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姑姑好奇幾位「棟梁」的才幹,打頭那曹德開口:「我家袁郎君,上可佐天子,理順陰陽;下可撫萬民,勸課農桑。避世可為大賢,出世當主朝堂。」


    又一指典來:「我家典兄弟,力敵萬軍、衝陣無雙。得此一將,霸業在望!」


    永兒好奇問道:「那你呢?」


    曹德一捋長髯,笑著道:「曹某才幹不及袁郎君、武力遠遜典兄弟,隻能統率幾萬的兵馬,打十幾回勝仗而已。」


    「哈哈,你這人長得忒是短小,卻恁地有趣。」


    永兒嬌笑不已,其可人模樣,瞧得王則心都酥了一半。連那喜好***的曹德,都忍不住多看兩眼。


    「誰人在此胡吹大氣?」


    又一道聲音自廳外響起,眾人循聲望去,隻見空中飛來一隻仙鶴,落在廳前。


    鶴背上跳下一人,瘸著一條腿,比曹德還要矮上一尺。


    其頭頂破頭巾、身著粗布衫,草繩係在腰間、麻鞋蹬在腳上,一副江湖落魄的模樣。


    永兒與張鸞師徒都站起身與他見禮,這瘸子顯然身份不俗。


    聖姑姑為眾人介紹:「這是吾兒左黜。他既到此,王都排大事濟矣!」


    王則忙起身施禮。曹德三人也不敢怠慢,紛紛上前見禮。


    左黜,原叫胡黜,與聖姑姑、胡永兒是一窩三口的狐狸精。


    早年胡黜貪一村婦美色,變作個俏秀才去引誘。


    不料那婦人貞潔,全然不動,反倒是這胡黜被婦人的獵戶丈夫射成重傷。


    雖被一位太醫救回性命,卻也落得個殘疾,左腿比右腿短了二寸,行走時一瘸一拐的。


    老狐狸幹脆給他改了姓名,叫左瘸兒,也名左黜。


    有此一樁事,老狐狸動了尋仙訪道的念頭。一窩三口,浪跡江湖。


    行至西嶽華山,在那山腳一個大墳墓下,老狐狸被武則天夢中召見,囑咐她二十八年後襄助自己的轉世身成就霸業。


    還贈了「逢楊而止,遇蛋而明」等十六字,老狐狸謹記在心。這才在後來遇到蛋子和尚,修成《如意寶冊》上的七十二般地煞法術,號為聖姑姑。


    老狐狸一窩法術有成,便來到貝州城,要完成天後囑托的大事。


    而這大事之始,便是王則與胡永兒重諧前生舊約、再結今生新歡。


    王則自然願意。


    胡永兒也無不可。


    於是左瘸兒便請張鸞為媒,今晚就成親。


    道士張鸞,原名張大鵬。從小讀書,十二歲上沒了爹娘,跟隨個全真先生四海浪蕩。在燕都大房山染了疫病,那全真棄之而去。


    幸遇一個外國異人,救好了他。見他手骨不凡,還傳授他一家法術,能呼風喚雨、役鬼驅神。與《如意寶冊》上的法術比較,也是半斤八兩、相差仿佛。


    這張大鵬後來與人假造祥瑞,被真宗皇帝下了海捕文書。他就改名張鸞,自號衝霄居士,依舊瀟灑自在。….


    後來又與老狐狸遇見,才有今日之會。


    諸事商定,老狐狸吩咐女童引著王都排沐浴更衣。而後,她捧出龍袍、玉帶、衝天冠、無憂鞋,讓王則穿上。


    王則何曾見過這般行頭,一時不敢伸手去接。


    左瘸兒將他一把扯過,叫道:「都排若還有疑慮,來來來,且隨我到[三生池]上,照一照你的出身。」


    莊院外、清水池邊,左瘸兒教王則向清水中照。


    王都排一瞧,那水中影子,確是一身龍袍,儼然一朝天子模樣。他這才信了,由著女童為他裝扮起來。


    一旁曹德三人好奇那[三生池],也去清水裏照看。


    袁基一照,高冠博帶、金印紫綬,果然卿相之才。


    典來一照,魚鱗鐵甲、雌雄雙戟,凶神惡煞,如魔王入世來。


    張鸞與那聖姑姑都吃了一驚,姓曹的小矮子竟沒說大話。


    曹德上前照影,張鸞、老狐狸也來觀瞧。


    還是那般短小,道清水中此人九錫加身,雖不是天子,卻自有一股蛟蟒氣。其威勢,比那王都排都盛了幾分。


    兩人心中驚駭,卻也沒表現出來。


    當晚,莊園裏燈火通明、鼓樂喧天。


    身著珠冠繡襖、鳳冠霞帔的胡永兒,與龍袍加身的王則,在草廳上拜堂成親。


    歡聲笑語,笙歌擁入蘭房。


    望著花燭旁嬌媚無雙的胡永兒,王則隻覺似在美夢中。


    一連三日,軟玉香溫迷晝夜、花堆錦簇送時光。


    到第四日上午,老狐狸不滿王則貪戀「鴛鴦交頸舞,翡翠合歡籠」的床笫之事。吩咐女童去請來,商議造反大事。


    女童還未出門,就見王都排火急火燎地趕來,口中連道:「壞事了!壞事了!」


    老狐狸問何事如此著急。


    王則說,家中請著一位法師。他這幾日在外,少了敬奉,恐惹了法師生氣。


    左瘸兒懶洋洋道:「哪兒來的法師,姓甚名誰,脾氣恁大?」


    王則道:「法師姓李,自海外來,號‘方壺居士,,極有道行。」


    雖是幾日相處,他卻對那李道長很是尊敬,信賴。


    左瘸兒與張鸞、老狐狸對視一番,都搖搖頭,表示從未聽過此人名號。


    「怕是哪個野人洞裏竄出來的毛道士,你莫被他誑了。」左瘸兒道。


    王則搖搖頭,將法師贈[火鼠裘]、贈讖語等事,一一說出。


    眾人一聽「遇燭而逐」、「遇姑而興」,也都訝然。


    還真是個有本領的。


    老狐狸皺眉,問王則[火鼠裘]何在。


    王則讓女童尋來他的舊衣,將那白色裘衣取出。


    胡永兒接過,掐了個火訣。


    洶湧火焰噴出,未能傷這[火鼠裘]分毫。


    屬實是個寶貝。


    「這方壺居士到底是什麽來路?說甚麽‘宿緣,,難不成與天後有關?」老狐狸心裏嘀咕一番,卻沒琢磨出個所以然來。….


    眼下正是舉事作反的當口,卻憑空出現一個不知深淺、難究根底的人物。


    禍福難料啊。


    「不如讓弟子隨著王都排入城,打探打探那道人的底細。」一旁的卜吉提議。


    張鸞搖搖頭:「你有法力在身,打草驚蛇反而不好。」


    老狐狸目光一轉,落到曹德三人身上,開口道:「何不讓他三人走上一遭。」


    張鸞想到方才[三生池]中景象,點點頭:「也好。」


    「長者吩咐,自無不從。」曹德一拱手,「隻是此行還不知那方壺居士的善惡、友敵,求長者們賜我三人一些妙法防身,好留有用之軀,為大事出死力。」


    老狐狸卻搖搖頭:「法術哪是好學的,沒個三五月,怎學得會?」


    他們一窩三口,為學法術可是吃了不知多少苦楚。


    張鸞道:「你三人且隨著王都排去到貝州城,若是探查有功,為大事出了力,貧道就傳授你們一人一手法術。如何?」


    三人歡喜點頭,又由曹德起頭,連喊了幾聲「多謝師父」。


    張鸞笑著應了。


    由左瘸兒引著,王則四人離了莊院、出來林子,走向一條路徑。


    四人行不幾步,再


    回頭,不見瘸道人,也不見了莊園。往前又走幾步,竟到了貝州城門頭。


    來時十多裏,去時三兩步。


    眾人都吃了一驚,對那玄妙法術更生向往。


    城門卒認得王則,放了四人進城。


    王則領著,一路趕回州衙後的民宅。才進門,就高聲問安。


    房中有人應聲,王則鬆了一口氣。


    而後,一名中年道人走出房門。


    王則叩頭。曹德三人正要行禮,卻見那道人麵貌雖陌生,所著鐵道冠、火緋袍卻分明在幾日前見過。


    。.


    薛兒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領主:開局自投巨蟒口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薛兒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薛兒虞並收藏三國領主:開局自投巨蟒口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