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螺旋大道收費站入口。


    吳塵拒絕了導航無人機傳來的自動通行代碼。而是選擇上傳99幣購買的數碼紙小票,直接飛入3號閘機口。


    即便提前購買了私人通行的小票,還是要排隊通行。按照承上啟下的原則。在吳塵上傳小票之前時段入列的玩家載具都可以正常通行。而之後的玩家被閘道暫時阻隔,要先等吳塵入列後才能依次通行。


    這段等候的時間也是必不可少。這也是生活在破碎之城必須要消耗的破碎公時。


    當輪到吳塵時,吳塵特意用Ω腦波控製mt局部微變形出一條手臂,精準無比的將數碼紙小票,塞進老舊的3號閘機。


    伴隨著老舊的讀卡聲響起,原先早已開啟的合金閘門轟隆隆重新關閉。


    “喂,怎麽關門了?”排在吳塵後麵的玩家隊列一陣騷動。


    “各位請稍等,這是正常的通行程序。”導航無人機明顯變換了聲線。然而這個小小的變化並沒有引起玩家的注意。


    “請快點,誰的時間不是錢。”後列玩家沒好氣的回應。


    “好的,各位。這就好。”


    隨著合金閘門再次開啟,門後平靜的時空如鏡片般層層碎裂。鋒利的碎片緊跟著如漩渦般環環拉伸,變成一條深邃的時空通道——「破碎環帶」。


    “我就說,時間還早著呢,怎麽提前關閘了。”目睹3號閘口重開,玩家們這才鬆了口氣。


    雖然看上去和先前那條「破碎環帶」一模一樣,但顯然這是專門為吳塵開啟的一條私人通道。出口也一定不是通往中地螺旋帶的螺旋大道。


    “各位,這就是破碎的真諦。”吳塵用腦波操控黑鳥sr-71,從這條時空隧道平安穿過:“我們要拜訪的3號閘機的主人暗中設下了一條‘私人捷徑’。”


    “是兄弟會嗎?”麗茲五姐妹的大姐羅絲問道。


    “雖然是不是兄弟會成員,現在還不能確定。”吳塵笑道:“但我猜,大概率不是。”


    仿佛時光倒流,等時空隧道又變回碎片漩渦,並恢複如初。緊跟著在黑鳥sr-71背後徐徐落下3號閘門又會引起一番騷動。


    當3號閘門再次開啟時,列隊的玩家才能正常通行。


    黑鳥sr-71機艙。


    和上次駕駛ae86率領0326ert車隊穿越3號閘門時的感覺完全不同。


    當時濃鬱的庇護之光,讓第一次進入中地螺旋帶的吳塵和他的車隊成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暖意。似乎淤積在肌膚之下,擁塞在每個毛孔中的『記憶的碎屑』都被暖意融化。這些侵入毛孔的微小碎屑,既是破碎的記憶殘留,也是舊世界的遺記。


    然而這一次,包括吳塵在內,都沒有被暖意融化的感覺。


    “五檔基地讓破碎的規則更加完整,所以也就自動洗滌了我們體內的『記憶的碎屑』。”吳塵已經想到了。


    而讓吳塵沒想到的是,當他操控黑鳥sr-71飛出3號閘道的瞬間,大團大團的馬賽克向他迎麵撲來。


    想要躲避已經來不及。


    “小心!”吳塵剛用腦波示警,黑鳥sr-71就迎頭撞了上去。在吳塵的認知裏,“馬賽克斑”幾乎等同於“劇情感染”無疑。


    難道說,這個“劇情碎片”已經被徹底感染了嗎?


    吳塵來不及多想,黑鳥sr-71已無害通過。怎麽回事?


    回頭再看。被撞散的一小團、一小團馬賽克,正從四麵八方向衝撞點重聚。很快又恢複成先前那一大團馬賽克。


    “這似乎是……一朵雲團?”電光石火,吳塵猛然醒悟:“像素風格。”


    像素風格源於80年代的電子遊戲,數十年後在元宇宙世界中依然風生水起的像素藝術(pixrt)成為一種數碼藝術。


    像素(pixel)是組成電腦數位影像的最小單位。如果試著在看圖軟件把一張圖片放大,會發現這些圖片其實是由一個一個排列整齊的“小方塊”組成,這些小方塊稱之為像素。像素畫最早出現在電腦應用程序的圖標,以及早期的8位電子遊戲,近年來則被廣泛地使用在網頁圖標、移動電話裏的小遊戲、即時通信軟件裏的個人圖片等,並形成特有的藝術風格。


    像素風格起源於電子遊戲,早期的作品有像《吃豆人(pac-man)》、《太空侵略者(spaceinvaders)》”等知名的遊戲,早期的電腦跟電子遊戲機沒有辦法像現代的電腦一樣動輒1080p或是4k高清的分辨率,於是像素藝術家通過從有限數量的像素創作圖像,找到解決這些限製的方法,也有人稱像素風格是像“點彩畫派”取經,而衍生出的風格。90年代末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遊戲設計越來越追求清晰逼真的視覺效果,像素風逐漸從中淡出,也恰是因為離開遊戲設備,現代像素風呈現出多媒介應用,平麵、裝置、十字繡,拚豆,樂高等等煥發出新的活力。


    雖然像素風是一種具有親和性和包容度的風格,但它的起源注定了電子遊戲裏的視覺效果被最大化繼承以運用,低分辨率、複古懷舊、構造想象是像素風格的核心關鍵詞。


    總而言之,像素風格雖然複古,但卻不過時。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家以像素風格作為表現手法,而近年視覺工作者在3d引擎上使用像素風格的作品也不在少數。


    顯而易見。吳塵憑借那張數碼紙小票打開的私人時空通道,抵達了一個像素世界。


    就不知道這個像素世界,或者準確的說是這個“像素劇情碎片”,究竟是在破碎之城內部,還是在破碎之城域外。又或者其實是某位大玩家釋放的專屬地牌。眼下一切還都不得而知。


    已經知道並正在發生的是,就連吳塵的黑鳥sr-71也在不知不覺間變成了滿滿的像素風。


    “不會吧……”吳塵下意識的低頭看向自己,果然身體也在不可逆轉的像素化。甚至連被鐫刻了『Ω法環』擁有“自洽的維度”的女戰士們也紛紛不可抗拒的像素化。


    這說明,眼前所置身的絕非一個劇情碎片。一定比劇情碎片擁有更高級的底層規則!


    因為。無論是作為部分專屬庇護所的黑鳥sr-71,還是擁有『Ω法環』的女戰士,都擁有庇護所賦予的破碎規則。想要“覆蓋”吳塵自身所攜帶的規則,就要更高級的庇護所底層規則。這也就意味著,這塊“像素劇情碎片”的擁有者的權限要高於庇護所唯一紫金vip——0326號劇情領主大玩家吳塵。那麽他的真實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除了破碎之王還能是誰。


    “主人,快看。”各就各位的女戰士掃描地形後,發現了一個顯著的目標。


    腦筋一動,吳塵立刻將畫麵放大。那分明是一座像素風的……天守閣。


    天守(donjon)是日式城堡中最高、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具有了望、指揮等功能,也是封建時代統禦權力的象征之一。“天守”有時也寫成“殿主”、“殿守”、“天主”,明治時代以後出現了“天守閣”的新稱呼。


    最早的天守起源於室町幕府最後一代將軍足利義昭,當時的名稱為天主,織田信長增建岐阜城時則稱為天守,這座四重天守也是名稱由殿守演變成天守的轉折點,織田信長增建安土城則是第一個超過五重的天守。在安土城的天主前有很多被稱為殿主、殿守的四階櫓,如伊丹城、信貴山城、多聞山城、樂田城及江戶城的靜勝軒。最早消失及使用壽命最短的天守閣則是安土城的天守。


    日本自明治6年(1873年)頒布廢城令起,開始拆毀各地城堡,最後約保留了60多座。後來這些要塞多被日軍拿來作為軍事駐地,因此二戰時成為美軍空襲轟炸的目標,不幸大半毀於戰火,隻剩12座。現代大部分天守屬於複元天守、複興天守或模擬天守,都是二戰後重新用水泥鋼筋複原的“仿古建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反派也有春天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熏香如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熏香如風並收藏大反派也有春天2最新章節