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離謹也注意到沈彥秋瘋狂吸收火靈力的舉動,顯然是在積攢能量準備釋放一手威力極其強大的法術,不過他並沒有趁機打斷,反而盡量收縮防禦,盡可能的讓沈彥秋吸收,期待他再次釋放一門絕妙的神通。


    雖然不清楚沈彥秋修煉的功法,和太皇真靈道究竟孰高孰低,但是僅憑這幾手神通的神妙莫測,勾離謹就斷定這部道法的品階絕不在太皇真靈道之下。


    沈彥秋在和他對戰的時候,竟然完全拋棄防守匯聚靈氣,必然是憋了一個極為強橫的招數,否則不可能持續這麽長時間。勾離謹施展的這門道術,乃是太皇真靈道中的一門鬥戰法,和金雞十二法中的伏龍法相類,自身容納消化的法術越多,威力也就越大。


    他為了追求父生真珠,終於痛下心思將丟下多年的修煉重新撿起來,開口請求勾離卿送他入鳳巢感悟生生之火,為的就是縮短金丹八轉乃至成就神嬰的時間,隻要他能夠成就太皇火靈道尊元神,父生真炎也不會拒絕一個神嬰修士迎娶他的妹子。


    更何況這個神嬰修士,還是未來的火皇宮主,南疆火皇的繼承人。


    果不其然,足足等了小半個時辰,勾離謹都有些把持不住,想要加重法力催一催,沈彥秋吸收靈力的動作猛然一滯,瘋狂匯聚的火靈力好似靜止了一般,隨即匯聚的速度瞬間加快千百倍,仿佛星辰破滅引發的坍塌,放射出無窮的吸力,將火靈力瞬間吞納。


    勾離卿正聚精會神的盯著沈彥秋,見他停下動作凝立半空,頭頂火雲之中的元氣都有被吸力拉扯的跡象,知道時機已經成熟,便把所有模擬出的神通盡數釋放,三氣神火刀滾滾如潮,玲瓏火雲束如龍似蛟,炎龍金蛟剪交頭剪尾,萬裏起雲煙黑雲籠罩……


    “咚!”


    隻聽一聲沉悶鍾響,沈彥秋對勾離謹釋放的諸般神通視而不見,哈哈長笑聲中,頭頂也衝出一道百丈火光凝聚如柱,整個人如同一座人形火山,頭頂那道光柱便是噴薄而出的岩漿火流,轟隆隆在幽暗的空間炸開,無數經文符籙忽隱忽現,須臾之間化作一口三丈高的赤紅大鍾,鍾口裏黑黝黝一片,似乎連目光都吞噬了進去,渾厚悠長的鍾鳴嗡嗡不絕,勾離謹釋放的神通無聲無息間如雪消融,化作純粹的火靈力。


    這口大鍾一出,勾離卿幻化的陰陽虛實兩相洞天仿佛也被壓製,大鍾的鍾口是六十四枚半圓形的裙邊,似乎還刻繪著八八六十四卦的卦象,整個大鍾從底到上分成十二道圓環,各自按照特定的方向和速度轉動,就像是一拳砸在一張羅盤正中位置,平整的羅盤凹陷下去變成一口銅鍾的模樣。


    勾離謹是個實誠人,說好了把境界壓製在和沈彥秋相當的程度,便絲毫不曾作偽,本以為憑借自己高出數籌的道行,縱是沈彥秋有什麽撒手鐧丟出來,他也盡接得住。


    卻不想這口形貌怪異的銅鍾一出,非但他釋放的道法盡數被摧毀,便是勾離卿幻化的兩相洞天都隱隱被銅鍾克製,身下巨大無比的火山也經受不住這股吸力,一塊塊岩石一道道岩漿被抽離出來,化作千絲萬縷靈力被納入鍾內。


    這口三丈高的赤紅銅鍾好似一個無底洞一般,就像裏麵勾連著另一個空間,萬丈火山瞬間被吸力抽走一成,足足縮小了千丈,銅鍾的吸力依舊,勾離謹頭頂的火雲也逐漸難以控製,不由自主的分解成火靈力投入其中。


    沈彥秋控製著銅鍾,漸覺沉重無比,仿佛承托著一座大山,隻得踩定丁火掣金輪,躬身一撐把身子漲到一丈高下,同時開啟了神力之術、倍化之術,仍舊異常吃力,隻得將十方力魔道的無邊大力釋放,怒吼一聲雙手虛抱巨鍾,這才扛住那股沉重至極的力道。


    勾離謹頭頂的火雲乃是自身的本命元氣凝聚而成,乃是他精修的本源法力,去一分便少一分,如何舍得被銅鍾收走?此時也顧不得壓製法力,雙肩一抖自肩頭飛出離合雙勾,化作兩道明光光線交纏,輕輕一絞便破開銅鍾和沈彥秋的聯係。


    沒了沈彥秋的法力維持,銅鍾釋放的吸力頓時大減,在空間中跳來跳去,兀自不停的吸收火靈力,不論火山岩石還是滾滾岩漿,就連構建兩相洞天的法力也沒有放過,一股腦兒的納入其中。


    “好兄弟,你這手神通著實高明!隻是怎地自家也控製不住?”


    勾離謹禦使離合雙勾去勾銅鍾,那鍾卻有靈性一般來回閃避,便是沈彥秋施法召喚也不理不睬,根本不能重新構建二者的聯係,鍾身忽明忽暗忽隱忽現,大有一種不把整座空間化納一空誓不罷休的態勢。


    “我這門神通剛剛修成,竟不知怎地脫離了掌控!道友休要打趣,快助我降服此鍾,否則便苦了我也!”


    沈彥秋連連叫苦,不停施展炎魔道的收攝法訣控製銅鍾,那一絲聯係剛剛建立便被鍾內爆亂的靈氣攪碎,休說控製銅鍾,就是此時想要撤回這道神通散去銅鍾都不能做到。


    這世上哪裏有自己釋放的神通卻控製不了的事情?可偏偏就被自己給遇上了!


    “上皇鍾?你的原型究竟是什麽寶貝?一道幻化而來的虛像就有這般強悍的力量!剛剛出世就連我這個施法者也掌控不得?”


    這個卻怪不得沈彥秋,當初創造十方魔道的那尊魔神,在遠古並立的時代,並不是什麽了不得的大魔,隻是他有幸聽過玉晨元皇大道君、太上玄元道尊講道,明悟出一分機緣,比尋常的多開了一個心竅,便不似其餘魔神那般征戰殺戮,用心錘煉在太上元靈道尊處領悟的道法,編撰了這部魔道集大成之作的十方魔道。


    天地開辟,三千大道演化無數先天、後天至寶靈寶,被和煉氣士收取。其中有二十四口寶鍾出世,應天地二十四氣,不該被人收取,一出世便破空而走,徑自尋找主人。有六口黃金寶鍾,在天帝手中掌控;有六口大雅青鍾,在帝後羲和手中掌控。這十二口鍾能合成一口造化鍾,統攝三界六道五方十類,地理山川江河湖海萬靈萬物。


    剩下十二口寶鍾,有六口青銅鍾在東極上皇帝君手中,若是與最後六口神物鍾合於一處,便能演化一口神秀鍾,能統攝天地陰陽五行七種原始靈氣,神秀鍾所到之處,天地萬物皆要返本還源歸於混沌。


    故而神秀鍾又被稱作混沌鍾。


    隻是演化混沌至關重要的六口神物鍾不知為何人所得,上皇帝君尋覓數萬年也尋之不得,最終遠古神道因交戰紀元結束,天庭也因此分崩離析,被太古仙道的天庭取代。


    那一戰幾乎將剛剛開辟的始源界打的支離破碎,天傾地覆,隨後媧皇娘娘斬巨龜定四極,采神石補蒼天,摶土造人功德無量,破開鴻蒙大千而去。


    上皇帝君雖然沒有組合成神秀鍾,無法施展萬物歸於混沌的至道,但也琢磨出將六口青銅鍾合為一口的法門,能將萬物分解化為最原始的天地靈氣,紀元結束的之戰,青銅鍾大放異彩,不知斬殺了多少魔神,便是造化鍾的風頭都被壓了下去。


    因其稱作東極上皇帝君,故這口六合寶鍾也被人稱作東皇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方凡道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元天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元天初並收藏十方凡道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