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想去推廣傳統戲曲,也想順勢拉攏幾個企業家進來,大家一起搞,聲勢可以更大一點,畢竟這是做好事。


    不過,運作起來還真不太容易。


    很多人都很慷慨,說是如果周大老板想搞,那沒問題,他們可以出一筆錢來支持。不過讓他們也參與進來,那就沒必要了,他們實在不懂。


    這就沒啥意思了。


    周不器又不是去化緣的,他又不缺錢。


    好在家有一寶。


    石家嶽父就出來指點他了,說他想搞的這件事,難度不小、名聲很大。最好是以個人名義去搞,而不是成立某一個組織。


    周不器就恍然大悟。


    馬老板也說了,想推動傳統戲曲的複蘇……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跟上時代的發展,要有一定的市場化屬性,可這就容易受到資本的影響。


    跟“傳統”就很相悖了。


    這可不是二人轉、相聲那種偏門,傳統戲劇的威名太大了。


    很多歲數大的老領導,都是幾十年的戲迷了,都很喜歡傳統戲曲的那種模式,要是改得太過分,讓很多人接受不了,那就是麻煩事。


    就比如太極拳。


    要是哪個自由搏擊的拳擊手站出來挑戰太極拳這個行業,他能打遍行業無敵手……這個行業還奈何不了他,打架是硬實力,靠實實在在的拳頭說話。


    可有人就不願意了。


    很多人上了歲數的老領導打了一輩子的太極拳,結果你站出來把太極拳這麽一通糟蹋……那就不好意思了,看看是鐵拳厲害,還是你的拳頭厲害。


    馬老板語重心長地告誡他:“上次聽你說了想推動傳統戲劇發展的思路,我還真問了一些人,想了挺久。其實各行各業的改革都一樣,所有人都知道改革好,可就是改不動。難的不是某個生意或者某一個產業本身的製約,難的其實就是你改變不了那麽幾個人的看法。”


    京劇肯定是不能動了。


    先從南方下手吧。


    南方劇種的文化性都很強,語言也都有地方特色,都比較高雅,大老粗們都聽不懂。沒了這個限製,改起來反而就比較容易。


    最具代表性的當然就是昆劇和越劇了。


    尤其是越劇,這個劇種能夠出現,其實就是在改革在市場裏走出來的……當初沒有固定的唱腔,沒有固定的動作,都是一邊演一邊摸索,觀眾們對哪個唱腔哪個動作叫好了,就趕緊保留下來傳承下去。


    可以說越劇就是當代國內最具有創新精神和改革精神的傳統劇種。


    其實也不算太傳統。


    也就出現了一百來年,跟昆曲的四百年曆史差距極大。因為曆史不夠悠久,傳統的桎梏沒有那麽強,現代的越劇演員在改起來的時候也就都比較大膽,很多劇目都會非常地前衛、非常地時髦。


    這次來魔都,周不器去了一趟魔都的越劇團,見到了許許多多優秀的越劇演員,以及朝氣蓬勃的青年演員。


    多少有些唏噓。


    越劇已經是國內市場化發展最好的劇種了,可很多沒關係沒機會評職稱的演員仍舊是收入微薄,養家糊口都難。


    一兩百年前,劇場表演那都是江南的天下。


    現在好像時代變了。


    東北出了個本山大叔,一統二人轉的市場;津門出了個老郭,一統相聲市場;婕妤傳媒旗下的開心麻花也不得了,線下的劇場表演同樣是一票難求。


    文化更興盛、經濟更發達的南方,反而在這方麵沒有做出太多亮眼的成績。


    在魔都的越劇團,周不器很快就發現了一個關鍵問題。


    劇團是事業單位,每一次的劇場表演,看的不是市場需求,而是政策上豐富人民文化生活的統一安排。


    演員拿的基本都是死工資。


    劇場收入跟他們無關。


    這就簡單了,那些成名的有身份的演員哪願意辛辛苦苦地免費演出……都是有任務的時候再出演。


    這就導致劇場表演的場次很少。


    在有限的場次裏,都是知名演員們拿到更多登台的機會,青年演員缺乏鍛煉,技藝就很難提高,藝術成就上就很容易斷檔。


    還有一點。


    票價太高了,動則幾百塊。


    從藝術成就上來看,他們的表演完全值得幾百塊的票價,可商業畢竟看的還是市場……過高的票價,一下就把很多普通人,尤其是年輕人給排除在劇場之外了。


    戲迷群體培養不起來,而缺少了年輕人的觀看,就等於缺少了這個社會上最有效的宣傳力量。


    從這也就能看出來白先勇先生對昆曲作出的巨大貢獻了。


    他自掏腰包,找了一批青年演員去演《青春版牡丹亭》,然後去免費地在高校裏推廣,讓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去感受傳統戲劇的魅力。


    這才是長久之計。


    周不器也就漸漸地理出了一個思路。


    傳統戲劇的門檻挺高,想要把這些東西傳承、發揚下去,還是得依靠大學生群體。在這個過程裏,看來還是得依靠著校內網。


    在魔都的最後一件事,周不器被二姐石婧美拉著,一起去參觀了潮玩公社的工廠,據說是有了進一步的設備升級,自動化屬性更強了。


    石婧美其實不是這個目的,“這都6月末了,曼聯怎麽還沒動靜啊?”


    周不器好笑道:“要啥動靜?”


    “轉會啊!”


    “先不轉了。”


    “啊?”


    石婧美就很失望。


    她做的盲盒生意,最關注的就是轉會市場。球隊的流動性越強,總是有新球員加入,盲盒手辦才會更有吸引力。


    這就跟賣球衣差不多。


    阿迪達斯、耐克這樣的球衣,為了促進球衣的銷量,甚至還會出錢幫助皇馬、曼聯這樣的豪門球隊去完成巨星球員的轉會。


    周不器道:“曼聯去年換了主教練,陣容也有比較大的變化。下個賽季以穩為主,可能會有兩三個角色球員的補充,核心框架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石婧美就很好奇,“不是說皇馬想引進貝爾嗎?歐洲那邊都傳開了!”


    周不器笑笑,“是報價了,我沒答應。”


    “啊?”石婧美就更失望了,“要是賣掉貝爾,然後買進一個新的大牌球星,那咱們的盲盒保準能大賣。”


    周不器就很無語地說:“你懂不懂球啊?”


    石婧美白他一眼。


    周不器道:“賣掉貝爾容易,市場裏哪還有像他這種級別的球員了?誰能替代他?等明年吧,明年夏天可能會有大動作。”


    石婧美眼睛一亮,“什麽大動作?”


    這是球隊的機密,不過在二姐麵前沒什麽不能說的,周不器坦言道:“巴西有個潛力新星,叫內馬爾。轉會運作挺複雜的。曼聯會全力運作這件事。等明年夏天了,貝爾如果還想去曼聯,那就去吧,曼聯可以引進內馬爾。”


    “早就應該這樣了。”石婧美就很高興,“這樣咱們的盲盒在巴西的銷量就更大了。”


    這大概就是資本的力量了。


    影響到了方方麵麵。


    連球隊的決策,都要受資本因素的掣肘。


    像曼聯這種級別的俱樂部,在運作轉會的時候,可不僅僅是從球隊的角度來出發。


    石婧美接著說:“我給你出個主意,是我跟我團隊商量的,保準有效!”


    “啥主意?”


    “引進香川真司。”


    “誰?”


    周不器一下被她給逗笑了。


    石婧美氣惱道:“我不懂球,我還不懂市場啊?樸智星離開曼聯後,盲盒在韓國的銷量明顯下滑,讓我損失了至少100萬美元!”


    周不器笑道:“少賺了就是虧。”


    石婧美哼了一聲,“反正我不管,你得給我把這部分的虧損彌補回來。韓國和日本這麽有錢,你不多盯著點去薅羊毛?空出來了樸智星的非歐名額,剛好給香川真司。”


    周不器微微皺眉,“水平可能不太夠。”


    石婧美道:“香川真司在多特蒙德踢得挺好啊,而且他當初本來就是克洛普發掘出來引進到多特蒙德的,在克洛普手底下他的表現也一直都挺好。把他帶到曼聯來,也算是師徒聚首了,也能引起媒體效應。在日本這邊就更不用說了,還沒有日本球員能來曼聯踢球呢,這得在日本引起多大的轟動?”


    “我考慮一下。”


    周不器就有些猶豫。


    樸智星離開了,空出來的非歐名額,他其實是想引進另一個韓國球員孫興慜的。相比如香川真司那種軟綿綿的球員,孫興慜才更加地歐化,更加地有實力。


    石婧美道:“這還考慮什麽?曼聯的陣容這麽強大,中場實力全歐第一,多一個香川真司……就算讓他天天坐板凳席也行啊。日本球員的謙遜態度也可以讓更衣室氣氛更友好。而且轉會費也不高,我估計1000萬英鎊就差不多了,不會超過1500萬英鎊。花這麽點錢就能讓曼聯打開日本的國門,還有比這更劃算的事?”


    周不器好笑道:“你可真是吹了一股歪風。”


    石婧美抿抿嘴,瞟了他一眼,“枕邊風也行,看你。”


    周不器咳了咳嗓子,正色道:“不必了,姐妹花什麽我沒興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時代之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荒野悲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荒野悲歌並收藏大時代之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