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在漢中,其實仗有地利之險,並且民戶頗豐,尤其是關中遭董卓之劫後,大量農戶逃難到了漢中。
而張魯憑借天師道的理念,迅速的將這部分流民吸納、消化……
通暢吸納流民,最重要的無非是“實其腹”和“收其心”,張魯本來在漢中頗有積糧,並且天師府的律令,本就有很多“過於理想”的部分,比如令病人悔過祈求自愈,對犯人寬宥三次,大錯處死、小錯修路,禁酒,在官道上建“義舍”、放置糧水供路人取用……
雖說弊端很多,而且很多款項,因為根本無法監管,隻能托於“鬼神”、也就是詛咒,自然也就隻對真正的天師信徒才有用——旁人不信邪的,也不怕那些詛咒……
多取義舍食物的人,會被鬼神懲罰?不信鬼神的話,自然就沒有懲罰。
但是不得不說,這種基於樸素是非觀的法規,很適合民智未開、並且還篳路藍縷的起步階段。
畢竟像是《楚律》這種更加完善的律例,在社會沒有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前,根本無法實行,即便在如今的楚國,也是有些“揠苗助長”的,更不適合從零開始。
隻是沒到適得其反的地步,但也絕非十分匹配,這是白圖考慮到楚國的發展速度,這才強行製定——就像給發育期的孩子,訂校服要大一號一樣。
哪怕是楚國的前身揚州府、將軍府,也是靠著以工代賑、也就是極其廉價的人力,完成了最初的基礎設施建設——那時候可沒有現在的福利保障,填飽肚子的救濟糧、微不足道的報酬,以及不威脅健康的工作強度,就構成了“以工代賑”的全部規矩。
當然,這種可以輕易獲取大量廉價勞動力的日子,如今在楚國也已經一去不複返,想要“複返”的工坊主,需要刑部去找他們聊聊。
張魯就是在起步階段,十分的順遂,占據漢中、侵蝕巴郡和廣漢,流民紛紛依附……
隻是之後卻又反受天師道的限製,難以在諸侯中做大,一直維持著這些不合時宜的規矩,哪怕無人攻打,漢中的問題也會漸漸暴露。
並且張魯雖坐擁漢中,但手下著實沒什麽能人,畢竟“天師道”這一套,在天下世家看來,根本就是歪理邪說,華夏從來不會將統治權,寄托給鬼神。
即使魏晉時尊崇道教,也隻是將道家理論作為玄談的素材,而不是真的篤信神靈。
因此馬騰、韓遂這一趟,是信心滿滿,兩家近七萬兵馬,詐稱二十萬而來,另有羌族的“雇傭兵”十餘萬附從,數萬民夫運力,號稱共計五十萬大軍……
作為的雇傭軍,倒不是真的出錢雇來的,而是指被馬騰、韓遂降服的羌族部落,為了表示順服,而為他們獻出的戰士,以及動員一部分附從的部族,基本也隻需要管飯就可以!
當然,會這麽容易就被降服的異族,也別指望他們有多高的戰鬥力,別說是和當年與前漢有來有回的匈奴王庭相比,哪怕是現在的南匈奴和河西鮮卑,單兵戰鬥力也遠強於羌族。
羌騎在各式騎兵中,基本墊底,隻是數量龐大,無論人還是馬,都質量不高……
相比之下,羌族也更有臣服強者的文化習慣,這是曾經降服的南匈奴也遠遠不及的。
比如現在……羌人將馬騰之子馬超,奉為“神威天將軍”——自從馬超打遍群羌無敵手之後,這位“異族”就已經是羌人的神明。
這也是西涼的兩位,輕易便調動了大量羌族的原因之一,甚至如果不是顧及糧草補給,還能夠征發更多!
張衛帶兵往陽平關駐守,力求阻敵於陽平關以西。
陽平關是漢中的北方門戶之一,在漢中治所“南鄭城”西北方。
漢中盆地被北方的秦嶺和南方的大巴山夾著,故而於南於北都易守難攻,陽平關正是建立在西側、大巴山和秦嶺中間的一道關口。
秦嶺的兩條著名棧道——祁山道和陳倉道,就都是通往陽平關,從這兩條棧道進入後,需要走陽平關才能進入漢中盆地……
區別是祁山道和陳倉道出名的都是從漢中北伐,而張魯據漢中,雖勝在民間團結,但在戰略上卻反應遲緩,並且十分“保守”,隻能在陽平關禦敵。
其實如果不是劉璋的原因,張魯甚至早就有心投降,帶著家人、弟子去長安,純粹的作為天師道的天師,研究、傳播道學也不錯。
然而因為劉璋的存在,張魯根本沒有投漢的選項——不僅張魯本身,無法原諒劉璋殺死他的母親以及眾多親族的行為,並且因為漢中與西川常年開戰的行為,威嚴掃地之後,又漸漸有些起色的漢室,肯定也鐵了心用他殺雞儆猴。
曆史上的張魯信得過曹操,但是現在的張魯卻信不過漢室,哪怕劉協答應接受漢中投降,張魯也絕對不敢放棄漢中離開……
張衛來陽平關的時候,可以說是怒氣衝衝,準備讓這些涼州蠻子好看,不過……當看到烏央烏央的兵馬,來到關外的時候,被這“人氣兒”一熏,氣勢頓時矮了三分。
其實仔細看看就知道,關外的軍隊,不僅軍陣不整,而且看衣著大多都是破舊的氈衣……
既然要攻城,自然是將最不心疼的放在前麵。
“羌”此時不能算是一個民族,而是華夏對西邊的異族的統稱,實際上羌人內部也是分不同族群的,比如十六國時期的前秦帝王苻堅,他所出身的“氐”,還有宋時建立西夏的黨項人,現在就都是“羌”的一部分。
“我兄長漢寧侯,與爾等之主雍侯、翟侯一樣,都是漢室諸侯,爾等……無故犯我州郡,難道漢室沒有王法了嗎?”張衛有點慫的喊道。
不過現在想用王法擋住西涼軍,顯然是癡人說夢,甚至……連動搖軍心的效果都沒有達到,反而慫慫的語氣,有些起到了反效果。
隻見此時從前鋒中軍,緩步走出一名年輕戰將,完全沒有具甲,也沒有駕駛戰馬,就這麽一步步走了出來,然而其所過之處,不僅看起來缺乏訓練的羌兵紛紛讓路,而且一個個低著頭,根本不敢直視的樣子……
而張魯憑借天師道的理念,迅速的將這部分流民吸納、消化……
通暢吸納流民,最重要的無非是“實其腹”和“收其心”,張魯本來在漢中頗有積糧,並且天師府的律令,本就有很多“過於理想”的部分,比如令病人悔過祈求自愈,對犯人寬宥三次,大錯處死、小錯修路,禁酒,在官道上建“義舍”、放置糧水供路人取用……
雖說弊端很多,而且很多款項,因為根本無法監管,隻能托於“鬼神”、也就是詛咒,自然也就隻對真正的天師信徒才有用——旁人不信邪的,也不怕那些詛咒……
多取義舍食物的人,會被鬼神懲罰?不信鬼神的話,自然就沒有懲罰。
但是不得不說,這種基於樸素是非觀的法規,很適合民智未開、並且還篳路藍縷的起步階段。
畢竟像是《楚律》這種更加完善的律例,在社會沒有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前,根本無法實行,即便在如今的楚國,也是有些“揠苗助長”的,更不適合從零開始。
隻是沒到適得其反的地步,但也絕非十分匹配,這是白圖考慮到楚國的發展速度,這才強行製定——就像給發育期的孩子,訂校服要大一號一樣。
哪怕是楚國的前身揚州府、將軍府,也是靠著以工代賑、也就是極其廉價的人力,完成了最初的基礎設施建設——那時候可沒有現在的福利保障,填飽肚子的救濟糧、微不足道的報酬,以及不威脅健康的工作強度,就構成了“以工代賑”的全部規矩。
當然,這種可以輕易獲取大量廉價勞動力的日子,如今在楚國也已經一去不複返,想要“複返”的工坊主,需要刑部去找他們聊聊。
張魯就是在起步階段,十分的順遂,占據漢中、侵蝕巴郡和廣漢,流民紛紛依附……
隻是之後卻又反受天師道的限製,難以在諸侯中做大,一直維持著這些不合時宜的規矩,哪怕無人攻打,漢中的問題也會漸漸暴露。
並且張魯雖坐擁漢中,但手下著實沒什麽能人,畢竟“天師道”這一套,在天下世家看來,根本就是歪理邪說,華夏從來不會將統治權,寄托給鬼神。
即使魏晉時尊崇道教,也隻是將道家理論作為玄談的素材,而不是真的篤信神靈。
因此馬騰、韓遂這一趟,是信心滿滿,兩家近七萬兵馬,詐稱二十萬而來,另有羌族的“雇傭兵”十餘萬附從,數萬民夫運力,號稱共計五十萬大軍……
作為的雇傭軍,倒不是真的出錢雇來的,而是指被馬騰、韓遂降服的羌族部落,為了表示順服,而為他們獻出的戰士,以及動員一部分附從的部族,基本也隻需要管飯就可以!
當然,會這麽容易就被降服的異族,也別指望他們有多高的戰鬥力,別說是和當年與前漢有來有回的匈奴王庭相比,哪怕是現在的南匈奴和河西鮮卑,單兵戰鬥力也遠強於羌族。
羌騎在各式騎兵中,基本墊底,隻是數量龐大,無論人還是馬,都質量不高……
相比之下,羌族也更有臣服強者的文化習慣,這是曾經降服的南匈奴也遠遠不及的。
比如現在……羌人將馬騰之子馬超,奉為“神威天將軍”——自從馬超打遍群羌無敵手之後,這位“異族”就已經是羌人的神明。
這也是西涼的兩位,輕易便調動了大量羌族的原因之一,甚至如果不是顧及糧草補給,還能夠征發更多!
張衛帶兵往陽平關駐守,力求阻敵於陽平關以西。
陽平關是漢中的北方門戶之一,在漢中治所“南鄭城”西北方。
漢中盆地被北方的秦嶺和南方的大巴山夾著,故而於南於北都易守難攻,陽平關正是建立在西側、大巴山和秦嶺中間的一道關口。
秦嶺的兩條著名棧道——祁山道和陳倉道,就都是通往陽平關,從這兩條棧道進入後,需要走陽平關才能進入漢中盆地……
區別是祁山道和陳倉道出名的都是從漢中北伐,而張魯據漢中,雖勝在民間團結,但在戰略上卻反應遲緩,並且十分“保守”,隻能在陽平關禦敵。
其實如果不是劉璋的原因,張魯甚至早就有心投降,帶著家人、弟子去長安,純粹的作為天師道的天師,研究、傳播道學也不錯。
然而因為劉璋的存在,張魯根本沒有投漢的選項——不僅張魯本身,無法原諒劉璋殺死他的母親以及眾多親族的行為,並且因為漢中與西川常年開戰的行為,威嚴掃地之後,又漸漸有些起色的漢室,肯定也鐵了心用他殺雞儆猴。
曆史上的張魯信得過曹操,但是現在的張魯卻信不過漢室,哪怕劉協答應接受漢中投降,張魯也絕對不敢放棄漢中離開……
張衛來陽平關的時候,可以說是怒氣衝衝,準備讓這些涼州蠻子好看,不過……當看到烏央烏央的兵馬,來到關外的時候,被這“人氣兒”一熏,氣勢頓時矮了三分。
其實仔細看看就知道,關外的軍隊,不僅軍陣不整,而且看衣著大多都是破舊的氈衣……
既然要攻城,自然是將最不心疼的放在前麵。
“羌”此時不能算是一個民族,而是華夏對西邊的異族的統稱,實際上羌人內部也是分不同族群的,比如十六國時期的前秦帝王苻堅,他所出身的“氐”,還有宋時建立西夏的黨項人,現在就都是“羌”的一部分。
“我兄長漢寧侯,與爾等之主雍侯、翟侯一樣,都是漢室諸侯,爾等……無故犯我州郡,難道漢室沒有王法了嗎?”張衛有點慫的喊道。
不過現在想用王法擋住西涼軍,顯然是癡人說夢,甚至……連動搖軍心的效果都沒有達到,反而慫慫的語氣,有些起到了反效果。
隻見此時從前鋒中軍,緩步走出一名年輕戰將,完全沒有具甲,也沒有駕駛戰馬,就這麽一步步走了出來,然而其所過之處,不僅看起來缺乏訓練的羌兵紛紛讓路,而且一個個低著頭,根本不敢直視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