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眾人開啟[月光卷軸]。


    李漁駕鶴先走。


    餘下九人,將村民們喊來的官差打發走後,商議起行止去向。


    袁家女婿石軍說,這方世界是《天書奇譚》。


    他們應該趕去雲夢山,找那白雲洞、拓下[石壁天書],或者去尋一個叫“蛋生”的小娃娃。


    眾人點頭,便尋人問路,趕往雲夢山。


    路過一座城池,袁術忽然望見到城牆外貼著幾張通緝榜文,那上麵有一和尚。


    名為蛋師,又名彈子和尚,耳帶金環,身穿烈火袈裟。


    榜文上說,這和尚騙了善王太尉三千貫錢,包拯包龍圖三番兩次奈何他不得。


    九人再一打聽,據說那和尚是由蛋卵孵出的人身,被泗州一個寺廟裏的老和尚養大。


    隻看過《天書奇譚》、沒翻過《平妖傳》的石軍傻眼了,這……這個世界難道是《天書奇譚》後傳?


    其他八人不再相信石軍的說辭,各抒己見。


    袁術說,既然彈子和尚在東京開封府得罪的包龍圖,他就往東京一趟。


    曹操、袁基都搖頭,和尚犯了殺頭的死罪,怎可能還留在東京。


    他們須得四方遊曆、多方打聽,才能尋到和尚蹤跡。


    袁紹不同意曹操兩人的意見,認為盲目尋找不可取。


    而且,山野都有異人,朝堂怎會沒有方士?


    不然的話,蛋子和尚是怎麽被捉的?


    眾人意見不一,就此分道揚鑣。


    石軍仍堅持要去雲夢山、白雲洞。


    曹操三人走去河北。


    袁紹、袁術趕往東京。


    袁術入了山林、先行一步。


    袁紹帶著袁遺、顏良文醜,慢行慢趕,十幾日才到東京。


    入了汴梁城,一打聽。


    那包龍圖竟是用“豬羊二血及馬尿大蒜”破了彈子和尚的“邪法”,將其捉拿。


    後來,要不是行刑的劊子手給他吃了一碗酒,被他趁機施展出妖風逃走,這彈子和尚怕是早就被砍了頭。


    袁紹大失所望。


    正心煩意亂,好巧遇上早到汴梁的袁術。


    這廝運氣極好,才幾天功夫,竟與大相國寺前一個行法的,學了一門[續頭法]。


    念了咒,將人頭剁下;施了符,將頭續回,依舊活蹦亂跳。


    不中大用,卻很是唬人。


    袁紹見此,更是鬱悶。


    又過三日,四人在坊間多番打問,曉得了此方世界中名望甚高的三位“真人”。


    張嗣宗,龍虎山正一道第二十六代天師,以神異著稱。據說他出生時左手就有印文,玄妙天成。


    張無夢,號稱“鴻蒙子”,於華山拜師希夷先生陳摶,能行“老莊心印、赤鬆導引、安期還丹”之法。


    施肩吾,西山派華陽子,曾得晉代許遜的內丹訣,又得呂祖道統,傳下《內煉金液還丹大道》。


    三大真人,無數傳說,引得四人向往不已。


    但是,張嗣宗、施肩吾遠在江南幹越之地。那無夢真人更是隱在終南、天台、赤城、瓊台等山林之間,行蹤不定。


    四人欲拜山門,求道學法,卻因道阻且長,難以成行。


    倒是那袁公路聽說此事,嘿嘿一笑,乘起大鳥向西飛去。


    直氣得袁紹咬牙切齒。


    最後,四人走去汴梁城外的[崇道觀]。據說此觀觀主是第二十四代天師張正隨的親傳弟子,最善符籙齋醮、降神驅魔。


    四人滿心希望地踏入觀門,卻隻有一個袁遺入了道長們的法眼,收作燒火的道童。


    再然後,貝州叛亂,賊黨名單傳至東京。那彈子和尚的大名,赫然列在其中。


    袁紹三人再沒了求道問真的心思,星夜趕去冀州,憑著各自武勇,加入太守劉彥威麾下、先鋒茹剛陣中。


    一千先鋒軍,才至貝州地界,就被亂賊張成、竇文玉兩路人馬包夾,殺了個措手不及。


    茹剛敵不過,奪路而逃。


    危難之際,袁紹挺身而出,指揮殘兵迎戰。


    顏良、文醜齊出,一個斬殺張成,一個擒下竇文玉,反殺得賊軍大敗。


    袁紹得勝而歸。


    劉太守大喜,直說差點錯失將才。


    他將茹剛杖責一百,趕去後隊管理糧秣。而又火速將袁紹三人提拔為先鋒營指揮、都頭。


    翌日,朝廷大軍兵臨貝州城下。


    先鋒營指揮袁紹一揮手。都頭顏良出列,拍馬提刀,朝貝州城頭大叫:“誰敢與我一戰!”


    吼!


    虎嘯聲起,典韋乘一頭吊睛白額的大蟲撲了下來。


    顏良見到典韋,頓時一愣。沒等他反應過來,胯下馬匹被那老虎驚得掉頭就跑。


    典韋哈哈大笑。


    十六歲的顏良麵紅耳赤,跳下馬,轉身奔向典韋。而典韋也笑嗬嗬地收起[木虎],持起雙戟迎上去。


    刀光戟影,迅捷如電。


    顏良終究年少,過得百合,漸漸不敵。文醜見狀,高聲道:“公驥,我來助你!”


    三人戰成一團。


    顏良文醜固然少年英雄,武藝超群;那典韋更是凶威赫赫、威猛絕倫,以一敵二,也絲毫不落下風。


    劉太守吃了一驚:“不想賊人之中,竟出了這般勇猛的人物!”


    “確實勇猛。”


    袁指揮隨口應聲,眼睛一直盯著典韋隨手丟下的哨棒。


    此棒能化猛虎,顯然是一樁異寶。


    而典韋能得寶貝,也顯然是與他身在賊營有關,與那賊營中的蛋子和尚有關。


    就是不知孟德、子固得了幾件寶貝。


    一念至此,袁紹忍不住拍馬前奔:“公驥、伯牛,我來也!”


    他要借著“三英戰典韋”的掩護,問問情況。


    然才奔兩步,劉太守一把將他拽住:“你去作甚!不要添亂!”


    袁紹悻悻而回。


    典韋三人鬥得酣暢淋漓。小半個時辰後,典韋一戟退敵,停下手。顏文二人氣喘籲籲,拄刀稍歇。


    劉太守惜才,開口勸降典韋。


    典韋並不理會,念起法咒,哨棒化虎。接著跨上虎背,在袁紹豔羨的目光中,飛回城頭。


    劉太守搖搖頭:“冥頑不靈。”他一揮手,雲梯、火炮緩緩出列。


    再一聲令下,火炮齊發,掩護著雲梯前衝、搭靠城牆。


    冀州將士蜂擁而上,就待攻城。卻見天色忽暗,城頭刮起一陣黑風。


    火炮射出的火彈,全被這股妖風刮得倒卷而回,砸到冀州軍中。


    哭嚎慘叫聲一片。


    劉太守驚怒交加,欲整亂軍,卻見那貝州城門樓上,有一瘸道人雙手一揚,撒下漫天黃豆。


    隨後又取兩捆稻草,剪成兩半,也往城下一撒。


    希律律!


    馬匹嘶鳴聲中,稻草化作一匹匹昂首揚蹄的馬兒。而那些豆子,都變成一個個披掛金甲的兵士。


    瘸道人大喝一聲“殺”。


    豆兵們翻身上馬,殺向亂作一團的冀州兵。


    冀州人馬作鳥獸散。


    劉太守見大勢已去,撥馬要走。卻見先鋒營指揮袁紹、都頭顏良文醜等人,手往腰間皮囊一伸,帶出滿手黑血,又往兵器上一抹。


    金甲賊兵殺過來,袁指揮等人血刀一砍,都變回黃豆、稻草。


    劉太守大喜,帶上親兵與袁紹匯合,刀槍劍戟也都塗滿黑血,將一個個豆兵草馬砍出原形。


    冀州兵止住頹勢,袁指揮立下大功。正高興時,就見那金甲騎兵群中多出幾十具刀斧骷髏。


    為首兩名骷髏騎將,高頭大馬,最具威風。


    離得近些,二者忽地大喝——


    “劉家子,死來!”


    “李姓者,去死!”


    兩骷髏膨脹至一丈高,各提骨刀,奮力砍向劉太守,及其一名李姓親隨。


    “妖孽,快快現出原形!”


    袁指揮拍馬迎上,血刀一揚,直劈骨馬。


    砰!


    骷髏依舊是骷髏。


    而袁指揮,被骨刀劈落馬下,直接昏死過去。


    骨馬前行,一腳踏了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領主:開局自投巨蟒口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薛兒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薛兒虞並收藏三國領主:開局自投巨蟒口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