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年關
年代棄婦:靠空間倉庫致富 作者:豐澤芳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項家長孫女小珠珠的周歲生日一過,俞晴趁著阮奶奶和阮修華在家,第二天就讓項一森去鄉下收購了一頭豬,處理好拖回了家,用鹽醃製幾天準備熏臘肉。
阮奶奶和韓雪一邊搓鹽一邊說道:“晴晴,你怎麽又買這麽多肉?我說了你爸年底忙,哪有時間在你這裏等著臘肉熏好?”
俞晴坐在一旁看著三個小朋友玩鬧,聽了阮奶奶的話,回頭看了她們一眼,笑道:“我已經跟爸說好了,怎麽也得留個三四天再回去,這些肉即使沒有熏好,有個三四天也醃製好了。到時你們實在不行就提著醃肉回去,等到了省城再自己熏幾天。”
“你這樣太破費了。”阮奶奶嘴裏不讚同,但心裏是很高興的,每年年底孫女都記得孝敬爺奶父親,是個孝順的好孩子。
“奶奶,這點錢對我來說真不值一提。省城買肉沒有我們鄉下方便,正好我們這裏可以解決,這樣不是更好。明天我再讓項一森去買一些魚和雞鴨回來,全熏上。”
韓雪聽到這裏,眼皮跳了跳,不過一想到每天她那幾個店鋪的收益,她又低下頭做事。
跟以前相比,現在的生活簡直就是生活在天堂,兒子媳婦的事她還是少管。
接下來的幾天,項一森不是出去帶回來河魚就是帶回來清理幹淨的雞鴨,韓雪但凡帶回來的都幫忙醃上。
俞晴趁著這幾天準備了不少年貨,西餅屋的各式糕點,不管是西式還是傳統的都準備了不少。
還有幹貨,海貨,以及水果,這些準備好到時阮修華回去便可以帶回去,算是年前給娘家的年禮。
阮修華看著廂房裏堆成堆的年禮,他眼皮莫名的亂跳,這帶貨節奏他就算長出八隻手也提不了呀。
“閨女,你準備這麽多年禮是準備將婆家搬空的節奏嗎?”
俞晴搖頭:“這隻是準備了一部分,要按我的意思,我想再準備一些過年要招待客人吃的餅幹糖果,還有幾個弟弟的玩具,隻是考慮到你們提不了這麽多,再斟酌著準備了這些。”
說罷,她回頭看向阮修華:“要不我多準備一點,你們提不了就用托運的方式運回去?”
阮修華被她的豪氣嚇了一大跳:“閨女,你這玩笑一點都不好笑,這些我都嫌多,你還往娘家搬,你信不信一森過完年就會找你算賬!”
俞晴瞥了眼門口,似笑非笑的道:“爸,你小瞧你女婿了,他可是很大氣的一個人!”
阮修華哼了一聲:“我當然知道他是個好的,剛才我隻是打個比方懂不懂?你問問外麵的人,誰家姑娘給娘家的年禮會像你這樣搞批發似的。”
俞晴心裏暖暖的,隻有顧及閨女的人家才會嫌閨女的年禮太豐厚。
注意到門口的陰影不見了,她好笑的搖了搖頭。
醃製的各類肉,熏了四五天才熏好。
阮奶奶,阮修華和阮南他們陪著小珠珠過完周歲又過完臘八,沒有等到臘肉熏好,而是提起醃肉回省城,時間不等人,他們隻能回了省城再自己熏幾天。
過完臘八,天氣似乎變得更冷,陰雨連綿,天空一直沒有放晴,而這樣的天氣裏過年的年味卻越來越濃。
在年二十,阮正來了一趟邑城,他過來看看小珠珠,順帶給俞晴送合夥賣幹果禮盒的錢。
因今年他們準備充足,南方北方的幹果他們進了不少回來,每個禮盒湊滿八樣幹果,淨重兩斤重。成本大概在七元左右,他們批發出去就是十二塊。
除去成本以及運輸費用,大概一盒能賺三塊左右。
年底這幾個月他們賣了差不多兩萬多斤,近一萬盒。
近三萬塊錢,三大金鋼加阮爸和俞晴,每人差不多分了六千塊錢。
六千塊相比他們現在的收入不算多,但這是第一年,因經驗不足導致幹貨進少了。
阮正遞給俞晴一個小金手鐲:“這是我送給珠珠的周歲禮。”
“我替珠珠謝謝大哥。”
阮正見俞晴接下禮物,便說起了正事:“今年我們預估出了錯,沒想到幹果這麽好賣,明年按二叔的意思是想成立一個食品公司,專門經營幹果糕點等食品,你覺得怎樣?”
“這非常好,我支持。隻是......”俞晴凝眉,看著阮正說出了自己的擔憂:“隻是我爸現在有幾家雜貨店,又有小影院,還有服裝廠,再弄個食品公司他忙的過來嗎?”
“這的確是個問題。”阮正知道這些生意都有多繁瑣,他隻開了幾家店鋪,偶爾管理下小影院,年底忙著幹果的事,就這三樣生意就忙的他有點暈頭轉向。
“晴晴,你說我也像二叔一樣辭職,專職下海怎樣?”
俞晴聞言被驚的眼皮直跳,“大哥,你別開玩笑了,爺爺和你爸媽能同意?”
在老一輩人眼中,做生意終究不穩定,隻要公家鐵飯碗才是保障。
阮老爺子暫且不說,畢竟隔了一輩了,就拿師慧蘭來說,她第一個就會跳出來反對,好好的長子在機關單位上班,怎麽會同意他離職?
“不知道,我隻是有這麽個想法,還沒有來得及和家裏說。”
俞晴扶著腰:“坐久了累得慌,我到樓下去走走。”及時避開這個話題,如果大伯母知道她支持大哥辭職,萬一大伯母反對,說不定會恨死她。
年二十八。
米衛國和妻子李小菊又提的提,挑的挑,帶了不少自家的土特產上來了。
“晴丫頭,衛國挑的這一擔是家裏自留地種的紅薯、洋芋和各類豆子,我提的是一些紅薯粉條、雞蛋,還有就是自家做的豆腐。”
李小菊將東西一樣一樣的從籃子裏掏出來,最底下放的是雞蛋。豆腐已經油炸過,大概有兩板的樣子,足夠俞晴一家過年吃的了。
俞晴看著費了不少心思準備的年禮,心裏一暖,在米家村生活了十幾年,現在也隻有米衛國一家和她有來往了。
“叔,嬸子,你們來就來,怎麽又挑這麽多東西上來,年底出門的人特別多,我都不知道你們挑這麽多東西是怎麽擠上車的?”
天寒地凍的,想到他們夫妻一大把年紀了帶這麽多東西擠車,心裏不落忍。
阮奶奶和韓雪一邊搓鹽一邊說道:“晴晴,你怎麽又買這麽多肉?我說了你爸年底忙,哪有時間在你這裏等著臘肉熏好?”
俞晴坐在一旁看著三個小朋友玩鬧,聽了阮奶奶的話,回頭看了她們一眼,笑道:“我已經跟爸說好了,怎麽也得留個三四天再回去,這些肉即使沒有熏好,有個三四天也醃製好了。到時你們實在不行就提著醃肉回去,等到了省城再自己熏幾天。”
“你這樣太破費了。”阮奶奶嘴裏不讚同,但心裏是很高興的,每年年底孫女都記得孝敬爺奶父親,是個孝順的好孩子。
“奶奶,這點錢對我來說真不值一提。省城買肉沒有我們鄉下方便,正好我們這裏可以解決,這樣不是更好。明天我再讓項一森去買一些魚和雞鴨回來,全熏上。”
韓雪聽到這裏,眼皮跳了跳,不過一想到每天她那幾個店鋪的收益,她又低下頭做事。
跟以前相比,現在的生活簡直就是生活在天堂,兒子媳婦的事她還是少管。
接下來的幾天,項一森不是出去帶回來河魚就是帶回來清理幹淨的雞鴨,韓雪但凡帶回來的都幫忙醃上。
俞晴趁著這幾天準備了不少年貨,西餅屋的各式糕點,不管是西式還是傳統的都準備了不少。
還有幹貨,海貨,以及水果,這些準備好到時阮修華回去便可以帶回去,算是年前給娘家的年禮。
阮修華看著廂房裏堆成堆的年禮,他眼皮莫名的亂跳,這帶貨節奏他就算長出八隻手也提不了呀。
“閨女,你準備這麽多年禮是準備將婆家搬空的節奏嗎?”
俞晴搖頭:“這隻是準備了一部分,要按我的意思,我想再準備一些過年要招待客人吃的餅幹糖果,還有幾個弟弟的玩具,隻是考慮到你們提不了這麽多,再斟酌著準備了這些。”
說罷,她回頭看向阮修華:“要不我多準備一點,你們提不了就用托運的方式運回去?”
阮修華被她的豪氣嚇了一大跳:“閨女,你這玩笑一點都不好笑,這些我都嫌多,你還往娘家搬,你信不信一森過完年就會找你算賬!”
俞晴瞥了眼門口,似笑非笑的道:“爸,你小瞧你女婿了,他可是很大氣的一個人!”
阮修華哼了一聲:“我當然知道他是個好的,剛才我隻是打個比方懂不懂?你問問外麵的人,誰家姑娘給娘家的年禮會像你這樣搞批發似的。”
俞晴心裏暖暖的,隻有顧及閨女的人家才會嫌閨女的年禮太豐厚。
注意到門口的陰影不見了,她好笑的搖了搖頭。
醃製的各類肉,熏了四五天才熏好。
阮奶奶,阮修華和阮南他們陪著小珠珠過完周歲又過完臘八,沒有等到臘肉熏好,而是提起醃肉回省城,時間不等人,他們隻能回了省城再自己熏幾天。
過完臘八,天氣似乎變得更冷,陰雨連綿,天空一直沒有放晴,而這樣的天氣裏過年的年味卻越來越濃。
在年二十,阮正來了一趟邑城,他過來看看小珠珠,順帶給俞晴送合夥賣幹果禮盒的錢。
因今年他們準備充足,南方北方的幹果他們進了不少回來,每個禮盒湊滿八樣幹果,淨重兩斤重。成本大概在七元左右,他們批發出去就是十二塊。
除去成本以及運輸費用,大概一盒能賺三塊左右。
年底這幾個月他們賣了差不多兩萬多斤,近一萬盒。
近三萬塊錢,三大金鋼加阮爸和俞晴,每人差不多分了六千塊錢。
六千塊相比他們現在的收入不算多,但這是第一年,因經驗不足導致幹貨進少了。
阮正遞給俞晴一個小金手鐲:“這是我送給珠珠的周歲禮。”
“我替珠珠謝謝大哥。”
阮正見俞晴接下禮物,便說起了正事:“今年我們預估出了錯,沒想到幹果這麽好賣,明年按二叔的意思是想成立一個食品公司,專門經營幹果糕點等食品,你覺得怎樣?”
“這非常好,我支持。隻是......”俞晴凝眉,看著阮正說出了自己的擔憂:“隻是我爸現在有幾家雜貨店,又有小影院,還有服裝廠,再弄個食品公司他忙的過來嗎?”
“這的確是個問題。”阮正知道這些生意都有多繁瑣,他隻開了幾家店鋪,偶爾管理下小影院,年底忙著幹果的事,就這三樣生意就忙的他有點暈頭轉向。
“晴晴,你說我也像二叔一樣辭職,專職下海怎樣?”
俞晴聞言被驚的眼皮直跳,“大哥,你別開玩笑了,爺爺和你爸媽能同意?”
在老一輩人眼中,做生意終究不穩定,隻要公家鐵飯碗才是保障。
阮老爺子暫且不說,畢竟隔了一輩了,就拿師慧蘭來說,她第一個就會跳出來反對,好好的長子在機關單位上班,怎麽會同意他離職?
“不知道,我隻是有這麽個想法,還沒有來得及和家裏說。”
俞晴扶著腰:“坐久了累得慌,我到樓下去走走。”及時避開這個話題,如果大伯母知道她支持大哥辭職,萬一大伯母反對,說不定會恨死她。
年二十八。
米衛國和妻子李小菊又提的提,挑的挑,帶了不少自家的土特產上來了。
“晴丫頭,衛國挑的這一擔是家裏自留地種的紅薯、洋芋和各類豆子,我提的是一些紅薯粉條、雞蛋,還有就是自家做的豆腐。”
李小菊將東西一樣一樣的從籃子裏掏出來,最底下放的是雞蛋。豆腐已經油炸過,大概有兩板的樣子,足夠俞晴一家過年吃的了。
俞晴看著費了不少心思準備的年禮,心裏一暖,在米家村生活了十幾年,現在也隻有米衛國一家和她有來往了。
“叔,嬸子,你們來就來,怎麽又挑這麽多東西上來,年底出門的人特別多,我都不知道你們挑這麽多東西是怎麽擠上車的?”
天寒地凍的,想到他們夫妻一大把年紀了帶這麽多東西擠車,心裏不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