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於邵陽城中,李漁聽得最多的,就是對新任州官——邵州刺史李鷸的各種揶揄之詞。


    李漁走去州府公衙,見那些差官衙役人浮於事,入部升堂、祗揖而退,碌碌無為。


    搖搖頭,他出了城。


    尋人問路後,李漁騎著[竹肋牛]趕向洞庭湖。


    盛唐年間的洞庭湖,號稱方八百裏,“汪洋一片、洪水滔天”。


    時值盛夏晌午,平沙落雁、江天暮雪、山市晴嵐、漁村夕照等瀟湘八景,李漁一個沒瞧著。


    他走到湖岸一處人少的地界,一揮手,喚出[蛇姬]與九十八個[長毛人]。


    “探查湖底,尋沙中人。記得隱蔽身形,莫驚了人。”


    李漁說罷,眾毛領命,紛紛躍入水中。


    [長毛人]都有[水居]特性,入湖如返家宅。隻數息,就沉入水下,不見了蹤影。


    [蛇姬]見到大湖,也歡呼一聲跳下水。她蛇尾在水中搖曳兩三下,就忽地化作一條尺許長的小紅魚。


    魚尾一擺,也消失不見。


    此化魚[蛇姬]不是薑牙牙,而是用[赤嶺石]新召喚出的薑紅魚。


    ——————


    【姓名】薑紅魚


    【兵種】蛇姬


    【等級】武力  70  、智力  28


    【特性】[飛魚]、[石劍]、[蛻嬗]、[石化]


    【技藝】劍(小成)、盾(小成)


    【裝備】[蛇甲]、[蛇鱗盾]


    ——————


    [飛魚]:身化赤魚,可涉淵水、可騰碧空。


    ——————


    一切安排妥當,李漁沿著湖岸看了一會景致,自[壺]中取出一點碎銀,揮手喚來一名老船夫。


    老船夫問郎君往何處去。


    李漁將碎銀丟上船,說載其泛舟洞庭即可。


    老船夫撿起銀錢在手裏顛了顛,又放到嘴裏咬了咬,才放下心。笑嗬嗬地迎李漁登船後,搖起了櫓。


    波光粼粼中,老船夫扯起話頭,問郎君從何處來。


    李漁說,自己從河北道來,久聞江南風景秀美,特來遊曆一番。


    老船夫笑問:“郎君可有收獲”


    李漁說:“入了江南西道,水軟山溫、風光無限,確實大有收獲。隻一點,美中不足。”


    老船夫問何處不足。


    李漁道,自己姓李名漁,漁樵耕讀的漁。而那邵州父母官,名“李鷸”,鷸蚌相爭的“鷸”,與“漁”音同、調不同。


    老船夫笑道,那可真是巧了。


    李漁苦笑,可不嘛,淨聽人說“我”的不是了。


    老船夫哈哈一笑,也不接話茬。


    李漁又問李刺史可到過這洞庭湖,老船夫朝湖中心一指,道:“李刺史乘舟赴任,至洞庭時,見君山秀麗似‘水中蓬萊’,興致大生,登山覽景。”


    李漁讓老船夫撐起舟楫,行至君山。


    離了舟,老船夫問何時歸,李漁說“興盡方歸”,揮手讓他去了。


    君山島上,峰巒盤結、竹木蒼翠,景致幽雅、觀者如雲。


    李漁順著島岸走了一圈,並無發現。待天色漸暗,遊人、舟船走個幹淨,他坐在礁石上,一下一下拍著水花。


    過得一刻鍾,一條小紅魚自水麵飛來。


    李漁一抬手,魚落掌中。


    李漁問可有收獲,紅魚搖搖尾巴。


    “召集[長毛人],以君山為中心,翻沙撅土,尋找泥沙中人。”


    李漁說完,小紅魚翻出掌外、落入水中。


    此後五日,一無所得。


    洞庭湖,卻多出許多鬼魅精怪的故事。


    有童不慎溺水,得“長毛怪”托出水麵。


    有人潛泳湖底,見屋舍數間,水鬼出沒,蛟女一閃而逝。


    ……


    直至第六日,[仙廬]中埋頭讀書的李漁,[智力]都已升至53,[蛇姬]紅魚總算帶來了好消息。


    或者說是東西——一個會呼吸的泥團。


    三個[長毛人]自君山水下某處,托著一泥團遊來。至洞庭湖畔一處無人地界,合力將泥團一滾。


    泥團骨碌碌上了岸。


    紅魚變回[蛇姬],持[石劍]一劃,泥團裂開,現出一團水草。


    水草中隱約可見一人形。


    [蛇姬]紅魚又斬出數劍,而後蛇尾將水草一掃,露出一個麵色蒼白、雙目緊閉的中年男子來。


    李漁揮手將[長毛人]、[蛇姬]收入方壺。


    給自己紮了個道士發髻,又自[壺]中取出一件舊道袍,最後還將[女王毛]的鬆木劍借來。


    如此一番操作後,他才拿起鬆木劍戳向那中年男子的人中穴。


    男子吃痛,“啊”地一聲大叫,坐了起來。


    初時,男子眼神渙散。數十息後,才漸漸有了光采。


    “你是何人怎被困於泥草中”李漁問道。


    “我……我是李鷸,對,我是李鷸,邵州刺史李鷸。”男子神智漸複,似終於想起前塵往事。


    對麵的李漁,卻皺起眉頭:“休得胡言亂語,李刺史於那邵陽府已有半年公幹。聽說今日巳時還曾升堂理事,可不是你一個泥草人能冒名的。”


    男子聞言,愣在當場。不一會,麵色又是驚懼又是悲憤,問李漁:“敢問道長,而今是幾時幾月”


    “開元丙辰年九月。”李漁答道。


    “九月”男子失聲道,“竟已過了半年!”


    李漁又問他:“你究竟是何人”


    男子回過神:“在下李鷸……”


    他話未說完,李漁起身就走。


    男子見李漁身著羽衣、手提鬆劍、儀形壘落、道貌凜然,既能救自己於洞庭湖底,必然是個有道全真,怎會讓他離開。


    他撲到李漁跟前,跪求道:“真人救我!真人救我!”


    “起來說話。”李漁將其扶起,“貧道已將你救出湖底,怎還言‘救’字”


    男子深深一躬,先謝過李漁的救命之恩,繼而道出一段舊事來——


    男子確實叫李鷸,敦煌人。半年前,奉詔赴邵州履任。


    乘舟至洞庭湖時,見湖光山色、美如畫帛,便動起遊玩的心思,踏上了君山。


    然一入君山,他便鼻衄似血箭,一下撲倒在泥沙中。


    頭暈眼花中,他隻覺身體下墜。而另一個自己,於泥沙中站了起來。


    那容貌、穿著、聲音,竟與自己一般無二。


    朦朧中,李鷸似聽到妻女趕來,聽到仆從扶著“自己”離開。


    而李鷸本人,越沉越下。


    直至水草裹來、泥沙封起,他漸漸沒了意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領主:開局自投巨蟒口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薛兒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薛兒虞並收藏三國領主:開局自投巨蟒口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