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小妖見牛聖嬰“從善如流”,頓時喜不自勝樂的眉開眼笑,歡天喜地的商量著散發帖子的事兒。


    牛聖嬰轉身要走,急如火啊呀一聲猛的一拍額頭,急匆匆的叫道:“大王!光顧著跟您聊這事兒,差點兒把正事兒給忘了!”


    牛聖嬰停下腳步,笑道:“哦?你還什麽正事兒?我記得這一批的火龍果該熟了吧?你采摘了多少?挑三百枚上等……嗯,還是中等偏上的果子吧,送到三宮中去,不要讓人說我牛聖嬰不懂規矩!”


    “大王放心,我辦事您還信不過嗎?保準不出一點紕漏!不過我要說的可不是火龍果的事兒……”


    “您猜,小的我今兒碰著誰了?”


    牛聖嬰道:“怎地,父王來了南疆?這老頭子也真是,從自己兒子門前經過,也不知道進來打個招呼坐一坐,哪怕吃口熱茶也好!”


    “哎呀,大王您這就猜錯了,不是老大王啊!”急如火一咧嘴,昂首挺胸的道:“小的今兒去采果子,在號山碰到袁無心那家夥了!”


    “嗯?袁無心?猴子的新妹夫?”


    牛聖嬰一屁股坐在座位上,紅撲撲的小臉兒上紅光閃爍,背後的披風狂蛇一般扭動,雖然他表現得很是鎮定,可是蒸騰的火發和狂舞的披風卻證明,此刻他內心波動極大。


    “不是冤家不聚頭啊……”


    牛聖嬰邪魅一笑:“我不去找他就算是他的運氣,他竟然還敢主動往我手上撞?火焰山在南疆不是個新鮮事兒,我牛聖嬰的火雲洞也不是籍籍無名……這廝如此好膽,真當我火尖槍不利否?”


    鼻中哼出一道火線,雙手一搓一扯就是一杆七尺火焰長槍,槍杆子很細,隻比大拇指還粗一些,也不是渾圓一根,上麵布滿了暗紅色岩漿,有顆粒還有不規則的碎片,槍尖是一道一尺長的明紅色火線,如同他衝天而起的火發一般。


    這杆造型奇特的長槍,正是牛聖嬰以自身三昧真火錘煉的法器,一丈火尖。這杆長槍聚散由心,又是他以本命三昧真火錘煉而成,所以根本不存在損壞的問題,隻要他體內的三昧真火不滅,火尖槍就能隨時凝聚出來。


    而方才他衝上高空攪碎罡風層,收取天風雷火的網兜,便是他捕捉奇炎異火的寶貝,天羅兜日網。


    火尖槍一出,整個火雲洞的火靈力都被帶動起來,原本平靜的火靈力頓時狂暴,一道道三尺長的火線憑空出現,繞著牛聖嬰疾速盤旋飛舞,不住的投入火尖槍中再飛出來,被三昧真火淬煉一番,再次炸裂成無形無質的火靈飄散空中。


    這座火雲洞是牛聖嬰祭煉過的洞府,裏麵的火靈力甚為馴服,再加上牛聖嬰長期閉關錘煉三昧真火,枯鬆澗百裏之內的元氣早就跟他形成了天人合一一般的狀態,調動起來輕鬆十倍不止。


    火雲洞的火靈之力被三昧真火淬煉過一番之後,便溫和了許多。滿洞小妖吸收煉化,或多或少都能得到一絲三昧真火的火氣,於自家的修行大有裨益。


    此時見牛聖嬰如火神降世,這群小妖立即山呼海嘯:“大王威武!大王威武!”


    牛聖嬰將事情問的明白,囑咐他們四個看好洞府,駕一道火光就往號山去了。


    號山。


    南疆多山,崇山峻嶺重重疊疊,一座挨著一座,一座擠著一座,中間點綴著無數道蜿蜒曲折的河流,唯有靠近不死火山方向,那些河流才逐漸幹涸,隻有那些寬達百丈的潑天大水才不受地火蒸騰的影響,顯然源頭處有溝通地脈的泉眼,又將許多微小的河流匯聚,才能一直保持規模。


    也唯有大河流淌之處,才有凡人的村落鄉鎮,其餘隻有修士的山頭洞府存在,餘下的凡人都生活在不死火山外圍。


    號山不大,隻有六百裏寬闊,在南疆也隻算的中等偏下的小山,再加上盛產一味火龍靈果,早被牛聖嬰包了場子。


    隻是他近來突破在即,火雲洞魔家四將又是微末道行,不堪大用,號山的場子也就荒廢了一段時間,隻在火龍果成熟之時,著急如火他們幾個按班前去采摘。


    沈彥秋一眾遊覽群山,隻尋得風景秀麗之處駐足半日左右,縱然不駕遁光飛行,單憑腳力行走,一日也能走上數百裏。自急如火返回火雲洞至牛聖嬰出山,已過去一個多時辰,幾人也走了百十裏遠。


    不過號山的風景也算秀美,又有六百裏寬闊,幾人走走停停,種植火龍果的地方卻被他們繞了過去不曾碰見,隻在亂叢中摘了幾枚獨生的果子,幾人分著吃了,也覺靈氣充沛,對築基境以下的修士大有好處。


    這幾個都是金丹修為,便是藍如淚也有築基中期,這些果子隻嚐個新鮮便罷,三丈月和藍如淚兩個各取了一口乾坤袋,碰著鮮嫩的果子便采摘了,也不管它有沒有靈氣,隻當是普通的果子留著拿來爽口。


    眾人順著山道一路向南,蘇瞳隻顧著照看藍如淚,沈彥秋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同秦問柳交流,說些修行上的感悟。


    過不多時,忽聽一陣嚶嚶喏喏的哭聲,像是個年紀不大的孩子在哭喊,隻是斷斷續續的聽不真切,又似山中鳥獸嘶鳴。


    三丈月和藍如淚聽的哭聲悲切,便要跑過去探查,沈彥秋和蘇瞳對視一眼,笑道:“這裏是什麽地方?已經入了不死火山地界,便是山中鳥獸也是凶猛異常,怎會有小兒哭嚎?多半是這些鳥獸於別處的不同,廝殺時發出的鳴叫聲。”


    蘇瞳也道:“便真是個孩子,能在這荒山野嶺哭嚎的,家裏必然也有許多本事,也有可能是山中的修士管教孩子,卻輪不到咱們沒來由的做好人,到時候好人沒做成,反倒惹了一身麻煩。”


    秦問柳運起雙目四下掃射,卻沒有發現什麽異常之處。


    沈彥秋對蘇瞳傳音道:“蘇道友,我方才瞥見一線火光閃過,隻是那遁光速度極快,我沒有瞧得真切,不知道是過路的修士,還是設下埋伏攔路剪徑的妖人,卻不可不防。”


    蘇瞳回道:“我亦隱約看見那道遁光,施法之人的修為還在你我之上,若是高了一兩個境界,左右也盡能抵擋。若是丹成七轉修成三清妙境,哪怕是上清七寶琉璃塔,也不是你我幾人能夠應付。”


    三清境?


    沈彥秋還是頭一回聽到這樣的說法。


    蘇瞳略作解釋,沈彥秋這才明白,蘇瞳所言的三清境,指的就是金丹七轉到九轉這三個單獨的境界。


    前文曾說過,金丹九轉乃證元神。前三轉修天羅寶傘,中三轉修丹雲華蓋,唯有到了第七轉,金丹吸納五行陰陽七種純粹的靈力,丹元本相化作七寶琉璃塔,這才和普通的金丹修士區分開來。


    據說這尊七寶琉璃塔,乃是三元道尊中太上玄元道尊隨身之寶,太上玄元道尊又稱上清聖境靈寶道尊;金丹八轉修成三寶玉如意,這枚如意乃是太上始元道尊隨身之寶,太上始元道尊又稱玉清聖境原始道尊;陰陽太極圖乃是太上太元道尊隨身之寶,太上太元道尊又稱太清聖境道德道尊。


    故而修行道的修士也有以三元道尊的另一個稱呼,三清道祖來命名金丹七到九轉。


    此為道門修士對三元道尊的尊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方凡道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元天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元天初並收藏十方凡道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