掌心吹了一口氣,掌心中便生出一朵潔白的蓮花骨朵,那一點金光投入蓮花骨朵之中,過不多時蓮花盛開,結出一顆蓮蓬,上麵隻有一顆蓮子。
“這一點靈光修持我浮屠法門,小僧還能救得一救,那幾位施主已經轉世輪回去了。”
方天震心裏直突突,問道:“救?大師還能將他救活不成?”
倘若這犁耶泥真的將樸世勇複生,憑著他們同門情誼,真要動起手來就是他們四個綁在一起,也不是他一合之敵。
犁耶泥笑道:“施主說笑了。活死人肉白骨乃是神仙手段,當今這修行道除了淨土中的兩位祖師,還有誰能做到?小僧本領低微,如何能救得活。”
“那大師剛才的意思是?”
“出家人慈悲為懷,又是我浮屠弟子,小僧便將他這一點靈光帶回金山寺去,供奉在祖師法相之前,日夜聆聽經咒,助他往生極樂。”
“曼陀羅尼,善哉善哉!”
沈彥秋沉吟片刻,忽然問道:“都說浮屠普度眾生,便是世尊如來成道之前,亦有割肉喂鷹之舉。那幾道靈光亦在眾生之列,大師為何厚此薄彼,不一起度上一度呢?”
犁耶泥笑道:“浮屠普度有緣人,自然是有緣才行。”
沈彥秋道:“吾聞緣起無自性,大師如何知道有緣無緣呢?”
“道友對我浮屠經意倒是知之甚詳。”
犁耶泥若有深意的盯著沈彥秋道:“既然是小僧來度,這緣分便掌握在小僧手中。小僧說有緣就是有緣。”
“道友在我金山寺門前,殺我浮屠弟子,既然被小僧撞見,自然要向道友討個說法。”
他一臉笑意越發祥和,隻是幾個人聽了這番話都是心頭發冷。
方天震急道:“這幾個混賬都不是好東西,大師……”
他正要和犁耶泥說一說“吃喝嫖賭四公子”的光榮事跡,以及雙方如何產生糾紛乃至痛下殺手的緣由,卻立馬被沈彥秋打斷。
“那不知大師想如何呢?”
方才一番對話,方天震不曾聽得明白,沈彥秋卻聽出了他的意思。這個鶴須童顏的浮屠大僧,是個隨心隨性之人,浮屠教義於他而言幾乎不具備約束力。
犁耶泥誦了一聲“曼陀羅尼”,背後升起一尊金光璀璨,六頭四臂的金身法相。法相高有三丈,寬有九尺,六頭或閉眼、伏耳、張口,做威嚴、憤怒、慈悲種種之相,四臂皆戴金珠金環,手持金瓶寶杵,飄帶琉璃。
金身法相腳踏巨象,一腳踏象頭一腳踩象身,四臂高舉身子微微前傾。
巨象渾身鱗甲,四蹄探出鋒利的尖爪,尾巴如同一團燃燒的火焰。
“道友如何做,小僧便如何做。”
這尊六頭四臂的金身法相一出,幾個人同時感覺到一股沉重的壓力,四周的空氣仿佛粘稠如水,想要動上一動都覺得萬分困難。
隻是雖然舉步維艱,但是用力動上一動卻並沒有被這股壓力完全鎮住,隻是動作異常遲緩。
四下轉了轉頭,發現方天震三個如同泥塑木雕一般,仿佛被封住的不止是形體,還有思維意識。
鶴星恫走上前來緊緊握住沈彥秋的手,仿佛握著一塊萬年不化的冰塊,刺骨的冰涼直沁心頭。
“公子,以後我還是帶著麵紗吧。”
整件事情的起因,若非在奇寶齋樸世勇垂涎鶴星恫的姿色,也不會發生接下來的這些事情。沈彥秋心地善良,就連平時說話之時,也生怕言辭之間有什麽不當之處,惹旁人不高興,如今親手殺了四個人,可想對他的衝擊多麽巨大。
沈彥秋運起炎魔道的法力,將三陽劍氣的破敗之力消除,修複肉身的傷勢,輕輕扳過鶴星恫的肩膀,溫柔的笑道:“倘若每個和你一般的女子都蒙頭遮麵,這世間豈不是要失去大半顏色?這件事不是你的過失,實在是他們幾個咎由自取。”
“秋官兒說的是!這幾個混賬東西對咱們起了殺心,難道就不許咱們反殺不成?”
方天震道:“沒道理咱們就該交上功法自廢修為,遂了他們的意思不是?幾個混賬玩意兒殺就殺了!不過他們在龍都府勢力不小,咱們還是趕緊走,避免接下來的麻煩才是。”
沈彥秋點頭道:“言之有理,此處已成是非之地,不可久留。”
等著沈彥秋和拿波丸換了身衣裳,整理好身上的痕跡,沈彥秋伸指一點,那兩座堅冰便碎裂成粉末,還沒落地就蒸騰成蒙蒙水汽,微風一吹消散一空。
偌大一片空地上,漂浮著四枚戒指,一團西瓜大灰色的風團,一柄明晃晃的長劍,和一本暗紅色的小冊子。正是四人的儲物戒指和隨身法器,以及赤世傑的《烈火訣》秘籍。
“回頭再分。”
沈彥秋將這些東西一股腦兒的納入金環之中,卻也沒時間分配“戰利品”。
“善哉善哉,曼陀羅尼!老僧緊趕慢趕還是來晚了一步,真是罪過。”
除了被寒冰破滅圈摧毀的樹木亂石,百丈之內隻剩下一圈光禿平整的空地,天空飄落的雪花為之蒙上一層薄薄的白毯。
幾人還沒走出多遠,就聽身後傳來一聲輕歎,聲音雖然輕微,卻如雷音滾滾,帶著悲天憫人的慈悲意味。
沈彥秋瞳孔一縮,渾身立即緊繃起來,急轉身回頭看去,隻見一個光頭老僧站在空地中央,豎掌閉目,口中念誦經咒,似乎在為赤世傑幾人超度靈魂。
離著數十丈的距離,沈彥秋幾人仍能清晰的聽到老僧的經咒,隻是經文不是修行道的通用語言,雖然字字清晰入耳,卻不明白是什麽意思,隻有一股淡淡的祥和跟莊嚴的感覺。
老僧長眉飛揚,三縷胡須和三寸長眉全都純白如雪,套著一領單薄的素黃衲衣,赤著雙大腳,褲腿卷在膝蓋之下。
“敢問可是施主溝通了寒冰地獄?”
縮地成寸一般,沈彥秋幾人身形不動,也不曾感覺有何動靜,就這般自然的出現在老僧身邊,仿佛空間直接消失,一瞬間被動的跨越了數十丈的距離。
老僧舉掌施禮,輕聲問道。
老僧遠觀已是須眉皆白,但近前一看麵相卻甚是年輕,猶如十八少年,若非雪白胡須僧衣罩體,倒也是個俊俏郎君。
逆轉時沙?這僧人真是好高深的修為!
道經有雲:摶氣致柔,能如嬰兒乎?這僧人須眉皆白,必然是自然生長所成,想來不曾重塑過肉身相貌。偏生相貌如此年輕,套句凡間的話說,那就是返老還童。
浮屠大德高僧告誡世人時,常說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隻因過去真如不動,未來不可捉摸。逆轉時沙並不僅僅是講過去的樣貌在今日重現,而且以現在身承過去身,現在即是過去,過去成為現在,由內而外得了過去時年輕的狀態。
這僧人並非以修為減緩衰老維持青春,而是真真正正的拿回年輕的身體狀態,昨日十八今日十八,明日仍是十八。
“寒冰地獄?”
沈彥秋也知道寒冰破滅圈大成之後,能夠溝通寒冰地獄,借助地獄苦刑懲戒對手,隻是自己連凍魔道的神通都沒有修煉完全,怎麽可能溝通寒冰地獄?
沈彥秋心中警懼,又想起樸世勇的大羅浮手,門下仆從言稱他拜在大普度寺毗沙盧尊者門下的事情,隻當這僧人來者不善,一邊準備好施展千機帶,麵上不動聲色的幹笑道:“大師言重了。貧道能有多少法力,如何溝通得了地獄道?”
僧人似乎已經察覺沈彥秋的動作,道:“原來是位道友。道友不必驚慌,小僧乃是前頭金光寺的僧人。多日不在寺中今時才得回轉,感應到寒冰地獄的氣息,這才過來一觀。”
方天震接口道:“大師鶴發……鶴須童顏,想必已經成就阿羅漢尊位,一看就能看出我等修為低下,如何有那個本事溝通地獄道呢!”
浮屠修行同道門迥異,以境界相對比,練氣學徒稱作沙彌,先天修士稱作沙門比丘,築基修士稱作行門比丘或者大比丘,金丹修士亦以大比丘稱呼。及至金丹七轉之後,修成蓮花舍利,稱作初果羅漢,世人不以品階相稱,統以阿羅漢稱之。
這僧人將四人毫無察覺的挪移到跟前,若沒有金丹上層之功果,以及對空間之道的高深領悟,絕難以辦到。
僧人笑道:“那就換個方式。請問此處可是道友所為?”
他伸手指了指光禿禿的地麵。
浮屠有一門神通喚做他心通,能識三界六道心中善惡美醜。沈彥秋不知道這僧人是否修煉過他心通,不過他向來不會扯謊,而且現如今之境地,這僧人更像是闡述事實,而不是在詢問。
沈彥秋明知掩飾不過,便點頭道:“正是貧道所為。”
僧人對著地麵虛抓一把,在攤開手時便多了幾團微弱的靈光,像是一顆細小的微塵散發著光芒,有紅色有白色,還有灰色和金色。
僧人閉目念咒,紅色白色和灰色的靈光便徐徐消散,隻剩下一點金色遺留掌心。
“小僧犁耶泥。”
犁耶泥說出自己的法號,對著掌心吹了一口氣,掌心中便生出一朵潔白的蓮花骨朵,那一點金光投入蓮花骨朵之中,過不多時蓮花盛開,結出一顆蓮蓬,上麵隻有一顆蓮子。
“這一點靈光修持我浮屠法門,小僧還能救得一救,那幾位施主已經轉世輪回去了。”
方天震心裏直突突,問道:“救?大師還能將他救活不成?”
倘若這犁耶泥真的將樸世勇複生,憑著他們同門情誼,真要動起手來就是他們四個綁在一起,也不是他一合之敵。
犁耶泥笑道:“施主說笑了。活死人肉白骨乃是神仙手段,當今這修行道除了淨土中的兩位祖師,還有誰能做到?小僧本領低微,如何能救得活。”
“那大師剛才的意思是?”
“出家人慈悲為懷,又是我浮屠弟子,小僧便將他這一點靈光帶回金山寺去,供奉在祖師法相之前,日夜聆聽經咒,助他往生極樂。”
“曼陀羅尼,善哉善哉!”
沈彥秋沉吟片刻,忽然問道:“都說浮屠普度眾生,便是世尊如來成道之前,亦有割肉喂鷹之舉。那幾道靈光亦在眾生之列,大師為何厚此薄彼,不一起度上一度呢?”
犁耶泥笑道:“浮屠普度有緣人,自然是有緣才行。”
沈彥秋道:“吾聞緣起無自性,大師如何知道有緣無緣呢?”
“道友對我浮屠經意倒是知之甚詳。”
犁耶泥若有深意的盯著沈彥秋道:“既然是小僧來度,這緣分便掌握在小僧手中。小僧說有緣就是有緣。”
“道友在我金山寺門前,殺我浮屠弟子,既然被小僧撞見,自然要向道友討個說法。”
他一臉笑意越發祥和,隻是幾個人聽了這番話都是心頭發冷。
方天震急道:“這幾個混賬都不是好東西,大師……”
他正要和犁耶泥說一說“吃喝嫖賭四公子”的光榮事跡,以及雙方如何產生糾紛乃至痛下殺手的緣由,卻立馬被沈彥秋打斷。
“那不知大師想如何呢?”
方才一番對話,方天震不曾聽得明白,沈彥秋卻聽出了他的意思。這個鶴須童顏的浮屠大僧,是個隨心隨性之人,浮屠教義於他而言幾乎不具備約束力。
犁耶泥誦了一聲“曼陀羅尼”,背後升起一尊金光璀璨,六頭四臂的金身法相。法相高有三丈,寬有九尺,六頭或閉眼、伏耳、張口,做威嚴、憤怒、慈悲種種之相,四臂皆戴金珠金環,手持金瓶寶杵,飄帶琉璃。
金身法相腳踏巨象,一腳踏象頭一腳踩象身,四臂高舉身子微微前傾。
巨象渾身鱗甲,四蹄探出鋒利的尖爪,尾巴如同一團燃燒的火焰。
“道友如何做,小僧便如何做。”
這尊六頭四臂的金身法相一出,幾個人同時感覺到一股沉重的壓力,四周的空氣仿佛粘稠如水,想要動上一動都覺得萬分困難。
隻是雖然舉步維艱,但是用力動上一動卻並沒有被這股壓力完全鎮住,隻是動作異常遲緩。
四下轉了轉頭,發現方天震三個如同泥塑木雕一般,仿佛被封住的不止是形體,還有思維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