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寧先帶著海軍,從亶州出發去了夷州,接著大量歸來的遠洋海軍,留在夷州就地訓練新艦,而甘寧則是帶著一小部分人,換上了新船,載著這一趟的收獲回到了金陵外的港口。
遠洋海軍“及時”趕回的消息,很快在楚國傳開,不過……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
雖然換了新船,但又是亶州、又是夷州,而且人數明顯不對。
所謂的“緊急訓練”作為理由,顯然站不住腳——再怎麽也不至於,連回來看看的時間都沒有吧?
故而關於“遠洋海軍損失慘重”的消息,一時間也甚囂塵上。
各大民間邸報,這時也積極發揮作用,分析時政的同時,也引導安撫民間情緒,至於其他諸侯……大多都重點觀望、偵查了起來,尤其是在海上與楚國齟齬的魏國!
國內的情緒,倒是很快就安撫了下來,除了邸報的功勞之外,也是因為甘寧這次遠航,的確有實績。
帶回了好幾艙的黃金——真金、不是黃銅!
還有各種白圖點名的“珍寶”——紅薯、馬鈴薯、玉米、棉花……以及土壤包著根部帶回來的不少橡膠樹、金雞納樹……
如果功利的來看,僅僅帶回來的金子,就已經值回票價,甚至足以支付“損傷大半”的撫恤金、抵了訓練成本,還有富餘。
何況還有種種神奇作物……
白圖十分誠實的,命人將玉米等作物,在經過育種後能達到的預估產量,已經寫進了各種邸報中,並且承諾會在三年內推廣。
並且還言說了棉花作為冬衣填充物的優越性,同樣將其預估產量與作用都如實報導。
還有金雞納樹的奎寧,能夠對瘧疾產生的神效……
可以說白圖很少這麽“誠實”,將還沒有實現、明明可以保密一段時間的計劃產物,提前都向民間科普了出去!
也正是這些“神物”,令楚國民間漸漸接受“這是一次一本萬利的探索”的結論。
隻是……
往常對楚國的信息十分敏感,尤其有了什麽新發明、新作物的時候,一群群向蒼蠅一樣撲過來的諸侯探子們,這次對楚國這紮堆的“驚天大發現”,卻視之如敝履。
魏國也好、齊侯也好、鄭侯也好,對這些大發現都表現得不屑一顧,沒有深究的意思,仿佛在說:你開心就好……
畢竟從他們的視角來看,楚國的宣傳,要麽是為了安撫民心,要麽……是白圖得了癔症!
什麽好事兒都讓你碰上了?
又是糊口、又是禦寒……你怎麽不說海外仙島上,能種出天兵天將來?
這其實也正是白圖的目的,準確的說……是賈詡的獻策!
真正切實知道,這些所有一切都不假的楚臣,除了甘寧和遠洋海軍,也就隻有殿閣的大學士們。
其他無論是工部的農科部還是醫學院,最多都隻是知道,自己負責的部分是真的。
朝臣之中,雖然也都按照“是真的”去宣傳,但背地裏怕也不是沒人懷疑……
這虛則實之的把戲,自然是賈詡所出的主意。
果然這一實話實說,曹操和劉備反而不信,哪怕是諸葛亮、郭嘉、司馬懿等智慧之士,也隻是心裏留了一層疑惑——會不會其實有一部分是真的,隻是楚國誇大了宣傳?
不過終究都沒有太重視,畢竟目前來看,這些要轉化為硬實力,都不是一兩年就能做到的事情。
反而正如賈詡所想,由甘寧的歸來,還有楚國不踏實的“吹噓”,外人基本以此認定了遠洋海軍的“損失慘重”!
即使心中猶有懷疑,認為有可能是楚國的虛實之計,但在得到進一步的線報,得知海軍隻回來了八千人、船隻也少了大半之後,徹底抹除了懷疑。
畢竟這些本來就是事實……
除非能夠準確的探查到,八千人中有三成都是戰將,並且軍容不虛、軍魂不散,才能夠認識到遠洋海軍的損失,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麽慘重。
不過他們能夠安插的眼線,顯然都達不到窺知全貌的級別!
因此在曹操和劉備看來,白圖所謂的夷州急訓,更像是為了避免恐慌情緒蔓延,而將返回的殘餘遠洋海軍隔離起來。
如此一來,反而更加令他們認定楚國海軍的虛弱!
劉備已經奉詔要支援西涼軍且不說,曹操得知消息之後,整個魏國的船隊,在渤海膽氣都壯了幾分。
一來二去,令夏侯涓的心情也低落了起來——明眼人都看得出,魏國雖然並不與楚國接壤,但怕是不久之後,就要與楚國大戰一場……
除非楚國主動退出渤海、甚至退出亶州,才有可能避免!
不過這倒是沒有影響白圖對夏侯涓的態度,不久前甘寧剛回來、與白圖飲宴的時候,白圖還讓女兒“白寧寧”,認了甘寧作義父。
一來是小寧寧似乎很喜歡花衣服的樣子,和花枝招展的甘寧很親近,二來……白寧寧的名字,眼看也解釋不過去,甘寧並不接受“這是思念你”的說法。
於是白圖索性讓小寧寧認他當義父,這下甘寧總算沒話說……
不過咯咯笑著的小寧寧自然不會知道,她幹爹馬上就要去和她沒見過麵的姥爺們、舅舅們,打個一團熱鬧!
甘寧還故意逗弄小寧寧說:“哈哈哈,我這義父不讓你白認,看過幾個月,義父就將你姥爺、舅舅的,全都請過來!”
王女認人做義父,本來就是罕有的事情,尤其是以甘寧的身份……如果換成是哪位王子的話,朝堂上怕是早就吵翻了天,非要推測白圖要“廢長立幼”、扶持某位王子不可。
不過王女的話……
雖說楚國提倡男女平等,但大家心裏依舊不會將女子放在繼承人考慮之列,最多也隻是再次令旁人知道,楚王和夏侯夫人的感情很好。
與此同時,海軍的訓練、以及小型戰艦、戰艇的建造,都成了楚國今後幾個月,最優先考慮的事情,在漢中、巴東,反而隻是穩住了陣腳。
因為天氣入冬,渤海的氣候也不適合冬天開戰,楚魏兩國保持著最後的和平……
遠洋海軍“及時”趕回的消息,很快在楚國傳開,不過……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
雖然換了新船,但又是亶州、又是夷州,而且人數明顯不對。
所謂的“緊急訓練”作為理由,顯然站不住腳——再怎麽也不至於,連回來看看的時間都沒有吧?
故而關於“遠洋海軍損失慘重”的消息,一時間也甚囂塵上。
各大民間邸報,這時也積極發揮作用,分析時政的同時,也引導安撫民間情緒,至於其他諸侯……大多都重點觀望、偵查了起來,尤其是在海上與楚國齟齬的魏國!
國內的情緒,倒是很快就安撫了下來,除了邸報的功勞之外,也是因為甘寧這次遠航,的確有實績。
帶回了好幾艙的黃金——真金、不是黃銅!
還有各種白圖點名的“珍寶”——紅薯、馬鈴薯、玉米、棉花……以及土壤包著根部帶回來的不少橡膠樹、金雞納樹……
如果功利的來看,僅僅帶回來的金子,就已經值回票價,甚至足以支付“損傷大半”的撫恤金、抵了訓練成本,還有富餘。
何況還有種種神奇作物……
白圖十分誠實的,命人將玉米等作物,在經過育種後能達到的預估產量,已經寫進了各種邸報中,並且承諾會在三年內推廣。
並且還言說了棉花作為冬衣填充物的優越性,同樣將其預估產量與作用都如實報導。
還有金雞納樹的奎寧,能夠對瘧疾產生的神效……
可以說白圖很少這麽“誠實”,將還沒有實現、明明可以保密一段時間的計劃產物,提前都向民間科普了出去!
也正是這些“神物”,令楚國民間漸漸接受“這是一次一本萬利的探索”的結論。
隻是……
往常對楚國的信息十分敏感,尤其有了什麽新發明、新作物的時候,一群群向蒼蠅一樣撲過來的諸侯探子們,這次對楚國這紮堆的“驚天大發現”,卻視之如敝履。
魏國也好、齊侯也好、鄭侯也好,對這些大發現都表現得不屑一顧,沒有深究的意思,仿佛在說:你開心就好……
畢竟從他們的視角來看,楚國的宣傳,要麽是為了安撫民心,要麽……是白圖得了癔症!
什麽好事兒都讓你碰上了?
又是糊口、又是禦寒……你怎麽不說海外仙島上,能種出天兵天將來?
這其實也正是白圖的目的,準確的說……是賈詡的獻策!
真正切實知道,這些所有一切都不假的楚臣,除了甘寧和遠洋海軍,也就隻有殿閣的大學士們。
其他無論是工部的農科部還是醫學院,最多都隻是知道,自己負責的部分是真的。
朝臣之中,雖然也都按照“是真的”去宣傳,但背地裏怕也不是沒人懷疑……
這虛則實之的把戲,自然是賈詡所出的主意。
果然這一實話實說,曹操和劉備反而不信,哪怕是諸葛亮、郭嘉、司馬懿等智慧之士,也隻是心裏留了一層疑惑——會不會其實有一部分是真的,隻是楚國誇大了宣傳?
不過終究都沒有太重視,畢竟目前來看,這些要轉化為硬實力,都不是一兩年就能做到的事情。
反而正如賈詡所想,由甘寧的歸來,還有楚國不踏實的“吹噓”,外人基本以此認定了遠洋海軍的“損失慘重”!
即使心中猶有懷疑,認為有可能是楚國的虛實之計,但在得到進一步的線報,得知海軍隻回來了八千人、船隻也少了大半之後,徹底抹除了懷疑。
畢竟這些本來就是事實……
除非能夠準確的探查到,八千人中有三成都是戰將,並且軍容不虛、軍魂不散,才能夠認識到遠洋海軍的損失,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麽慘重。
不過他們能夠安插的眼線,顯然都達不到窺知全貌的級別!
因此在曹操和劉備看來,白圖所謂的夷州急訓,更像是為了避免恐慌情緒蔓延,而將返回的殘餘遠洋海軍隔離起來。
如此一來,反而更加令他們認定楚國海軍的虛弱!
劉備已經奉詔要支援西涼軍且不說,曹操得知消息之後,整個魏國的船隊,在渤海膽氣都壯了幾分。
一來二去,令夏侯涓的心情也低落了起來——明眼人都看得出,魏國雖然並不與楚國接壤,但怕是不久之後,就要與楚國大戰一場……
除非楚國主動退出渤海、甚至退出亶州,才有可能避免!
不過這倒是沒有影響白圖對夏侯涓的態度,不久前甘寧剛回來、與白圖飲宴的時候,白圖還讓女兒“白寧寧”,認了甘寧作義父。
一來是小寧寧似乎很喜歡花衣服的樣子,和花枝招展的甘寧很親近,二來……白寧寧的名字,眼看也解釋不過去,甘寧並不接受“這是思念你”的說法。
於是白圖索性讓小寧寧認他當義父,這下甘寧總算沒話說……
不過咯咯笑著的小寧寧自然不會知道,她幹爹馬上就要去和她沒見過麵的姥爺們、舅舅們,打個一團熱鬧!
甘寧還故意逗弄小寧寧說:“哈哈哈,我這義父不讓你白認,看過幾個月,義父就將你姥爺、舅舅的,全都請過來!”
王女認人做義父,本來就是罕有的事情,尤其是以甘寧的身份……如果換成是哪位王子的話,朝堂上怕是早就吵翻了天,非要推測白圖要“廢長立幼”、扶持某位王子不可。
不過王女的話……
雖說楚國提倡男女平等,但大家心裏依舊不會將女子放在繼承人考慮之列,最多也隻是再次令旁人知道,楚王和夏侯夫人的感情很好。
與此同時,海軍的訓練、以及小型戰艦、戰艇的建造,都成了楚國今後幾個月,最優先考慮的事情,在漢中、巴東,反而隻是穩住了陣腳。
因為天氣入冬,渤海的氣候也不適合冬天開戰,楚魏兩國保持著最後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